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溫為什麼這麼神奇?都是朱元璋的心計

2020-12-17 傑哥看時間

每當一個新的王朝的開闢都是離不開一個賢明的君主和有能力的大臣,看看整個歷史,文將武將都是一應俱全,如果沒有劉邦的賢能,又怎麼能夠拉攏那麼多人才?而如果不到那麼多人才一起努力,又怎麼能夠建立漢朝的?項羽當時的威望,那也是不容輕瞧的,項羽是因為缺少了看人這一方面的才能,看不到自己,也看不到人才。他又怎麼能夠成功呢?所以啊一個主、一個次都需要搭配好,才能夠形成一股不可毀滅的力量。

明朝也不例外,明朝就不得不談及到朱元璋,朱元璋從一個小和尚到後來被領導重用,再後來領導了起義軍,一路攻打才建立了自己的江山,很顯然他的這個過程也不缺很多人才,說到他厲害的武將那就是徐達常遇春,當然也不能忽視謀臣的力量,說到謀臣就不得不提及到他身邊兩個很重要的人,一個是叫劉伯溫,一個是叫李善長,而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劉伯溫。

我們知道劉伯溫在民間的傳說當中那可是無所不知,無所不曉,往前可以了解500年的歷史,往後可以預測500年之後發生的事情,有關於她的神話傳說,那是非常的多的,想必就是因為他的智慧流傳到了民間,而民間的百姓們對他就更加的有一個崇拜的心理。人們想拿這個歷史的謀士跟他比,也只想到了諸葛亮。所以他已經被民間神話到了一個讓人不敢相信的地步,但到了現在,我們要用正確的角度去看待它,他在整個明朝建立的歷史當中,一直都是被朱元璋受控制的,因為他也只不過是一個謀臣,要真正說起來,他的權利也並沒有多大。

那為什麼劉伯溫被民間說的這麼傳奇呢?是不是有人故意的幫他製造聲勢呢?答案很明顯,就是有人故意幫他炒作,有的人可能就會問了,是誰呢?這個人就是朱元璋,其實大家想一想,還是很容易知道的,因為朱元璋的出身,大家都知道是他很低微的,一開始只是一個小和尚,後來小和尚都當不下去,只能淪落成為了乞丐,所以說他也是混過底層社會的人,但是他要是想成功的樹立威信的話,那就不得不要自己炒作一下了,因為只有社會的輿論形成一股力量,達到人民的認同,才能夠真正的把他的權威樹立起來。

這種用神話的方式來強化自己的形象,在歷史當中是很常見的,因為在歷史的演進當中,很多人都認為是上天給予他們的一切,就連階層也是上天規定好的,而之前陳勝吳廣揭竿起義的時候,陳勝吳廣還把紙條塞在了魚肚子裡面,製造了輿論。當上皇帝的劉邦也同樣做了控制輿論的事情,說自己是赤炎帝的兒子,還把一條白蛇給殺了。朱元璋那肯定是不例外的,而劉伯溫本來就已經有有很大的名氣了,所以利用自己的部下神化的話,那是非常方便自己的聲勢建立的。

所以朱元璋就不停的幫劉伯溫製造聲勢,讓他在民間的傳說更是神乎其神,把他說的就跟神仙一樣,只要手指一動,眉毛一挑,就能夠知道一個人的一切。這樣的人都來輔助朱元璋,所以這是上天要註定讓他成功,是上天特意把劉伯溫派到他的身邊完成大業,所以這樣也把朱元璋的目的也達到了!建立明朝之後,朱元璋就發現劉伯溫的價值已經沒有剩多少了,所以在不停的戰爭當中,他的心已經硬了。對於這些謀臣的能力他都已經不太需要了,那麼自然他的下場也並不是很好,最後直接把劉伯溫給賜死了。

相關焦點

  • 朱元璋小的時候,劉伯溫為什麼預測到朱元璋當皇帝?
    享受生活 快樂閱讀 大家好 我是劉某人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為什麼劉伯溫預測到朱元璋會成為皇帝 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幼名重八,參加農民起義軍後改名元璋, 字國瑞,朱元璋,音意為誅滅元朝的新編章,元朝的消亡從他這兒開端,這姓名是不是太牛了吧
  • 朱元璋問劉伯溫:我何時能登基?劉伯溫:就在正月初四!
    當時朱元璋正在跟自己的兩大對手激戰,朱元璋是處於弱勢的,他手下的許多人都產生了畏戰情緒,有人提出投降,有人提出撤退,只有劉伯溫給出了最為完美的策略,聯合張士誠,集中兵力對付陳友諒,接下來劉伯溫排兵布陣,巧用良謀,打敗了陳友諒,終於讓朱元璋集團站住了腳跟,這個時候,朱元璋開始非常重視劉伯溫,因為他感覺出了劉伯溫對於其他手下的重要性,只有最清醒的頭腦,最完美的謀略
  • 朱元璋為什麼三請劉伯溫?劉伯溫《燒餅歌》預測到哪些事件?
    朱元璋為什麼三請劉伯溫?劉伯溫《燒餅歌》預測到哪些事件?文/無計讀書1311年農曆六月十五,月亮提前升到正空,又大又荒唐。元王朝統治下的中國,人人仰頭觀賞。但今天,月亮對中國任何地方都沒有興趣。它最靈明的光輝先墜落到江浙行省,然後翻山越嶺到達處州路,再宛轉曲折流向青田縣。
  • 劉伯溫真的是朱元璋害死的嗎?其實朱元璋是「一石二鳥」之計
    劉伯溫的死因,已經成為了歷史謎案。很多人都認為,劉伯溫是朱元璋殺害的。為什麼說他是朱元璋殺害的呢? 於是劉伯溫就把這件事說給了朱元璋聽。當然了,他也不能明說,但話裡含有這個意思。 不過,朱元璋聽完後卻很冷淡,沒什麼反應,只是說了一些寬慰劉伯溫的話,讓他要保重身體。劉伯溫回家後,不久就去世了。 因為這個原因,所以很多人都認為,劉伯溫的死,朱元璋是脫不了干係的。而劉伯溫被毒死,也成為朱元璋誅殺功臣的又一典型案例。
  • 朱元璋問自己何日登基,劉伯溫:明年正月初四!專家至今無解
    劉伯溫並無小說演義說的那麼神奇,但是不可否認,他是一個非常具有智慧的人才,這種智慧,在他少年時期便有體現,從小他就過目不忘,能夠深刻理解許多晦澀難懂的經義,因此十分有名氣。他曾在元朝做過官,但元朝的昏庸讓他失望,又辭官隱居,幾經輾轉,劉伯溫來到了朱元璋的隊伍。
  • 劉伯溫為何不得善終?朱元璋這三招太狠
    劉伯溫和朱元璋劇照古人云:前有諸葛亮,後有劉伯溫。由這麼一句民間俗話,我們不難知道,劉伯溫和諸葛亮一樣,都是古代人中智慧的化身。可是劉伯溫既然這麼聰明,為什麼不得善終?看完朱元璋的三招,就會知道劉伯溫為何晚年鬱郁不得志,甚至是離奇死亡了。01 降低地位,故意打壓有很多人喜歡拿朱元璋和漢高祖劉邦作比較,因為他們兩個都出身十分貧窮 ,後來擊敗了各自強大對手的開國皇帝。而劉伯溫之於朱元璋,就相當於張良之於劉邦。
  • 朱元璋問:朕何時登基?劉伯溫:正月初四!這暗示著什麼?
    劉伯溫在朱元璋軍中最初擔任的職務是「祭酒」,這並不是個多大的官。直到陳友諒揮師東進,聯合張士誠夾擊朱元璋,劉伯溫才大放異彩。實際上,在《明史·劉基傳》以及《明太祖實錄》上,劉伯溫並沒有這麼神奇,他和朱升、葉琛等人一樣,只是朱元璋的一個智囊。但有一件事,他算得很準。
  • 劉伯溫為何名氣那麼大,以至於成了「神」?看懂了朱元璋就明白了
    劉伯溫的這個傳說,就是融合了這兩個事而來的。顯然是後人為神化劉伯溫而作。因為施耐庵寫《水滸傳》時,朱元璋還活著,誰敢丟下朱元璋,專門神化劉伯溫?那是找死!那麼為何民間要這樣神化劉伯溫呢?其實是由兩個方面造成的,且都跟朱元璋有關係。所以才說,劉伯溫成「神」,最需要感謝的人,就是朱元璋,只要看懂了朱元璋就明白了!
  • 「神機妙算」的劉伯溫,為何沒有料到朱元璋加害於他?
    說起大明朝,首先想到的兩個人,一個是真命天子朱元璋,另一個神機妙算劉伯溫,這兩個人在民間都是傳說神話了的人物!民間流傳這麼一句話「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由此可見,在民間人們視乎將劉伯溫比於諸葛亮,比諸葛亮更勝一籌!但是諸葛亮卻能深得兩代帝王的信任,劉備臨終託孤諸葛亮,如果劉禪能輔則輔,不能輔,諸葛亮可以取而代之,而諸葛亮呢?卻選擇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 明軍徵討北元大捷 朱元璋為什麼禁止劉伯溫朝賀?原因只有一個
    李文忠攻克元朝最後的國都應昌(今赤峰市克什克騰旗達爾罕蘇木,元昭宗被打跑,他的兒子買的裡八剌和五萬人一起成了俘虜。捷報傳來,當然是舉國歡騰,這時候朱元璋下了一道命令:「曾經在元朝做官的人不要進行朝賀(李文忠捷奏至,命仕元者勿賀)」。被禁止朝賀的人員名單中,就包括劉基劉伯溫,當然那時候他還不是誠意伯(當年十一月晉封)。
  • 劉伯溫真的是預言家嗎為什麼不預測自己
    劉伯溫」貧者一萬留一千, 富者一萬留二三, 貧富若不回心轉,看看死期在眼前以上文字是大明朝開國功臣劉伯溫用碑刻形式留下來的一段話。因為劉伯溫思維縝密足智多謀,且精通奇術神機妙算,所以很多人相信這是劉伯溫為現代人留下的神奇預言。說他早在600年前就預言了今年的新 冠 及其對世界產生的破壞力,而且是時間也對,」十月天」嗎?農曆的十月不就是公曆的十一月份嗎?眾所周之武漢。真的是有這麼神奇嗎?
  • 劉伯溫作《燒餅歌》,朱元璋問有何破解之法,劉伯溫說非人力可為
    但今天,我們要講的並不是這位神人的豐功偉績,而是他那神奇的預言能力。都知道,《燒餅歌》是他所做的預言,也是我國歷史上十大預言之一,其中,清楚明白地預言了明朝之後的所有大的歷史進程。相傳,公元1368年的某日早晨,明太祖朱元璋正在內殿吃他最愛的燒餅。但是,當朱元璋剛剛咬下一口正要感慨之時,太監卻火急火燎地來報皇帝,說:「軍師劉伯溫求見陛下。」
  • 朱元璋的心目中,徐達和劉伯溫,到底誰才是第一功臣?
    一場君臣的對話:做人不要太聰明至於朱元璋殺劉伯溫,有人覺得奇怪,劉伯溫為朱元璋坐上皇帝寶座立下汗馬功勞,為什麼事後朱元璋一定要除掉劉伯溫。在下面這段對話之前,其實朱元璋已經對劉伯溫有了極大的不滿,但一直保持隱忍階段。當年明月認為下面的這段對話直接導致了朱元璋懂了殺機。朱元璋殺了李善長之後,朱元璋找了3個在他看來可以當作丞相的人,向劉伯溫徵詢意見。劉伯溫仍是搖頭。他分析說:「楊憲有相才,無相器。」朱元璋問:「何為相才,何為相器?」劉伯溫答:「相才指才能,相器指氣度。
  • 為什麼劉邦能放走張良,朱元璋卻不能放走劉伯溫?看完後明白了!
    人才的重要性對於幾千年後明朝的開創者朱元璋來說,同樣重要。徐達常遇春這些一個賽一個能打的將領就不多說,能掐會算的劉伯溫對朱元璋來說那也是神仙一般的人物,甚至後世還給出了「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的評價,可見老劉在那個年代是多麼無敵的存在。然而唏噓的是,同樣都是能神機妙算的人物,為什麼劉邦能放了張良,朱元璋卻不放劉伯溫呢?
  • 朱元璋想提三個人為相,劉伯溫都反對,為何三個人都沒好下場
    洪武三年,李善長生病,回家休養,朱元璋要選新的宰相。當時他把劉伯溫找來,和他討論了三個人選:楊憲、汪廣洋、胡惟庸。弔詭的是,這三個人選,最後都先後被朱元璋給殺死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我們需要注意的是,朱元璋提的三個人選,劉伯溫都反對。但是,朱元璋其實並沒有聽劉伯溫的,最後還是讓這三個人當了宰相。而後來,這三個人都被朱元璋給殺掉了。明明劉伯溫早就提醒過朱元璋,這三個人不適合當宰相,可朱元璋為何偏偏要選他們當宰相呢?如果說,朱元璋認為劉伯溫是胡說,不聽他的。但是,這是朱元璋主動找劉伯溫討論啊。
  • 天下大旱,朱元璋問劉伯溫怎麼辦,劉伯溫說殺了此人,天就會下雨
    劉伯溫是明朝朱元璋開國時期的智多星,然而這樣的開國功臣在朱元璋那並沒有得到善待,僅僅是冊封了一個誠意伯的爵位,這其實是一個非常低級的官職每個月的工資都很少的那種。朱元璋出身不太好,所以非常害怕比他厲害的人。
  • 劉伯溫曾留下本奇書,朱元璋千方百計想得到,卻落入李自成之手
    「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天下劉伯溫」,雖然這句話很誇張,但從中也可以看出劉伯溫的神奇之處。劉伯溫身為朱元璋軍師,在多次危難之時,屢獻奇謀,在幫助其統一天下,建立大明天下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劉伯溫也因此落得個神機妙算的「活神仙」稱號。
  • 張良和劉伯溫都是功成身退,為何張良能得善終,而劉伯溫卻不能?
    張良和劉伯溫分別在劉邦和朱元璋各自的隊伍中扮演重要角色。張良和劉伯溫兩個集團的主要謀士,都是通過對天下形勢的分析,為劉邦和朱元璋制定了正確而詳盡的戰略計劃,在漢朝和明朝的建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國家建立之後,二人的命運卻大不相同。
  • 朱元璋給兒子請老師,老師:臣不如劉伯溫!朱:劉伯溫心胸狹隘
    ,朱元璋、張士誠、方國珍三方勢力都曾派人來請桂彥良。朱元璋為了勸桂彥良就任,二人發生了一次對話,非常有意思,《明史》云: 彥良入謝,帝曰:「江南大儒,惟卿一人。」對曰:「臣不如宋濂、劉基。」帝曰「濂,文人耳;基,峻隘,不如卿也。」彥良至晉。 意思是,桂彥良辭謝,不敢擔此重任。朱元璋勸說:「在朕看來,只有你一個人稱得上是江南大儒,你如果都不能擔此重任,誰還能呢?」
  • 朱元璋問劉伯溫,朱家可否長久?劉伯溫說:吾主萬子萬孫,何意?
    疑心病是每個帝王都有的不治之症,究其根本,就是皇帝的矛盾心理:既要臣子鞠躬盡瘁的地幫忙維護國家長治久安,又怕他們功高震主。一旦心裡覺得不平衡,就會目露兇光,磨刀霍霍。其中比較典型的代表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為確保大明江山永固,朱元璋可謂勞碌了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