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夢到元稹後給他寫首詩,元稹回詩一首,最後7字扎心了老鐵

2020-12-05 美詩美文

詩歌在唐代有著極其崇高的地位,對於讀書人來說更是如此,不僅科舉考試中要考,在日常交際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內容。畢竟歷朝歷代的讀書人都喜歡聚在一起飲酒賦詩,想要在聚會上被人認可,寫得一首好詩就成了必備技能。聚會的次數多了,志趣相投的人慢慢也就成了好友,有事沒事就喜歡相互寫詩唱和,這也算是唐代詩人維持友誼的一種方式。

就像李白和杜甫,作為好友他們之間就時常有詩信往來,杜甫想念李白了就為他寫下「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而李白想念起杜甫也是不逞多讓寫下「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徵」。兩人在攜手同遊的時候更是曾大被同眠,這在杜甫的詩中就有記載「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這樣的友誼可謂是讓人羨慕不已。

不過要論唐代關係最鐵的詩人友誼,李白和杜甫只能靠邊站,因為還有白居易和元稹這對「鐵哥們」。元稹在通州時聽聞白居易被貶江州司馬,哪怕當時他已然病重臥床,依然立馬起身提筆寫下「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吹雨入寒窗」,來表達對白居易的思念。而白居易在元稹去世後對他的思念也從未斷絕,也曾寫下「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這樣的深情詩句來悼念好友。本期筆者要介紹的也正是他們之間的兩首有趣唱和詩。

公元817年,白居易和元稹同時遭遇貶謫。八月的一個早晨,白居易醒來後想起前一天晚上夢到元稹,於是便提筆給元稹寫了首詩:

《夢微之·十二年八月二十日夜》晨起臨風一惆悵,通川湓水斷相聞。不知憶我因何事,昨夜三更夢見君。

這首詩前兩句寫的是白居易起床後的惆悵,因為昨夜夢到好友元稹,但是醒來後不由想到兩人之間相隔那麼遠,此情此景又怎能不令人惆悵。後兩句則是描寫對於元稹的思念,不過白居易顯然是很「傲嬌」的,他並沒有直接表達自己的思念,只是說自己昨夜夢到了元稹,不知道元稹是因為什麼事情而思念他。有一說法是你夢到了誰,說明誰正在想你。白居易顯然是思念元稹的,但是他卻不承認,反倒說元稹思念他,讓人捧腹之餘也能感受到好友之間的那種溫情。

元稹在收到白居易這首詩以後,也是回詩一首,不過比起白居易的「傲嬌」,元稹的回詩可謂扎心,尤其是最後7字。

《酬樂天頻夢微之》山水萬重書斷絕,念君憐我夢相聞。我今因病魂顛倒,惟夢閒人不夢君。

元稹的這首回詩,首句描寫的是兩人相隔千山萬水書信斷絕,今日好不容易收到好友白居易的詩信。次句寫是對白居易詩中內容的簡寫,聽說你在夢中夢見我,在夢中都在關切我的境遇,想要知道我最近發生了什麼。這兩句既表達了被貶後愁苦鬱悶的心情,又有對於好友關心的感激,其中的真摯情感令人感動。

詩的後兩句則是正面回答了白居易詩中的「不知憶我因何事」,元稹說我現在疾病纏身以至於有點神魂顛倒,只夢見一些無關緊要的閒人就是夢不到你。這最後一句,看似是在說「對不起,我沒夢到你」,有點扎心。但是細細品讀我們便能發現元稹文字背後的無奈痛苦和對於白居易的深厚友情。元稹並不是不想夢到白居易,夢到白居易可以聊以慰藉思念之情,但他就是夢不到,這才是讓他痛苦無奈的事情。

白居易的詩是「夢見君」,元稹的回詩是「不夢君」,雖然從字面上來看意思截然相反,但是我們細細品讀這兩首詩就會發現,他們其實都表達了詩人對於對方的深情厚誼和無限想念,他們有著共同的感情基礎。這也很符合唱和詩遙相呼應的基本要求。

白居易和元稹的這兩首詩,通篇運用簡易直白的文字,沒有太多修辭手法,就是白描,但卻描繪出兩個珍惜友情的生動人物形象,他們的友誼哪怕時隔千年依舊感人肺腑,讓人羨慕。

對於白居易和元稹的這兩首詩和他們的友情,大家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白居易夢到元稹後,給他寫首妙詩,元稹讀完回了首扎心之作,有趣
    八月的一個早晨,白居易醒來後想起前一天晚上夢到元稹,於是便提筆給元稹寫了首詩:《夢微之·十二年八月二十日夜》晨起臨風一惆悵,通川湓水斷相聞。不知憶我因何事,昨夜三更夢見君。這首詩前兩句寫的是白居易起床後的惆悵,因為昨夜夢到好友元稹,但是醒來後不由想到兩人之間相隔那麼遠,此情此景又怎能不令人惆悵。後兩句則是描寫對於元稹的思念,不過白居易顯然是很「傲嬌」的,他並沒有直接表達自己的思念,只是說自己昨夜夢到了元稹,不知道元稹是因為什麼事情而思念他。
  • 元稹給白居易的一首答詩,翻譯過來就是:我真的一點都不想你
    不信你看隨便拎一首白居易的詩出來,標題多有微之,如《除夜寄微之》、《夢微之》,再看白居易給元稹的信,開篇就是:微之微之!不見足下面已三年矣,不得足下書欲二年矣,人生幾何,離闊如此? 而結尾更誇張:微之微之!此夕我心,君知之乎? 知道的人知道「微之」是元稹的字,不知道的還以為「微之」是白居易的心上人。
  • 白居易夢到元稹後寫了一首詩,其中兩句經常被用來悼念愛人
    反映在詩裡,幾十年間,他們往來唱和的詩歌多達近千首,在元稹被貶通州4年時間創作的180餘首詩歌裡,與白居易的往來唱和之作就足足佔到了一半。可見,無論什麼時候,多情之人果然是比無情之人更能寫詩啊。元稹的「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吹雨入寒窗」「今夜通州還不睡,滿山風雨杜鵑聲」等也就是在此時寫下的。
  • 元稹寫首詩誇自家好,白居易回他56字,翻譯過來就是:你真沒見識
    當年元稹喬遷越州,便寫了首妙詩給白居易,目的是為了誇自己的新居如何好。只是沒想到白居易不但不以為然,還回了首妙詩給他,讀完只能說:詩魔這是真損友。讓我們先來看一看元稹的詩:《以州宅誇於樂天》州城迥繞拂雲堆,鏡水稽山滿眼來。四面常時對屏障,一家終日在樓臺。
  • 白居易寫給元稹一首詩,被元稹一句詩懟了,元白的友誼小船翻了?
    而在這1000多封的書信往來之中,小田精選出其中的兩首,其中一首是白居易想念元稹時寫給他的,另一首是元稹收到信件後的回贈詩。 白居易在信中寫道:「昨夜三更夢見君」,元稹卻在回信中懟道:「唯夢閒人不夢君,」元稹這是咋的了? 白居易是真的想元稹啊!
  • 九首白居易詩,全是寫給元稹的「情書」
    隱娘說:在隱娘看來,這首詩就是「誇元稹」,詩中通篇談論他與元稹的深厚友情及元稹的為人。元稹安恬平靜,與世無爭,如無波之井水;氣節如竹之剛直清高。隱娘說:這首詩寫於白居易39歲時,白居易在寫完書信後,將信紙裝入信封;又覺得似乎還有許多話尚未說完,似乎還應當補充或修改些什麼,於是又把信取出來重讀了一遍;但卻又不知道該補充什麼。因此心潮不定,思緒萬千,茫然不知所從。而此時「五聲宮漏初鳴後」說明,天已經快亮了。寫個信,你寫了一夜,白居易,你在想什麼!
  • 收到白居易的來信,元稹回了一首詩,短短4句,便成名篇!
    白居易在貶所江州(今江西九江)寫了四句詩:「晨起臨風一惆悵,通川湓水斷相聞。不知憶我因何事,昨夜三更夢見君」寄給了元稹。當元稹收到後,便寫了《酬樂天頻夢微之》這首和詩。需要注意的是,元稹這首詩因為是和詩,所以有著嚴格的要求。一般來說,它與原詩必須題材主題相同、詩體相同、用韻相同,有的甚至韻腳字詞都必須要相同。
  • 元稹最簡練的一首詩,短短的20個字,可以媲美白居易的《長恨歌》
    可能大家對於這兩位詩人,比較熟悉的可能還是白居易,他的詩作寫得極為簡練,也非常的直白,但是同樣的充滿了一種直擊人心的力量,也正是這個原因,使得他還在世時,便受到了人們的追捧;另外他的詩作,也是最早流傳到國外,即使是現在的日本,他的詩作依舊還在被人學習。
  • 元稹死後九年,好友白居易終於寫了一首悼念詩,句句讓人肝腸寸斷
    唐代詩人中友情最深,情誼最重的,當屬元稹和白居易。這對「極品」好友長達三十年的互寫「情詩」,留下了近千首感人至深的詩篇。白居易和元稹兩個人同一年登科,分配同一個單位,成了同事,至此開始了他們長達一生的「至死不渝」的友情歲月。他們一起流連於花前月下,白居易陪元稹看盡長安街巷,元稹陪白居易賞遍百花奇珍,他們「春風日高睡,秋月夜深看」,他們「花下鞍馬遊,雪中杯酒歡」。
  • 白居易被貶江州,元稹有感而發寫下一首詩,其中7個字戳中淚點
    唐朝時期,有兩位比親兄弟還親密的詩人,絕對配得上彼此的知己,志趣相投、情真意切,他們就是白居易和元稹。二人的關係,究竟好到什麼程度呢?咱們一起看一下。白居易,號香山居士,才華和名氣僅次於李白、杜甫,穩坐唐代詩壇第三把交椅,被譽為「詩魔」和「詩王」。
  • 白居易貶謫途中看見元稹之詩,感嘆之下寫此詩,二十八字情真意切
    ,經過藍橋驛時,看見元稹寫的一首詩,他心有感慨,也寫了一首絕句《藍橋驛見元九詩》:藍橋春雪君歸日,秦嶺秋風我去時。白居易所見的那首詩,原是元稹從唐州奉召回長安,經過藍橋驛的時候,在牆壁上寫的一首七律,《留呈夢得子厚致用》。元稹歸來的時候,正是815年初春時期,此處依舊飄落雪花,但卻是春雪,瑞雪。
  • 細讀十首元稹詩:我今因病魂顛倒,惟夢閒人不夢君
    元稹是唐代中期的詩人,有唐一代,元稹都稱得上是出眾的詩人。元稹與白居易同科及第,結為終身友誼,他們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開成「元和體」。元稹的詩成就最高,他的詩作言淺意哀,扣人心扉,動人肺腑。
  • 白居易信手拈來的一首詩,卻暗合元稹之夢,當真是心有靈犀
    當時的元稹奉命出使東川,而白居易在長安。那一日,白居易和弟弟白行簡好友李杓直外出春遊,最後又到了李杓直家飲酒作樂,在席上他想起遠在千裡之外的元稹,於是便寫下一首詩。而巧的是,元稹在梁州的時候,夢到了白居易和白行簡、李杓直去承恩寺遊玩,醒後也寫下一首詩。這首詩名為《梁州夢》,全文如下:夢君同繞曲江頭,也向慈恩院院遊。
  • 白居易與元稹的生死之交 元稹的詩《菊花》《離思》欣賞
    顯然把白居易當成了可以傾吐內心秘密的知己,白居易收到此詩後,當即寫了首《和夢遊春詩一百韻》來唱和。元稹的妻子韋叢去世後,他寫了許多悼亡詩來紀念,也把這些詩寄給了白居易,白居易借用韋叢的口氣,寫了三首答詩安慰元稹。這樣的傾訴與安慰,正是二人情同手足的見證。
  • 元稹夫妻的八卦,白居易這首詩裡,或可見一斑
    白居易和元稹是最鐵的哥們,白居易的《慈恩寺題壁》寫道:「春來無計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籌。忽憶故人天際去,計程今日到梁州。」元稹的《紀夢詩》寫道,「夢君兄弟曲江頭,也入慈恩院裡遊。屬吏喚人排馬去,覺來身在古梁州。」這樣的感情,可以說是心有靈犀一點通了。
  • 白居易安慰元稹的一首詩,通篇大白話,卻是發人深省的千古名作
    白居易和元稹是中唐的雙子星,兩人曾一同高中進士,一同領導新樂府運動。 兩人自相識後,一直有詩歌唱和,留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詩篇。 公元810年,元稹由於得罪了朝中的權貴,被貶謫到江陵。
  • 白居易給元稹寫過幾百首詩,最美不過這首,比情書還要感人
    直到他生亦相覓,不能空記樹中環。其實白居易也很風流,同樣辜負過初戀湘靈,但對於元稹,也是傾注了全部的心血,來澆灌友誼之樹。即便是因為元稹在太和五年去世,讓這段友誼戛然而止,白居易也始終不能忘卻。他經常在夢中記起,也時常作詩紀念。雖然再也得不到元稹的回作,白居易卻絲毫沒有停下來的意思。
  • 元稹最獨特的一首詩,看似平淡無奇卻暗藏玄機,最後7字驚豔千古
    唐詩對後世的影響極為深遠,至今仍然備受推崇,小學生都能背出很多首唐詩。提到唐詩,就不得不說唐代詩人,豪放灑脫的詩仙李白,憂國憂民的詩聖杜甫,還有毀譽參半的元稹。為何這樣評價元稹呢?只論詩歌造詣,元稹絕對配得上才子的稱號,那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去巫山不是雲」無人不知。
  • 元稹最獨特的一首詩,看似平淡無奇卻暗藏玄機,最後7字驚豔千古
    唐詩對後世的影響極為深遠,至今仍然備受推崇,小學生都能背出很多首唐詩。提到唐詩,就不得不說唐代詩人,豪放灑脫的詩仙李白,憂國憂民的詩聖杜甫,還有毀譽參半的元稹。為何這樣評價元稹呢?只論詩歌造詣,元稹絕對配得上才子的稱號,那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去巫山不是雲」無人不知。
  • 元稹死後的第八年,白居易含淚寫下一首詩,讀後無不淚流滿面
    在元和初年,元稹因為得罪權貴遭到陷害而被貶為通州司馬,而也是在那年8月份,白居易同樣因為遭受到誣陷而被貶為江州司馬,可以說這兩位的命運簡直是如出一轍,他們完全可以在對方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可謂是難兄難弟。當白居易被貶的消息傳出時,元稹正在病中,於是他起身做起為朋友寫了一首《聞樂天左降江州司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