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字源識字--經濟一詞的理解(對「濟」的理解是關鍵)

2020-12-11 嚴師說字

經濟這個詞語是出現頻率極高的一詞。在經濟學中這樣解釋:經濟是價值的創造、轉化與實現;人類經濟活動就是創造、轉化、實現價值,滿足人類物質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動。解釋的繁雜難易理解,都是源於從西方經濟學中翻譯的過程中,遺傳了西方語言字母文的特徵,描述加描述,形象加形象,不像我們漢字具有的自定義功能樣,經濟就是經濟。只要對經濟二字的本義理解,就會確切理解「經濟」的本義和衍義,是全面地理解,不是片面地分析。

巠經經(擬聲jīng jìng)巠是經的初文。經簡化為經。巠是由橫「一」、「巛」和「工」會意而成的字。「一」表示橫置於織布機一端的「」,用於纏繞固定經線用;三折「巛」表示很多纏繞在轉動軸上圓形的圓弧形經線;「工」表示紡織用的工具,中間的豎「丨」指示縱向的經線,兩橫「二」表示經線兩端固定的橫軸。後簡化為「」,用橫折撇「乛」、捺「」和「工」會意更合理。「乛」是橫、折和撇的合體筆畫,意義也是三者的意義疊加,橫表示經線固定在一個可以轉動的橫軸上,折表示經線纏繞成圓形的,撇表示經線柔軟可纏繞;捺「」表示經線可以從繞線軸上向外拉出。簡化後由靜態描述變成了織布的動態過程。讀音應該是模擬梳理經線時發出的聲音。「」作偏旁組成的字有莖、徑、頸、勁、涇等。巠後加紡織的歸類符號「糹」繁化為經,後簡化為經。經的本義為織物的縱線,與「緯」相對。引申為常道、經典、治理、經營等

濟(計)是由墨汁中汁的省形「氵」和「齊」會意而成的字。齊的本義是什麼?

齊(切系切qí)齊是由齊簡化而來。從甲骨文和金文來看,畫的是三棵竹子的一個竹節,相同高度竹子每節幾乎是相同的,劈開後可以作為刻字或寫字的竹簡。齊隸變楷化後把製作竹簡的過程融入了進去。齊中「亠」指示上頭;「丫」指示從上到下把竹子劈開;丫的左邊是刀,右邊是刀的變形,「 」刀的反字,指示兩刀把竹劈子切分相同長度;下面的「」是由亓的變形,指古代的几案,指把竹劈成片放到案板上切分,變形後也可理解放置兩塊等距寬度的木板做規矩,將竹簡切的長度一致。簡化後的齊是文和亓的省形組合的字,文指刻有文字或寫有文字的竹簡捆綁在一起,放置在几案上的畫面。讀音是切(qie)和系(ji)的切音(qie+ji),表示把切好的竹劈子有序捆系在一起製成竹簡,用於記錄文字。齊的本義就是製作竹簡的過程。

了解了「齊」的本義,就會明白齊和「氵」會意而成的「濟」字。也就是說在「濟」中有墨汁和竹簡。為了完善此字的意義,濟借了「計」聲來說明兩者要合理搭配,要計算好兩者的用量,來生產或購買。任何一方多或少都會造成浪費。這樣「救濟」一詞你就會明白怎麼操作?那裡有災情,需要救濟要計算好需要的物資,吃住穿都要考慮。一個家庭中煙油醬醋用多少也要計劃好;一個國家也一樣宏觀調控就是計劃。這樣,「經濟」的本義就不言而喻了。

古代名聯中一句「文章西漢雙司馬,經濟南陽一臥龍」,這裡面的經濟就是經綸濟世的意義。

相關焦點

  • 字源識字與拼音識字的探討
    用拼音識字僅僅只有五十多年的歷史。雖擺脫了傳統的字源識字,可現在多數人慢慢體會到漢字不像外文符號,有其獨特的音形義三者的密切關係。尤其是作為母語,小孩子在學習拼音前,已經掌握了很多常用語言,雖不會用文字標註出來,可語言交流多數已經不是障礙。孩子上小學後開始學「漢語拼音」,重新學習一種文字發音的方法,似乎語言的學習,又從零開始,浪費了多少時間。
  • 4.字源識字--田、甲、由、申(僅用拼音識字無法理解)
    1.知道「申」的本義,你會對「神」這個字客觀理解2.為何「天幹」中「甲」排第一位?3.用借音字標音識字好,還是用拼音識字好?甲是由田和豎「丨」結合而成的字。田表示地、土壤,豎「丨」指示向下,這裡指示作物根向下生長。甲借「夾」聲說明種子破殼象根夾在開裂的外殼中間。也可理解為擬聲,模擬豆科植物種植開夾的爆裂聲。植物種子生長,是先生根後發芽。生根為甲,發芽為由。甲為開始,天幹之首,引申為天下第一,如「桂林山水甲天下」。甲作偏旁的字有押、鉀、岬、鴨、匣、狎等。
  • 26.字源識字--什麼是幸福?(只有從字的本義去理解才全面透徹)
    「幸福」一詞,央視在國慶節日期間在全國範圍內做了個調查,你幸福嗎?什麼是幸福?可回答的五花八門,沒有一位說到點子上。「幸福」這個詞可以說是常用詞,越是常用越理解浮淺,越是似是而非。正確理解還得認識幸福這兩個字,什麼是「幸」和「福」?
  • 中華字通為放棄拼音識字恢復字源識字提供了理論和實踐的保證
    開始明白我們的語文課程有問題,用拼音識字,不利於漢字的掌握。都在探討新的識字方法。這種所謂的「新方法」實際是傳統的識字方法——字源識字。從「新文化運動」經歷了近百年的西洋文字影響,和五十多年「漢語拼音」推廣,人們對傳統的識字方法已經知之甚少,推出了五花八門的「識字方法」,加以「創新」二字,實際是對傳統文化確實造成的。現在的年青一代似乎對文字學不感興趣,瞎編亂造些「不倫不類」字母或網絡符號。
  • 字源識字0元學限時返場 | 好玩實用接地氣,這樣的語文課多多益善!
    字源識字課上線3個月,我們收到的好評簡直太多了,家長們紛紛表示:「簡直就是及時雨,給孩子學習漢字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靠背口訣,北,北京的北,比,比較的比,並不能夠讓孩子理解為什麼北是背對背,而比是一順邊兒對不對?!但是追溯字源,就可以讓這兩個字以迥然不同的面貌出現在孩子的眼前!看,這是比,兩人一前一後,都是朝向右方站立,為比,它的本意是挨著,緊靠著,引申關係很親密的意思。
  • 是到該放棄拼音識字的時候了
    借音是為了完善字的意義,有的字是借組成漢字的某一偏旁字的讀音,如所說的形聲字:樣、洋、氧,羊是他們的父親,都隨父姓,不僅標音(隨父姓)還表意,還有父親的遺傳基因,也就是還有父親的特徵。有的字的讀音是借了完全不同字形的字的讀音,如「秀」借「袖」的讀音來說明作物秀穗就類似手從衣袖中出來樣。所以,漢字的讀音的來歷可以說有兩種:一是擬聲;二是借音。
  • 首發 | 第一款深度學漢字的玩具,為大語文打基礎的啟蒙町漢字拼圖(含字源識字課)
    這是一個加強識字深度的產品,所以關鍵差異不是認字的數量,而是深度。對於剛開始識字和已經認識幾百字的孩子,如果需要加強對漢字的了解和學習漢字字源知識,我們認為都可以使用這套產品。因為這套產品中有較多的音頻內容,所以如果孩子聽得懂中文,那麼可以使用,如果不太能聽懂,那麼使用難度就比較高了,希望以後有機會翻譯成外語音頻吧。
  • 把「識字」放在關鍵處
    (學生互相交流這個字的讀音)師:課文裡還有一個詞是「乾乾淨淨」,你們能說出這種AABB形式的詞語嗎?一邊說,我們一邊記,看誰記得多。生1:仔仔細細、平平安安、快快樂樂。生2:高高興興、認認真真……師:邊聽邊記這個習慣特別好,別人說我來記,我們比一比看誰記得多。記住別人說的詞語,就是積累,就是學習。
  • 賞甲骨文字形、識字源字解、習筆畫筆順、讀輔助拼音、練組詞造句
    糊塗的意思就是不追求精準,大致理解意思就行了。我們學字的過程大都就是這樣的。最近看了「小象漢字」劉良鵬的《字課》,覺得這是一本精心編寫的一本好書。我看這本書,有「人生識字清醒始」的感覺。因為時代在發展,人們對漢字的認識有所突破,識字自然可以更有趣味些,更容易一些。我在「種花」家,當然要學好漢字。
  • 1.字源識字---大、天、矢
    原本想把我近期總結的《漢字解碼》二十講發出來,可是每講內容較多,人們似乎都不感興趣,還是每天告訴大家幾個字,用於討論、爭議或閒聊吧。逐步體會漢字音源識字的優點。同樣這個大也是在人字的變化中發生質的變化。大是「人」和「一」組成的字,筆畫釋義為:撇「丿」表示陰或女人;捺「乀」表示陽或男人;一橫「一」指示男人女人在一起結婚生子,標誌長大成人。讀音應是模擬幼兒學走步的「噠噠」聲;或借「疊(dié )加( jiā )的切音(dié + jiā )」來說明兩人疊加重合就增大了。小是把男女兩人分開之意。
  • 2020甘肅省考行測言語理解備考技巧:詞語理解題之「比喻詞」
    2020甘肅省考行測言語理解備考技巧:詞語理解題之「比喻詞」 甘肅公務員考試公共筆試科目為《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兩科,其中行政職業能力測試主要測查與公務員職業密切相關的、適合客觀化紙筆測驗方式進行考查的基本素質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語理解與表達
  • 虎字家族:虔、彪,識字就識字,為什麼還要懂字源、字理?
    為什麼識字要懂字源、字理?,才能感受其中的文化性與傳承性,才能理解對待漢字的態度絕不是簡化和消滅其實下面部分並非「文」字而是「欠」字,另一個字形「䖍(虔的異體字)」還保留著下面部分類似「欠」的樣子。「虍(虎)」下一「欠」,表示一人在神靈面前低頭,欠身行禮表示真誠,這就是虔誠。禮畢垂首,立於兩旁以示敬意。此處,「欠」便是人們行禮、垂首的樣子,以示對神靈的敬畏。
  • 16.字源識字--老、孝、教三字的理解(教的本義是什麼?)
    孝(效)是有「老」和「子」組成的字,上是「老」的省形「老」,下是孩子的「子」,像是孩子攙扶著老人。借音補義,借「效」聲意為「上行下效」,孩子要和大人學,聽師長的話,百善孝為先。「教」的本意是什麼?它借了哪個字的音?現在我們只知道「教」的衍生意義了。
  • 漢字的識字方法和標音方法用什麼更科學?(拼音和音源字)
    用拼音識字僅僅只有五十多年的歷史。雖擺脫了傳統的字源識字,可現在多數人慢慢體會到漢字不像外文符號,有其獨特的音形義三者的密切關係。尤其是作為母語,小孩子在學習拼音前,已經掌握了很多常用語言,雖不會用文字標註出來,可語言交流多數已經不是障礙。孩子上小學後開始學「漢語拼音」,重新學習一種文字發音的方法,似乎語言的學習,又從零開始,浪費了多少時間。
  • 教師資格綜合素質:閱讀理解關鍵考點—重要概念的理解
    閱讀理解題是材料分析的第三題,類似於高考語文閱讀理解,但是難度要低。其所給材料大多為社會科學類題材,如美學、文學、哲學、文藝理論等方面。閱讀理解題滿分14分,共兩問,第一問4分,第二問10分。依據對教師資格證考試歷年真題的分析,閱讀理解題經常考對重要概念理解。
  • 理解周邦彥《少年遊·並刀如水》關鍵在「向誰行宿」
    「向誰行宿」:理解周邦彥《少年遊·並刀如水》一詞的關鍵 @鐵山青士(笑獨行)[述記] /
  • 雅思閱讀輔導:同義詞與詞義理解
    雅思閱讀考試要求學術類考生在一小時內閱讀三篇字數為1000字左右的文章,並完成40道題目;而移民類考生需在相同時間內閱讀完五篇文章 (最後一篇與學術類閱讀相似)。   很多考生都認為閱讀是雅思中最不需要詞彙的一門單項,依靠技巧就萬事大吉。這種想法是完全錯誤的。事實上,不管是雅思、託福抑或是高考,閱讀準確性首先需基於對題目的正確理解。雅思閱讀考試的考核目的之一正是為了檢驗考生是否具有一定的詞彙量,以順利完成國外學業和生活。所以,了解閱讀中詞彙考查重點是尤為關鍵的。俗話說,知己知彼,方可百戰百勝。
  • 幾款好用的識字APP,主推這款
    經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3到6歲是識字的關鍵期。孩子從3歲起,形狀知覺開始快速發展,進入簡單圖形認知階段。從4歲開始,圖形知覺快速發展,可以認識更多複雜的圖形。如何在孩子關鍵期,認識更多的中國漢字以及傳統故事?日前上線的布布識字,便能幫你解決這一問題。
  • 理解了凱恩斯 就理解了經濟周期最根本的來源
    原文標題《理解凱恩斯》。1.理解凱恩斯的三大困難理解凱恩斯,必須過三個關:1900到1940年代的全球經濟金融史、19世紀的經濟學思想史、真實交易中積累下來的對人性及制度的深入觀察。缺任何一個,都很難完整的理解凱恩斯。
  • 《繁榮與貧困》 理解經濟發展的歷史之維
    重大歷史事件會產生什麼樣的現實影響,尤其是跨國、地區之間的經濟發展水平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其歷史根源是什麼?這是復旦大學經濟學者李楠新近專著《繁榮與貧困:經濟發展的歷史根源》一書想要講述的內容。以戰爭為例,我們要理解戰爭,首先需要概覽相關歷史事實,例如對戰爭的描述性統計包括戰爭頻次、數量、死亡人數、殘疾健康調整年,其次需要了解戰爭的起源,經濟資源分配衝突,還是文化宗教衝突,抑或氣候變化帶來的生存資源競爭,最後則是戰爭的經濟社會影響,比如太平天國運動產生的經濟後果一直到1930年代才悄然消失,產業的空間布局也發生極大的調整,戰前南京是江南絲織業最發達的城市,戰後一蹶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