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綱最經典十大相聲作品評選

2020-12-15 相聲那點事兒

郭德綱有很多經典的作品,如果非要給這些作品排一個座次的話,我認為應該要從相聲藝術的高度來衡量,既要有包袱,有笑料,還得給人以思考的空間,讓人領悟一些什麼。雖然郭德綱一直比較排斥用相聲作品去教育人,但是他的很多經典作品確實在表達搞笑以外的東西,我們一起來理一理。

諷刺是喜劇藝術最強大的力量

我們不能指望每一個相聲演員都有針砭時弊的勇氣,也不奢望每一個相聲作品都有推動社會前進的能量,但是應該為相聲演員在作品中體現出的使命感喝彩,為相聲演員的仗義執言點讚,為有稜角,有血有肉的相聲演員鼓掌。真正的諷刺型作品不是為了諷刺而諷刺,而能在笑過以後陷入深思,實現笑中帶淚的效果。

為什麼新相聲在近二十年走進了低谷?最重要的原因就在於只會歌頌,通篇美好生活的假大空式作品已經失去了存在的意義,除了完成任務以外,留不下一點有價值的東西,甚至連搞笑這個相聲最原始的功能也丟了,還能靠什麼留住觀眾?

現在提到郭德綱最經典的作品,大部分觀眾首先想到的就是《論相聲五十年之現狀》,為什麼?因為這個作品體現了郭德綱對相聲這門藝術最原始的使命感,他是真的怕相聲完了,所以用極其辛辣的語言揭開了相聲界的尷尬現狀,諷刺了眾多從業者的醜惡嘴臉,把這個行業最醜陋的一面都展示給觀眾看;他這麼做並不是想把相聲徹底的釘在恥辱柱上,而是想罵醒一批人,鞭策一批人,帶動一批人,真正把相聲帶到正路上。

類似的作品還有《我要上春晚》和《我要下春晚》,這兩個作品屬於姊妹篇,把春晚舞臺上的相聲亂象諷刺的入木三分,是和春晚正面剛的作品,雖然有很大的風險,但是這其中又有多少辛酸和無奈?

喜劇的核心是悲劇

郭德綱的相聲都是很搞笑的,還會有悲劇嗎?其實很多作品站在觀眾的角度看是喜劇,但是站在演員的角度看就是悲劇。比如郭德綱的經典作品《我這一輩子》,主要內容是講述自己過去悲慘的生活經歷,學什麼都不成,做什麼都不順;小學上了十三年,初中上九年;好不容易搞了個對象也極不靠譜,連家裡搬家都不告訴新地址,最後淪落到要自殺的地步,真是要多慘有多慘。

《我這一輩子》這部作品幾乎一句一包袱,現場效果非常好,觀眾都樂開了花,但是如果這些生活經歷都是真實的,那郭德綱在成名之前到底經歷了些什麼呢?雖然說相聲都是虛構的,但是藝術來源於生活,沒有類似的生活經歷,他也很難創作出這樣的作品。

與此類似的作品還有《夜行記》和《我要幸福》,講述的都是郭德綱成名之前的心酸過往,就像是將自己的傷口生生的扒開給觀眾看,以此逗觀眾哈哈一樂,還有比這更慘的事情嗎?絕對的悲劇!

賦予傳統相聲作品新的生命力

我們知道,由於現實的原因,很多傳統相聲作品變的不合時宜,慢慢的被歷史所淘汰;但是傳統相聲作品的數量是有限的,如果任其淘汰的話,總有一天會將老前輩留下來的遺產敗光;郭德綱創作性的將傳統作品進行二次改編,賦予其新的生命力,令其再次煥發青春。

郭德綱改編的最為經典的作品是《西徵夢》,其改編的模板是《打白狼》,而《打白狼》這個傳統相聲其實在郭德綱改編以前接近於失傳,只有天津的白全福等個別演員還記得大概的輪廓,相當於殘本,如果沒有郭德綱的二次改編,這個作品現在肯定是消失了。

郭德綱改編的《西徵夢》是其得到觀眾廣泛認同的開始,最早在2004年時就已經小範圍流傳了,是眾多綱絲的入坑作品;郭德綱最大的後援團「老和部隊」的名字就來自於這段相聲,其影響力非常深遠。

類似的郭德綱改編自傳統相聲的作品還有《揭瓦》和《託妻獻子》,都通過郭德綱的二次演繹煥發了不一樣的魅力。

為了搞笑而搞笑的作品

2010年以後,由於生存環境的不斷轉變,郭德綱創作作品的初衷已經改了,完全是為了搞笑而搞笑,其整體質量在不斷下降,但是依然留下了兩部極為經典的作品,我個人非常喜歡,分別是《學電臺》和《我要穿越》。

郭德綱的《學電臺》相信絕大部分人都聽過,其中的經典臺詞「王姐,我意外懷孕怎麼辦?大鐵棍子醫院找捅主任,今天做手術,明天就上班」廣為流傳,成為郭德綱的標誌性包袱之一。另外,這部作品中的經典包袱還有西河大鼓版《忘情水》;我把棉褲一脫,春姑娘就來了等等。

最後要提一下《我要穿越》這個作品,這是郭德綱迄今為止創作的最後一個既有故事主線,又有內在邏輯的作品,而且包袱也很多,算是一個劃時代的作品吧,為他的創作生涯畫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小結

綜上所述,我心目中郭德綱最經典的十大作品排名如下:

《論相聲五十年之現狀》《我要上春晚》+《我要下春晚》《我這一輩子》《夜行記》《我要幸福》《西徵夢》《揭瓦》《託妻獻子》《學電臺》《我要穿越》

相關焦點

  • 如果在世的相聲演員再評十大笑星,郭德綱有資格當選嗎?
    又是郭德綱。 當然了他的出場費也是所有相聲演員當中最高的, 他的影響力是以前和現在別的相聲演員都比不了的。 比郭德綱優秀的已故的相聲演員多了去了,但是,他們所處的年代,沒有現在這麼好的媒體宣傳,知道他們的人也就是很少一部分。 不能和郭德綱相提並論的。
  • 有人說郭德綱相聲沒有經典的段子?
    符合百姓喜歡的相聲段子均為經典段子。因為「經典」的解讀是這樣的:首先是有典範性質、經過長時間的推移而不衰。當然也有歷史選擇出來的有價值的、有精髓的、有代表性的及用完美的文字所描述的有影響的作品。用在郭德綱相聲中這些均沾,怎麼會有人說郭德綱相聲的段子不經典?但歷史會給出結論而不是當下。也許在N多年後回顧當下的德雲社和郭先生,才會被人們發現「2003年2004年2005年」段子的作品可以作為郭先生的經典,比如「西徵夢」來源於1950年的老相聲段子「打白朗」所改編,如果沒有郭先生的傳承此段落早已失傳。
  • 郭德綱十大經典相聲_網易娛樂
    《我這一輩子》 表演者:郭德綱
  • 兩個時代的單口相聲大師,劉寶瑞和郭德綱作品對比
    如果老先生還能多活幾年,肯定會留下更多經典的作品。劉寶瑞出生於1915年,拜張壽臣為師,1968年去世。從劉寶瑞先生生活的這個時間段我們可以看出,他是在一個舊社會向新社會過渡的一個大變革的歷史階段,推翻滿清的封建統治建立的民國,然後是抗日戰爭,然後是解放戰爭推翻國民黨統治建立新中國。
  • 盤點郭德綱單嘴相聲和郭德綱單嘴經典相聲小結
    我們都知道郭德綱老師的搭檔是于謙。他們合作過許多經典的相聲。除了與餘老師合作外,郭德綱老師還有很多經典的相聲。今天,我們來看看一起來老師著名的相聲是什麼。老師最有名的相聲也是最深的坑。主要講述濟公活佛懲戒頑固,消除暴力,扶危安良的故事。
  • 郭德綱的經典相聲《西徵夢》適合改編成電影或電視劇嗎?
    《西徵夢》是郭德綱最為經典的相聲之一,也是很多相聲迷的入坑之作,其對於郭德綱的意義不亞於嶽雲鵬的《五環之歌》,張雲雷的《探清水河》,姜昆的《虎口遐想》,馬季的《宇宙牌香菸》,都是個人演藝生涯中的最具有意義代表作。
  • 1985年相聲「十大笑星」評選,盤點四大爭議,解密背後緣由
    一、關於此次評選的科普為什麼要搞這次評選?很簡單,時代特色。當年在文藝界、體育界等各界都流行這種評選,比如十大影星、22大影星,十大電視劇導演和十大電影導演等,相聲界作為八十年代的熱門行業,自然不能免俗。
  • 郭德綱相聲中的文學意味
    很早就喜歡聽郭德綱先生的相聲,從中得到了很多單純的快樂。儘管郭德綱先生一再強調相聲要把樂放在前面:「(相聲)還是先搞笑吧,不搞笑就太搞笑了」。郭德綱先生認為相聲首先是要給人帶來快樂,至於觀眾能從這當中學到什麼,這就是觀眾的事情了。
  • 從相聲轉行的十大明星,金馬獎影帝範偉還不是最成功的
    【從相聲轉行的十大明星,金馬獎影帝範偉還不是最成功的】近年郭德綱的德雲社搞得越來越火爆,除了自己成為家喻戶曉的全國名嘴,更把于謙 、高峰、孫越及嶽雲鵬等一幫徒弟捧紅。那時候學相聲的人還是不少的,不然郭德綱也不會有今天,但相聲演員成名的路子實在太少太艱難了,所以很多學相聲出身的演員,半路轉行了。以下就是由相聲演員轉行,在其他領域成名並取得矚目成就的十大明星。
  • 有人說郭德綱相聲沒有經典的段子?于謙:他寫八個字可說一個段子
    有人說郭德綱沒有經典段子?我想回答:符合百姓喜歡的相聲段子均為經典段子。因為「經典」的解讀是這樣的:首先是有典範性質、經過長時間的推移而不衰。當然也有歷史選擇出來的有價值的、有精髓的、有代表性的及用完美的文字所描述的有影響的作品。用在郭德綱相聲中這些均沾,怎麼會有人說郭德綱相聲的段子不經典?但歷史會給出結論而不是當下。
  • 郭德綱的經典相聲有哪些?
    哈嘍,要說郭德光的經典相聲有哪些那真是問對人了,自從郭德綱火了之後,我是每天晚上必須聽他相聲睡覺,應該也有七八年了,不能說是真正的鋼絲,但是也差不多了,他的相聲幾乎全部聽過了,還因為聊起郭德綱相聲認識了一個女孩子呢,這個就不多說了。
  • 中國十大相聲演員,殿堂級相聲表演藝術家有幾位?沒有郭德綱哦!
    相聲第四代門長張壽臣曾談到,在朱少文之前也有相聲,但那是「暗相聲」,是口技和故事的組合,而「明相聲」的形成,始祖就是朱少文。現在觀眾仍十分熟悉的《大保鏢》《黃鶴樓》,就是朱少文的作品。朱少文藝名「窮不怕」。張三祿是八角鼓藝人,最早他是丑角,演出時經常當場抓哏。他性情怪僻,同行都不願意跟他搭班子,他就離開了八角鼓班子,自己在天橋撂地,表演「說學逗唱」四種技能。
  • 經典相聲《夜行記》,侯寶林侯耀文郭德綱都表演過,誰說得最好?
    《夜行記》,是建國之初最為著名的新題材相聲之一,在當年曾經引發強烈的社會反響,直到如今仍是相聲史上的經典作品。 現在人們聽到最多也是最經典的版本,是侯寶林、郭啟儒的表演,然而這段作品當時不止一對相聲演員表演過,多年之後更是衍生出更多的新版本
  • 相聲藝術以及即將止步的郭德綱和他的德雲社
    侯寶林先生是相聲領域的第一批改良者,解放之處,由於毛澤東同志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正確的文藝政策,這一時期他的相聲作品一方面緊貼時代腳步另一方面保持自身的藝術風格,創作了一大批了不起的經典。隨後開始反右及至文革,一批成年後開始學藝被安排到老藝人名下的相聲演員,基於時代的鮮明特點,開始對相聲藝術產生嚴重的變異。
  • 中國相聲史上十大經典相聲段子
    三、劉寶瑞《珍珠翡翠白玉湯》,劉寶瑞過世幾十年了,後世能達到他的水平的單口相聲幾乎沒有。四、姜昆、唐傑忠《虎口遐想》,把一個小人物的心理刻畫的淋漓盡致。五、侯寶林、郭全寶《夜行記》,解放後新派相聲的開山之作。六、馬季等《五官爭功》,作為群口相聲的代表入選。七、姜昆、李文華《如此照相》,讓人在笑聲中勾起對當年的荒唐歲月的回憶。
  • 全民相聲年代,郭德綱是最濃的一筆
    德雲社,由郭德綱一手創辦,郭德綱很明確,相聲不只屬於自己,也不會屬於自己的弟子,更不屬於其他的相聲演員,相聲是一種藝術,一種專屬於中國的藝術,於郭德綱而言,他有責任去傳承,傳承是最難的,得有很好的推廣辦法,得有一個相聲傳播的平臺,德雲社就應運而生,德雲社是由郭德綱的「德」字和郭德綱的第一代弟子的「雲」子組合而成,「德雲」起得妙極了,德是根基,無德不傳,大德必會流傳千古;雲是常態,青雲之志
  • 十大實力著名相聲大師排名,姜昆,馮鞏,郭德綱末能入選!
    京派相聲代表,第一個說相聲的「攢底」。在相聲史上最大貢獻是相聲革新,提高了相聲藝術的品位與格調,從而被公認為相聲藝術發展史上真正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人物。侯寶林的「學」是經典,一些柳活經典段子無人超越。經典相聲作品有《戲曲與方言》《關公戰秦瓊》《賣布頭》《改行》《醉酒》等等1993年2月4日,以江澤民為首的哀悼侯寶林先生,北京各界代表三千人送別侯寶林先生。
  • 《相聲有新人》別白看,郭德綱的經典語錄,你覺得都靠譜嗎
    那麼作為喜愛相聲的觀眾,《相聲有新人》別白看,下面這些郭德綱的經典語錄,你記住了多少,覺得都靠譜嗎?哪些能接受,哪些有異議呢?經典語錄一:天下還有規矩二字。當清華博士生張宇識指出相聲必須改革時,郭德綱說出了這句話,他認為,相聲經過這麼多年、這麼多老藝術家的傳承,不是你一兩句就能改變的。
  • 楊振華的「相聲」,郭德綱的「藝術」:都有道理
    前兩天的時候,高曉攀連線了84歲的相聲演員楊振華先生,在流傳出的小視頻中楊振華先生對於「相聲」的解說引來了一些爭議。楊振華先生是著名的相聲表演藝術家,在2001年的時候,65歲的楊振華就曾獲得曲協頒發的「中國曲藝五十年特別貢獻曲藝家」榮譽稱號。或許很多年輕人對他不是很了解,但是他的相聲能力著實優秀,他表演的《下棋》《假大空》等相聲作品也是經典之作,屬於諷刺類相聲的優質作品。
  • 郭德綱點燃小劇場相聲繁榮,相聲大師楊振華為何銷聲匿跡
    相聲界進入繁榮狀態,這得益於明星郭德綱的迅速炒熱。提起小劇場相聲,人們自然想起,名鎮東北播揚全國的著名相聲大師楊振華,當年與金炳昶合說的相聲段子,堪稱是經典中的經典,是藝術上的瑰寶。有人熱捧楊振華的相聲,絲毫不遜色於馬三立、侯寶林大師級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