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七律118首讀記之(035)
----李商隱七律《荊門西下》讀記
(小河西)
荊門西下
一夕南風一葉危,荊雲回望夏雲時。
人生豈得輕離別,天意何曾忌嶮巇。
骨肉書題安絕徼,蕙蘭蹊徑失佳期。
洞庭湖闊蛟龍惡,卻羨路岐。
從大中元年(847)起,李黨之人大多被貶逐。李德裕先被貶為,東都事務,再貶潮州,最後貶至崖州。給事中鄭亞外調為桂州刺史、桂管防禦觀察使,李商隱被闢入幕掌書記。這場朝廷內部的爭鬥,詩人耳聞目睹,看到會昌舊臣逐一遭貶,憤憤不平,在隨鄭亞赴任途中又遇險境,深有感觸,寫下這首詩。
荊門西下:從西邊的荊門沿江而下的意思。目的是經洞庭湖、湘江去桂林。古人「西下」這個用法有點奇怪。(倒是有點像「夕陽西下」。)可參考:《行次西郊作一百韻》(唐-李商隱):「南下大散嶺,北濟渭之濱」。這裡的「南下」也是自南向北的意思。
首聯:一夕南風一葉危,荊雲回望夏雲時。
一葉:一葉扁舟。《江邊吟》(唐-韋莊):「政事千杯酒,生涯一葉舟。」《無題》(唐-李商隱):「萬裡風波一葉舟,憶歸初罷更夷猶。」
夏云:夏天之雲。《子夜四時歌-夏歌》(魏晉-無名氏):「暑盛靜無風,夏雲薄暮起。」《四時》(魏晉·陶潛):「春水滿四澤,夏雲多奇峰。秋月揚明暉,冬嶺秀孤松。」《贈別司馬幼之南聘詩》(隋-盧思道):「夏雲樓閣起,秋濤帷蓋生。」
大意:一夜南風迎面吹著江上的一葉扁舟,好像隨時都會傾覆。黎明時分回頭遠望,荊門已在夏雲之中。(有點「朝辭荊門夏雲間」的意思。)
頷聯:人生豈得輕離別,天意何曾忌嶮巇。
險巇(xī):亦作險戲。險惡、險峻。《九辯》(先秦-宋玉):「何險巇之嫉妒兮,被以不慈之偽名?」 《七諫其三-怨世》(漢-東方朔):「何周道(大路)之平易兮,然蕪穢而。」《廣絕交論》(南朝梁-劉孝標):「世路險巇,一至於此。」《秋夜作》(唐-李昌符):「跡避險巇翻失路,心歸閒澹不因僧。」
大意:因為老天總是讓人處在危險之中,所以人生千萬不可輕易離別。
頸聯:骨肉書題安絕徼,蕙蘭蹊徑失佳期。
徼(jiào):邊界。絕徼:絕域,極遠之邊塞。《湘中酬張十一功曹》(唐-韓愈):「休垂絕徼千行淚,共泛清湘一葉舟。」《過九疑山有懷》(唐-李合):「交河通絕徼,弱水浸流沙。」《因書》(唐-李商隱):「絕徼南通棧,孤城北枕江。」
書題:指書信。《南史-周山圖傳》:「(周山圖)於書題甚拙,少言,不嘗說人短長。」《祁四再赴江南別詩》(唐-):「山驛秋雲冷,暮雨低,憐君不解說,相憶在書題。」《送陳秀才將遊霅上便議北歸》(唐-方幹):「詩句因餘更,書題不合忘江東。」
蕙蘭:蘭花的一種。《》:「傷彼蕙蘭花,含英揚光輝。」《江樓夜別》(唐-許渾):「蕙蘭秋露重,蘆葦夜風多。」
蹊徑:指小路、門徑。《和徐都曹出新亭渚詩》(南北朝-謝朓):「桃李成,桑榆蔭。」《從軍詩》(魏晉-王粲):「城郭生,無所由。」《夏晚有懷平泉林居》(唐-李德裕):「密竹無蹊徑,高松有四五。」
大意:家裡人寫信來囑咐我要安心在邊塞供職,不要惦記。可是那掛滿蕙蘭的家園小徑上,再難有共度美好時光的快樂了。
尾聯:洞庭湖闊蛟龍惡,卻羨路岐。
蛟龍:古代傳說藏在深水中的動物,能發洪水,興風作浪。
楊朱泣路岐:典「楊朱泣」。《淮南子-說林訓》:「楊子見逵路而哭之,為其可以南可以北;墨子見練絲而泣之,為其可以黃可以黑。」(三國魏-阮籍):「楊朱泣歧路,墨子悲染絲。」《古風》(唐-李白):「惻惻泣路岐,哀哀悲素絲。」《寄唐生》(唐-白居易):「賈誼哭時事,路岐。」
大意:真羨慕楊朱能在陸地上有多條路選擇,我們沒有陸路可走,只能面對水闊浪高,蛟龍出沒的洞庭湖。
此詩先說從荊門乘一條小舟沿江向下,逆著江風,隨時都會傾覆。天亮後回頭一看,荊門已在夏雲深處。這一夜其實挺危險的。船上的人一定是提心弔膽了一個晚上。頷聯開始寫所思:老天總是讓人處在危險之中,看來人生真的不能輕言別離。這一個晚上,作者一定不斷在想家人,想著自己會不會隨這一葉小舟葬身江中再也見不到家人。頸聯進一步想到家書,妻子鼓勵自己安心邊疆工作,可為此不得不失去蕙蘭叢中的家園小徑的浪漫生活。尾聯說前路遙遠風大浪高充滿風險,自己卻沒有任何選擇餘地。真羨慕泣歧路的楊朱,雖然前途未卜尚可選擇,而自己此行,只有奔往「險巇」之地。全詩從頭到尾,讀來如舟行江中,起伏跌宕,錯落婉曲。首聯的「一葉危」舟,對應的是尾聯的「洞庭湖闊蛟龍惡」。此時的李商隱對未來是相當悲觀的。
這首詩較為生僻的詞有「嶮巇」和「絕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