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一幅畫的筆墨,最高的的標準就是「氣韻生動」。古人認為這個標準「千古不移」,到現在仍沒有比這個更具體、準確、生動的標準。畫家張論認為,「氣韻生動」的核心就是「氣」。「氣」就是精神,神彩。如將其具體化可以歸納為,第一,筆墨是活的,比如人又一口氣就是活的,有生命的,沒有氣就是死了。有的筆墨死死的,不能動,那這幅畫就是死的,沒有生命。第二,筆墨要有精神,有神彩,故生動。第三筆墨是有質量的,能體現作者的情感、品味、學識修養和功底。有了以上這三點才是好筆墨。畫家張論認為筆墨還可以從廣義和狹義兩個方面去理解,狹義的筆墨就是筆墨的本身。用筆、用墨、筆墨之間的聯繫,廣義的筆墨就是畫面上體現的一種精神。用筆、用墨這種特殊的媒介所體現的文化、哲學、歷史、人文的精神。
山水畫創作的審美特徵在於通過筆、墨、紙張的完美結合,使畫家在創作時的情緒、心理及精神躍然紙上,進而與欣賞者形成交流,這就是山水畫的筆墨語言。畫家張論認為山水畫創作中的筆墨語言,從表面上看是通過筆墨的應用,勾勒出線條,形成山水畫創作的視覺圖像,而實際上,筆墨語言是對畫作者精神、思想和靈魂的表達,是畫成為藝術作品的途徑,而筆墨語言的豐富性,則是匠人和大師之間的本質區別。要獲得山水畫創作中的筆墨語言,作者需要通過不斷的觀察和練習以及反思,總結繪畫創作中的精神,並對其加以表達。張論認為在未來的山水畫創作發展中,筆墨語言以畫作者自身修養的提高為基礎,也將成為傳統藝術文化在現代藝術創作中繼續流傳的一種主要方式。
張論在創作過程中,寫生是他創作的源泉。張論對於自然的體味是深刻的、立體的,日出日落,雲煙變幻,氣勢磅礴的瀑布,高聳挺拔、連綿跌宕的山巒,都能成為他創作的素材。張論以驚人的毅力和膽識,每年拿出大量時間外出寫生,積累了豐富的寫生經驗和大量的寫生作品。張論認為山水畫的對景寫生,對山水畫創作及藝術表現上形成個人風格和面貌都是極其重要的,可以使所學到的傳統筆墨技法,在對自然景物的生動表現中得到啟示,從而使傳統的筆墨技法靈活地轉換成有個人面貌的意境表現和筆墨語言。
目前張論已創作出具有時代氣息的山水畫,同時也形成了自己雄渾博大的藝術風格。張論山水畫的筆墨符號顯示出新的圖式語言。他有意弱化一些筆線,而補之以擦染,巧妙運用現代一些肌理手法,隱跡以立形,並力求達到一種局部精緻與整體渾然的完美統一。張論山水畫作品中那些單純而不單調,整飭而不板滯的叢樹,頗能發人思古感今之情懷。它是張論經多年實踐熔冶出的極精煉個性化語言。整個畫面的形、色、光、線都統一在一個煙林清曠、陰陽和諧的氛圍中。張論山水畫中畫的山,石,水,雲,樹,房子是通過長期的畫作探析弄出來的,是他自己總結是線面結合式的,形意結合,用線條表現面用以選型達意。這就是張論的山水畫筆墨語言。
張論認為山水畫要發展,要有新的創造就必須師法造化,到大自然中吸取營養,擷取自然的精華,創造出新的意境筆墨、技法、構圖,從而創造出具有時代性、並且有自己獨特面貌的山水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