三國最慘司徒:因徵辟曹丕為官,反被曹操罷官

2020-12-17 騰訊網

縱觀歷朝歷代,總會出現一些悲慘憋屈之人。在戰亂不斷、群雄並起的漢末三國時代,便有一位十分悲慘憋屈的官員。此人身居司徒高位,卻因徵辟曹操之子曹丕為官,而被曹操罷官,其命運堪稱是頗為可笑悲慘。

那麼,這位被曹操免去司徒之位的三國慘人,究竟是誰呢?面對兒子曹丕被此人徵辟為官,作為父親的曹操為何非但不高興,反倒是將此人免官呢?上述問題的答案,且由本文細細道來。

根據《獻帝起居注》所記載:建安十三年,(曹丕)為司徒趙溫所闢。太祖(曹操)表"溫闢臣子弟,選舉故不以實"。使侍中守光祿勳郗慮持節奉策免溫官。

由上可知,這位因徵辟曹丕為官而被曹操免官的司徒,便是趙溫。以下是關於趙溫的具體介紹:

趙溫,字子柔,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市)人。他以舉孝廉的方式步入仕途,起初擔任京兆郡丞。在擔任京兆郡丞期間,趙溫便展現出了不同於常人的一面。面對漢末亂世,他發出了「大丈夫當雄飛,安能雌伏!」的感嘆。於是乎,他便辭官歸鄉,而且還散盡家財資助窮惡之人,救活了萬餘人的性命。

漢獻帝被董卓西遷長安時,趙溫被拜為侍中,隨從漢獻帝一起遷往長安,並被封為江南亭侯。漢獻帝初平四年(公元193年),趙溫被拜為司空,而後遷為司徒、並錄尚書事。

漢獻帝興平二年(公元195年),李傕、郭汜在長安火併,漢獻帝得以出關東逃。之後,佔據兗州之地的曹操迎漢獻帝遷都許昌,趙溫也隨之來到了許昌。漢獻帝遷都許昌後,曹操自任司空,而趙溫仍舊擔任司徒一職。

自此以後,身為司徒的趙溫,在許昌一直勤勉地處理東漢王朝的一些政務。就這樣,趙溫平靜地度過了十多年的司徒生涯。直到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平靜被打破了,趙溫的政治生涯因徵辟曹丕一事,而最終走到了盡頭。

就在這一年,時任司徒的趙溫徵辟了曹丕為官。而正是趙溫此舉,觸怒了當時手握實權的曹操。當得知司徒趙溫徵辟自己兒子曹丕後,曹操立刻向漢獻帝上書,以「選舉不實」的理由將趙溫免官。至此,自漢獻帝初平四年(公元193年)便開始擔任司徒的趙溫,最終卻以被罷官的下場離開了政治舞臺,不久便去世,死時七十二歲。

而位居司徒之位長達十五年的趙溫,之所以會選擇徵辟曹丕為官,無非是出於兩點原因。第一點原因,便是曹丕頗為有才,正如《魏書》中所說的「年八歲,能屬文。有逸才,遂博貫古今經傳諸子百家之書。善騎射,好擊劍。」而第二點原因,則明顯地具有向曹操示好之意。這兩點原因相比,無疑第二點原因是最為主要的。

眾所周知,自漢獻帝遷都許昌後,實權基本都在曹操手中。東漢朝廷雖表面還在,但早已是奄奄一息。在東漢朝廷中,真正忠於漢獻帝的漢臣屈指可數,絕大多數都是歸於曹操帳下。當曹操擊敗袁紹、蕩平北方後,許多東漢官員更是甘願淪為曹操之臣。而久居司徒之位的趙溫,便是此人。故而,趙溫意欲通過徵辟曹操之子曹丕為官,來間接地向曹操示好。

然而,令趙溫沒想到的是,曹操生平最痛恨見風使舵之人。故而,曹操得知趙溫徵辟自己的兒子為官後,非但沒有任何喜悅之色,反倒是頗為惱怒,以」選舉不實「的理由罷免了趙溫的司徒一職。不得不說,趙溫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賠了夫人又折兵」啊。

由此觀之,趙溫的下場,不得不說是荒誕可笑的。而趙溫的經歷,也恰恰印證了牆頭草是沒有好下場的。

以上是本人原創內容,歡迎大家點讚、收藏、留言並分享哦。

相關焦點

  • 《軍師聯盟》劇情簡介:司馬懿被曹操強行徵辟為官 助曹丕登上世子位
    原標題:《軍師聯盟》劇情簡介:司馬懿被曹操強行徵辟為官 助曹丕登上世子位   《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是由東陽盟將威影視文化有限公司、江蘇華利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霍爾果斯不二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北京多美數字娛樂有限公司等聯合出品[1] ,張永新執導,吳秀波、劉濤、李晨、于和偉、唐藝昕、張鈞甯、王勁松、 翟天臨、劉歡、張芷溪、王東、 檀健次、肖順堯等主演的三國歷史題材古裝劇
  • 三國家底最雄厚的武將,連曹操都自愧弗如,因拒絕曹丕借錢被貶黜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各位朋友上午好!子淵之前曾給大家介紹了不少三國名將的逸聞趣事,引發了讀者們的強烈興趣。不過這些三國武將並非都是指揮打仗的莽夫,有些是遠近聞名的儒將,還有些則是頗擅經商利財。
  • 漢臣與魏臣:曹操「廢三公」風波始末
    其真實想法,是避免曹丕沾染「漢官身份」,而以「丞相屬官」或「魏王幕僚」的身份,完成篡漢大業。換言之,曹操是要給曹丕寫一張「乾淨的履歷」,趙溫徵辟曹丕為「漢廷僚屬」,無疑違背了曹操的心願。在最初設想中,是曹操為丞相、荀彧為太尉、郗慮為御史大夫。但荀彧拒絕合作,恩寵遂衰;太尉一職,也因此被廢置。
  • 他是曹操賜給曹丕的屬官,為何曹丕登基後要將他誅殺?原因很簡單
    在我國古代,天子最不喜歡的人就是所謂的直言諫諍的直臣,這些臣子說話很直接,所以相對來說,比較難聽,但身為九五之尊的帝王卻不得不聽著,有時候還得贊其說的好。畢竟帝王也想要名聲,如果帝王因為直臣敢於直諫就將其罷官,甚至誅殺,那這位幸運的臣子將千古流芳,而帝王則遺臭萬年。
  • 在曹魏政權中,曹操曹丕曹叡三人,哪個最令司馬懿感到害怕?
    但我們也都知道,亂世當中,皇帝其實並非都是最有本事的人。因而,我們今天就一起來看看,司馬懿和這三位皇帝之間的恩怨糾纏。如上文所示,司馬懿一直是被曹魏政權的三位皇帝所壓制,那麼這三位皇帝當中,哪個最令司馬懿感到害怕呢?
  • 「建安七子」之一的劉楨,真的因在曹丕酒宴中平視甄姬而被免官嗎
    而席間的劉楨和吳質,因為平視甄夫人,被校事匯報給了曹操,劉楨和吳質不久後也因此受到處罰。其中劉楨被罰作一年苦役,吳質被貶為朝歌縣令。《軍師聯盟》的呈現,筆者認為傳達出了三個信息。第一是側面渲染殘酷的世子之爭及曹操掌控大局的態度,第二是為曹丕和甄夫人接下來感情問題進行鋪墊,第三是體現曹丕和曹植之間日趨增加的誤會。
  • 曹衝早逝已然不幸,為何曹操還要殺他至交好友?曹操:你駕馭不了
    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總而言之,曹衝的聰明才智深得曹操的心,因此雖然當時的曹衝年紀還小,但是曹操卻已經有了將其立為繼承人的心思。都說三國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年代,其人才出現頻率甚至比春秋戰國時期還快,這真不是虛言。按理來說,像曹衝這樣的神通,出現一個已是難得,更何況兩個?
  • 《新三國》曹操跟曹丕對話,背後意義太深!
    文/娛樂天小賤,轉載請註明來源,百家號:娛樂天小賤新三國是一部氣勢恢宏的大劇,相比較老版三國來說,少了藝術性,更多了一些人物的複雜性。在人物刻畫方面,新版的曹操無疑是一個非常成功的典型。曹操這個人物在歷史上就具有非常大的爭議性,一方面統一了北方,天下九州,六州都被他收服。
  • 三國時期,曹操之子曹丕篡漢,上位之後所做的貢獻
    漢延康元年正月,曹操病死,其子曹丕即位為魏王,同年十月,漢獻帝讓位,曹丕稱帝,是為魏文帝。至此,歷12帝,195年的東漢王朝名實俱亡。十月十三日早已徒存名號的漢獻帝劉協被迫將象徵皇位的璽綬詔冊冊奉交曹丕,公布退位。曹丕照例三讓之後於同月二十九日升壇受禪,登天主王的寶座,改國號為魏,建元黃初。
  • 趙溫向漢獻帝推舉曹丕當大官,曹操卻大怒把趙溫拿下,為什麼
    (司徒趙溫)早年,趙溫在做京兆郡丞的時候,因是閒職,非常安逸,於是常常嘆息自己不能一展抱負,經常對人說:「大丈夫當雄飛,安能雌伏。」跟隨漢獻帝的侍中趙溫實在看不過眼,致書李傕,表示他這樣做,已經超出了平亂的原意,反而是給天下帶來禍亂。
  • 「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死於大瘟疫,曹丕為何要將他的後代殺死?
    依附劉錶王粲十七歲的時候,就被司徒府徵辟,甚至天子曾封他為黃門侍郎。在當時的環境下,因長安紛亂,王粲並沒有就職,而是選擇離開京城往南依附劉表。我們都知道,劉表入主荊州後不久,就恩威並著,招誘有方。還開經立學,愛民養士,可謂學者的天堂。王粲前去投靠劉表,是一個正常的人口流動行為。
  • 劉備孫權開戰,正是曹魏一統三國大好時機,曹操曹丕為什麼攪局?
    但是我們細看《後漢書》和《三國志》等史料,就會發現曹家父子至少錯過了兩次用卞莊刺虎的方式一統三國的機會。於是有人說:曹丕猴急是因為年紀太輕經驗不足,至於曹操為什麼也沉不住氣,那可能是他老糊塗了,或者是太想畢其功於一役了。事情果真如此嗎?咱們今天就根據後漢三國正史來聊一聊這個問題:劉備孫權開戰,正是曹魏一統三國大好時機,曹操曹丕為什麼攪局?
  • 她在曹操的心上,曹丕的床上,曹植的筆上,活成了三國最悲的悲劇
    暫且叫她甄宓吧,畢竟她徵服了三國四個重要的男人。能讓三國四個響噹噹的男人傾倒的女人,自然非凡。出身非凡。甄宓家世代為官,整個家族有權有錢。長相非凡。美麗的女人總是很多人惦記,哪怕已為人婦。相傳官渡之戰時,曹操攻打袁紹的目的之一,就是甄宓。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 三國最毒謀士,和曹操有著深仇大恨,卻被曹丕加官進爵位列三公
    三國時期英傑輩出,在這種混亂動蕩的戰爭年代,湧現出不少智謀超絕算無遺策的當世奇才。各方勢力為了爭奪天下都廣招人才,其中尤其以曹操在這方面做得最好,他不僅是第一個打著唯才是舉的旗號招攬人才,而且對於忠於自己的文臣武將非常寬宏大量,所以有不少人前來投靠。
  • 《三國》7日看點:曹操病逝 曹植賦《七步詩》
    《三國》,曾被評為《曹操傳》的新《三國》在餘下沒有曹操的20餘集戲份中將如何發展令人期待。看點一:曹操病逝傳大業於曹丕由陳建斌飾演的曹操雖然一直以來頗具爭議,但不可否認的是他的每場戲幾乎都會跳脫觀眾的固有設定,而堪稱《三國》中最複雜、最難以捉摸之人的曹操在臨死前,對自己跌宕的一生、未竟的稱帝大業、錯綜複雜的家族矛盾會做出如何的「臨別贈言」可稱對其蓋棺定論的重要依據。
  • 反三國演義簡介
    馬超被曹操殺了一家人,投奔劉備後不久又亡故,一生不得志,《反三國演義》特別同情馬超,替他出氣,寫他南徵北戰,無堅不催,最後攻克許昌,將曹操七十二疑冢盡皆發掘,並生啖仇人華歆,報了父仇,吐盡了平生怨氣。阿鬥因在江 陵遇剌身亡,繼承帝位的是阿鬥的兒子北地王劉湛。寫曹操、孫權方面,也大反其道。歷史上未曾代漢自立的曹操,竟然篡漢稱帝,還命華歆將山陽公即已廢的漢獻帝刺死;曹丕則未稱帝,兵敗後投奔遼東,被逼自殺;曹植反對廢漢自立,在曹操稱帝時出逃到了北方,留下了曹家一脈,表示出作者對他的一點同情。
  • 她是三國時期數一數二的美人,嫁給曹丕為後,可惜下場悽慘
    例如曹操、劉備、荀彧、郭嘉。他們在年少的時候往往就被高人指點,說以後怎麼怎麼滴,終將會成就一番大業。在三國那個戰亂的年代,甄皇后便語出不凡,她的母親想在亂世低價購買金銀珠寶,她卻反其道而行,讓母親把自己家的糧食分給鄉親們,這不僅僅是甄氏的天資聰慧,更體現她過人的眼界和非凡的智慧。
  • 司馬懿究竟活了多少歲,才最終熬死曹操等人,奪取曹氏政權的?
    出生於東漢末年的司馬懿,用自己一生的經歷,向一代梟雄曹操展示了什麼叫「現世報」,他從一個東漢邊緣的基層小吏,最後把司馬家族帶上了一條通往九五之尊的康莊大道,生生熬死了三國時期幾乎所有風雲人物,最終,司馬家族建立的晉朝,還統一三國,成為天下之主。細讀三國,才發現這段風雲變幻的歷史中,最後的贏家卻是司馬懿。
  • 曹操為什麼最終選擇了曹丕?
    曹修死於曹操打張繡,因曹操納張濟妻,導致張繡降而復叛,曹操兩子被殺,曹修是其中之一。丁夫人失子之痛也是人之常情,曹操幾次造訪丁夫人,得不到諒解,才決絕,立卞夫人為皇后。《三國志·鄧哀王曹衝傳》裴松之注引《魏略》曰:「文帝常言:『家兄孝廉,自其分也。若使倉舒在,我亦無天下。』」
  • 三國:甄宓被曹丕賜死,在下葬時,曹丕為什麼將她「被發遮面、以糠塞...
    三國:甄宓被曹丕賜死,在下葬時,曹丕為什麼將她"被發遮面、以糠塞口"? 三國時期的大美女甄宓,被她的丈夫曹丕賜死。死了以後,曹丕在埋甄宓的時候,竟然還做了一個「披髮覆面,以糠塞口」的事情。也就是說,解散甄宓的頭髮,蓋在甄宓的臉上,同時在甄宓的嘴裡塞上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