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世界武搏會正在北京舉行,當來自世界各地的武術愛好者切磋技藝之時,中國武術何時才能進奧運的老話題再度被提起。雖然沒有人對此明確表態,但在國際奧委會「奧運瘦身」的大趨勢下,可以肯定,武術進奧運將越來越難。
也有人認為,不妨將眼光放遠一些,更好地推廣武術項目、嘗試職業化運作。無獨有偶,今起,全國中小學的學生們都開始操練起武術健身操,「武術從娃娃起步」邁出了第一步。
【外因】
【內因】
門派過多,缺乏規範統一
「瘦身」計劃下,
武術入奧形勢不妙
在中國武術協會專家委員會執行專家康戈武看來,中國武術難進奧運,與自身門派過多、不夠規範有關,「這麼多門派、拳種,又沒個統一規則,怎麼進?」康戈武的看法代表了許多業內人士的觀點。據中國武術協會主席高小軍介紹,上世紀80年代,中國武術協會認定的大陸武術拳種有129個,這還不包括未經認定、仍在民間流傳的拳種。
據了解,直到近現代以來,在西方競技運動模式的影響下,中國武術才嘗試借鑑這種比賽形式,目前已形成武術套路比賽、武術散打比賽、武術功力比賽3個類別。但絕大多數比賽中,規則不統一,仍是制約中國武術走向世界的一大障礙。以太極拳為例,有楊氏太極、陳氏太極、吳式太極等多種門派,規則大不相同。對此,國內著名拳擊散打教練熊偉呼籲,武術項目亟須規範和統一,「要拿出系統化訓練方法、統一的比賽和判定標準,畢竟武術項目要作為競技比賽,在判罰上還需制定出相應的規範化標準。」他說。
羅格擔任國際奧委會主席後,提出「奧運瘦身」計劃,一些在全球開展不好的項目,將無緣奧運會,而新進項目也要經嚴格投票,比如棒球和壘球,就因開展情況不好被迫出局。
就中國武術來說,雖聲名在外,但在多數國家中,真正了解和習武的人並不多。目前國際武聯會員覆蓋120多個國家和地區,但武術項目主要在華人中流行,影響力不夠大。即便在中國,武術運動的普及度也不樂觀,有統計表明,目前我國習武者不足總人口的5%,遠低於籃球、羽毛球等其他大眾項目。而在韓國,跆拳道不僅是在校生的必修課,且每位現役軍人也必須練跆拳道。推廣、宣傳力度不足,普及率、影響力不夠,是武術進奧運的最大「短板」。
據國際武術聯合會秘書長王筱麟介紹,如今,中國武術在國際奧委會眼裡的地位及認可程度已有很大進步,「但武術進入奧運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既然武術進奧運困難,何不將眼光放遠一些,不進奧運又何妨?此次武搏會的形象代言人李連杰昨天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奧運精神的核心就是永不放棄,武術能否進入奧運不是最重要的。關鍵是,經過幾代人共同努力,能把古老的中國武術文化和世界分享。」
事實上,不少項目儘管是非奧項目,仍深受人們喜愛,並得到充分的商業開發。比如在歐洲盛行的斯諾克、在日本市場化走得不錯的相撲運動,跆拳道、柔道在沒進入奧運之前,也在韓國和日本聯賽中享有很高人氣。北京體育大學武術學院副院長徐偉軍教授說:「目前國內武林電視擂臺賽收視率很高,說明武術項目人氣旺,大有市場。不妨嘗試在國內搞一些武術聯賽。」
此外,在娃娃中普及武術,也有利於武術的全面推廣。記者昨日獲悉,教育部和國家體育總局聯合下發通知,決定從今天起,向全國中小學生推廣武術健身操,「日本的柔道、韓國的跆拳道都是在其國內經濟起飛之後,通過政府等各方面的努力,才推動的。中國武術也同樣需要這一個過程。」徐偉軍說。 本報記者 馮興 整理
【前景】
可嘗試聯賽運作
亞洲相撲聯盟副會長:
相撲運動進奧運只是時間問題
新華社北京8月31日電 國際相撲聯盟理事、亞洲相撲聯盟副會長麥耀祥日前在首屆世界武搏會上表示,經過近20年的發展推廣,相撲運動已經非常國際化,並建立了完整的競賽體系,進入奧運會只是時間問題。
1991年25個國家和地區共同成立國際相撲聯盟後,開始參照日本大相撲職業比賽建立起全新的運動相撲體系,在賽制、著裝、參賽人員方面都有所創新,普及度更高。「傳統大相撲不允許女子參賽,但運動相撲則設有女子比賽;大相撲只允許穿相撲帶,而運動相撲則可穿泳褲;大相撲不分重量級,運動相撲有輕量級、中量級、重量級和無差別級,」麥耀祥說,「這些規則的建立,讓運動相撲更便於國際傳播,也更接近奧運會的比賽習慣。」
本屆武搏會相撲比賽上俄羅斯、烏克蘭和保加利亞包攬8塊金牌中的7塊,展示出歐洲選手強勁實力,也說明運動相撲已走向世界。
麥耀祥說:「在前幾年,日本的大阪和東京都先後參與了申奧活動。亞洲已有超過十年的運動相撲比賽歷史,如果日本再次獲得奧運會舉辦資格的話,相撲運動就有機會正式進入奧運會。」
9月體壇好戲連臺
賽事:男籃世錦賽
日期:8月28日—9月13日
看點:對於中國球迷來說,本屆男籃世錦賽最大的看點還是鄧華德率領的本屆中國男籃究竟能走多遠?除此之外,美國夢九隊也值得關注,因為美國隊已經連續三屆世錦賽與冠軍失之交臂。
賽事:美國網球公開賽
時間:8月30日——9月12日
看點:已為人父的費德勒似乎迎來了職業生涯的第二春,而那些「青春風暴」們能否抵擋住費天王奪冠的步伐?此外,中國金花能否複製澳網奇蹟,繼續在美網上高歌猛進,這些都值得關注。
賽事:國際田聯洲際杯賽
日期:9月4日—5日
看點:亞錦賽亞軍史冬鵬能否取代正在養傷的劉翔參加洲際杯爭奪。美國的奧利弗、古巴的羅伯斯均位列110米欄8人參賽名單中,史冬鵬能跑第幾?
賽事:女排亞洲杯
日期:19日到25日
看點:亞洲杯上的對手雖沒有美國、巴西、義大利等超一流高手,但對王家軍來說壓力可能更大,因為中國女排亞洲老大的位置決定了不能輸給任何一個對手。在日本、泰國等隊的強烈衝擊下,王家軍能否頂得住?
賽事:男排世錦賽
日期:9月24日—10月10日
看點:中國男排的成績難以與中國女排相提並論,就成績而言他們和中國男籃一樣,最大懸念就是能在世錦賽上走多遠?
賽事:乒球世界盃
日期:9月24日—26日(男)
26日—10月1日(女)
看點:杜拜男乒團體世界盃賽,中國參賽的「五虎」包括王皓、馬龍、張繼科、許昕、郝帥,可以說是以年輕隊員為主。誰能在本屆世界盃獨佔鰲頭,無疑對進入倫敦奧運會陣容增加砝碼。女乒方面郭躍能否藉此機會重獲教練組的信任值得期待。本報記者 朱彥
(責任編輯:史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