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皇家御膳飲食發展中心
繼連載《古代宮廷飲食文化發展史》之御膳文摘資料
宮廷名饌---素八珍
宮廷名饌---素八珍
宮廷素菜,是素菜中的精品。在宮廷中,御膳房內專設「素局」,負責皇帝「齋戒」素食,能調製出好幾百種素饌。皇帝在祭祀先人或遇重大事件時,事先要有數日沐浴,更衣獨居,戒酒、食素,使心地純一誠敬。南朝武帝蕭衍,當了48年皇帝,此人長於文學、樂律、書法,篤信佛教,素食終身,為天下倡,曾四次捨身入同泰寺,皆由國家出錢贖回。
宮廷素八珍:清宮御膳房名師高手薈萃。慈禧太后每頓用膳都是上百道菜,既有山珍海味、雞鴨魚肉,也有各種小菜和幾樣素食,而實際上她吃不了多少,素菜就更難吃上一、兩口。素菜本是以甜為主的南方菜,慈禧是北方人,南菜不適合她的口味。廚師們就「南菜北做」,除用糖、鹽調味外,還加用醬油,注意調配色澤,千方百計迎合慈禧的口味。一次,素菜廚師做了一道素八珍(主料有猴頭、羊肚菌、竹蓀、口蘑、胡蘿蔔、銀耳、冬菇、蓮子、金針花等),做法五顏六色十分好看。
引起了慈禧的注意。她指問菜名,太監討好地說:「它叫御品素八珍,是御膳房專為老佛爺特製的。」慈禧嘗了一口,感覺味道還不錯,便吩咐賞給御膳房一桌酒席。從此,異味棗果就改稱素八珍,並成為御膳中的常備菜,而慈禧也逐漸喜歡吃點素食,使素菜在御膳中有了些地位。
素八珍是一道傳統的宮廷名菜,屬於素菜。
素八珍在宋朝的宮廷做成八珍湯,之後在流傳中加入了冬蟲夏草。經過驗證是一種非常有效果的脫髮用藥。中醫認為脫髮是由於肝腎虧虛,氣血不足,血脈不同所致。宮廷八珍生發是從氣血循環入手,填精補氣,養血活血,祛風固表,從根本上改善頭髮的生長環境,從根源上解決脫髮。
素八珍,清肝明目,理理腸胃吧:雪耳可以滋陰潤肺,促進皮膚血液循環,加強細胞新成代謝,有美白皮膚的功效;胡蘿蔔含有大量胡蘿蔔素,益肝明目、通便防癌;金針花具有安五臟、補心志、明目的功效;山藥能益脾和胃、生津止渴、和中下氣、通利小便等功效;
口感特點:食材豐富、綠色健康、口感清爽、適合夏天食用。
素菜營養豐富,別具風味,吃起來入口生津,有利於人體健康。味道鮮美,富有營養,容易消化。從營養學角度看,蔬菜和豆製品、菌類等素食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蛋白質、水,以及少量的脂肪和糖類,這種清淡而富於營養的素食,對於中老年人來說更為適宜。特別是素食中蔬菜往往含有大量的纖維素,還可及時清除腸中的垢膩,保持身體健康。
我國素菜發展到現在,品種已達8000多種。按其製作方法,大體可分為三類。
一是卷貨類:用油皮包餡卷緊,澱粉勾芡,燒制,如素雞、素醬肉、素肘子、素火腿等;
二是滷貨類:以麵筋、香菇為主,燒制而成,如素什錦、香菇麵筋、酸辣片等;
三是炸貨類:是過油煎炸而成,如素蝦、香椿魚、小松肉、咯炸盒等。 素菜中,還有一道羅漢全齋,把髮菜、冬菇、冬筍、素雞、鮮蘑、金針、木耳、熟慄、白果、菜花、胡蘿蔔、豆腐、腐竹等在砂鍋中燴作一鍋,色彩斑斕,滋味獨特,口感香醇,食而不膩。
菜餚流派之一。通常指用植物油,蔬菜,豆製品,麵筋,竹筍,菌類,藻類和乾鮮果品等植物性原料烹製得菜餚。素菜以其食用對象分為寺院素菜,宮廷素菜,民間素菜。素菜得特徵主要有:時鮮為主,清爽素淨;花色繁多,製作考究;富含營養,健身療疾。
宮廷素菜,是素菜中的精品。在宮廷中,負責皇帝"齋戒"素食,能調製出好幾百種素饌。皇帝在祭祀先人或遇重大事件時,事先要有數日沐浴,更衣獨居,戒酒、食素,使心地純一誠敬。南朝武帝蕭衍,當了48年皇帝,此人長於文學、樂律、書法,篤信佛教,素食終身,為天下倡,曾四次捨身入同泰寺,皆由國家出錢贖回。
宮廷素食起先發展於宮廷,主要供帝王享用,後流傳於民間。清宮御膳房曾下設葷局,素局,飯局和點心局。其中素局專門負責烹調素菜。其特點是製作極為精細,配菜規格繁雜。
宮廷素食來源於民間,發展於宮廷,最後亦流傳於民間。因御廚最先選拔於民間,年老退休後也回到民間。如清朝的御廚年老要退休離宮,退休後他們也開飯館或傳藝他人,使御膳也流傳於民間。辛亥革命後,清朝滅亡,更是有一批御膳房素局的名廚流落於民間,開創了各自的素菜事業。如劉海泉創立了「全素齋」曾名噪京城。
食用菌是指可供人類食用的:能形成大型肉質、膠質、膜質、革質、木栓質。食用菌美味可口,營養豐富,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還含有人體免疫活性物質—真菌多糖,具有防病抗癌的功效,為此,食用菌已被譽為二十一世紀的綠色健康食品。
請:各位專家指正!
中國皇家御膳飲食發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