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間裡的「工業網際網路革命」|新鳳鳴集團|工業網際網路|郭正韋華|...

2020-12-08 騰訊網

網際網路下半場,工業網際網路將是主旋律。

這個主旋律中,浙江「好聲音」唱得響亮。早在2017年第四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期間,工信部與浙江在烏鎮籤署了部省共同推進工業網際網路發展合作協議,正式吹響浙江發力工業網際網路的號角。憑藉著製造業基礎深厚和數字經濟發達的雙重優勢,近年來浙江工業網際網路發展勢頭迅猛。

在這場工業網際網路引領的巨大變革面前,工業企業是主角。在浙江,面大量廣的製造企業,因為規模大小不一、所屬行業不同、發展層次有別,面對工業網際網路浪潮,表現和訴求也不盡相同——有的企業想變但不會變,畢竟涉及到軟硬體改造等方方面面的前沿技術;有的企業想變不敢變,畢竟工業網際網路並沒有一個萬能公式,而且5G基礎設施和技術應用尚不成熟;還有的企業擔心變了沒效果,因為畢竟這不是一筆小的投入,事關企業未來發展。

前不久,省經信廳公布的《2019年浙江省區域兩化融合發展水平評估報告》中,作為工業網際網路重要考核指標的工業設備聯網率,嘉興以55.61%的成績穩居全省第一。

為什麼是嘉興?嘉興做對了什麼?正如經濟學家威廉·拉佐尼克曾在《車間的競爭優勢》中指出,歷次工業革命都是從車間開始的。連日來,記者走進嘉興桐鄉、平湖、南湖等地的幾家製造企業,試圖從車間裡捕捉答案。

想變不會變?

打造智變生態圈

【想智變但又不會變,是嘉興傳統製造企業面臨的普遍痛點。對此,嘉興一方面對工業基礎好、智能化改造需求迫切的重點企業實施精準診斷,另一方面引育優質的工業網際網路工程服務公司,打造智變生態圈。】

中午12時23分,浙江伴宇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瑞宇工廠縫紉車間女工辛延霞,抬起頭瞥了一眼工位正前方懸掛的大屏,看到自己名字上方黃澄澄的皇冠圖案,一絲淺淺的笑意迅速划過她清秀的臉龐,便又埋頭縫製起手中的羽絨馬甲。

「『皇冠』代表她的速度在小組裡最快。」瑞宇工廠廠長凌華告訴記者,藍色代表速度正常,淺棕色則表示速度過慢。除了工人的生產狀況,記者還在大屏上看到,當天的生產任務、目前的生產進度、每道工序的生產效率都一清二楚。

「別小看這塊屏,它讓我們的生產不再『盲人摸象』。」伴宇實業副總經理張引龍解釋說,「現在就好比『給每個員工裝上了一面鏡子』,不但能看到自己的生產進度、質量,同時還能看到別人的,管理人員則可以看到整個工廠的生產狀況。」

變化,從伴宇引進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打造數位化車間開始。為優衣庫、北面等國際大牌代工的「伴宇」,成立至今40年,一直兢兢業業專注服裝生產。從手工車間起步,到近年來工業網際網路技術興起,傳統服裝工廠如何與現代工業網際網路擦出火花,一度困擾著企業。

「在地方政府引薦下,我們找到了能幫我們改變的人。這一變,就好像施了一場魔法。」張引龍說。

而這背後的魔法師,正是同在平湖的浙江漢腦數碼科技有限公司。「在服務服裝企業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影響企業生產效率的各種因素中,至少30%緣於工序之間的無效等待和質量問題引起的返工。」漢腦科技董事長郭正韋華介紹,「也就是說,減少等待和返工,就能大大提高生產效率。」

基於此,漢腦科技為「伴宇」打造了一個「聰明大腦」。「它讓整個生產流程因數位化而透明化,讓管理者能精準找到工效最慢的員工和工序,快速進行人工幹預,從而保證生產線平衡有序高效生產。」郭正韋華說。在瑞宇工廠的成衣縫製車間,記者看到,每一個工位旁邊都安裝了一臺和蘋果iPad差不多大小的顯示屏,顯示屏背後的數據線直接連在生產設備上,每條生產線安裝了數位化在線質檢系統,如同安裝了一臺CT可實時自動檢測生產線,從而實時採集到每臺縫紉設備的生產數據,包括生產速度和產品質量。同時,整個工廠實時的生產數據最終匯聚到公司的「工廠大腦」中,讓決策者可以一目了然掌握生產現狀。

現場,有40年工齡的老師傅凌華聊起了今與昔。「一件衣服分為多道不同工序,有人做下擺頭子,有人做袖籠頭子,有人壓裡巾,有人滾下擺量……」她說,以往都是一個工序好了流轉到下一個工序,如果下一道工序速度快,就只能幹等上一道工序。現在,各道工序之間的生產效率都是透明的,哪道工序慢了可以提前幹預,保證生產節拍合理有序。

對於凌華來說,透明化之後還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工人多的地方矛盾也多,以往她更多精力都在處理人際糾紛上,比如工人之間因生產速度不協調相互埋怨而日久生隙。如今都靠數字說話,矛盾少了,車間氛圍更好了。「好的情緒能生產出好的產品。」她說。

另一邊,郭正韋華的魔法還未停止。「現在的一線工人都很年輕,多喜歡競技排名遊戲,接下來我們會將競技體驗導入現實生產中,目前正在安排實施。」他說,讓一線工人實時看到自己的生產排名,誕生日冠軍、周冠軍、月冠軍、半年度冠軍甚至年度冠軍,並給予不同獎勵,從而激發更大的生產積極性。

想變不敢變?

5G工廠來示範

【抓住工業網際網路發展的牛鼻子5G,嘉興一手建基站,為5G應用提供強大基礎支撐;一手樹標杆,鼓勵條件成熟的龍頭企業率先應用。截至目前,嘉興5G基站完工開通率居全省第一,當地多家行業龍頭企業相繼啟動基於5G技術的智慧工廠建設。】

工業網際網路下的工廠應該是什麼模樣?不少企業心裡沒底。好在每個時代,都不乏勇敢的嘗鮮者。

去年4月24日,新鳳鳴集團與中國移動籤約,成為嘉興市首個「嘗鮮」5G工業網際網路應用的企業。如今時間過去一年有餘,新鳳鳴5G工廠建設得怎麼樣了?

記者跟著新鳳鳴集團中欣二期工藝員周焱豪來到他工作的拉絲車間,只見他的「搭檔」正沿著U字型車間巡邏,胸前的雙組雷射時時瞄準生產線,一圈一圈循環往復。周焱豪的「搭檔」是一臺智能飄絲巡檢機器人。「以前檢查產品有沒有飄絲主要靠我們拿手電筒去照,現在它可以24小時不停地沿著生產線巡查,一旦檢查到飄絲,就會自動報警。」對於這個得力搭檔,周焱豪很滿意。

他指給記者看機器上正不斷「吐」出的長絲,只見許多根白絲在一個點匯聚成一根絲。「這個工藝叫環吹,你看這是576根單絲吹成一根頭髮絲粗細的復絲,576根絲必須要同時在同一個點匯聚到一起,哪怕其中有兩根單絲纏繞在一起,後期做成布染色時均勻性就不好。」他說,因為質檢員很難實時盯牢每一根絲線,這個工序的質檢一直是個難題。

「直到5G信號覆蓋車間後,它的高速率、大帶寬、低時延特性,讓智能飄絲巡檢機器人的24小時實時巡檢變得可能,從而徹底解決了這個工藝難題。」新鳳鳴集團首席信息官王會成告訴記者,這兩天機器人要進行第三次迭代,迭代之後可以實時監控車間的溫溼度。「對於化纖長絲來說,溫溼度會直接影響產品質量。比如溫度過高導致車間乾燥,長絲容易斷。」他說。

對新鳳鳴來說,5G更大的優勢在於它能迅速準確地採集到所有生產數據。基於5G工廠,新鳳鳴組建專門團隊開發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鳳平臺」,讓製造數據可感可見。目前,鳳平臺APP上,從當天產銷數據、原材料庫存、成品庫存、內外銷情況、員工數據,甚至在建項目進展,一切數據盡在掌握。

「這樣做有什麼好處呢?」面對記者追問,王會成講了個「笑話」:「如果某個產品30天沒怎麼銷售,系統可以自動觸發信息給董事長,董事長的電話馬上就會打給銷售老總,後面的事你自己腦補吧。」以前這種情況只有通過盤點倉庫、層層上報後才能被發現,但往往為時已晚。

玩笑歸玩笑,用處遠大於此。「收集數據只是第一步,用活數據才是關鍵。」王會成介紹,他們將收集到的數據進行二次開發,做出了「量本利分析模型」,用以快速預判市場上哪種產品需求旺盛、哪種產品利潤更高,基於市場行情指導一線生產及時改批換產。今年化纖行業受疫情影響庫存積壓嚴重,但目前新鳳鳴產能利用率達到100%,這與其科學改產換批,及時調整適銷對路的產品直接相關。採訪當天,記者在「鳳平臺」上看到公司的實時產銷率超過300%。

「一年下來,效果很明顯。」王會成說,接下來5G應用將從車間單條生產線延伸到工廠級應用,從桐鄉洲泉基地擴展到集團下屬所有基地。

變了沒效果?

全產業鏈一起動

【針對投入大、風險高的現實,嘉興圍繞本地服裝、緊固件、汽配等10多個試點行業,根據產業鏈上龍頭企業、大中型企業、中小企業,分層分類分階段推進,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示範引領作用帶動產業鏈整體提升。】

全球每7臺冰箱中,就有1臺用加西貝拉壓縮機。

「滴滴滴…」6月7日上午,加西貝拉壓縮機有限公司市場營銷部接到一筆海外訂單,物資採購部隨即將零部件訂單通過信息系統同步傳給配套企業。分布在加西貝拉「一小時供應圈」內的140多家配套企業,幾乎同步接到訂單,前後不到5分鐘,一條冰箱壓縮機的生產鏈就啟動了。

一臺壓縮機由70多個零部件組成,訂單響應如此之快,靠啥?加西貝拉總經理張勤建說,能讓產業鏈條嚴絲合縫地動起來,背後正是加西貝拉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訂單信息錄入平臺後,會同步共享到配套企業,通過這一平臺大家能實時看到訂單進度。」

主要從事鑄件加工的宏豐機械有限公司給壓縮機配套生產曲軸箱。公司副總經理徐燕華感慨,以前訂單主要通過電話溝通,導致產品參數往往容易弄錯,影響生產進度和產品質量。現如今,大家都通過平臺接單,出貨時還貼上條形碼,產品質量可控可追溯。

產業鏈聯動並不容易。加西貝拉注重與供應商的深度協作,供應商要上新項目,加西貝拉會提供人員、信息、技術等全方位支持。硬體基礎對標後,打通了彼此之間的信息壁壘,網絡上互聯互通,進而使產業互惠互利。

「我們不是簡單的買賣關係,而是產業協作。」格蘭德機械總經理許新江深有體會。他說,加西貝拉對供應商有一整套完善的管理體系,通過上門指導、審核、培訓等各種方式引領配套企業在技術、管理上共同升級。正因如此,格蘭德在與加西貝拉的協作中,逐漸成長為全國最大的壓縮機配套廠家,產值從不到2000萬元飆升到超5億元。

「鏈主」帶動,配套企業加快轉型升級。徐燕華介紹,為了強化協作配套能力,宏豐機械累計投入超過2億元持續技改,公司智造能力不斷提升,業務得到拓展。前不久,宏豐機械與嘉興學院共建「嘉興學院南湖智能裝備產業創新中心」,開發鑄件機器人打磨系統。

產業鏈協同,龍頭企業地位鞏固。今年一季度,加西貝拉實現銷售收入、出口雙雙創歷史新高。

來源:華夏經緯網

相關焦點

  • 華為雲如何「撬動」工業網際網路?
    近期,習近平總書記在向「2020中國5G+工業網際網路大會」的賀信中指出,當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推進,信息技術日新月異......以上這些政策文件和產業風向,均指向了工業「新底座」——工業網際網路。
  • 工業網際網路:製造業數位化轉型的「金手指」
    5年來,伴隨著信息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不少企業相繼上演「車間革命」,推動「機器換人」,並探路「機器智能化」,從而改進生產方式、提高生產效率。從「製造」走向「智造」,實現這一跨越的關鍵支撐,正是智能製造和工業網際網路。
  • 上海·深圳·青島工業網際網路發展論壇:打造工業網際網路新生態
    此次活動邀請中德科技學院院長李慶黨,德國自動化與通信研究院(ifak)執行董事會主席兼負責人烏爾誒希·優瑪爾(Ulrich Jumar),德國Claas集團聯合收割機業務集團執行高級副總裁袁紹青,德國工業4.0物流及信息安全系統權威專家沃爾夫岡·哈朗(Wolfgang Halang)等6名國內外知名中德工業網際網路領域的專家、企業家做相關主題報告。
  • 工業網際網路百家爭鳴隆力奇「奇雲大腦」表現亮眼
    從全球來看,工業網際網路都被視為工業發展下一個突破口,國內企業紛紛入局,搭建屬於自己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巨頭搶奪「蛋糕」的競爭已經逐漸白熱化,一場革命正在悄然展開。從「本土日化品牌」到「健康產業的領軍企業」,已過而立之年的隆力奇也在不斷轉型升級,搶灘工業網際網路。
  • 工業App,開啟工業網際網路藍海
    製造業邁向數據驅動新階段  以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席捲全球,正在構築信息互通、資源共享的製造業新體系,工業網際網路的發展驅動製造業邁向數據驅動的新階段。  據了解,網際網路的數據主要來自於網際網路用戶和伺服器等網絡設備,主要是大量的文本數據、社交數據以及多媒體數據等,而工業數據主要來源於機器設備數據、工業信息化數據和產業鏈相關數據。
  • 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 未來三年成都打算這麼幹
    圖為成都中電熊貓公司100英寸8K GOA超大尺寸、超高解析度顯示面板成功點亮新希望乳業自動化生產車間,機器人正在進行作業開欄語「十三五」期間,「網際網路 」行動計劃被確立為國家戰略。過去的5年裡,以B2C網購為主的消費網際網路席捲全球,尤其在中國已經深刻改變了人們的日常生活習慣。
  • 工業互聯驅動高質量發展——2020中國(黃石)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
    大會由湖北省經濟和信息化廳、湖北省通信管理局、黃石市人民政府、中國工業網際網路研究院、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國工信出版傳媒集團主辦,工業網際網路產業聯盟協辦,黃石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和北京信通傳媒有限責任公司承辦。
  • 偽工業網際網路和真工業網際網路
    01工業網際網路到底是誰的事情?然而,網際網路思維在工業領域需要以「禪定」的積累與發展而言,是不對路的,因此,在一段時間裡很多人對此路徑產生了懷疑,什麼場景能夠快速複製?然而,今天很多人所談論的「網際網路思維」卻並非出於為製造業的發展,而是一種急功近利,快速致富的欲望。  04工業哪裡有那麼簡單?  人們談百萬APP,希望通過工業網際網路實現百萬APP上雲,其實,這些跟工業都沒有什麼關係,大部分應用就目前來看就是「顯示」呈現這樣的任務。
  • 亨通集團精彩亮相蘇州工業網際網路大會
    中國江蘇網蘇州訊(記者 張珺 通訊員 亨宣)6月24日, 蘇州召開全市工業網際網路工作推進大會,亨通集團作為「工業網際網路看蘇州」十大最佳實踐名單受到表彰。現場,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餘曉暉、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還以雲視頻方式作了大會交流。
  • 工業網際網路「路線圖」來了!成都發布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
    在加速工業技術改革創新、推動產業數位化轉型、打破行業壁壘、釋放經濟發展新動能等方面,工業網際網路的優勢已日益凸顯。根據《行動計劃》,到2023年,工業網際網路對成都工業經濟引領效益顯著,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技術產業體系構建及融合應用方面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 從GE工業網際網路到中國工業網際網路!
    彭慧  2019-05-07 00:00:00   數位化企業 工業網際網路自2017年起已成為國內科技界最為火爆的詞彙之一。 工業網際網路自2017年起已成為國內科技界最為火爆的詞彙之一。學者、供應商、投資商、企業家、媒體、政府官員、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紛紛給出了自己的解讀。一、背景冠名為工業網際網路的學術會議此起彼伏,有世界大會、世界峰會、全球峰會、國際論壇、高際高端論壇等。
  • 工業網際網路作業系統本質論
    ,工業2.0是通過電力實現工業流水線的革命,工業3.0是通過信息化來實現工業自動化的革命,工業4.0則是指利用物聯網和大數據技術,來實現工業智能化。事實上,最近幾年,當這些技術在消費領域大放光彩的同時,在工業領域也有各種應用。比較典型的是,一些大型製造企業或者網際網路公司搭建了各種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將網際網路技術延伸到工業領域。
  • 瞭望|工業網際網路需「四處」發力
    文 | 扈永順自工信部2018年啟動工業網際網路發展三年行動計劃以來,我國工業網際網路已成氣候。相關機構預測,2020年我國工業網際網路產業經濟規模將達3萬億元,約佔GDP3%。同時,未來網際網路向工業領域加速滲透還需從四個方面發力。
  • 賦能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成都發布工業網際網路三年行動計劃
    成都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起草好文件,該局組織人員開展了廣泛調研,參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賽迪集團等權威機構研究報告,借鑑吸納上海、蘇州等地方的經驗做法,多次徵求企業、專家,各區(市)縣及相關市級部門的意見建議,最終形成了三年行動計劃。
  • 萬億工業網際網路,巨頭下場「攪局」
    2009年,阿里率先開啟了雲平臺的研究,並積極與交通、製造等領域的工業企業合作推進工業雲平臺的建設,而下基層往往是最重要的一步。阿里雲ET工業大腦的算法工程師下車間、爬鍋爐是日常,用阿里雲原總裁胡曉明的話說:阿里雲已經把研發平臺放到車間裡,工程師在車間裡和工人們一起調優。
  •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濤:以工業網際網路、智能製造為...
    11月24日,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濤在「2020烏鎮·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工業網際網路的創新與突破」論壇上如此表示。非常榮幸參加本次網際網路大會、工業網際網路創新與突破分論壇,下面我想結合中國電科的實踐,以創新引領、數字賦能、網信技術助力中國新型工業化為主題,為大家做一些分享。
  • 工業網際網路,不應捨本逐末
    浙江在線10月20日訊(記者 王世琪 李攀) 「在德國,工業網際網路發展程度很高,發展速度也很快,不少企業都在尋求這一領域的新突破。但幾個月前,有一家企業卻因為太注重工業網際網路中的智能化生產技術革新而破產。」10月19日晚,烏鎮,秀水廊劇園,德國「網際網路之父」維納·措恩的一席話,引起了在座企業家的極大興趣。
  • 下一個風口:新基建下的工業網際網路
    、技術、自動化和數位化優勢,智能製造發展的重點是「智能工廠」、「智能車間」或者「智能產線」。一方面,國內有著較強的工業製造能力,產業門類齊全,產業鏈完整,大量的工廠、車間和生產線具備網聯化的潛力,但是自動化水平同德國相差較大。 另一方面,國內物聯網、人工智慧、雲計算、移動互聯、大數據等技術在迅速發展,工業網際網路同國際水平的差距,明顯小於傳統的自動化、數控領域。
  • 城市級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張家港特色」揭秘
    中國工業報在調研中發現,以江蘇省工業網際網路支持政策為依託,通過出臺地方有針對性的支持措施,引入騰訊雲,培育支持本地服務商,多方聯手打造的騰訊雲(張家港)工業雲基地,成為張家港發展工業網際網路、促進智能製造的一大亮點,從而打造出城市級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的「張家港特色」。四方合作 職責明晰工業網際網路包含三大要素即網絡、平臺和安全。
  • 工業網際網路精彩故事天天講|解碼卡奧斯④:創造工業網際網路的未來
    危中尋機的青島和卡奧斯選擇了主動出擊,以工業網際網路解局。卡奧斯成為世界領先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的目標與青島打造世界工業網際網路之都的城市願景高度契合。這次面向工業網際網路時代的起跑,成為城市與企業的攜手共進和新一輪相互成就。在青島,卡奧斯的賦能正在立體化、全方位地鋪陳開來。與行業頭部大企業共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