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及2014年,陳明醫生都是國家級繼續教育項目《骨盆與髖臼骨折診治學習班》的組織者及主持人,有力地推動了江西創傷骨科界在創傷骨科最複雜、最具挑戰性的領域——骨盆與髖臼骨折的發展,提高了各級醫師的診治水平。
江西網絡廣播電視臺訊 日前,唯醫網(中國醫師協會骨科醫師分會權威網站)針對全國骨科醫師貢獻的資源,根據其2016年度閱讀量、收藏量綜合排名,評選出「2016年度最具影響力骨科醫師100強」。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骨科主任醫師陳明入選100強,排名第21位,是進入前50強的唯一一名江西醫生。
陳明醫生2008年獲得蘇州大學骨科博士學位,2013年在法國研修,其主攻方向為:骨盆與髖臼骨折、肩胛骨骨折、脊柱骨折脫位、複雜關節周圍骨折的復位與固定;四肢與骨盆骨折微創內固定技術;複雜關節內骨折的初次人工關節置換等。專業特長為微創內固定技術在骨盆骨折及四肢骨折治療中的應用、改良Stoppa入路在髖臼四邊體骨折治療中的應用、複雜肱骨近端骨折人工關節置換術、脛骨平臺後外側骨折復位內固定術、跗骨竇小切口結合手法治療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
陳明醫生是《中國組織工程研究》、《南昌大學學報·醫學版》、《生物醫學工程與臨床》等期刊審稿人,並以第一作者在《中華外科雜誌》、《中國脊柱脊髓雜誌》、《中華創傷雜誌》等醫學核心期刊發表多篇中英文論文,部分論文被SCI(美國「科學引文索引」)、EI(美國工程師學會聯合會「工程索引」)收錄。
附:陳明醫生參與的科研項目:
1. 國家自然基金資助課題《毛蕊花苷的體內代謝及其降血尿酸水平的分子機制研究》;(項目編號: 31160316/C200102), 排名第三;
2.江西省教育廳2014年科技項目《BMP-2基因轉染BMSCs及調控其定向分化為成骨細胞的研究》(GJJ14030,第一主持人)
3.江西省衛生廳2014年科技項目《BMP-2調控BMSCs抑制成脂機制及在治療骨質疏鬆症中的應用》(20141044,第一主持人)
4. 江西省教育廳2013年科技項目《BMP-2調控BMSCs成骨機制及在治療骨質疏鬆症中的應用》(GJJ13133,第一主持人)
5. 主持江西省衛生廳2009年科技計劃項目資助課題《重組人骨形態發生蛋白-2緩釋體預防人工關節無菌性鬆動實驗研究》;(課題編號:20081041)
6. 主持江西省衛生廳2006年科技計劃項目資助課題《自體軟骨細胞移植修復兔軟骨缺損》;(課題編號:20061116)。
7. 江西省教育廳科技計劃項目資助課題《百合體力補充飲料的研製》,排名第二,課題鑑定證書編號-贛教技鑑字2007第8號,處於國內領先水平;
8.衛生部科學研究基金資助課題《關節軟骨損傷修復中力學因素作用的研究》;(項目編號:WKJ2004-2-009)。
附:近年大事記
1. 經過十餘年臨床積累,陳明醫生分別於2012年度及2014年度,榮獲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優秀新技術大獎(A.骨盆骨折的微創治療; B.引進國際先進技術治療髖臼四邊體骨折,填補了江西創傷骨科界的省內空白)。
2. 2013年及2014年,陳明醫生都是國家級繼續教育項目《骨盆與髖臼骨折診治學習班》的組織者及主持人,有力地推動了江西創傷骨科界在創傷骨科最複雜、最具挑戰性的領域——骨盆與髖臼骨折的發展,提高了各級醫師的診治水平。
3. 2015年11月,陳明醫生參加在西安舉辦的第二屆世界骨科大會,主持創傷分會場,並與國際頂尖大師面對面交流。同時,做了全程30分鐘的英文演講——《浮肩損傷的診治》,得到與會大師的讚譽。
4. 2016年11月,經過陳明醫生的申請,白求恩公益基金會決定免費贊助江西脊柱側彎患者若干內固定器械,為江西貧困家庭的脊柱側彎患者帶來了福音。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也由此成為白求恩公益基金會骨科公益項目合作醫院。
5. 2017年6月即將在廣州舉辦的第七屆國際創傷骨科高峰論壇,陳明醫生成為學術委員會委員,將全程參會,促進江西創傷骨科事業的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