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水果長相俊俏,顏色鮮亮,熱情豪爽,她黃玉如金,她火紅似霞,遠望之,樹形優雅,體態婀娜,與灰色的馬頭牆形成強烈的明暗對比,儼然一副渾然天成的水墨畫。近看之,她膚如凝脂,吹彈得破,不僅顏值出落,還修得一副好心腸,嘗之有時香甜軟糯,盡享絲滑,更為神奇的是她的能量超乎你想像。
怎樣,猜到了沒?
是的,她就是美貌與內涵並存,水墨與美食的化身——柿子!
柿子,味甘、澀,性寒,歸肺經。
《本草綱目》中記載:「柿乃脾、肺、血分之果也。其味甘而氣平,性澀而能收,故有健脾澀腸,治嗽止血之功」。
《本草經疏》:「鼻者肺之竅也,耳者腎之竅也,二髒有火上炎,則外竅閉而不通,得柿甘寒之氣,俾火熱下行,竅自清利矣。肺與大腸為表裡,溼熱傷血分,則為腸辨不足,甘能益血,寒能除熱,髒氣清而腑病亦除也」。
柿子具有清熱潤肺,生津止渴,健脾化痰的功效;用於治療肺熱咳嗽、口乾口渴,嘔吐、瀉洩。
柿蒂
柿蒂,味澀,性平,入肺、脾、胃、大腸經;有清熱去燥、潤肺化痰、軟堅、止渴生津、健脾、治痢、止血等功能,可以緩解大便乾結、痔瘡疼痛或出血、乾咳、喉痛、高血壓等症。同時柿蒂也是一味治療呃逆的好藥。
柿霜,健脾和胃,補虛勞不足。
柿樹皮,可以治療便血,柿根可以治療血痢、崩漏。
不僅如此,柿因為與「事」同音,還被賦予了吉祥的寓意。比如兩個柿子是「事事如意」,多個柿子「萬事順心」,五個柿子「五世同堂」。
食療小方:
柿錢散
柿錢、丁香、人參等份。為細末,水煎,食後服。治呃逆,俗稱打嗝。《潔古家珍》柿錢散
柿餅糕
柿餅50個,洗淨蒸熟,趁熱搗爛如泥,與糯米粉500克加適量淨水,協調平均,製成糕胚,蒸熟。分屢次空腹服用。適用於小兒痢疾。
柿餅蒸蜂蜜
柿餅2個,洗淨去核,切碎,和蜂蜜30克一起放於大瓷碗中,加水100毫升,蓋好,隔水蒸熟。早晚各服用1次,趁熱食柿餅喝湯。適用於老年性喘咳,咳嗽痰稠難咯出。
燈心柿餅湯
柿餅兩枚,燈心6克,同煮湯,加白糖調味食用。有清熱止血,利尿通淋作用。適用於尿道炎,膀胱炎,小便黃赤短少,排尿不暢,尿道刺痛,血尿等症。
注意:
柿子性涼,脾胃虛寒的人不建議服用,更不建議與寒性的螃蟹同食。
《本草圖經》:「凡食柿不可與蟹同,令人腹痛大瀉。」
《本草經疏》:"肺經無火,因客風寒作嗽者忌之;冷痢滑洩,腸胃虛脫者忌之;脾家素有寒積及感寒腹痛、感寒嘔吐者皆不得服。"
《隨息居飲食譜》:"凡中氣虛寒,痰溼內盛,外感風寒,胸腹痞悶,產後、病後,瀉痢、瘧、疝、痧痘後皆忌之。"
建議:
空腹慎吃生柿子或食柿後忌飲白酒、熱湯、以防患胃柿石症;
柿子含單寧,從而妨礙人體對食物中鐵質的吸收,所以貧血患者應少吃為好;
不要空腹吃柿子,柿子宜在飯後吃。
#大家健康超能團# @大家健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