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所信,方能行遠」——陳望道踐行信仰的一生

2020-08-08 光明網

作者:陳振新(陳望道之子、復旦大學教授)

1920年3月,陳望道在經歷「一師風潮」後深感在浙江一師所從事的語文改革雖很少涉及社會制度改革,卻已被當局視為洪水猛獸,甚至動用軍隊鎮壓,可見社會改革已勢在必行。也就在此時,他接到了邵力子從上海的來信,要他翻譯《共產黨宣言》,於是他接受了邵力子的推薦,應《星期評論》戴季陶之邀,回到分水塘村進修馬克思主義,同時試譯《共產黨宣言》。4月下旬,陳望道完成了《共產黨宣言》一書的全文翻譯工作,也最終確認了馬克思主義為自己的信仰。一旦確認了這一信仰,他便為之奮鬥了一生。

推動出版《共產黨宣言》

《共產黨宣言》是馬克思、恩格斯的經典之作,陳望道在完成了《共產黨宣言》一書的翻譯後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儘快將其出版,讓更多的人儘早看到這一經典著作。為此,他來到上海,並請他的學生俞秀松把譯稿送給陳獨秀和李漢俊加以校對,再進行最後改定。原本準備在《星期評論》上連載,但《星期評論》因其進步傾向被當局查封了。想出單行本,又苦於沒有經費。後來,陳獨秀與共產國際代表維經斯基商量此事。為了能儘快出版《共產黨宣言》,在共產國際的資助下成立了一所「又新印刷所」,地點就在上海辣斐德路成裕裡。取名「又新印刷所」,含義「苟日新,日日新」。1920年8月,《共產黨宣言》終於作為社會主義研究小叢書的第一種出版,1000冊單行本很快被搶購一空。

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作出重要貢獻

《共產黨宣言》是一部為人民大眾謀利益、為全人類謀解放的經典,它的重大貢獻在於深刻闡述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世界觀,深刻闡述了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先進品格、政治立場、崇高理想、革命綱領和國際主義精神。《共產黨宣言》中譯本的出版,無疑為在中國建立馬克思主義政黨奠定了堅實理論基礎。

為了能實現《共產黨宣言》中的上述理念,陳望道到上海後即與陳獨秀、李漢俊等一同成立了一個馬克思主義研究會,這個馬克思主義研究會,就是後來成立的上海共產主義小組——中國共產黨上海早期組織的前身。研究會的成員,開始時有陳獨秀、李漢俊、沈雁冰、陳望道、李達、邵力子等,以後又吸收了沈玄廬、俞秀松、施存統等。馬克思主義研究會是對外的公開名稱,內部則叫共產黨,有組織機構。陳望道任勞工部長,陳獨秀、陳望道、李漢俊等為研究會核心成員。

在這個早期組織中,陳望道作為核心成員、勞工部部長,在辦刊物、辦學校和發動工人方面都做了許多工作。在辦刊物方面,1920年9月後出版的《新青年》(第八卷第一號)正式成為黨的機關刊物。他作為主編,在《新青年》中開闢了「俄羅斯研究專欄」,為《新青年》傳播馬克思主義作出了貢獻。為了在工人中進行馬克思主義宣傳,他還參與創辦了《共產黨》月刊和用通俗語言在工人群眾中宣傳馬克思主義的刊物《勞動界》這兩份雜誌,並在《勞動界》的「演說」欄目中發表文章。

在辦學校方面,1920年,中國共產黨的上海早期組織籌辦了一所青年學校和一所平民女校。青年學校當時稱外國語學社,實際上是社會主義青年團的機關所在地。劉少奇、任弼時、蕭勁光、柯慶施等都在那裡學習過。陳望道是社會主義青年團成立時的負責人之一,也是外國語學社的文化教員,曾親自為學員講解《共產黨宣言》。平民女校則是為收容因反對三從四德而從她們的家庭或學校逃出來的青年女子開辦的,丁玲就曾是平民女校的學生。

在發動工人方面,身為勞工部長的陳望道不但關注工人教育,去工人夜校授課,同時還創辦了郵電工會。因為當時郵電工人相對有文化基礎,所以先把他們組織起來。1920年11月,陳望道又領導成立了上海機器工會,並邀請陳獨秀發表演說。同年12月,上海印刷工會也宣布成立。

綜上所述,陳望道在上海早期組織所做的許多工作,都為1921年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創造了條件。1921年7月黨成立後,他任中共上海地方委員會第一任書記,為上海地方黨組織的黨建工作作出開拓性貢獻。

從事黨的文化教育工作

從1923年以後,陳望道受陳獨秀委派開始從事黨的文化教育工作。自此,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時間裡,陳望道主要通過教育工作和學術研究來踐行心中信仰。陳望道當過中學老師、大學教授,也辦過大江書鋪、主編過《婦女評論》《大江月刊》等等,但不管是在什麼場合,從事什麼工作,他始終想到的是,為了信仰,該做些什麼,又該如何去做。

1931年陳望道為保護左派學生被逼離開復旦後,與朋友合開了一家大江書鋪。在陳望道的安排下,書鋪出版了大量從蘇俄引進的作品。1942年出任復旦大學新聞系主任後,陳望道提出了「宣揚真理改革社會」的辦系方針和「好學力行」的系銘,並在抗戰期間十分艱難的條件下自籌資金創辦了當時高校的第一座新聞館。這個新聞館的學生能收聽延安新華社廣播並將其廣為傳播,新聞系就成了復旦的「小延安」。陳望道還極力支持新聞系同學舉辦每周一次的新聞晚會,前後舉辦了100多次,影響越來越大,校方對此感到擔憂,陳望道卻說:「出了問題,我負責!」在當時的復旦大學新聞系,左派和右派學生的對峙非常激烈,作為新聞系主任的陳望道總是站在左派學生一邊。當時,陳望道就曾跟地下黨員鄒劍秋說:「你有什麼需要請告訴我,我會用我的方式來做。」陳望道多次幫助多名地下黨員和左派學生脫離危險,據筆者所知的就有1948年反動當局大逮捕時脫險的何曉滄和楊貴昌兩位。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陳望道歷任復旦大學校委會副主任委員、主任委員、校長,在教導學生、開展研究的同時,始終牢記馬克思主義信仰所賦予的使命。

在1949年主持復旦校務工作時,陳望道即提出了校委會下專設政治學習委員會和馬列主義研究會的建議,並開設「辯證唯物論」「歷史唯物論」「社會發展史」和「政治經濟學」四門有關課程。在20世紀50年代擔任校長期間,他在1952年的一次全校大會上,語重心長地對全校師生說:「我們第一不要把馬克思主義放在科學之外,馬克思主義就是一種科學,而且是一種極其重要的科學,是一切科學的科學,一切工作的科學,對於一切科學,一切工作都有指南的作用,它能幫助我們高瞻遠矚,勇往直前,能夠正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這其實也就是陳望道自己多年來對馬克思主義的深刻認識與堅定信仰。陳望道專注於學術研究,碩果纍纍,正如他在《我對研究文法、修辭的意見》一文中所說,研究中的「調查要以馬克思主義作指導」,又說「要有愛國主義也要有國際主義,我們研究語文,應該屁股坐在中國的今天,伸出一隻手向古代要東西,伸出另一隻手向外國要東西……我們研究語文,要把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滲透到學術中去」。

「心有所信,方能行遠」。陳望道一生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信仰,在踐行信仰中走完了自己不平凡的一生,將一切奉獻給了國家與人民。

《光明日報》( 2020年08月07日11版)

相關焦點

  • 燕趙論壇|心有所信 方能行遠 走好新時代的長徵路
    信仰是光,照亮前行的方向;信念是力量,在新時代的徵程上催人奮進。「心有所信,方能行遠。面向未來,走好新時代的長徵路,我們更需要堅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奮鬥。」親切平實的回信,字裡行間充滿總書記對青年黨員一貫的關懷、勉勵和期待,溫暖人心、催人奮進,必將極大地鼓舞廣大黨員在學思踐悟中堅定理想信念,在奮發有為中踐行初心使命。在紅色的七月,很多黨員會不約而同地重溫《共產黨宣言》。1920年,一心投入翻譯《共產黨宣言》的陳望道,蘸著墨汁吃掉了媽媽送來的粽子竟渾然不覺。
  • 習近平對全國廣大黨員提出殷切期望:心有所信,方能行遠
    習近平在回信中表示,100年前,陳望道同志翻譯了首個中文全譯本《共產黨宣言》,為引導大批有志之士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投身民族解放振興事業發揮了重要作用。現在,你們積極宣講老校長陳望道同志追尋真理的故事,傳播馬克思主義理論,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希望你們堅持做下去、做得更好。
  • 心有所信,方能行遠!陳望道首譯《宣言》百年與紅色精神傳承
    ,上海《星期評論》雜誌請他全文翻譯1848年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產黨宣言》,隨信還附上《宣言》日文版,以及由李大釗從北大圖書館借出、請陳獨秀帶到上海的《宣言》英文版。《新青年》創刊初期,陳望道僅28歲,雖身處東瀛,便以筆為刃,投身新文化運動,走在白話文改革的前列。1919年1月,還在日本留學的他在《新青年》第六卷第一號首次署名「陳望道」發表《橫行與標點》一文,鼓勵青年編者和讀者。1919年夏,陳望道受五四運動的感召回國,受聘於浙江第一師範學校,任語文教員。
  • 心有所信,方能行遠!習近平這些話字字千鈞
    「心有所信,方能行遠。面向未來,走好新時代的長徵路,我們更需要堅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奮鬥。」近日,習近平總書記給復旦大學《共產黨宣言》展示館黨員志願服務隊全體隊員回信。紙短情長。在這封300餘字的回信中,習近平總書記對全國廣大黨員特別是青年黨員提出殷切期望,他希望大家「在學思踐悟中堅定理想信念,在奮發有為中踐行初心使命」。從回答「理想信念是什麼」,到闡述「為何要堅定理想信念」,再到解答「如何堅定理想信念」……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不同場合對理想信念進行深入闡釋,言簡意深,《聯播+》與您一同學習、領會。
  • 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面試熱點:心有所信,方能行遠
    【導讀】寧夏華圖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寧夏華圖發布: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面試熱點:心有所信,方能行遠,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20寧夏事業單位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華圖事業單位微信公眾號(nxsyks),寧夏事業單位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 6027571,微信號:ht18295188220   寧夏華圖同步寧夏人事考試中心為大家準備了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面試熱點:心有所信,方能行遠,大家可點擊下方公告預約連結預約
  • 心有所信,方能行遠——學思踐悟,首都公安青年在行動
    1920年,時年29歲的陳望道在義烏分水塘村一間破舊的柴房裡埋頭譯書,完成了《共產黨宣言》首個中文全譯本,向中國大地撒播著信仰的火種。他蘸墨代糖、渾然不覺,因為「真理的味道非常甜。」時光飛逝。真理的光芒照耀著一代代國人櫛風沐雨、接續前行的路。
  • 聯播+|心有所信,方能行遠!習近平這些話字字千鈞
    「心有所信,方能行遠。面向未來,走好新時代的長徵路,我們更需要堅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奮鬥。」近日,習近平總書記給復旦大學《共產黨宣言》展示館黨員志願服務隊全體隊員回信。紙短情長。在這封300餘字的回信中,習近平總書記對全國廣大黨員特別是青年黨員提出殷切期望,他希望大家「在學思踐悟中堅定理想信念,在奮發有為中踐行初心使命」。從回答「理想信念是什麼」,到闡述「為何要堅定理想信念」,再到解答「如何堅定理想信念」……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不同場合對理想信念進行深入闡釋,言簡意深,《聯播+》與您一同學習、領會。
  • 心有所信,方能行遠:南北青年才俊談學術榜樣的力量
    與黃老師第一次見面,正是在他讀書和奮鬥的地方——他一生摯愛的地質宮大樓。當時,我作為學生記者採訪他。他對其中一個問題的回答令我印象深刻,感動至今。我們問他:「您毅然回國的原因是什麼?」他說:「能夠越洋求學獲取他山之石僅是偶然,回歸故裡報效祖國才是必然,而絕非你們所說的『毅然』。」後來,我有幸跟隨黃老師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
  • 大江東|心有所信,方能行遠!上海全城傾聽黨的誕生地心跳
    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外景,資料圖片 心有所信,方能行遠——上海,正在咀嚼一封信的深刻內涵。九九周年,久久為功,作為中共紅色狂飆的起點,這座城市對親身經歷的歷史想得更深更遠。 近日,習近平在回信中表示,100年前,陳望道同志翻譯了首個中文全譯本《共產黨宣言》,為引導大批有志之士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投身民族解放振興事業發揮了重要作用。現在,你們積極宣講老校長陳望道同志追尋真理的故事,傳播馬克思主義理論,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希望你們堅持做下去、做得更好。 習近平強調,心有所信,方能行遠。
  • 心有所信,方能行遠—"冀青之星"吉朋鑫
    心有所信,方能行遠—"冀青之星"吉朋鑫 2020-12-04 17: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學習「四史」:心有所信,方能行遠
    日前,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復旦大學青年師生黨員回信中指出:「希望廣大黨員特別是青年黨員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結合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在學思踐悟中堅定理想信念,在奮發有為中踐行初心使命,努力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智慧和力量
  • 上海律師行業公益之星 | 韓明志:心有所信,方能行遠——律師的初心...
    新時代的背景下,每一名律師都在思考如何在法律服務工作中去理解和踐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都在積極和自覺地做好各項法律服務工作。在浦東新區,有這樣一位律師,自從事律師工作之初就樹立為民服務的信念,並以實際行動踐行社區法律服務,長期堅持為居民提供免費諮詢,為困難人群提供法律援助,積極參與信訪矛盾化解等公共法律服務,同時積極開展公益捐助,展現了上海律師立足本職、服務大局的良好形象。他就是上海觀馳律師事務所主任韓明志律師。
  • ...在奮發有為中踐行初心使命 ——楊浦區少年宮 「四史」學習教育...
    團員教師代表蒲俞先以《心有所信,方能行遠》為題,帶來了一堂別開生面的微團課。結合習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大家一起進行《共產黨宣言》中譯本的百年回望,共同感悟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力量,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02交流—— 學思踐悟在交流的環節中,吳虹怡老師率先發言。
  • 心有所信 方能行遠——北京大學2020年思政實踐課這樣上
    心有所信,方能行遠。在習近平總書記給青年的系列回信精神感召下,著眼時代命題和現實關切,2020年思想政治實踐課程設置「心有所信 方能行遠」「不畏艱險 衝鋒在前」「改革開放 五位一體」「紮根沃土 決勝小康」「一帶一路 命運共同體」五條主線。
  • 孫明增:心有所信 方能行遠
    能走得更遠、更持久的人,都是心中有信仰的人,都是永葆初心和使命的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個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初心如磐,使命在肩。
  • 追憶《共產黨宣言》譯者陳望道先生:一生信仰,化於內心
    ▲青年陳望道像陳望道先生的一生,是堅定信仰的學者、愛國主義者的一生。他以卓越智識、家國抱負、士子擔當詮釋了信仰和知識的力量。先生一生在馬克思主義理論傳播和中國化、語文學科發展、中國近現代教育事業等方面都有赫赫功勞,一以貫之的望道精神為復旦精神注入了重要內涵,也為當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長期目標提供了典範。
  • 聯播+ | 心有所信,方能行遠!習近平這些話字字千鈞
    聯播+ | 心有所信,方能行遠! 聯播+ | 心有所信,方能行遠!習近平這些話字字千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