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約詞人李清照,寫了一首詠梅詞,盡顯孤傲,難以被超越

2020-12-04 三人行談史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宋代婉約派代表女詞人,是我們口中的「千古第一才女」。她出身於書香門第,從小就過著優越的生活,接受著良好的教育,這為她後來的成就打下了基礎。

如此優秀的女子,對自己的要求也是極高的,她也有著高傲的性格。如她對「靖康之變」的態度,看著當時朝臣乃至自己的丈夫那般苟且偷生,她卻堅持著巾幗不讓鬚眉的氣勢,我們可以認定這是個優秀且高傲不屈的人。

不僅是對,還有寫詩。梅花這個意象在我們中國歷代詩詞裡面出現的次數極高,人們都歌頌它孤傲獨立的品格,歌頌它那美妙的香味,可在李清照看來,這些詩句略顯俗氣,千篇一律,沒有什麼可採取的地方。

是啊,人們對梅花的描寫,不就只有那幾樣嗎?它的香味,它的高潔,它的孤傲,好像真的沒有什麼新奇的切入點。這首《孤雁兒》李清照視它為證明她所說話的一個證據,來向人們展示她筆下的梅花,不是俗氣的,是改良創新的。

藤床紙帳朝眠起。說不盡、無佳思。沈香斷續玉爐寒,伴我情懷如水。笛裡三弄,梅心驚破,多少春情意。

上片寫道,在春天寒冷的早晨,李清照卻從噩夢中驚醒過來,獨自坐在床邊,她滿腦子都是戰爭不斷,家國破碎,到處都是生離死別的場景,而且她的丈夫也已經離她遠去,只剩她獨自一人。

房間香爐裡的沉香已經滅了好久而無人去管,梅花也被笛聲嚇破了花瓣,她怎麼能不去回想從前呢?

這雖說是一首詠物詩,其實更是在託物寄情,她滿腦子還是她那逝去的丈夫——趙明誠。「說不盡」的思念除了是給自己的國家,更多的是給自己的丈夫,畢竟是自己的枕邊人,她怎麼能不去傷心呢?

香爐滅了好久已經變涼了,變涼的不僅是香爐還有自己的心,失去丈夫自己的生活變得這麼沒有了樂趣,只有滿心的愁思和悲涼環繞著自己。

這句詩中的梅花,詩人沒有寫它的孤傲氣質,而是通過寫梅花被笛聲驚破了花瓣,來引出自己。梅花的破碎只是因為一個笛聲,它是較弱的,自己何嘗不是呢?

自己也是一個女子而已,更何況還是個承受家國破碎、愛人離去、孤單寂寞痛苦的女子。這裡採用了對比的手法,如此對比,更能突顯出詩人此時的悲愴與憂傷。

小風疏雨蕭蕭地。又催下、千行淚。吹簫人去玉樓空,腸斷與誰同倚。一枝折得,人間天上,沒個人堪寄。

天空低沉下來,飄下的下雨,更加劇了詩人悲傷的情緒,看著那一滴滴的雨下落,她又一次地哭了,流下了「千行淚」。

這個淚是為自己深愛的丈夫所流,是為自己的國家所流,也是為此時悽涼慘澹的自己所流。她知道她是再也回不去當初與丈夫琴瑟和鳴的日子了,眼淚自然是忍不住的。

回想過去,面對現在,李清照不禁仰天問道:今後該與誰「同倚」?在我們眼裡,她們夫妻之間的愛情是難得的,也是無法複製的,郎才女貌,非常般配。

但如此刻骨銘心的感情確實真的一去不復返了,但也正是因為承受了這般莫大的痛苦,詩人最後才能寫下這別人無法創造的詩句。

她想要這一枝梅花送於別人,可是卻找不到該送的人。這裡這個「該送的人」其實就是她的丈夫吧,她就算上天到達九霄仙境也是找不到她摯愛的丈夫的。這個梅花此時代表的是詩人的情意,是她對丈夫的思念與追憶。

李清照的詩詞當中,存在十分強烈的感情氣息,她將自己內心全部想法與感觸,全部都寄托在了詩詞當中。她的一生可謂是十分「悽慘」,無限表達了自己的相思之情。

李清照屬於婉約詞派詩人,詩詞內容側重於兒女風情。結構縝密,重視音律諧婉,語言圓潤,具有一種柔婉之美。

每位詞人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寫作特點,想要透徹的了解她,最簡單的方式就是閱讀他的詞傳,這裡給大家推薦這套詞傳全集,包括《李清照詞傳》、《蘇軾詞傳》、《辛棄疾詞傳》、《李煜詞傳》、《倉央嘉措詩傳》和《納蘭容若詞傳》。

這套詞傳原價238元,現在活動價,只要79元點擊下方連結購買。朗誦今外詩詞,提高自身文準,成為一個滿腹經綸的人才。

三人行談史總結:

我們讀過許多關於梅花的詩詞,帶給我們的感覺就是讚揚梅花的一些優秀品質,而李清照的這首《孤雁兒》,卻是另闢蹊徑,將情感寄予梅花而去表達對丈夫的思念。

這是很優秀的一首詩,不僅能讓我們領會到梅花的意義,還讓我們體會到了詩人對自己丈夫真摯的感情,這不是一首簡單的詠物詩了,是李清照對趙明誠的情感寄託。

相關焦點

  • 婉約詞人李清照,也有狂傲豪放的一面,她寫的這首詞,難以超越
    提到宋代這個朝代,大家一定能想到宋詞,也一定能想到很多有名的詞人,在那樣的一個年代裡,豪放婉約,爭先恐後,百家爭鳴,百花齊放。李清照的才情我們有目共睹,「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輕鬆地描繪了雨後的場景,也寄情於景十分傳神。
  • 新婚燕爾的李清照,被一剪寒梅驚醒,寫下一首詞氣象萬千
    在宋朝的文壇上,詞的發展已經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婉約派和豪放派競相綻放,盡顯風流,詞壇大家也如同井噴一般,層出不窮。其中,被譽為「詞國皇后」、「婉約詞宗」的李清照是一個繞不開的人物。她以無與倫比的才華,在男性為主的文壇樹立了一座豐碑。
  • 這位不著名的詞人,化用唐詩寫了一首詞,卻成為難以被超越的經典
    這位不著名的詞人,化用唐詩寫了一首詞,沒想到卻成了難以被超越的經典!說到宋朝的詞人,我們首先就會想到統領詞壇的那些大神們:豪放派的蘇軾、辛棄疾,婉約派的李清照、柳永等等,千百年來他們已是受盡人們的崇拜,至於作品的知名度就更不用說了。然而除了這些大神級別的人物,你可曾留意過那些不太知名的詞人,其實他們也為後世留下了令人拍案叫好的作品,在某個角落安靜地散發著自己的光芒。
  • 李清照僅有的一首豪放詞,詞人歷經風浪無所畏懼,盡顯豪放膽氣!
    歷史上,很多詞人因性格,人生經歷,審美觀等的不同,偏愛的詞牌也就不同,創作出來的詞作風格也就不同。大致來說,婉約派詞人像李煜,柳永等就比較偏愛「菩薩蠻、虞美人、如夢令、浣溪沙、蝶戀花」等悽惋風格的詞牌,而辛棄疾,範仲淹等就比較偏愛「漁家傲,水調歌頭,永遇樂,念奴嬌」等豪放風格的詞牌。
  • 婉約詞人李清照的一首詞,豪放高遠,梁啓超:不像《漱玉詞》語
    李清照是南宋時期著名的女詞人,她的一生跌宕起伏,前半生生活幸福美滿,後半生顛沛流離,嘗盡百般苦澀。所以在李清照的作品中,也體現出不同的色彩。前期作品多兒女情長,閨中之樂,基調是歡樂而幸福的。後期作品受朝廷南逃的社會環境,及自己夫亡流離的生活所影響,多寫愁苦悲鬱之心情,國破家亡的愁緒,正如她所寫的「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一樣綿綿不盡。尤其是李清照在南渡以後,面對朝廷一味的逃避,躲藏,不顧百姓的生死,令詞人心灰意冷。丈夫去世,在外漂泊的歲月裡,自己亦受到諸多排擠和污衊,更令詞人傷懷不已。
  • 李清照最經典的一首婉約詞,只是開頭14個字,就超越了多數宋詞
    作為中國歷史上最知名的千古才女,李清照的一生可以說經歷了太多的幸運,也經歷了太多的不幸,人世間的大喜和大悲同時在她身上降臨。對普通人而言,無論大喜還是大悲,可能都是令人難以承受的人生經歷。因為多數人還是嚮往平淡而安穩的生活。
  • 李清照最經典的一首婉約詞,只是開頭14個字,就超越了多數宋詞
    對普通人而言,無論大喜還是大悲,可能都是令人難以承受的人生經歷。因為多數人還是嚮往平淡而安穩的生活。可是,對於李清照來說,這些人生的大起大落卻豐富了她的閱歷,使得她能夠寫出許多真摯而豐富的文字。在文化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李清照得到了屬於自己的位置,流芳百世,成為後人心目中永恆不變的「詞壇女神」。
  • 婉約派詞人:李清照
    李清照(約1084-約1155),號易安居士,是詩、詞、散文皆有成就的宋代女作家,但她最擅長的、成就最高的還是詞,是「婉約派」的代表詞人。她是宋代可以和第一流作家抗衡的女詞人,作品散失很多,今傳《漱玉詞》一卷。
  • 結婚之後,李清照思念夫君,寫了一首傷感詞,至今難以被超越
    李清照是很熟悉的一位宋朝的詞人,她的詞被後世的人所熟知。像《如夢令》、《聲聲慢》還有最令人惋惜的《夏日絕句》,這都是李清照的代表作品,當代社會的學生都會背誦她的詩詞。能夠在男人為尊的社會佔有一席之地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李清照不僅有著比較高的地位,她和她的作品都名垂青史。
  • 李清照覺得前人寫梅太俗,自己寫了一首,盡顯狂傲之氣,難以超越
    梅花的品性孤傲,古往今來大多數人描寫的梅花,表達的意思層面基本上都離不開,不畏寒冷,錚錚傲骨的字面。李清照其實對於梅花的詞不少,「玉樓春」、「漁家傲」、「臨江仙」等都有寫梅的句子。也並不是說李清照獨獨就喜歡梅花,是因為她對梅花的理解與別人不一樣。
  • 李清照最冷清的一首詞,寂寞孤傲,千年來誰能全部讀懂
    正因為,她的生活差距分化很大,因此易安詞在前期和後期的分別也相對明顯。前期的詞中,多寫恬靜生活,風格委婉悠長,後期的詞中,因為增添了大量的傷感情緒,顯得悽婉動人。但是,也有一些詞,因為年代久遠,風格也較為模糊,讀者在理解上容易產生分歧,就連專家也分不清是早期的還是晚期的。
  • 少女時期的李清照,喜歡遊玩,寫了一首詞,成為經典名作
    「年少顯才,文墨生香」,這便是有著千古第一才女之稱的李清照的少女時代。無憂無慮的童年和自由自在的生活讓她從小就盡顯才華,也生出了一份獨屬於她的敏銳、孤傲、細膩的情感。李清照曾經寫過一首憶往昔的詞——《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寥寥數語似隨意而出,卻生動飄逸的刻畫出一副詞人早期遊玩生活的愜意與純潔天真的情趣生活。這首詞不單單是讀起來朗朗上口。
  • 蘇軾給學生秦觀,寫了一首詞,盡顯師徒之情,李清照也曾模仿過
    蘇軾作為北宋傑出的文豪大家,不僅文學功底深厚留下了佳詞絕句無數,更是在詩書繪畫等各方面都有著高超的水平。再加上他豁達的胸懷和堅定的性格,成為一代文豪中的佼佼者,更是成為豪放派的代表詞人之一。說到豪放不得不說蘇軾,而另成一派的婉約派,則有秦觀這樣的才子作為代表,說起來是兩個不同風格的派別,但是蘇軾與秦觀卻是師生關係,而且他們兩個人之間的感情極其深厚。當蘇軾得知秦觀的死訊後,悲痛不已,一年後也病逝於常州。從此之後豪放派再無東坡,婉約派再無秦觀,可謂文壇一大憾事。
  • 李清照的一首詞,婉約版的《致青春》,雖哀傷卻用語平靜柔和
    李清照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白馬獨家譯詞: 風停了,花落滿地,泥土餘香。早晨起得很晚,我仍感到慵懶不堪,不想梳洗。想說點什麼可沒開口眼睛就溼潤了。往事如風,春景依然,物是人非。
  • 宋詞精選取名:這些源於李清照詞中的女孩名,婉約而飽含深意!
    宋詞的主要派別有豪放派與婉約派,那些細膩婉轉的描寫大多出現於婉約派詞人的詩詞中。李清照作為婉約派詞人的代表創造了無數頗具自己風格的古詩詞。作為女性,李清照細膩而敏感,對景致、情思有異於男性詞人的見解;作為詞人,李清照擅長把自己人生不同的經歷以文字的形式表達情感並且使自己的作品流傳於千古。
  • 兩大詞人對決,蘇軾和李清照,各寫了一首《點絳唇》,誰的意境高
    01詞作風格其實,我們固有印象是錯誤的,蘇軾並非只寫豪放詞,易安也並非只寫婉約詞。但她的《漁家傲》一詞中,一句「天接雲濤連曉霧」,境界恢弘,氣勢磅礴,奇情逸飛,不正是典型的豪放詞作嗎?可見李清照也並不是僅僅只作婉約之詞。她也有不輸男兒的豪情,只是由於其不同於蘇軾以詩入詞,而始終囿於詞、詩分畛,所以有關時政、詠古的內容,一般作詩罷了。
  • 一生寫婉約詞的李清照,卻寫了一首豪放詩,連男人讀了都自嘆弗如
    李清照被譽為「詞家一大宗」,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李清照一生寫了很多首詞,但是她卻寫過一首詩,一改往日的溫婉柔情,霸氣盡顯李清照和趙明誠夫妻也開始了居無定所、漂泊不定的逃亡生活。1128年,他們向江西方向逃亡,在路過烏江時,站在西楚霸王項羽兵敗自刎的地方,李清照面對浩浩江水,心潮激蕩,為國家為丈夫感到恥辱的憤懣再也壓抑不住,吟就了這一千古絕唱。
  • 婉約派的代表詞人——李清照
    自古以來男尊女卑的傳統觀念,使得中國的女性被封建傳統禮教所束縛,相夫教子,織布繡花,中國女性接觸書畫的原本就少,要在歷史上以文學造詣而留名,就更少了,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的這位,不僅以文學造詣聞名於世,更有「千古第一才女」的稱號,她就是李清照。
  • 李清照一首高仿詞陰差陽錯,超越了原創,流傳千古,還被選入教材
    他筆下的《嶽陽樓記》、《漁家傲·秋思》都是我們被老師一個一個抽背的名篇,雖然範仲淹流傳下來的詞作非常少,但是每一首都很著名,後來的李清照還模仿他寫了一首詞,成為了千古名篇,同樣,被選進了教材。範仲淹筆下寫「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迴避」,那李清照筆下寫了什麼樣的佳作呢,一首《一剪梅》讓人心頭悸動。
  • 17歲的李清照才華橫溢,一首詠梅詞,寫出了雪中孤傲的梅花
    李清照能夠在北宋那個人才濟濟的時代佔據一席之地,除了過人的才華之外,還有就是她情商很高,相信很多人都讀過納蘭性德的詞,他用過一個典故「賭書消得潑茶香」,這裡所描寫的「賭書」、「潑茶」正是來自於李清照和丈夫趙明誠的愛情故事,據說兩個人感情很要好,經常在一起詩詞唱和,而李清照作為女人,也是很懂男人的心思,經常會把茶不小心潑到丈夫的身上,這樣讓兩人感情更加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