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浚在深圳大劇院「姜嘉鏘中國傳統詩詞演唱會」上演唱
朗誦、吟誦、吟唱與演唱,到底有什麼區別?
琴曲與琴歌,如何相得益彰?
古典詩詞歌曲都是原汁原味的古曲嗎?
中國古典詩詞歌曲具有什麼樣的音韻之美?
聽故宮博物院博士後、「中國古典詩詞演唱第一人」姜嘉鏘先生弟子池浚,為您娓娓道來、深情獻唱,分享中國古典詩詞歌曲!
「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耳聽!」
陳葉蕙
李瑋瑋
《楓橋夜泊》《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關雎》《霓裳中序第一》《漁歌調》……人琴相諧,音韻和鳴,以音律的方式,品味詩詞的韻味……
《長相思》《陽關三疊》《釵頭鳳》……箏音鏗鏘,歌聲悠揚,以音樂的名義,講述文學的故事……
遨遊中華傳統文化的海洋,感悟中國古典美學的魅力!
池浚在國家大劇院藝術資料中心「歲月留聲機」《姜嘉鏘的「詩·樂」人生》講座中擔任示範演唱
「詩歌」,顧名思義「詩」與「歌」是無法分開的,無詩不成歌。古典詩詞因其格律性,與音樂有著天然不可分割的親緣關係。
對於古典詩詞的音樂演繹,有介於念與唱之間的吟誦調;有古代流傳下來或挖掘出來的由古人譜曲的古代歌曲;有今人運用當代作曲法,按照古典風格為古詩詞譜曲的古典詩詞藝術歌曲。
中國傳統聲樂藝術很講究「韻味」,借有形的「音韻」來傳達無形的「意韻」。樂中之韻與詩中之韻、有聲之韻與無聲之韻相得益彰。
當古詩詞一旦形之於聲以後,將其中的音韻之美曲盡其妙地表現出來,將音樂中最傳神的東西耐人尋味地表達出來。
時間:8月14日19:30
主題:與君歌一曲——中國古典詩詞歌曲
主講、演唱:池浚
古箏演奏:陳葉蕙
古詩詞歌曲演唱:李瑋瑋
地點:南戲博物館文化驛站
掃描二維碼進入報名頁面
池浚與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多明戈先生
池浚與姜嘉鏘老師
01
池浚
故宮博物院博士後,中央戲劇學院博士。國家京劇院創作中心副主任、二級編劇,中央文化與旅遊管理幹部學院客座教授,中國梅蘭芳文化藝術研究會副秘書長,中國田漢研究會理事,中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研究生班授課專家。
曾任中宣部、文化和旅遊部「新年戲曲晚會」「新年京劇晚會」演出總監、編導,「我們的四十年——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文藝晚會」文學組成員,中國文聯「百花迎春」戲曲編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戲曲大會」題庫專家、「梨園傳奇」策劃。
編導京劇《梅蘭霓裳》《梅蘭芳華》《徐母傳》、徽劇《徽班》、琴劇《聽琴》、音樂劇《與君陶然》、耍孩兒《雲岡魂》等。出版專著《梅蘭芳戲曲表演美學形態論》。作品曾獲「五個一工程」「文華大獎」「中國電影金雞獎」「華語金曲獎」等,獲國家出版基金、國家藝術基金、北京文化藝術基金資助項目。
02
陳葉蕙,青年古箏演奏家,中歐星光文化籤約藝術家,中國音樂家協會古箏分會會員。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師從古箏演奏家、教育家王中山教授、李萌教授。演奏清新細膩,技術紮實流暢,音樂表現極富感染力。
近年來在全國及全世界舉辦個人獨奏音樂會,推廣古箏藝術。2018年在Usher Hall音樂廳「中國新年音樂會」上與愛丁堡交響樂團合作古箏協奏曲。同年參加「愛丁堡藝術節」,成為該藝術節史上第一位舉辦古箏專場音樂會的演奏家。2019年參加義大利西西里Trecastagni國際音樂節,舉辦「中國之夜」專場音樂會。
文化和旅遊部《文化月刊》刊登人物專訪,作為古箏演奏家代表出席文化和旅遊部「非遺與民族音樂」圓桌研討會及音樂會。曾獲第一屆「文華獎」古箏青年專業組大獎,連續多年獲「全國優秀古箏指導教師」。
03
李瑋瑋,瑞安市文化館館員,瑞安市聲樂學會副會長,中國音樂學院聲歌系碩士。曾獲日本大阪國際藝術節民族組金獎,浙江省新人新作金獎、浙江省聲樂比賽青年組金獎,華東六省一市新紅歌大賽銀獎等。輔導作品曾獲浙江省「五個一工程獎」、浙江省新人新作金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