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日本的浮世繪我們都會想到一張關於海浪的畫,這可以說是日本最有名的一幅畫,說到海浪這張畫我們就得聊一個糟老頭,這個糟老頭就是葛飾北齋,也許你不知道葛飾北齋,但是你肯定知道他的畫,但是如果你連葛飾北齋都不認識的話,你就稱不上了解日本藝術了!首先來看一下這張我們熟悉到哪裡都能看得到的畫,是不是有一種莫名的熟悉感?
葛飾北齋是一個特別有名的藝術家,他是千禧年影響世界的一百個名人中的唯一一個日本人,當時的入選人不是威風凜凜的日本戰國三傑之一的織田信長,也不是帶領日本走向輝煌的明治天皇,也不是大帥哥木村拓哉,對,沒有聽錯看錯,就是這麼一個畫情色版畫(浮世繪就是版畫的一種表現形式)的糟老頭。葛飾北齋是浮世繪的代表,而日本最典型的藝術風格是浮世繪,所以可以說葛飾北齋是日本藝術的代表,說到這裡呢,我們可以說把葛大爺的牛皮都吹上天了,但是他確實對的起這誇獎。
他這張著名的畫作《神奈川沖浪裏》是日本最著名的畫作,沒有之一。但是很多人都會把這張畫的名字讀錯,神奈川衝浪,裡,其實正確的讀法應該是神奈川衝,浪裡。「神奈川」是一個地名,「衝」,是指附近的海域,「浪裡」是指船在大浪之中快要被淹沒的樣子。正常解釋出來的意思是在神奈川附近的海域裡的大浪之中。在這個畫面裡葛飾北齋截取的是大浪翻起的高聳入雲的畫面,有研究者的學說中探討葛飾北齋的畫面,高聳的海浪的場景是人眼的記憶瞬間,相當於快速按下1/5000秒的快門才能捕捉得到的畫面,神奇的大自然常常是藝術家靈感的來源,藝術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
在葛飾北齋的那個時代浮世繪是很受歡迎的,據說當時一碗牛肉麵的錢就能買到一張版畫,這種版畫也能無限量的複印,老話說的好呀,有粉擦在臉上,有錢花在眼上。有點小錢的小市民們也想看看美麗的藝伎小姐姐,所以葛飾北齋的畫就被廣為流傳了。一開始浮世繪70%-80%的作品都是要畫高級的藝伎的表演場面,你懂的,就是所謂的春宮圖嘛!其實「浮世」這兩個詞是中世紀的一個佛教用語,意思是:世間風情,及時行樂。葛飾北齋早年的時候就是專門畫這些小姐姐們的,有些表演、行樂的場面,而且他喜歡把日本的男人畫的威武雄壯,當時浮世繪這種形式漂洋過海,也威懾到不少歐洲人。但是,當他們去澡堂看到日本男人之後,才漸漸放寬心。此處點到為止,你懂就好。
後來隨著日本的旅遊業發展,葛飾北齋也留下了很多偉大的風景畫,有區域風景代表的浮世繪被用來充當到此一遊的憑證。葛飾北齋年近七十的時候,花了將近五年時間畫了一系列的風景畫,叫做《富嶽三十六景》,說的就是用不同的時間、位置、角度,用不同形式表現日本景色,《神奈川沖浪裏》就是其中的一幅,還有人們鍾愛的富士山,這種形式大受歡迎,後來葛飾北齋又畫了10幅,變成46幅。
說到底呢,我們原來以為多麼高大上的浮世繪就是畫風景畫和春宮圖的,開個玩笑,當然不是這樣,浮世繪還是影響很多藝術家和各種藝術流派的,是一種值得學習的藝術形式。好了,關於浮世繪小憶就說到這,希望《神奈川沖浪裏》這張著名的畫以後也要說對名字,期待下次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