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詩詞名句集韻》前言

2020-11-25 梅州網

  ●陳平

  中國古代的文學體裁中,韻文可說是佔了半壁江山,從最早的《詩經》、樂府開始,已經有三千多年的歷史了。先秦到兩漢,這時期的《詩經》、樂府先在口頭流傳,後來才被記錄下來。《楚辭》在漢代以前似乎影響不大,到了漢代才突出地影響了辭賦的發展,這時文人開始發現它繞梁的「餘音」。後來的漢賦、唐詩、宋詞、元曲到明清的楹聯、戲劇,無不熠熠生輝,璀璨奪目,尤以詩、詞、曲中的經典作品最是膾炙人口。這些都是祖先留給我們的最珍貴的「家當」。

  漢末開始,文人們就開始自覺地進行樂府創作,成果是《古詩十九首》和以三曹、七子為中心的「建安詩歌」 。這時期出現的重要詩人有阮籍、嵇康、左思、陶淵明、謝靈運等。有些詩人運用別具一格的藝術形式,寫出了相當成熟的作品。他們對詩歌的體裁,如四、五、七言,雜言和長、短詩歌進行試驗、摸索;對詩歌的表現形式,如修辭、對偶、用典、聲律進行探討;對詩歌描寫的領域,如詠懷、詠史、山水、田園、邊塞、閨思等不斷開拓。凡此種種都為唐代詩歌的成熟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唐代是詩歌全盛時期,可以說已達到了頂峰。唐代詩人多且各個流派著名詩人數不勝數,僅《全唐詩》入錄的詩人就有3276家,作品53035首。

  「詞」最早出現於南北朝時期梁代的民間,文人們依照樂譜聲律節拍寫成歌詞,叫「依聲填詞」。自此,詞與音樂分離,形成一個句子長短不齊的格律詩。五、七言的詩勻稱對偶,表現了整齊美;詞則以長短句呈現了它的參差美。詞為一種音樂文學,原稱燕樂,又叫宴樂,它的產生、發展,創作與流傳都與音樂息息相關,隋朝時多在宴會上演奏,至唐代稍盛。《敦煌曲子詞集》收錄的160餘首作品,都是從盛唐到唐末五代的民間歌曲。中唐時的張志和、白居易、劉禹錫等詩人已開始寫詞,把這一文體引入詩壇。到了晚唐,以溫庭筠為代表的「花間派」詞人,以李煜、馮延巳等為代表的南唐詞人,都為詞體的成熟作了重要貢獻。詞體此時終於在詩外獨樹一幟,成為中國古代最為突出的文學體裁之一。宋代是詞的鼎盛時期,產生了大批有突出成就的詞人,名篇佳作層出不窮。《全宋詞》就收錄詞人1330多家,詞作20800餘首。

  唐詩、宋詞基本代表了中國古典詩詞的面貌。正如國學大師王國維、梁啓超等所說,詞在宋代之後,僅納蘭性德一人而已。這是後來民間習慣把詞統稱為「宋詞」的原因。

  古典詩詞以凝練的語言、充沛的情感和豐富的想像來表達社會生活和人們的精神世界,在中國歷史上長盛不衰,這是世界上其他文化無法相比的。

  把古典詩詞比作祖先留給我們最珍貴的「家當」,出自已故的國學大師張中行先生之口。在寫這《前言》之前,我又把中華書局再版張中行先生的《詩詞讀寫叢話》讀了一遍。張老開篇即引「家有敝帚,享之千金」,可見他對這個珍貴「家當」的推崇。

  記得1998年初,《北京晚報》文藝部朋友帶我去拜訪張中行先生,請他為我的中秋徵聯出句,幾次聽他講詩詞。張老不喜歡新詩,但他說並非排斥。對於新詩,張老說:「比如買水果,有人愛瓜,有人愛果。只能是各由其好了!」

  他還認為,作詩,要有真情實意,才能寫好,至於什麼體裁無所謂。張老認為新詩沒規矩,寫不來。他在《詩詞讀寫叢話》一書的《前言·再說幾句》中很風趣地說,學寫舊體詩有一個大用場,就是可以用它來騙騙「心上人」。應付現代佳人,會哼幾句古典的,比如「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比總是捧著一束藍玫瑰說『我愛你』,成功就怕差點兒事兒了」。

  唐宋時期的詩人詞人,多如天上的星星。把古詩詞寫到了頂峰,也幾乎把中文佳句都用「完」了!正如張中行先生所說:「像《古詩十九首》、陶詩,現在的人恐怕怎麼搜腸刮肚,也寫不出那個味兒來。」現在人們熱衷學古詩詞、學撰寫對聯,「生產」的數量還真不少。可質量就實在不敢恭維了!很多人連平仄音韻都不懂,怎麼寫詩、填詞、撰聯呢?所以我想,編一本古人詩詞的佳句專書,再按古詩詞的音韻彙編成冊,給學寫詩填詞、撰寫對聯的人參考參考」,學習時輕鬆一點,我也就心滿意足了。

  (未完待續)

相關焦點

  • [宣城]《涇川古今集韻》問世涇縣
    詩詞歌賦,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是後代人取之不竭的精神寶庫。傳承和弘揚這些文化遺產,是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由涇縣老年書畫協會搜集、整理,歷經兩年零八亇月的編輯、校印的《涇川古今集韻》一書,日前付梓印刷,與老區、紙鄉涇縣讀者見面。  涇縣,建置於漢初,迄今已有2100多年,悠久歷史,底蘊深厚,人才輩岀,大家頻現,水秀山清,鍾靈毓秀,文風昌盛,風物繁華。
  • 吟誦最美詩詞|第一講:中國古典詩歌的價值
    中國古代文人留下一篇篇經典詩詞,它們穿越千年而來,讓我們透過文字與之心意相通。「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詩詞自有一種力量,讓一切都變美。今天起,由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文明辦、新華報業傳媒集團主辦,揚子晚報承辦的《愛上經典·優秀傳統文化名家名師微課堂》融媒項目將正式推出第三組課程《吟誦最美詩詞》,南京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文學博士俞香順將帶領同學們一同走進詩詞的世界,領略四季風物,感受古典之美。
  • 《中國詩詞大會》《經典詠流傳》聯袂播出,古典詩詞的春天來了
    新一季《經典詠流傳》有變化《經典詠流傳》節目巧妙地將中華經典的詩詞與現在音樂融合,重新譜曲,既不失中國古典詩詞的意境,又通過現代音樂,使古典詩詞更加容易銘記,通過演唱更加容易流傳,引入音樂名家,通過其粉絲,又進一步擴大了中國詩詞的影響和傳唱流傳度。
  • 微博「趙本山體」橫空出世 古典詩詞配小品名句
    一句古典詩詞配一句本山大叔的小品名句,「笑」果很驚人。本報官方微博昨天上午一經發布,便被網友瘋狂轉發,截至記者發稿,這條微博已接近轉發1000多次。  很多人都說,每年春晚就盼著壓軸的本山大叔,本山大叔也都「不負眾望」每年都會弄點新鮮語錄出來。作為春晚的常客,趙本山的小品很多人都會看了又看,裡面的經典臺詞自然是再熟悉不過了。
  • 中國古典詩詞的魅力
    講 題:中國古典詩詞的魅力(649期)主講人:張文利 西北大學中文系教授收聽方式:掃描圖片二維碼 或登錄喜馬拉雅APP搜索「陝圖講壇」即可免費收聽。【音頻列表】:中國古典詩詞的魅力(一)古詩之妙中國古典詩詞的魅力(二)有趣的格式中國古典詩詞的魅力(三)韻律之美中國古典詩詞的魅力(四)語言的魅力中國古典詩詞的魅力(五)精巧絕妙的構思中國古典詩詞的魅力(六)親情 友情 愛情中國古典詩詞的魅力(七)杜甫寫情中國古典詩詞的魅力(
  • 「原創詩詞」西延十友集韻•創刊號
    【原創詩詞】西延十友集韻•創刊號廣西桂林資源縣諸吟友,大江南北,隔屏唱和,弘文揚韻,蒙彭章斌先生領首,李敘明君籌事,遂集鄉土十友,無分遠近親疏,匯成西延十友唱和群,商定自今,每月出題吟唱,眾和應之,編作《西延十友集韻》微刊。今合群創刊之際,李敘明君引唱,眾友共吟以誌。
  • 古典詩詞中的那些高光時刻
    中華文化經歷了五千年而不朽,中國詩詞也延續了千百代而不衰,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中國古典詩詞中的那些高光時刻。「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那是李白對著時光飛逝的哀嘆。「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那是蘇東坡對於亡妻的思念,古典詩詞經歷了千古,那些情感依然影響著我們現代的人。古典詩詞中有著風花雪月的燦爛,也有著悲天憫人的傷感,有浩然正氣的歌頌,也有時運不濟的哀嘆。我們讀詩詞,感悟古人的那些情感,我們感悟情感,品味一字一句之中的惆悵。
  • 中國古典詩詞演唱會舉行
    近日,貴陽孔學堂「溪山踏歌行」系列活動之中國古典詩詞演唱會舉行。中國音樂學院教授、著名女高音歌唱家、中國古典詩詞歌曲專家王蘇芬攜學生聯袂出演,為觀眾帶來集詩歌、音樂、表演於一體的視聽盛宴。
  • 《中國詩詞名篇名句賞析》:解讀學習古詩詞的當代意義及方法研究
    為了改變詩詞誤用的現象,普及中國詩詞與中國文化,李定廣教授參與了《中國詩詞大會》的命題製作,並編選、評註、賞析500餘首,跨越中華3000年的經典詩詞,將其記錄在《中國詩詞名篇名句賞析》一書中。 在《中國詩詞大會》熱播,掀起全民詩詞狂歡的同時,學習古詩詞的當代意義及方法,也成為大眾關注的話題。
  • 論古典詩詞的傳統(一)
    其中最為典型的是書法和古典詩詞。這兩種藝術形式曾被認為是為封建統治階級服務的,從而遭到新時代的擯棄。在20世紀中葉以來的30年時間裡,這兩種藝術形式幾乎淡出人們的認知。隨著改革開放的新形勢,書法和古典詩詞又重新回歸國人的視野,並出現了蓬勃發展的勢頭,但二者的發展態勢卻並不相同。
  • 2018遴選公文寫作備考:領導講話引用古典詩詞的作用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其中以古典詩詞最能代表古代文化的成就。現代社會,雖然科技日新月異,但許多問題依然需要我們從先哲聖賢的思想和智慧中去尋找答案。就撰寫領導講話而言,古典詩詞就可以為我們提供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貴養料,恰如其分地引用古典詩詞,可以讓我們撰寫的領導講話更加具有號召力、感染力,也更能充分發揮領導講話的作用與效果。
  • 《中國詩詞大會》:用古典情懷塑造現代綜藝
    記者:張璐    春節期間,《中國詩詞大會》熱播,有意思、有意義,點燃全民詩詞熱情,喚醒觀眾古典情懷   用古典情懷塑造現代綜藝《中國詩詞大會》系列節目從傳統詩詞中挖掘時代內涵,通過對耳熟能詳的詩詞名句的背誦,引發了全民讀詩的熱潮,做到了綜藝節目不僅有意思而且有意義。   綜藝節目中的「一股清流」  「這才是綜藝節目的正確打開方式啊!」
  • 流行音樂與中國古典詩詞
    作者:中國音樂家協會流行音樂學會常務副主席 陳小奇  永遠跟著時代走,緊跟審美潮流  什麼是流行音樂?在中國大陸,流行音樂與民族音樂、古典音樂並列,成為三大音樂形態。
  • 對中國古典詩詞的最好傳承就是不斷的創作詩詞
    《中國詩詞大會》捧紅了彭敏、陳更、武亦姝、外賣哥等參賽選手,一大批古典詩詞通過問答、搶答、飛花令、嘉賓點評等環節得到了華麗綻放。欄目自開播以來,深受中小學生和廣大詩詞愛好者的喜愛,對傳承與弘揚中國傳統優秀文化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
  • 圖解:你知道習近平引用的古典名句都是什麼意思嗎?
    圖解:你知道習近平引用的古典名句都是什麼意思嗎? 來源:人民網  2014年05月08日15:27 編者按:悠悠五千年中華文明史,煌煌數萬卷輝煌燦爛書。有不少黨和國家領導人,在政治、經濟、外交等諸多場合,常常將古人詩詞信手拈來,或是吟誦明理,或是錄寫寄意……使得其文章熠熠生輝,講話平添精彩。人民日報海外版整理了習近平引用的古典名句,從中我們可以領略到習總書記獨特的風採和氣質。
  • 從古典詩詞中吸取力量
    第八幹休所離休幹部 楊邦倫/文屈原我愛讀古典詩詞,常被古人及其詩詞中追求真與美的探索精神所感染。我當時雖讀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和「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陸遊)等名句,頗受教益,但都不像這段詞話那樣引起我的興趣和思考。後來,閱歷漸多,又看了報刊上有關評論,認識更漸加深。
  • 李敬一:怎樣欣賞中國古典詩詞
    李敬一:怎樣欣賞中國古典詩詞   來源:山西新聞網 山西日報 進入論壇 手機讀報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如果從《詩經》算起的話,中國詩歌發展的歷史已經有3000多年了,所以說,我們中國有著悠久的詩歌發展的歷史。
  • 倉央嘉措的名句,柳永的名句,晏殊的名句,愛情詩詞,值得收藏!
    算前言,總輕負。——柳永《晝夜樂》4、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裡荷花。——柳永《望海潮》5、一曲陽關,斷腸聲盡,獨自憑欄橈.——柳永《少年遊》6、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晏殊《撼庭秋》倉央嘉措的名句,柳永的名句,晏殊的名句,愛情詩詞,值得收藏!今天就先寫到這裡了,我們後續會繼續給大家分享經典古詩詞,喜歡可以收藏、點讚,謝謝!
  • 與君歌一曲——中國古典詩詞歌曲
    古典詩詞歌曲都是原汁原味的古曲嗎?中國古典詩詞歌曲具有什麼樣的音韻之美?聽故宮博物院博士後、「中國古典詩詞演唱第一人」姜嘉鏘先生弟子池浚,為您娓娓道來、深情獻唱,分享中國古典詩詞歌曲!「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耳聽!」
  • 中國古典詩詞基本知識
    (一)古典詩詞概述 中國古典文學源遠流長,其內容博大精深,相關書卷浩如煙海;我才疏學淺,術業不精,鬥膽發表拙作,權為引玉之磚;不當之處,還望各位文友雅正。 1.什麼叫古典詩詞 古典詩詞就是舊體詩詞(相對新詩而言)。詩詞是我國文學作品中的兩種體裁,也就是兩種分類。由於詞是從詩中派生出來的文學體裁,也有將詩詞歸為一類的。 2.古典詩詞的發展簡況 為了便於大家了解詩詞的藝術特點極其體裁的分類,首先介紹一下古典詩詞的發展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