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晚清一代名臣曾國藩的傳奇人生,你所不知道的曾國藩

2020-12-05 佳佳樂多

論晚清一代名臣曾國藩的傳奇人生 你所不知道的曾國藩

早年經歷

1811年,曾國藩出生於湖南長沙府荷葉塘白楊坪(今湖南省婁底市雙峰縣荷葉鎮大坪村)的一個普通耕讀家庭。兄妹九人,曾國藩為長子。祖輩以務農為主,生活較為寬裕。祖父雖少文化,但閱歷豐富;

父親身為塾師秀才,作為長子長孫的曾國藩,自然得到二位先輩的倫理教育了。曾國藩五歲啟蒙,六歲入家塾"利見齋"。1826年春,應長沙府童子試,名列第七名。道光十年,前往衡陽唐氏宗祠讀書,一年後轉入湘鄉漣濱書院。

1832年,曾國藩考取了秀才,並與歐陽滄溟之女成婚。連考兩次會試不中,隨後又努力複習一年。1834年,曾國藩進入長沙著名的演習,同年參加湖南,中試第三十六名,並動身入北京準備來年的。1835年,曾國藩會試未中,寓居北京長沙會館讀書。次年恩科會試再次落第,於是返回長沙,於同鄉劉蓉、等居於湘鄉會館。

步入仕途

1838年,曾國藩再次參加會試,終於中試,位列三甲第四十二名,賜同進士出身,自此,他一步一步地踏上仕途之路,並成為軍機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門生。列一等第三名,道光帝親拔為第二,選為翰林院庶吉士。

1840年,考試,名列二等十九名,授翰林院檢討。1843年光二4月,升任翰林院侍講。七月,欽命為鄉試正考官。8月,補授翰林院侍講。12月,充文淵閣校理。

1845年,升。不久,同榜進士之子入京會試,投其門下受業,住他北京家至少一年。

1847年,升任加禮部侍郎銜。1849年(道光二十九年),授右侍郎。不久署右侍郎。在京十多年間,曾國藩就是這樣堅韌不拔地沿著這條仕途之道,步步升遷到二品官位。十年七遷,連躍十級。

組建湘軍

1851年1月,在廣西桂平金田村組織起事。5月,曾國藩在劉蓉、羅澤南等人的推動下,上《敬陳聖德三端預防流弊疏》批評鹹豐皇帝。鹹豐帝沒有讀完,就憤怒地將奏摺摔到了地上,立刻召見了軍機大臣要定他的罪,若非祁寯藻、季芝昌等人苦苦為他求情,他很可能陷於不測之罪。曾國藩了解這一情況後,心裡非常緊張,立刻對此次諫爭之舉上奏自責,從此再不敢對皇帝本人和朝廷的根本決策說長道短。

1852年,曾國藩因母喪在家。這時運動已席捲半個中國,儘管清政府從全國各地調集大量八旗軍、綠營官兵來對付,可是這支腐朽的武裝已不堪一戰。因此,清政府屢次頒發獎勵的命令,力圖利用各地的地主武裝來遏制太平軍勢力的發展,這就為曾國藩的的出現,提供了一個機會。

1853年,借著清政府急於尋求力量鎮壓太平天國的時機,他因勢在其家鄉湖南一帶,依靠師徒、親戚、好友等複雜的人際關係,建立了一支地方團練,稱為湘勇。8月,曾國藩獲準在練兵,"凡槍炮刀錨之模式,帆檣槳櫓之位置,無不躬自演試,殫竭思力",並派人赴廣東購買西洋火炮,籌建。

在團練湘勇期間,他嚴肅軍紀,開闢新的軍隊,他先後將5000人的湘勇分為塔、羅、王、李等十營,先後將團練地點由長沙遷至,避免與長沙的綠營發生直接矛盾。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曾國藩的故事,建議您讀這本《曾國藩全傳》,正版書籍僅需38元,點擊下方連結方可購買:

相關焦點

  • 晚清名臣曾國藩的宦海沉浮
    晚晴名臣曾國藩的宦海沉浮清嘉慶十六年(1811)十月十一日,在湖南長沙府湘鄉縣一個叫白楊坪的偏僻村莊,誕生了一位對晚清歷史影響頗大的人物——曾國藩。   曾國藩沒有顯赫的家世,直到他的祖父曾玉屏時才成為當地一個擁有100多畝土地的小地主,而他的父親曾麟書43歲時才考取一個秀才。
  • 歷史上今天的人物——晚清名臣曾國藩
    他位列滿清四大名臣之首,被譽為晚清「中興第一名臣」;也是他,一本《曾國藩家書》,可謂是驚鴻之作。三十歲以前的他,可以說就是一個「庸人」,三十歲可謂是他脫胎換骨的開始,正是這時開始,曾國藩毅然下了「學作聖人」之志,他的人生不僅只是為了功名富貴和光宗耀祖。立志並不難,難的是執行力。但曾國藩從立志之日起便每日嚴格以聖人標準要求自己,時時刻刻監督檢查自己的一舉一動,並以日記的形式記錄。
  • 曾國藩:從一代庸人到晚清名臣,他的逆襲帶給我們什麼啟示?
    說起晚清的歷史,曾國藩是一個無論如何都避不開的名字。他是晚清「中興第一名臣」,與張之洞、李鴻章、左宗棠並稱為「四大名臣」,被人稱為「千古第一完人」。這和「四大名臣」的另外三位相比,資質實在是差。要知道,張之洞不滿14歲就考上秀才,左宗棠在14歲考上,李鴻章也17歲就考上了。而曾國藩的家族就沒有給他遺傳一個靈光的腦袋。
  • 晚清名臣曾國藩、左宗棠的擇友觀:親君子遠小人
    人生於世,很少人能忍受孤獨。只有莊子這樣超卓的人物,才敢宣揚「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 「嚶其鳴矣,求其友聲」。我等凡夫俗子,俗世紅塵中打滾,得一知己,足以快慰平生。
  •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國藩當如此
    而我看來,這副對聯用來形容晚清「四大名臣」中的曾國藩再好不過,一個人能夠做到知行合一,這對一般人來說還是有一定的困難。大多數人在面臨困難時,通常會有兩種表現,其一是知難而退,其二是迎難而上。但曾國藩屬於後者,因為人生中沒有跨不過去的坎,只有膽怯在心中作亂,當你能夠做到心如止水時,便會發現一切困難都可以迎刃而解。
  • 晚清名臣――曾國藩書法欣賞
    曾國藩(原名曾子城,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字伯涵,號滌生,湖南長沙府湘鄉白楊坪(今湖南省婁底市雙峰縣荷葉鎮天子坪)人,宗聖曾子七十世孫,中國近代政治家、戰略家,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與胡林翼並稱「曾胡」,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並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
  • 晚清名臣曾國藩:身上缺點無數,但一個習慣使他功成名就
    了解晚清歷史的朋友應該對曾國藩這個人並不陌生,他是晚清中興第一名臣,湘軍的創始人和統帥,以及洋務運動的倡導擁護者。可以說雖然曾國藩是封建時期的官僚代表,但他對中國近代化建設也做出了傑出貢獻。第一個自然是孔子,第二個是明朝中期名臣,心學集大成者王陽明,那剩下的半個,就是曾國藩了。孔子是萬世師表,說他是聖人自然不會惹什麼異議,如果連他都當不了,那只要是入世的人就都沒資格了。
  • 晚清名臣曾國藩詩歌中讓人敬佩的家國情懷!
    他是晚清名臣,曾被人推崇為千古第一完人。他與張之洞、李鴻章、左宗棠並稱 「四大名臣」,他是理學家、政治家、書法家、文學家,他便是曾國藩。曾國藩曾寫了一首著名的七古長詩《題醇士前輩為滇生師畫竹迭前韻》,他在中間寫道:「試院經今五百年,文字何止千牛汗。
  • 晚清兩大風雲人物,曾國藩和袁世凱,到底誰更厲害?
    曾國藩和袁世凱,無疑都是晚清歷史中的風雲人物。一個是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於風雨飄搖中,撐起了大清王朝的半壁江山;一個是近代最具實權之人,北洋軍閥的一代目,終結了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如果要論個高低,個人覺得袁世凱應該要稍強一線,稱得上是中國近代第一人。
  • 晚清重臣曾國藩六下揚州,竟留下這麼多的傳奇故事
    被稱之為晚清一代名臣的曾國藩,在擔任兩江總督期間,六下揚州,綠楊城郭裡的官衙、校場、會館、宅第以及大街小巷裡留下他一串串行色匆匆的身影。據《清宮揚州御檔》相關記載和分析推斷,位於今康山街20號的曾公祠,就是當年兩淮鹽商集資建造,後為了祭祀曾國藩,由剛建好一年的鹽宗廟改建而成的。
  • 歷史上的今天丨1872年,晚清「中興第一名臣」曾國藩逝世
    (曾國藩 資料圖) 曾國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諡文正,漢族,出生於湖南長沙府湘鄉縣楊樹坪(現屬湖南省婁底市雙峰縣荷葉鎮)。晚清重臣,湘軍之父,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者。清朝軍事家、理學家、政治家、書法家,文學家,晚清散文「湘鄉派」創立人。
  • 曾國藩的人生三部曲
    俗話說得好:「經商要看胡雪巖 為政要讀曾國藩」,有人說他是中國封建王朝的最後一個儒家大師,晚清政府憑藉他的一己之力在風雨飄搖中又苟延殘喘了幾十年,也有人說他是個殺人狂魔,人送外號「曾剃頭」。那讓我們一起走進「晚清中興第一名臣」的人生軌跡吧。
  • 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中,差點封王的曾國藩並非是級別最高的大臣
    「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不是皇帝欽定的,而是史學家甚至民間的結論,於是也存在爭議。一種說法是曾、左、胡、彭,即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一種說法是曾、左、李、張,即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毛澤東最推崇的兩個人,一個是曾國藩,一個是胡林翼,毛澤東的表字潤芝,就是因為敬佩胡林翼而取的,蔡鍔將軍還收集曾胡練兵語錄而編纂出了《曾胡兵法語錄》,這個《語錄》還成為了黃埔軍校的教材。故而,在下認為晚清四大名臣應該為曾、胡、左、李,張之洞後起之秀,其功勞不如這四位。那麼,按照傳統的說法——曾、左、李、張,這四大名臣,誰的級別最高,官職最大呢?
  • 晚清名臣的政治智慧,曾國藩與左宗棠為了自保,都做了同一件事
    晚清名臣的政治智慧,曾國藩與左宗棠為了自保,都做了同一件事通過歷史我們不難發現,在朝堂上為官、想要輾轉游離於各方的勢力之間,並且能夠保全自身,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想要在仕途的道路上,混得風生水起、取得一定的成就和地位,則是需要有著極高的智慧和手段
  • 晚晴名臣曾國藩的命理
    傷官是制官的,或者是合殺的,傷官直接制殺是不對路子;食神是制殺的,或者是合官的,食神制官就不對路子,此等玄機不可不知也。 己土是太歲皇帝,辰是代表我。己土傷官是從未出來的,而不是從辰出來的,己土直接聽命於未土太歲,而不聽命於辰土,雖然辰土可以吐掉未土,雖然未土太歲是從辰出去的。你要知道,己土是未土的嫡系部隊,而非辰土的嫡系部隊。
  • 晚清四大名臣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按官職如何排名?
    晚清四大名臣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按官職如何排名? 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被稱為晚清四大名臣,他們的具體職務如下。
  • 曾國藩重讀《道德經》,不禁拍案而起
    這幾句話很多人都熟讀過,也包括具有刻苦鑽研精神的曾國藩,他曾在上私塾時就背誦過老子的這洋洋五千言,可是再次讀來卻好像字字在心,句句入理,與過去的感覺大不一樣。那麼曾國藩為何有這樣的感覺呢?這還得慢慢地道來。
  • 《曾國藩傳》:豆瓣評分8.6!晚清第一名臣的16字箴言,字字珠璣
    文丨淡淡翠「你真是太笨了,這麼簡單的問題都不會。」從小到大,不管是學習也好,初入職場也好,很多人都經歷過這種質疑和打擊。那麼,一個人成功與否,真的只是取決於他智商的高低、學習的快慢嗎?160年前的曾國藩,給出了不一樣的答案。
  • 晚清「中興四大名臣」曾國藩詩詞欣賞,別有一番意境在其中
    曾國藩,字伯函,號滌生,諡文正,晚清重臣,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清朝戰略家、政治家,晚清散文「湘鄉派」創立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諡曰文正。曾國藩雖然是一名武將,但也有100多首詩篇流傳於世。
  • 曾國藩晚清四大名臣,在他眼中只有一條路要走,那就是成功之路
    曾國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宗聖曾子七十世孫。中國晚清時期政治家、戰略家、理學家、文學家、書法家,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