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史上最強盛的唐朝,為什麼會發生安史之亂?滅亡的真相揭秘
說道漢以強亡也不是完全沒有聯繫。漢人內戰了快一百年打得中原十室九空,才有了五胡內附的事情。到了八王之亂的時候河東關中都有成片的胡人聚居,已成肘腋之患。但是最後五胡亂華的時候也是胡人裹著漢人一起亂殺,如果不是漢人自己先亂起來了,單靠胡人是成不了大氣候的。
這跟唐朝中後期周邊強權一個接一個根本沒法比啊。五胡內遷以後對漢是抱著敬畏膜拜之心的,所以看亂華的那些胡人,個個都是改漢姓。劉淵個匈奴人改姓劉不說還要跟漢扯上關係恢復漢的法統,拓拔氏還要改姓元來穩定人心。這種膜拜之心在隋唐之後是沒有的。唐代武功赫赫,周邊民族少有不被虐的。漢朝晉朝隋朝宋朝明朝清朝,除蒙古外,你遍翻史書,可有見過?
包括漢朝,你看漢朝有幾次抓到過敵人首領,獻俘朝堂的。其他朝代難得抓一次敵國首領,而在唐朝,這來來往往的都看膩了。唐國都淪陷只有一次是外敵,而且只佔據了十五天。再除去農民起義一次,其餘全是唐朝自己的節度使,而且全部集中在安史之亂附近。如果以這個標準算東漢國都淪陷次數可不比唐少。事實上漢唐的滅亡幾乎是一個模式——以強亡。
雙方都是中央,地方間的關係被一場農民起義打破,地方上強大的軍閥最終導致國滅。兩者都是強滅,因為中央還在,平衡未破時,這些軍閥對周邊少族表現都十分強勢。明朝那一段有些偏頗,永樂帝遷都北京不會只是因為北京是他發跡的地方,更是為了抵抗北元,若是如你所說不遷都,發展海權,那麼豈不是任由北元成為明朝的金,蒙古帝國?
中國應該大力宣揚漢唐雄風,現在天天說中國崛起,中國要怎麼樣才算崛起?很簡單,自信強大、包容開放的漢唐就是最好的模版,愚昧懦弱、封閉落後的滿清就是最好的反面教材。對清朝則應該以批判為主,而不是現在為了收視率大拍特拍清朝電視劇,本來就是最噁心的朝代還這樣拼命美化。
秦以後的朝代最喜歡唐朝,雖然有那麼幾個皇帝特別討厭,不稱職,但總體來說這個朝代的皇帝素質是最強的。至於漢朝,漢朝挺不錯的,韓信霍光霍去病衛青周亞夫李廣班超等文臣武將都不錯,但是漢朝皇帝嗎,看看前面的這些人有多少個好下場?且不說漢朝皇帝這麼喜歡滅別人全族,在了解兩漢農民起義的原因之後,同時這也是對於人民犯罪的兩句話。
漢朝的昏君也是最多最荒唐的,漢靈帝這個最大的昏君。相比較之下,漢恆帝漢哀帝這兩個不那麼昏庸的昏君還能跟唐宋明的昏君相比較一下。還有景帝只是按照文帝無為而治的既定國策治國而已,要不是因為他為一盤棋打死吳王劉濞的獨子也不會引發七王之亂了,要不是周亞夫都不知道會發展成啥樣了,然後還不是一樣周亞夫又被害死了,但是比其他功臣好,沒有被滅族。
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更是歷史罪人,還有其陵墓茂陵造陵工期長達53年;耗資佔到當時皇朝每年供賦的三分之一,其在位期間人口減半,晚年殘暴嗜殺,他本來就是個暴君,只不過是沒像秦始皇楊廣那樣直接亡國而已。感覺這個比較沒有任何的歷史意義啊?唐朝前有貞觀之治後有開元盛世,但是也有安史之亂之後國力迅速下降,宦官亂政,節度使割據的弊政,在對外交流方面唐朝與吐蕃大秦都有交流。
漢朝前有文景之治,後有漢武帝的盛世,但是漢武帝窮兵黷武,在他之後也是迅速衰落,外戚專政是漢朝的弊政,漢朝對外交流有絲綢之路,張騫出使西域,你這個問題就像問唐太宗和漢武帝哪一個厲害?個人情感傾向之外這個問題沒見的有任何的意義,因為他本身都是構成中華歷史的縱向線,唐無漢不成唐。
圖片來源於網絡,本文系作者日讀詩書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