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工業網際網路和真工業網際網路

2021-01-19 中國輕工業網

   「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這個大江湖太熱了,熱的江湖的誰都快煮開起泡了」,各地風起雲湧的「工業網際網路」大會有「世界」或「全球」、「中國」、「XX省」各種級別與規格,請的大佬都是威名遠揚,百萬APP、企業上雲,真是「風景這邊獨好」繁榮景象,然而,卻有太多的工業人對此表示質疑—並非是工業界的人有酸葡萄心理,而是「現場有神明」—似乎在工業現場的人並不是這麼高調張揚,這種感覺就像一幫人在討論你們家的馬的病該怎麼治,你卻發現自己家只有一頭耕地的牛啊!

  就像在某次工業網際網路大會上,有一位做「數位化轉型」的,我真心不知道這是幹什麼的公司,實在太抽象了,後來我問具體是什麼業務,說通過網際網路提升製造業的能力—我聽了後跟他說「可是生產現場過去沒有Internet,今天也沒有Internet,未來也不大會有Internet」—如果你說的是工廠的辦公室,有,可是,現場生產從來就沒有Internet啊!

  01工業網際網路到底是誰的事情?

  讓我們豔羨不迭的是IT的世界不乏光鮮亮麗,混跡工業網際網路江湖的人特別擅長包裝,經常扮演著以「網際網路思維」的成功學大師角色的人大有人在,似乎振臂一揮天下歸心的氣勢,能夠混的平頭老百姓家都知道的IT界人士真的很多,但說起OT圈的大佬除了自己圈子以及他的親戚朋友知道,一般普通大眾顯然是不知道的,這種與生俱來的英雄領袖氣質也影響了製造業,似乎織造了一個充滿彎道超車捷徑的網。

  記得有一次工業網際網路的大佬們說通過大數據可以提升風力發電機組的發電效率,我就質疑到,我們做控制系統的所要做的不就是獲得葉片的「最大葉尖速比」嗎?我已經調節到最大了,你怎麼才能更大呢?那如果風向改了呢?--那我不是有偏航系統嗎?那通過大數據可以避免對電網的衝擊,那我們控制系統不是有「低電壓穿越」功能嗎?那我可以進行預測性維護—不好意思,如果你的機器有那麼多故障信號,我想這家公司的風力發電機組已經被市場給淘汰了,再簡單不過的邏輯—你有那麼大量的故障信息讓你學習?但是,如果你沒有那麼多故障—你學習的精度就會有問題啊!


  工業網際網路如華為任正非先生所說的「我們不要炫耀鋤頭,而忘記了鋤地」—真正的連接不是那個物理的網際網路,而是由「價值」所構成的網絡,你提供什麼樣的價值給你的客戶?你的生產需要什麼樣的協同?如何提高信息的效率,這些都基於「運營管理」水平的規劃與設計,而工業網際網路只是一個工具。

  02是應用為先,還是架構為先?

  Mcrazy提醒了我,IT的思維與OT思維的差異在思維模式的結構,IT是一個自上而下的架構,強調平臺架構設計,而OT則是自下而上的執行,先解決局部的問題,然後解決全局的問題,因為,局部的問題不解決,對於控制而言,你是連基本的生產精度、生產效率都無法滿足,你根本就不要談向上的數據傳輸的—因為你都沒有測量準確,你要那些數據幹什麼?

  IT與OT的確在相互融合,但OT廠商也在積極的藉助於IT技術來幫助自己實現「優化」,而OT邁向工業網際網路是以自身測量、控制已經實現的既有模型為基礎來進行一級級的數據集成,並進行優化,OT比IT的優勢在於我了解現場,IT不了解現場所規劃的就造成其想法無法執行。

  這兩種路徑,哪種對工業現場更適合?似乎不言而喻—架構全局是好的,但如果你不了解對象,這個就無法落地。

  03工業場景與商業場景的差異

  IT出身的人擅長架構,也擅長軟體,但其對象往往非是物理實體,或者並非是「周期性」控制任務,而控制任務,都是基於「等時同步」的周期性信號採集,且執行對象是物理的閥門與執行器、液壓對象、伺服電機等,這些對象本身就有自身的機械、材料特性。

  工業現場的人不敢肆意描繪,誇誇其談在於敬畏--因為工業需要更為穩定可靠、周期性的傳輸,需要多年的積累工藝Know-How,會有人員傷亡,會導致大的成本損耗。因此,不會輕易的做出「承諾」--可以如何提升效率,勾勒未來美好前景--若僅僅在PPT上是無法說服製造業的人的。

  製造分為離散的對材料進行物理的加工,流程中多是對材料的化學反應,在尋找生產的經濟性過程中,有太多的約束條件,就像注塑機打一個材料要對其進行工藝的摸索,材料的種類可能有上千種,產品的規格也是變化多樣,那麼對於每個產品而言,其工藝控制就是一個非常需要累積的過程,在紡紗的勻整領域,烏斯特積累了200年,在金屬熱處理工藝領域的知識與經驗決定了材料的水平,而這些一直都是中國製造業的「強基」無法跨越的必然路徑。


  工業不是「網際網路」思維可以快速迭代,或者病毒式複製的高速成長的,所謂的「網際網路思維」成功學故事都是告訴很多人如何快速把握資本「風口」,快速致富,股票、期權、創業團隊、風投,這是網際網路思維的影響力刺激了人們「致富」的欲望,然而,網際網路思維在工業領域需要以「禪定」的積累與發展而言,是不對路的,因此,在一段時間裡很多人對此路徑產生了懷疑,什麼場景能夠快速複製?


  數位化於製造業是有益的,數據連接也是有益的,網際網路思維也是可以借鑑的—比如跨界思維、用戶思維,這些都是必然需要納入工業領域的,助力其升級的。然而,今天很多人所談論的「網際網路思維」卻並非出於為製造業的發展,而是一種急功近利,快速致富的欲望。

  04工業哪裡有那麼簡單?

  人們談百萬APP,希望通過工業網際網路實現百萬APP上雲,其實,這些跟工業都沒有什麼關係,大部分應用就目前來看就是「顯示」呈現這樣的任務。


  其實,工業網際網路本身第一步就是連接問題,而這個場景裡目前存在的大量公司幹的都是「體力活」—就是為不同的行業提供數據的連接,將複雜的現場總線連接起來,之前有朋友問及有多少現場總線,我找了份資料有50多種,IEC列為標準的也有18種,而由這些總線接口之上產生的「協議」則有數千種,而這些是目前大部分「工業網際網路」公司在幹的事情,實際上就是「導表」,將機器的數據對象字典中的數據與上位軟體的變量映射起來。


  TSN應運而生-工業網際網路不同於internet

  連接是工業網際網路的第一個障礙,另外一個障礙就是牽扯到數據的所有權問題了,你說我賣了臺機器給你,那這個機器的參數就是你的了嗎?我賣了控制系統給做機器的,那麼這個控制器的技術就也賣給機器製造商了嗎?這就像你買了部iPhone,那這個手機裡的信息就屬於APPLE這家公司了嗎?

  如果只是生產狀態這些參數,倒也無妨,如果是牽扯到工藝的參數呢?這是機器製造商的Know-How,這些數據是不能開放的,而不開放的話,就存在數據不完整,不完整的數據得出的結論就是不完整的。

  基於大數據的應用在工業場景裡的難點在於「小數據,大應用」,其實,工業的數據量相對於圖形圖像處理、金融交易、摩拜單車而言,數據並非是很大,雖然周期性的數據可以按照mS來刷新,可是用于振動監測的故障數據並非很大,因為很大的前提是得有大量故障,而這是不允許的。

  05以應用需求為導向,自然的發展路徑

  與工業網際網路江湖不同,來自自動化業界的企業也都開始邁向這個方向,但是,顯然比較謹慎,自動化行業的每個針對工業的應用都是來自於產業的實際需求,在這裡,IT是一個工具,通過跨界的工具融合來解決產業實際問題,這是自動化界的人幹工業網際網路的出發點。

  比如:我的客戶要解決控制之外,產線的連接,要把注塑機和機器人連接起來,我需要接口,大家就去推動EUROMAP,包裝工業需要連接灌裝、貼標就去推動PackML的標準,要把工具機連接起來,推動MTConnect,然後發現這些機器可能會產生混合的生產,那麼就統一規範OPC UA,而為了實現與IT的交互,推動TSN技術。


  OPC UA在不斷尋求解決工業網際網路的問題

  每一項技術都是來源於製造現場的需求,而我們制定百萬工業APP的時候想過這些APP來幹什麼嗎?

  每個垂直的工業行業都有他們的應用Know-How,這些都是工業界的人積累了數十年的經驗。其實,很多不了解工業現場的網際網路人以為自己很厲害,什麼都可以幹,其實,AI在製造業也有很多年了,IT對於製造業而言是個工具,以前計算能力不足,因此很多AI的應用並沒有被推動,而現在有了經濟性,很多應用才有可能實現,很多技術並非IT的創新,IT只是憑藉商業應用降低了技術的門檻,使得工業應用具有了可行性。

  Know-How仍然是在工業本身,IT僅是一個工具,而非製造的本質。

  工業網際網路,我們需要對製造業現場的敬畏,就像稻盛和夫所說「現場有神明」—不到現場,不了解現場,就要做工業的互聯,這個非常可怕,也會無法落地,再引用任正非先生的話「讓聽到炮火的人決策」--讓離現場近的人來引導製造業,我們要敬畏現場。

相關焦點

  • 【工業網際網路】關於製造業新思維和工業網際網路機理的一點思考
    最終人類生產將從農業時代的供給不足、工業時代的產能過剩,演化到資訊時代供需之間實現快速響應下的動態平衡。   關於製造業新思維和工業網際網路機理的一點思考(下)   二、工業網際網路的三大屬性   工業網際網路是網際網路向傳統工業生產領域延伸、集成、融合的產物。
  • 從GE工業網際網路到中國工業網際網路!
    彭慧  2019-05-07 00:00:00   數位化企業 工業網際網路自2017年起已成為國內科技界最為火爆的詞彙之一。 工業網際網路自2017年起已成為國內科技界最為火爆的詞彙之一。學者、供應商、投資商、企業家、媒體、政府官員、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紛紛給出了自己的解讀。一、背景冠名為工業網際網路的學術會議此起彼伏,有世界大會、世界峰會、全球峰會、國際論壇、高際高端論壇等。
  • 工業App,開啟工業網際網路藍海
    製造業邁向數據驅動新階段  以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席捲全球,正在構築信息互通、資源共享的製造業新體系,工業網際網路的發展驅動製造業邁向數據驅動的新階段。  據了解,網際網路的數據主要來自於網際網路用戶和伺服器等網絡設備,主要是大量的文本數據、社交數據以及多媒體數據等,而工業數據主要來源於機器設備數據、工業信息化數據和產業鏈相關數據。
  • 上海·深圳·青島工業網際網路發展論壇:打造工業網際網路新生態
    公司表示,在2020世界工業網際網路大會上,富佳科技將派出公司工作人員對接大會聯絡工作,組織技術方面的專家交流、與深滬對接、經驗分享和活動組織方面的支持,共同探討工業網際網路的發展道路和方向。在工業網際網路蓬勃發展的浪潮下,未來,傑正潤澤投資將聯合聯盟內企業共同打造三個平臺,即時尚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建築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和食品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項目將分別落址在市南區、萊西市和西海岸新區,催動所在區域新舊動能轉換和工業網際網路發展。
  • 工業網際網路的迂迴戰
    當談及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的市場環境與競爭策略,海爾COSMOPlat工業網際網路平臺CTO謝海琴表示,「國內有數百家工業網際網路平臺,說明這個市場的需求是比較旺盛的。海爾COSMOPlat賦能了15個垂直行業,在整合、研發或者合作開發一些行業解決方案時,我們通常是跟這個行業中很有特色的企業去進行合作;或者,基於自身的經驗和能力,對方正好能切入到一個特別的角度。」
  • 工業網際網路的光與暗
    在今年頒布的2.0版本的定義中,這一概念的涵蓋範圍大大擴充,不再強調以製造業為唯一的中心,而是著眼於建立全面連接的體系,添加了產業鏈和價值鏈的概念,並且將連接對象由機器設備和工業產品延伸到工業服務,形成了跨行業、跨產業聯合的機制。 如果從功能上劃分,除了網絡與安全這兩大板塊之外,作為體系核心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可細分為3個層級,包括邊緣層、平臺層和應用層。
  • 工業網際網路標識是什麼?
    工業網際網路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工業經濟深度融合的全新工業生態、關鍵基礎設施和新型應用模式,通過人、機、物的全面互聯,實現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全面連接,推動形成全新的產業生產和服務體系。工業網際網路包含三大核心體系:網絡體系、平臺體系和安全保障體系。
  • 工業網際網路白皮書出爐!2020 年中國工業網際網路將帶動千億產值,賦能...
    其本質是以人、機、物之間的網絡互聯為基礎,通過對工業數據 的全面深度感知、實時傳輸交換、快速計算處理和高級建模分析,實現智能控制、運營優化和生產組織方式變革。 工業網際網路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重要基石。伴隨著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實體經濟各個領域的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成為 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核心內容。工
  • 車間裡的「工業網際網路革命」|新鳳鳴集團|工業網際網路|郭正韋華|...
    網際網路下半場,工業網際網路將是主旋律。這個主旋律中,浙江「好聲音」唱得響亮。早在2017年第四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期間,工信部與浙江在烏鎮籤署了部省共同推進工業網際網路發展合作協議,正式吹響浙江發力工業網際網路的號角。憑藉著製造業基礎深厚和數字經濟發達的雙重優勢,近年來浙江工業網際網路發展勢頭迅猛。在這場工業網際網路引領的巨大變革面前,工業企業是主角。
  • 工業網際網路:嵌入式系統的機遇和挑戰
    另一維度,網際網路技術也逐漸從消費經濟和虛擬經濟(如電子商務)拓展到生產領域和實體經濟(即工業網際網路)。嵌入式技術在工業信息化時代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那麼在工業網際網路時代嵌入式技術會不會退出歷史舞臺?答案是否定的,事實上,工業網際網路時代為嵌入式技術帶來了新的歷史機遇和挑戰。
  • 工業網際網路「路線圖」來了!成都發布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
    12月8日,紅星新聞記者從成都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獲悉,《成都市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近日印發。工業網際網路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工業經濟深度融合的產物,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支撐。
  • 用友精智工業網際網路事業部總經理張友明:工業網際網路最終也會形成...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記者 陳惟杉 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現場報導) 「工業網際網路涉及範圍比較廣,參與企業比較多,有硬體廠商,有通訊廠商,也有軟體廠商。用友網絡30年來一直致力於服務企業客戶,目前有400餘萬企業客戶,客戶都希望能在這一輪的網際網路大潮中實現轉型升級,用友也希望通過網際網路技術幫助客戶實現產業鏈高效協同,幫助客戶實現平臺化、生態化運營。」11月7日,用友精智工業網際網路事業部總經理張友明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採訪時介紹說,用友的精智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有三個定位,第一是連接,通過平臺實現企業和企業之間的連接。
  • 工業網際網路定義新生產
    工業和信息化部信軟司兩化融合推進處王建偉處長為論壇致辭。王建偉指出,工業網際網路改變了傳統「兩化融合」的思路,通過將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到工業生產中,構建起強大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成為人工智慧、智能製造、數字經濟、工業大數據等的重要載體。
  • 工業網際網路,不應捨本逐末
    浙江在線10月20日訊(記者 王世琪 李攀) 「在德國,工業網際網路發展程度很高,發展速度也很快,不少企業都在尋求這一領域的新突破。但幾個月前,有一家企業卻因為太注重工業網際網路中的智能化生產技術革新而破產。」10月19日晚,烏鎮,秀水廊劇園,德國「網際網路之父」維納·措恩的一席話,引起了在座企業家的極大興趣。
  • 工業網際網路精彩故事天天講|解碼卡奧斯④:創造工業網際網路的未來
    危中尋機的青島和卡奧斯選擇了主動出擊,以工業網際網路解局。卡奧斯成為世界領先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的目標與青島打造世界工業網際網路之都的城市願景高度契合。這次面向工業網際網路時代的起跑,成為城市與企業的攜手共進和新一輪相互成就。在青島,卡奧斯的賦能正在立體化、全方位地鋪陳開來。與行業頭部大企業共創。
  • 「金融之水」澆灌「工業網際網路」之林!青島工業網際網路學院第二期
    此次培訓班充分發揮金融與先進位造業、資本與信息技術融合發展的疊加效應,有利於提高銀行高級管理人員對工業網際網路的認識,提升引「金融之水」澆灌「工業網際網路」之林的能力。開班式上,發布了全國同類城市首部工業網際網路集成之作、青島工業網際網路學院首部自編教材《世界工業網際網路之都-青島》和首部翻譯教材《全球背景下的工業4.0》。
  • 工業網際網路作業系統本質論
    ,並重點解釋用工業網際網路作業系統來重構企業信息系統的思路和做法。事實上,最近幾年,當這些技術在消費領域大放光彩的同時,在工業領域也有各種應用。比較典型的是,一些大型製造企業或者網際網路公司搭建了各種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將網際網路技術延伸到工業領域。
  • 工業和信息化部復函山東省政府:支持創建工業網際網路示範區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復函山東省人民政府和廣東省人民政府,支持創建工業網際網路示範區。  建設工業網際網路示範區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工業網際網路發展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融合發展重要決策部署的重要舉措,也是立足新發展階段深入實施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戰略、促進工業網際網路區域協同發展的重要抓手。
  • 工業網際網路究竟是什麼?打造工業智能化的「血液循環系統」
    那麼工業網際網路究竟是什麼?「工業網際網路」的概念最早由通用電氣於2012年提出,隨後美國五家行業龍頭企業聯手組建了工業網際網路聯盟(IIC),將這一概念大力推廣開來。除了通用電氣這樣的製造業巨頭,加入該聯盟的還有IBM、思科、英特爾和AT&T等IT企業。
  • 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建設的出發點、切入點和著力點
    一、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建設的出發點  可以從四個方面理解和認識建設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的意義。  一是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是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支撐。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正在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新基礎、新要素和新業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