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宋代婉約派代表女詞人,是我們口中的「千古第一才女」。她出身於書香門第,從小就過著優越的生活,接受著良好的教育,這為她後來的成就打下了基礎。
如此優秀的女子,對自己的要求也是極高的,她也有著高傲的性格。如她對「靖康之變」的態度,看著當時朝臣乃至自己的丈夫那般苟且偷生,她卻堅持著巾幗不讓鬚眉的氣勢,我們可以認定這是個優秀且高傲不屈的人。
不僅是對,還有寫詩。梅花這個意象在我們中國歷代詩詞裡面出現的次數極高,人們都歌頌它孤傲獨立的品格,歌頌它那美妙的香味,可在李清照看來,這些詩句略顯俗氣,千篇一律,沒有什麼可採取的地方。
是啊,人們對梅花的描寫,不就只有那幾樣嗎?它的香味,它的高潔,它的孤傲,好像真的沒有什麼新奇的切入點。這首《孤雁兒》李清照視它為證明她所說話的一個證據,來向人們展示她筆下的梅花,不是俗氣的,是改良創新的。
藤床紙帳朝眠起。說不盡、無佳思。沈香斷續玉爐寒,伴我情懷如水。笛裡三弄,梅心驚破,多少春情意。
上片寫道,在春天寒冷的早晨,李清照卻從噩夢中驚醒過來,獨自坐在床邊,她滿腦子都是戰爭不斷,家國破碎,到處都是生離死別的場景,而且她的丈夫也已經離她遠去,只剩她獨自一人。
房間香爐裡的沉香已經滅了好久而無人去管,梅花也被笛聲嚇破了花瓣,她怎麼能不去回想從前呢?
這雖說是一首詠物詩,其實更是在託物寄情,她滿腦子還是她那逝去的丈夫——趙明誠。「說不盡」的思念除了是給自己的國家,更多的是給自己的丈夫,畢竟是自己的枕邊人,她怎麼能不去傷心呢?
香爐滅了好久已經變涼了,變涼的不僅是香爐還有自己的心,失去丈夫自己的生活變得這麼沒有了樂趣,只有滿心的愁思和悲涼環繞著自己。
這句詩中的梅花,詩人沒有寫它的孤傲氣質,而是通過寫梅花被笛聲驚破了花瓣,來引出自己。梅花的破碎只是因為一個笛聲,它是較弱的,自己何嘗不是呢?
自己也是一個女子而已,更何況還是個承受家國破碎、愛人離去、孤單寂寞痛苦的女子。這裡採用了對比的手法,如此對比,更能突顯出詩人此時的悲愴與憂傷。
小風疏雨蕭蕭地。又催下、千行淚。吹簫人去玉樓空,腸斷與誰同倚。一枝折得,人間天上,沒個人堪寄。
天空低沉下來,飄下的下雨,更加劇了詩人悲傷的情緒,看著那一滴滴的雨下落,她又一次地哭了,流下了「千行淚」。
這個淚是為自己深愛的丈夫所流,是為自己的國家所流,也是為此時悽涼慘澹的自己所流。她知道她是再也回不去當初與丈夫琴瑟和鳴的日子了,眼淚自然是忍不住的。
回想過去,面對現在,李清照不禁仰天問道:今後該與誰「同倚」?在我們眼裡,她們夫妻之間的愛情是難得的,也是無法複製的,郎才女貌,非常般配。
但如此刻骨銘心的感情確實真的一去不復返了,但也正是因為承受了這般莫大的痛苦,詩人最後才能寫下這別人無法創造的詩句。
她想要這一枝梅花送於別人,可是卻找不到該送的人。這裡這個「該送的人」其實就是她的丈夫吧,她就算上天到達九霄仙境也是找不到她摯愛的丈夫的。這個梅花此時代表的是詩人的情意,是她對丈夫的思念與追憶。
李清照的詩詞當中,存在十分強烈的感情氣息,她將自己內心全部想法與感觸,全部都寄托在了詩詞當中。她的一生可謂是十分「悽慘」,無限表達了自己的相思之情。
李清照屬於婉約詞派詩人,詩詞內容側重於兒女風情。結構縝密,重視音律諧婉,語言圓潤,具有一種柔婉之美。
每位詞人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寫作特點,想要透徹的了解她,最簡單的方式就是閱讀他的詞傳,這裡給大家推薦這套詞傳全集,包括《李清照詞傳》、《蘇軾詞傳》、《辛棄疾詞傳》、《李煜詞傳》、《倉央嘉措詩傳》和《納蘭容若詞傳》。
這套詞傳原價238元,現在活動價,只要79元,點擊下方連結購買。朗誦今外詩詞,提高自身文準,成為一個滿腹經綸的人才。
三人行談史總結:
我們讀過許多關於梅花的詩詞,帶給我們的感覺就是讚揚梅花的一些優秀品質,而李清照的這首《孤雁兒》,卻是另闢蹊徑,將情感寄予梅花而去表達對丈夫的思念。
這是很優秀的一首詩,不僅能讓我們領會到梅花的意義,還讓我們體會到了詩人對自己丈夫真摯的感情,這不是一首簡單的詠物詩了,是李清照對趙明誠的情感寄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