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與日語有什麼樣的關係?相同的日語漢字發音、詞義是否相同?

2020-12-04 歷史偵查處

其實,要回答這個問題,我想沒有人比我更適合了。作為大學日語系畢業生,日本語水平通過JLPT(日本語等級能力考試)二級水平(分為五個等級水平,最高一級,最低五級)。在多年學習日語後,本人對日語及日本文化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

下面就日語來源和日本與中國千絲萬縷的聯繫來談談我的個人看法。

在古代,日本尚未形成統一國家前,日本被東漢稱之為「倭國」,根據史料《後漢書·東夷列傳》記載:「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倭奴國奉貢朝賀,使人自稱大夫,光武賜以印綬。

當時的倭國使者來到大漢後,看到天朝物質豐盈、等級威嚴、國力強盛,而對比尚處於蠻荒文明的日本,倭國使者心態可想而知了。

於是倭國使者入朝覲見漢光武帝劉秀,請求賜名。在倭國使者一再哀求下,漢光武帝劉秀見倭國使者皆身材矮小,遂以同形字「矮」為參考賜名日本使者「倭國」,日本人也自此被稱之為「倭人」。

漢光武帝劉秀並授予倭國使者「漢委奴國王金印」,好讓使者回去交差。

受到天朝聖賜的「倭人」感激涕零,便打道回府。

伴隨著此後倭人對華夏文明學習的漸漸深入,「倭人」對漢字的理解也日臻加深,他們終於明白「倭」通「矮」字,明擺著自己就是小矮人嘛,除此之外日本人認為「倭」引申之意有猥瑣、低等等之意。

明白了漢字高深的意境後,「倭國」君民自然不願意再被人稱之為「倭人」了。

於是在唐朝初年,夜郎自大的倭國在朝鮮海域白江口海戰中被唐朝軍隊慘虐後,倭國君臣深深體會到了與中原王朝大唐相比根本不是一個重量等級。

為此,倭國派遣大量「遣唐使」赴大唐取經學習,並多次遣使懇求大唐王朝重新給倭國賜名「日本」。

當時主政的唐高宗李治並沒有理會倭國使者,但倭國使者並不放棄依舊多次向唐王朝求賜名。

終於在一次女皇武則天喝醉的時機,倭國使者抓住機會向武則天求取國名,武則天就隨口答應了。

倭國自此被稱之為「日本」了。

這就是日本國號的由來。

雖說國名有了,但日本在當時來說有自己的語言但根本沒有自己的文字,漢字在這種情況下自然成為日本記錄本民族的歷史文化的最好的選擇了。

因此剛開始,日本所有的官方文件交流統一通行漢字,在日本皇室女性經常抄寫《萬葉集》和《源氏物語》等著作的過程,由於嫌繁體漢字過於繁雜,漸漸地在狂草的基礎之上,平假名誕生了,由於平假名是女性發明的,因此平假名在日本當時被稱為「女人的文字」,對於男尊女卑的日本社會,男性階層自然很鄙視「女人文字」了。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從大唐留學歸來的皇室重臣吉備真備根據漢字楷書的樣式,取漢字楷書的偏旁部首獨創出了平假名。

自此男人就有了自己的文字。

平假名和片假名並行不悖流通於日本。

然而,當時的平假名和片假名並不完善,在抄寫一篇文章的過程中,往往會夾雜著不少漢字,可以說當時的日本社會,漢字、平假名、片假名魚龍混為一體。

後來隨著日本國民對中原王朝學習程度的逐漸加深,平假名、片假名逐漸成為書寫的主流,「男字」、「女字」依然互為壁壘。

平假名由46個假名構成,片假名也由46個假名構成,平假名與片假名一一對應,就如同英語中的大小寫對應關係。

除了平假名與片假名,日語中還保留了大量繁體漢字,除了繁體漢字,日本人為了適應需要別出心裁地根據日本文化本土性創造了一些日本本土漢字,簡稱「日本漢字」。

因此日語是由平假名、片假名和漢字三種符號構成的混合型文字,簡單的來說其實日語就是漢字與假名混合在一起構成的「拼音文字」與「漢字」的組合體。

除此之外,由於古代日本人向曾經的中原王朝歷朝歷代派遣過「遣華使」,因此在日語中保留了大量古漢語發音。

這種現象普遍存在於深受以中原文化為主導而構築的東亞文化圈中的諸多鄰國之中,韓國、越南、日本古代文化薰染最深,因此這些國家語言中保留了大量古漢語發音。

尤其以日本保留的古漢語發音最為繁多,可謂保存最好、涉及中原歷朝歷代。

我們隨便列舉幾例:譬如「街」(jie),古代人肯定不會念jie,那麼他們怎麼讀「街」這個字呢?

正確的打開方式應該念gai,現在中國南方很多地方的方言中至今讀「街」為gai,這就很好的解釋了這一點。

日語中「街頭」(がいとう gaitou)初看之下是不是與中國南方方言發音gaitou毫無差別?

又例如「意外」(いがい igai),現在讀作yiwai,實際上古人是讀作yigai的,並且日語中的「意外」與漢字的「意外」都是同義詞。

還例如「走」這個字,古漢語中「走」的意思就現在說「跑」,而日語跑的意思就是「走」(走る 羅馬字音:hashiru)。

可見日語不僅保留了大量的古漢語發音,甚至連古漢語的詞義也保留了不少,畢竟日語曾經發源於漢語,深受中原華夏文明的影響根深蒂固,與諸多鄰國相比,日語的發音更接近古漢語。

相關焦點

  • 佛山蜻蛉日語:日語和漢語的關係都有哪些?
    其實任何一門語言的學習都不會很簡單,但是相比較而言,中國人學習日語確實有很大的優勢,今天蜻蛉日語為各位同學詳細講解一下日語語言及它和漢語的關係。另一方面,我們現代漢語經常使用的詞彙中,也有很多是來源於日本的。比如人氣,空港,經濟,民主,哲學這些我們生活中常見的詞彙。特別是現在年輕人用的一些流行用語,比如「宅」就來源於日本的お宅、卡拉OK來源於日本的カラオケ。那麼這些詞彙到底是日語還是漢語呢?日語和漢語又有怎樣的關聯呢?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學習日語語言及文字形成的過程和特點。
  • 日語漢字與中文漢字的意思相同嗎?
    據說日本最早的書面表達方式是「繩文」,並沒有漢字。
  • 自學日語正確讀日語漢字的方法有哪些?
    日語漢字的讀音有音讀和訓讀兩種。 音讀:模仿漢語的讀音; 訓讀:借用漢字的字形和意義而按日本固有語言來讀的音。
  • 想要學好日語漢語發音,古漢語的小知識要知曉
    雖然日語中漢語詞相對前兩者比例雖然不算高,但是它卻保留了漢字的書寫體系,讓我們的在書寫的時候也省去了不少麻煩。也正是因為漢字詞,雖然能夠讓我們很快了解它的含義,但漢字音每個語言卻不盡相同。日韓越這些語言借用了大量的漢語詞,但是要注意的是,這些詞的意思和發音是和最早接觸時的的中文是一樣的,也就是我們所謂的中古漢語。
  • 日語的起源:漢語在日語起源、發展過程中的影響
    正因為日語有大量的漢字,所以日語的出現與漢字有著密切的關係在漢字被引入日本之前,日本沒有固有的文字,這也是現在許多語言學家的共識自稱在日本沒有漢字傳入以前,有所謂的「神代文字」但據考證,這種所謂的「神代文字」不過是平安時代的發音體系古代日本人最先看到的漢字是刻在印章銅鏡兵器等上的簡單文字到了公元4世紀,漢字體系大量傳入日本教日本人漢字的第一個人不是中國人
  • 原創:|漢語中原來有這麼多日語詞彙,惹網友爭議!
    眾所周知,日本的漢字是從中國傳入的。當你初次接觸日語時,會發現日語中有很多的漢語詞,並因此油然產生一種自豪感。但是,如果告訴你漢語中有許多的日語詞時,你會作何感想呢?漢語是中國文化發展的精髓所在。能夠形成一種語言,說明使用該語言的群體具有數量的優勢,並且其生活區域也需要一定的廣泛性。近現代的亞洲發展歷程中,日本文化逐漸發揮著其相對應的能力。
  • 日語像南通話?南通話與日語相似性分析
    日本人在創造日語時 , 直接借用了許多漢字和漢語的譯音(PS:就是抄唄)。 這些漢字的讀音 ,分為音讀和訓讀 , 音讀即中國的讀音。 東晉南朝時, 許多儒家著作輸入日本後都用吳語注音。 時至今日, 日語中還是使用南朝時的吳音讀法 , 可見吳音影響之巨大。六世紀後 , 在佛教傳入日本的過程中 , 因和尚讀經都用吳語 , 故至今在日語漢字音讀中吳音大量存在。
  • 日語裡面的漢字是怎麼來的?發音有什麼區別?
    這些經書的漢字當初是模仿中國僧侶的發音來讀的,不過一套稱為「漢文」的書寫系統開始得以發展。漢文主要是中文文章插入日語獨有的助詞,讓日語使用者可以依從日語的語法去閱讀漢字寫成的文章。中日兩國使用的漢字,本來都是漢字的繁體字。但後來兩都進行了文字改革,有的字我國簡化了,日本沒有簡化;有的字日本簡化了,我國沒有簡化。有的字兩國雖都簡化了,但簡化的卻不相同。所以要注意它們的區別。
  • 不同語言中意思相同的詞有相似發音?
    第一步是估計同義單詞使用特定發音的概率。將數值0或1分配給每種語言,然後統計這幾千種語言的得分,得出總體概率。例如表示紅色的單詞,英語red包含了輔音r,因此得分是1;日語aka不包含r,因此得分是0。按此方法,最後得出所有語言中表示紅色的詞語含r的概率為0.35。不過這一步計算還不足以說明詞義與發音的關係。
  • 日語學習快來檢測你的日語發音是否正確,每天十分鐘
    眾所周知,日語裡的『五十音』就像漢語裡的『拼音』一樣,是日語學習中最基礎的部分,也是日語發音的根基所在。五十音的發音水準,直接決定了一個人的日語口語是否清晰易懂,是否悅耳耐聽。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感受一下日語的發言吧!日語的假名分為平假名和片假名。
  • 日文中的漢字大抵與中文的漢字意義相同,日語漢字的讀法技巧
    日文中的漢字大抵與中文的漢字意義相同,以下只列舉不同或非凡者: 日語詞彙 近代產生的日文多為外來語,如為漢字,其義亦經常與中文有所出入.
  • 日語好學嗎? 給還在猶豫學不學日語的你
    浙江工商大學東方語言文化學院副教授久保輝幸為大家解開日語的秘密。 說到學日語的動機,對日語感興趣啦,就是想學日語啦,每個人各不相同。我讀大學時,要通過全部科目必須學習很多英語外的語言,所以我學了漢語、韓語和德語。之所以選漢語和韓語,很大原因是看起來很簡單。 那麼日語到底簡單嗎?在此介紹一下我的看法。我不是語言學的專家,有些用詞未見得學術,望大家參考。
  • 日語好學嗎?給還在猶豫學不學日語的你
    浙江工商大學東方語言文化學院副教授久保輝幸為大家解開日語的秘密。說到學日語的動機,對日語感興趣啦,就是想學日語啦,每個人各不相同。我讀大學時,要通過全部科目必須學習很多英語外的語言,所以我學了漢語、韓語和德語。之所以選漢語和韓語,很大原因是看起來很簡單。那麼日語到底簡單嗎?
  • 零基礎學習日語_可以從中文漢字入手嗎?
    日語學習對中國人有一定的優勢,怎麼說呢,因為日語中有許多漢字,但是它們的含義與漢字有很大不同。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從漢字入手學日語怎麼學的!小編認為,儘管這些是權威性陳述,但它們不利於日語萌新掌握。小編認為「日語漢字」與中國漢字相比具有以下重要特徵:一、日語中的「漢字」不等於中國的漢字這是日本人長期使用漢字的經驗,結合他們自己的生活需要,按照象形文字以創建非中文的「日語漢字」的方法。
  • 日語中為什麼會有漢字?漢字在日語中是一個怎樣的存在?
    漢字是公元5世紀隨著一批百濟佛教僧侶將中國經書帶到日本而傳入的。有的朋友可能會知道,古代日本雖使用日語但僅限於語音上的交流,並沒有自己的文字。 漢字剛剛傳入日本時,日語完全使用漢字書寫,甚至直接用漢語書寫,也就是「口中說日語,書寫是漢語」。
  • 日本人和日語是怎麼來的?和我國有著什麼樣的關係?令人感嘆!
    日本人和日語是怎麼來的?和我國有著什麼樣的關係?令人感嘆!日語的語法結構和漢語差很遠, 反而是英,法,漢,藏的語序更近似。當然,近代研究已經不把語言結構當成種族劃分的依據。烏拉爾—阿爾泰語系存在巨大爭議,不少國家的教科書只承認印歐語系。日語是孤立語系?還是阿爾泰語系?
  • 日語語法系列1:日語的特點及概述
    日語的音節(短音節,不包括撥音、促音、長音)有 133 個莫拉,又稱拍,特點是每個莫拉的發音長度相同。日語語調的語法功能辨別詞義:有幾次起伏說明有幾個詞例如 きょういく,如果きょ、く讀高調則意思為 今日行く;整體平調則意思為 教育日語的語調辨別語義:平調:陳述句、
  • 日語漢字源自古漢語的異同和其發展的優缺點
    日本人之前只有語言沒有文字,所以要造日語的文字的時候,是直接拿了中國的漢字來用,當然有一些為了表示這是日語,也做了一些改動,所以大家今天看的一些日本的文字跟中國的繁體字是不一樣的。日本人在用中國的漢字的時候,很多漢字的意思也是直接拿過去用的。
  • 如何正確地學習日語發音,這3點要知道
    01漢語注音法對日語發音的影響我相信很多的初學者會和我剛剛開始一樣,嘗試著用漢字來標註日語的發音,例如「可愛い」我們就會用「卡哇伊」來進行標註,這種方法雖然直觀,但是漢語發音和日語的發音其實還是有一定區別的,日語口型變化幅度小,而中文的話會有更多嘴型變化,所以用漢字注音,其實並非是正確的發音,久而久之,我們後期還需要對其進行糾正
  • 如何能快速記住日語單詞?頭疼……
    下面小森日語為大家提供一些記憶日語單詞的特殊規律。01音讀和訓讀音讀和訓讀其實日語單詞裡它往往也是一個字對著一個音的。比如說「旅行」裡面的「旅」就對應「りょ」,「行」就對應「こう」這個發音,和中文比較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