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三千年:耶路撒冷,延續還是忘記仇恨?

2020-12-17 中華網文化頻道

耶路撒冷三千年》[英]西蒙·蒙蒂菲奧裡著張倩紅馬丹靜譯民主與法制出版社出版

鄭渝川

耶路撒冷是一座「世界城市」,耶路撒冷的歷史就是世界史,它的一次次劫難是世界文明史上無法抹去的傷痕。這樣一個塑造了世界三大宗教,被認定為宗教聖地而帶有神聖意味的城市,卻一次次被撕為碎片。耶路撒冷總是在重建,正如從這裡發源的宗教,教義也總是被重新闡釋,最終變成讓人感到困惑的版本。

1099年,十字軍東徵佔領耶路撒冷,建立了耶路撒冷王國。這期間,上演了無恥的屠戮,法蘭克人有組織地殺害了大部分手無寸鐵的耶路撒冷市民,包括猶太人、普通的穆斯林,總數達十萬人,並掠奪了聖殿山上所能掠奪的一切財寶。

這一次屠殺不是起點,也非終點。耶路撒冷是孕育文明、神性和理性的城市,也在持續地觸發徵服者的獸性。古羅馬時期,更早的巴比倫王國時期,還有歷史上的很多關頭,耶路撒冷總是輕易被焚毀,然後被後來人按照自己的理解重建——這成為了下一次徵服和焚毀的開始。當然,這座城市的生命力卻如此旺盛,它見證了一個個帝國、一個個王朝,一批又一批或殘暴或雄才大略或庸碌不堪的王公貴族在這裡上演悲歡離合。耶路撒冷不滅,不斷興起但又會走向滅亡的是執念、貪念。

有關耶路撒冷,從古希伯來王國的建立算起,時至今日已整整三千年。人類文明史上所有醜惡和兇殘的元素,仿佛都會以某種方式進入耶路撒冷的城市史片段。民族、宗教、國家之間存在基於歷史的仇恨,紛亂複雜,幾乎不存在理順的可能,誰又稱得上是真正意義上完全無辜的受害者?而誰又是永遠佔據上風的加害者呢?

英國學者西蒙·蒙蒂菲奧裡所著的《耶路撒冷三千年》是一部傑出的作品,書寫了這座人類世界最具盛名的城市,是如何在歷史變遷過程中歷經劫難並不斷迎來重生的。

西蒙·蒙蒂菲奧裡曾在劍橋大學攻讀歷史。他是英國皇家文學學會研究員,耶路撒冷舊城外第一座猶太住宅區的建造者摩西·蒙蒂菲奧裡爵士的曾孫。《新聞周刊》評論說,「他能將龐大的歷史書籍寫成極為好看的驚悚作品,他知道怎樣才能讓歷史變得淺顯易懂」。在這本書中,蒙蒂菲奧裡以客觀、中立的角度,透過士兵與先知、詩人與國王、農民與音樂家的生活,以及創造耶路撒冷的家族來呈現這座城市的三千年瑰麗歷史,還原了一個真實的耶路撒冷。在蒙蒂菲奧裡看來,耶路撒冷的歷史除了是整個世界的歷史,同時也是猶地亞山間一座長年貧瘠的小鎮的編年史。但「我的目的是為普通讀者書寫最廣泛意義上的耶路撒冷歷史,不管他們是無神論者還是有信仰的人,不存在政治意圖,不考慮今天仍在上演的衝突與傾軋。我的任務是追尋真相,而非在不同宗教的神話間進行裁決」。

全書依照耶路撒冷建城三千年歷史上不同時期及重大事件,分為九大部分進行敘述。第一部分梳理了古希伯來王國及波斯人、馬其頓人、羅馬人徵服耶路撒冷的歷史,至耶穌受難和猶太戰爭止。這一部分佔據了全書近四分之一的篇幅,作者選取古希伯來文獻及相關的中東史料、羅馬史料等,仔細甄別了神話傳說和可供確證的歷史記載,梳理了頭一個千年歷史中王朝的興衰罔替。實際上,從耶路撒冷的頭一個千年,我們已然能夠概括出一項重要的歷史經驗,即周圍大國停止擴張,暫時沒有雄心勃勃的霸主力圖獨霸中東的情況下,耶路撒冷會很好地實現多個族群的和諧共處,商業和文化繁榮也因此令人稱奇。

居魯士、大流士、亞歷山大、託勒密……這些在頭一個千年聲名顯赫的君王,努力開疆闢土,建造新的聖殿也成為顯示權威和軍力的重要象徵。猶太人不斷流離失所,每每成為帝王霸權和其他弱勢族群爭鋒時的出氣筒。

全書第二部分至第四部分分別介紹了耶路撒冷與異教、基督教、伊斯蘭教。這是耶路撒冷光輝與蒙塵的第二個千年。羅馬皇帝提圖斯攻佔耶路撒冷後,摧毀了這座神聖城市,卻未能真正意義上消弭各族群和信眾之間的仇恨,相反使得離心力越來越強。君士坦丁大帝的侄子尤利安停止迫害猶太人,修復了這個城市,但又進一步觸發了猶太人與基督教的矛盾。尤利安遇刺身亡後,繼位的狄奧多西一世使基督教成為國教並強制推行。自此,「帝國的眷顧、紀念性建築和源源不斷的朝聖者(前來)」,在耶路撒冷創造出新的節日和儀式日曆,還以耶穌受難地遺址為基礎建立起了「耶路撒冷的新精神地理學」。

穆罕默德的時代開始後,出現了類同於猶太教和基督教、對末日審判深信不疑,並堅定地將耶路撒冷作為聖地的潮流。在後來的十字軍東徵之前,總體上,伊斯蘭教的包容精神遠勝於當時的其他宗教。耶路撒冷城區內多個宗教的聖殿就這樣奇蹟般地長期共存,不同宗教的信眾甚至可以相隔不遠,互不幹擾地完成各自的宗教儀式。

書中剩餘的第五至第九部分,描述了最近一千年來,耶路撒冷所遭遇的更為頻繁的劫難。十字軍東徵造成了幾大宗教之間難以調和的仇恨。蒙古西徵以及之後的帖木兒,都沒有真正意義上動搖耶路撒冷的存在。奧斯曼帝國的興起,讓聖城之後的三個多世紀都處於其控制之下。夾縫中的猶太人回流到這個相對開明的王朝。有意思的是,在當時已經變得逐漸強大的歐洲殖民國家中的人們,似乎並不急於發動新的十字軍東徵,耶路撒冷被作為想像中的符號存在,這也使得英國清教徒在逃到北美後,將殖民定居點稱為新的耶路撒冷。

拿破崙曾希望徹底徵服耶路撒冷,這不僅指的是取得軍事上的佔領,而是試圖將法國大革命的象徵,即科學和理性相融合,來替代聖城的信仰。他的這番努力卻以失敗告終。之後,迪斯累利、帕麥斯頓等英國政客都曾到耶路撒冷朝聖。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耶路撒冷仍是奧斯曼帝國的領地。這個老牌帝國的衰落,使其成為全球霸主英國、新興挑戰者德國和美國角逐的最好目標。該書最後一章講的是猶太復國主義。在二十世紀的前期,猶太復國主義、阿拉伯民族主義都是歐美大國一手扶持,並設法利用的政治浪潮。正因為這些大國對猶太復國主義並沒有太大信心,也不認為阿拉伯人能夠在中東成事,所以非常輕率地許下諾言,讓耶路撒冷及周邊地區「一女二嫁」。

猶太人建立的以色列,一開始就不被世人看好。這樣一個被認為由小店主、投機客組成的新國家,能夠對抗敵對的尚武民族嗎?以色列似乎常常能夠取得勝利,儘管他們的勝利始終無法扭轉在整個中東乃至世界區域內的孤立角色。

耶路撒冷啊,就這樣見證著一個偉大民族幾千年來的悲劇命運。仇恨,需要超越,需要消弭,有待那麼一天,才是耶路撒冷這座聖城能夠擦拭血汙,綻放神性、理性與智慧光芒的時候。

相關焦點

  • 耶路撒冷:三千年的未竟衝突
    宗教、政治和媒體興趣相互滋養,使今天的耶路撒冷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頻繁地暴露在世人的目光之下。這樣的一座城,它的歷史該如何描述,它的誕生、毀滅、瘋狂、冷靜,又將以一種怎樣的形式展示?或許,這一切,都可以在西蒙•蒙蒂菲奧裡的《耶路撒冷三千年》找到答案。
  • 《耶路撒冷三千年》「英」 西蒙·蒙蒂菲奧裡
    大家好,今天說的這本書叫做《耶路撒冷三千年》,本書一共616頁,我會用大約20分鐘的時間為您講述書中精髓。以客觀、中立的角度,透過士兵與先知、詩人與國王、農民與音樂家的生活,以及創造耶路撒冷的家族來呈現這座城市的三千年瑰麗歷史,還原真實的耶路撒冷……走進耶路撒冷,這座古老的聖城,處處都充滿著神秘的氣息,等待著您的探索,當您踏足這片土地之時,仿佛時間穿越回千年前,這座城市到處都充斥著古樸
  • 童話薦書|《耶路撒冷三千年》
    同時期和鄰居幾個家庭每周在一起學習聖經,她開始注意到耶路撒冷這個城市。在看了《金雀花王朝》十字軍東徵之後,她對耶路撒冷產生了更大的興趣。當時我在看圖書館借回來的中文版《耶路撒冷三千年》,她也要求要看,被我拒絕了,年齡太小怕理解不了,且內容很兒童不宜,內地版翻譯質量也很不理想,我看起來都腦殼疼。
  • 書·記 《耶路撒冷三千年》
    ,他爸爸成長於色列加利利地區的拿撒勒,也是耶穌成長的地方,我才明白他說的是耶路撒冷,而不是荷蘭。(和R及其父母外婆攝於休斯頓PAPPASITO海鮮餐廳)讀《耶路撒冷三千年》很偶然。有一天L問我,「你是不是很喜歡讀書?我家書架上有很多書塑封都在,可是我都沒有時間讀,等我回去拍照片給你看,你喜歡的我就送給你。」收到照片,一下子被書架中間的《耶路撒冷三千年》吸引,於是有緣讀到這本書。
  • 《耶路撒冷三千年》——聖城的血與淚
    提到耶路撒冷,大家能想到什麼朝聖者堅毅的步伐、古老莊嚴的遺址、十字軍的吶喊亦或是無盡的戰火,今天為大家介紹的這本《耶路撒冷三千年》將會年代順序,以亞伯拉罕三教,即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圍繞「聖城」的角逐,以王朝貴族的興衰更迭為主線,生動講述耶路撒冷的前世今生。
  • 好書分享:「耶路撒冷三千年」
    書名:耶路撒冷三千年作者:西蒙·蒙蒂菲奧裡耶路撒冷是一座不屬於任何人的城市,但它又存在於每個人的想像當中,這是這座城市的悲劇,也是它的魅力所在。是一個神的殿堂、兩個民族的首都、三大宗教的聖地,它還是唯一一個擁有天國和塵世兩種存在維度的城市。
  • 《耶路撒冷三千年》,一部耶路撒冷的歷史既是真相的歷史,也是傳說的歷史
  • 《耶路撒冷三千年》讓你全面了解耶路撒冷的整個歷史
    點擊上方 ↑ 聖經學習↑ 快速關注編輯:麥子 | 排版:麥子文:《耶路撒冷三千年
  • 今日書單推薦:《耶路撒冷三千年》世界若有十分美九分在耶路撒冷
    在世界上所有的地方,為什麼偏偏選擇耶路撒冷作為聖殿之城?「世界若有十分美,九分在耶路撒冷。」 西蒙·蒙蒂菲奧裡所著的《耶路撒冷三千年》,封面上給出了這樣的答案。這寥寥數語讓人遐想聯翩。這本著作,使這個遙遠城市的前世今生,在讀者腦海中逐漸清晰起來。
  • 《耶路撒冷三千年》:千年興衰史,仗劍朝聖路!
    歷史不僅僅是簡簡單單的歷史事件的敘述,還是現在與過去無休止的對話。歷史學家又做了什麼?司馬遷的理想是「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西蒙蒙蒂菲奧裡則為我們普通讀者寫最廣泛意義上的耶路撒冷歷史——《耶路撒冷三千年》。讀完《耶路撒冷三千年》讓人唏噓不已。
  • 《耶路撒冷三千年》中文簡體版出版上市
    《耶路撒冷三千年》中文簡體版出版上市 《耶路撒冷三千年》中文簡體版出版上市書 情文、圖:吳波《耶路撒冷三千年西蒙·蒙蒂菲奧裡 著民主與建設出版社日前,中文簡體版《耶路撒冷三千年
  • 讀《耶路撒冷三千年》
    「耶路撒冷的歷史是整個世界的歷史,它同時也是猶地亞山間一座長年貧瘠的小鎮的編年史。」耶路撒冷是一個神的殿堂、兩個民族的首都、三大宗教的聖地,它還是唯一一個擁有天國和塵世兩種存在維度的城市威爾遜還是面臨復國主義和阿拉伯民族自決這一痛苦的矛盾,英國人曾一度建議由美國人「託管」——一個描述保護國和殖民地之間關係的新詞彙。實際上威爾遜考慮了這種可能。但面對英法對巴勒斯坦和敘利亞的攫取,他派遣了一個美國代表團去調查阿拉伯人的意願。
  • 聽書筆記——《耶路撒冷三千年》
    耶路撒冷他能幫助你理解中東為什麼這麼亂,那裡不光有石油還有幾千年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後來巴比倫直接佔領了整個耶路撒冷,還燒了他們的聖殿。把他們的人都抓走關了起來,還是波斯人打敗巴比倫,救了猶太人還放他們回耶路撒冷,讓他們老婆孩子熱炕頭,等生活安定了,他們就把聖殿又修了一遍。讓耶路撒冷在猶太人心中的地位越來越高。(波斯就是現在的伊朗,現在以色列沒事就跟人家鬧事,也不想想,要不是人家,你們早被剷平了。)
  • 每天一本書--今日讀《耶路撒冷三千年》
    點擊收聽撰稿:成甲  講述:傑克糖作者簡介西蒙·蒙蒂菲奧裡(SimonSebagMontefiore)生於1965年,他是英國皇家文學學會研究員,耶路撒冷舊城外第一座猶太住宅區的建造者摩西·蒙蒂菲奧裡爵士的曾孫,紀錄片《耶路撒冷:一座聖城的誕生》(Jerusalem:TheMakingofaHolyCity)主持人。
  • 耶路撒冷:三千年後哭牆下的哽噎低語
    縱觀三千多年的歷史,如果把 耶路撒冷 的如何成為三大宗教聖地的歷史簡寫的話,那大概如下:3000多年前,猶太王國在 耶路撒冷 建都;500多年後巴比倫人滅了猶太王國佔領 耶路撒冷 ;又過了60年巴比倫人被波斯帝國打敗,猶太人又回到 耶路撒冷 ;沒過多久 希臘 人來了,但是很快又被 羅馬 人趕走了,
  • 書評人盛讚《耶路撒冷三千年》:讓歷史鋪陳在讀者眼中
    原標題: 書評人盛讚《耶路撒冷三千年》    >>>特別策劃:2015上海書展專題  東方網8月22日消息:據《勞動報》報導,昨天,一場關於《耶路撒冷三千年》的閱讀分享會在上海書展舉行。多位書評人亮相和讀者交流互動。
  • 耶路撒冷:地緣、宗教、政治因素交織下,三千年紛爭在繼續
    四千多年前敘利亞的埃布拉(Ebla)王國和周邊馬裡(Mari)等王國的外交通信和條約只是個開始;三千八百年前左右,馬裡書信裡的國際關係體系的重要參與者之一就有大名鼎鼎的巴比倫王漢謨拉比;三千三百年左右,於埃及出土的阿瑪爾納書信(Amarna Letters)裡更是包含了大量黎凡特地區埃及附庸國的書信,展現了埃及、西臺(Hittite Kingdom,今土耳其地區印歐語政權)、米坦尼(Mitanni,
  • 讀透耶路撒冷三千年,也還是要去以色列看一看
    <一>耶路撒冷耶路撒冷曾被視為世界的中心,是基督教、猶太教和伊斯蘭教三大宗教的聖地。幾千年的歷史在這座城市中積累、沉澱,在耶路撒冷的朝聖路上,充滿了最市井的生活氣味,或許這就是宗教更深層的意義:最終極的崇拜,不是崇拜神的力量,而是崇拜你腳下紮實的生活。
  • 人類命運的永恆博弈與錯位——讀《耶路撒冷三千年》
    人類命運的永恆博弈與錯位 ——讀《耶路撒冷三千年》 雲中漫步 《耶路撒冷三千年》,這是一本在書櫥靜靜躺了幾年的巨著,一直不敢輕易地去讀,直到這次疫情給了我們意想不到的空閒和時間,才把這本書,從塵封的書架上取下來,用了一周多的時間,通讀了一遍。
  • 人類命運的永恆博弈與錯位 ——讀《耶路撒冷三千年》
    《耶路撒冷三千年》,這是一本在書櫥靜靜躺了幾年的巨著,一直不敢輕易地去讀,直到這次疫情給了我們意想不到的空閒和時間,才把這本書,從塵封的書架上取下來,用了一周多的時間,通讀了一遍。 《耶路撒冷三千年》,如果你僅僅從人類學、歷史學、考古學、文獻學、宗教、文學的任何一角度來看,都不能說它是某一領域的扛鼎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