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5月13日報導 俄媒稱,赴俄移民數量在下降,這與2014-2015年經濟危機和移民新規有關。
俄羅斯報紙網5月11日發表題為《危機使中國移民減少,中國人赴俄購物》的文章稱,根據新法規,外國公民取得在俄工作許可時,需證明自己對俄羅斯語言、歷史和法律的了解。
在俄羅斯的中國人大多集中於遠東。其中,布拉戈維申斯克是中國人最多的城市之一,他們只需通過位於邊境城市黑河的口岸便可進入該市。兩國公民乘坐阿穆爾河(即我黑龍江——本網注)上的輪渡,或在1至3月藉助浮橋上的公交設施穿越邊界。
布拉戈維申斯克師範學院國際教育與合作局局長尼古拉·庫哈連科說,在遠東,中國移民的數量在減少。他認為,「原因不在於危機」,而是綜合性俄語考試的實行。
由於俄語難學且與漢語差別很大,中國移民很難掌握並通過考試。庫哈連科預計將出現兩種情況:「中國人要麼不來俄羅斯,要麼用3倍甚至是10倍於正當考試的價格購買證書。」官方考試的費用為4500盧布(約540元人民幣),中國人往往為此花費1.7萬到2萬元盧布(約2040元到2400元人民幣)。
但專家也沒有忽略匯率因素,一年來人民幣對盧布匯率上漲了幾乎一倍。有鑑於此,庫哈連科還指出另一個趨勢:從今年起,俄羅斯人傾向於在布拉戈維申斯克購物,中國商人則轉而購買俄羅斯商品銷售給本國同胞。
庫哈連科稱之為「180度大轉彎」:2014年上半年,中國人還在對俄出售中國商品,現在則對華銷售俄羅斯商品。專家說:「微信是中國現在最受歡迎的即時通信軟體。那裡的電商平臺如今充斥著各種俄羅斯商品:化妝品、珠寶、琥珀和食品。」許多過去在布拉戈維申斯克市場做生意的中國人,現在都返回中國開店。
布拉戈維申斯克海關新聞秘書維塔利·沙巴諾夫表示,俄羅斯對華出口的確增長了,從中國的進口則下降了。
以前從中國的進口佔雙邊貿易額的三分之二,今年對華出口佔了一大半。隨著匯率波動,中國出口商變得無利可圖,因此減少了對俄交易。
但在布拉戈維申斯克開服裝店的李彰(音)卻表達了不同的觀點。他認為,在遠東工作的中國人仍在增加。他把這歸因於巨大的進貨和銷售價差,多數中國商販沒有陷入特別的困境。
至於中國人為何選擇赴俄謀生,他回答在俄羅斯更容易就業,而且同樣工作的報酬,俄羅斯比中國高。10年前,李彰娶了俄羅斯姑娘為妻,他對這裡的一切感到稱心,沒有離開的打算。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片:俄羅斯冰淇淋成為中國新年期間最搶手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