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裡的《螽斯》在讚美蝗蟲?

2021-01-14 紅亮生於中秋節

今天讀了詩經裡的《螽斯》,這首詩大意是讚揚蝗蟲繁殖能力強,子孫興盛,烏央烏央,一派繁榮。

一首很簡單的小詩歌,甚至覺得有點囉嗦,三段意思一樣。

這首詩有什麼意義?放在古代,應該是有的,古代沒有計劃生育概念,大概自上而下都希望國家人丁興旺的,所以,對蝗蟲的繁殖能力投以羨慕的目光。大概,古代的蝗蟲還沒有鬧成災荒,或者還沒有人吃蝗蟲,或者,蝗蟲還沒有定義為害蟲。

又或者,應該是鬧過災荒的,因為普通情況下,蝗蟲在地裡也就目光所及一兩隻,形不成詩歌中描述的一大片的感覺。

尤其是大旱災年,蝗蟲應該是比較常見的。

那麼在這種背景下,可以歌頌蝗蟲嗎?當然可以,這是民間的詩歌,不是官方的。不像現在,有正負能量之分,比如現在的主流媒體,是不會歌頌蝗蟲的。

從生物學角度看,蝗蟲活了這麼久,子孫興盛,族群躲過了大旱,躲過了油鍋,躲過了農藥,依然家丁興旺,這對於蝗蟲來說,不也是值得歌頌的嘛。

還有一點,社會的主流價值觀決定權在誰,如果主流媒體讚美蝗蟲,是不是社會上就有很多不思考的無腦人士振臂一呼:我愛蝗蟲!?

2020/12/10 9:22——9點26 個人觀點,僅供娛樂

相關焦點

  • 《詩經·螽斯》:蝗蟲明明是害蟲,先人為何特意作詩來讚美他們?
    ——《詩經·周南·螽斯》詵詵(shēn shēn):形容眾多 振振:盛多的樣子薨薨:很多蟲飛的聲音 繩繩:綿延不絕的樣子揖揖:會聚 蟄蟄:群居歡樂的樣子這首詩的對象螽斯就是我們熟知的蝗蟲。
  • 《詩經螽斯》專家解讀互相矛盾,祝福還是諷刺,蝗蟲打了誰的臉?
    本人製作《螽斯》第一點漏洞——排版順序首先,我們從《詩經》排版來看,《螽斯》是《詩經》中《國風·周南》中第五篇。詩經開篇就是寫民間愛情的,第一篇《關雎》,第二篇《葛覃》,第三篇《卷耳》,第四篇《繆木》,第五篇《螽斯》,第六篇《桃夭》。詩經以愛情婚俗開篇,為大家呈現先秦人們的現實寫照。《螽斯》排名在《桃夭》之前,如果真是諷刺短歌,那麼為何要夾雜在愛情篇目中?
  • 《詩經·螽斯》,一首祝辭的詩歌,竟是宮廷劇裡螽斯門的典故
    看宮廷劇的人們總能發現劇裡的一宮之名都很特別,而且大部分劇裡都有「螽(zhōng)斯門」,比如《甄嬛傳》裡,太后知皇后並非良善,殘害皇嗣,為了警示她,就讓她在螽斯門罰站。《如懿傳》裡,因關於子嗣的口角,貴妃讓侍女阿箬在螽斯門罰跪;亦或者是妃嬪在螽斯門前求子祝禱。那麼這個螽斯門的典故是從何而來呢?故宮內螽斯門的典故就出自《詩經》中的第5篇——《周南·螽斯》螽斯羽,詵詵(shēn )兮。宜爾子孫,振振(zhēn)兮。
  • 《詩經》中的螽斯衍生無數藝術珍品
    螽斯,有人說它是蝗蟲,有人說它是蟈蟈。因為《詩經》中的一首詩,螽斯成為大眾青睞的吉祥紋飾,自宋代以來,以螽斯為題材的作品層出不窮,至今仍留存有不少藝術珍品。
  • 西周的人口論——讀《詩經》第五篇《螽斯》有感
    詳細的關於《詩經》的「採詩」成因以及《詩經》的內容8介紹可以參看關於「《詩經》的意義和開篇詩」一文。【原詩詩文】螽斯螽斯羽,詵詵兮。朱熹在《詩經集注》中解釋「揖揖,會聚也。蟄蟄,亦多意。」【詩意譯文】蝗蟲張開翅膀,群集在空中飛翔。蝗蟲是這樣的多,飛起來遮天蔽日。你的子孫多又多,家家中真是人丁興旺呀。蝗蟲張開翅膀,群集在空中飛翔。
  • 《詩經》欣賞 周南 螽斯
    >螽斯羽詵詵兮。螽斯羽薨薨兮。宜爾子孫繩繩兮。螽斯羽揖揖兮。宜爾子孫蟄蟄兮。【注釋】01、螽(Zhong):蝗蟲02、詵詵(Shen):眾多的樣子03、宜:多04、振振:多而成群的樣子05、薨薨(Hong):象聲詞,群蟲齊飛的聲音06、繩繩:延綿不絕,繁衍不息07、揖揖:群集的樣子08、蟄蟄(Zhe):多,聚集【理解】高亨認為這首詩歌是勞動人民諷刺剝削者的,以蝗蟲之飛眾來比喻剝削者子孫眾多,剝削人民之深
  • 《詩經》品讀:《螽斯》——螽斯振羽,萬世其昌
    計劃生育政策放寬之後,新婚新房、婚慶典禮可以貼這樣的對聯了,那麼,您知道「螽斯」是什麼意思嗎? 螽斯 詩經·周南·螽斯 螽(zhōng)斯羽,詵詵(shēn )兮。宜爾子孫,振振兮。
  • 古詩裡的小昆蟲:《詩經》裡的「螽斯」是一種怎樣的草蟲?
    而在這些動植物當中,「螽斯」無疑是最神秘的一種。 有人說「螽斯」是蝗蟲,有人說它不叫「螽斯」而該叫「螽」。究竟這是一種什麼樣的小蟲子呢?但即便只點過半部《詩經》,這個過程也帶給我不少樂趣。比如《國風·周南》裡的這一首: 螽斯羽詵詵兮。 宜爾子孫,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 宜爾子孫,繩繩兮。 螽斯羽揖揖兮。
  • 古詩裡的小昆蟲:《詩經》裡的「螽斯」是一種怎樣的草蟲?
    而在這些動植物當中,「螽斯」無疑是最神秘的一種。有人說「螽斯」是蝗蟲,有人說它不叫「螽斯」而該叫「螽」。究竟這是一種什麼樣的小蟲子呢?但即便只點過半部《詩經》,這個過程也帶給我不少樂趣。比如《國風·周南》裡的這一首:螽斯羽詵詵兮。宜爾子孫,振振兮。螽斯羽薨薨兮。宜爾子孫,繩繩兮。
  • 詩風不息·《詩經·風·周南·螽斯》學習
    第二篇選擇《螽斯》,當然也是有原因的了(,大家不妨猜一下原因),那就是-----希望你們這些聊城的麒麟們如蝗蟲一樣越來越多()。【詩旨有二】(1)《毛詩》認為此詩歌頌后妃子孫眾多也。言品德若螽斯,不妒忌,則子孫眾多也。(這是歷代觀點)(2)近代人為這是一首描寫部族或國家團結昌盛的讚歌。作者以螽斯集群飛翔時的壯觀景象,來形容國之興盛。
  • 《詩經·國風·螽斯》:裹在歷史文化氣息裡的蟈蟈兒
    《螽斯》《螽zhōng斯》,《詩經·國風·周南》中的第五首詩,詩題「螽斯」是昆蟲名。因身形和蝗蟲類似,容易被誤解。實際上,在生物分類學中,它們都是直翅目昆蟲,分屬不同的科——螽斯科和蝗科。在螽斯科裡,最常見的兩種昆蟲就是蟈蟈兒和紡織娘。在先秦時期的文化典籍裡,螽斯一般就是指蟈蟈兒。
  • 品讀詩經中的《周南·螽斯》,揭秘古人是如何祝福別人多子多孫
    下面我們來品讀國學經典詩經中的《周南·螽斯》,揭秘如何祝福別人多子多孫。螽斯羽,詵詵兮。宜爾子孫,振振兮。螽斯羽,薨薨兮。宜爾子孫,繩繩兮。螽斯羽,揖揖兮。宜爾子孫,蜇蟄兮。①螽(zhōng)斯:屬於蝗蟲一類,善產子。
  • 《詩經》中用39個字寫出蝗蟲大軍過境的情形,其詩生動有趣
    《詩經》作為中國古典文學的源頭之一,世世代代影響著歷代詩人們,其影響力不同凡響。而且《詩經》裡大多是以幾十字就表達出所想傳達的思想和內核。雖然短短幾十個字,但是讀來卻令人回味無窮。《詩經》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風大多是勞動人民們的所見所感,純樸真摯,生趣盎然,蘊含著許多道理和情感。這裡就以其中一首來看看到底是怎樣的生動有趣?《螽斯》螽(zhōng)斯羽,詵(shēn)詵兮。宜爾子孫,振振兮。螽斯羽,薨(hōng)薨兮。宜爾子孫。繩繩兮。螽斯羽,揖(jí)揖兮。宜爾子孫,蟄(zhé)蟄兮。
  • 詩經·周南·螽斯_朗讀、注音、翻譯及賞析
    詩經·螽斯詩經·國風·周南·螽斯原文螽斯[1]羽[2],詵詵[3]兮。螽斯注釋及注音[1]螽〔zhōng〕斯:俗稱蟈蟈,直翅目昆蟲,身綠色或灰褐色,善跳躍,雄螽斯顫動翅膀能發聲。[2]羽:振翅。[3]詵詵〔shēn shēn〕:眾多貌。[4]宜:合適,適宜。
  • 「原創」我對《詩經》螽斯的理解
    《詩經》當中有篇文章叫螽斯 螽斯羽①,詵詵兮②。 宜爾子孫③,振振兮④。螽斯羽,薨薨兮⑤。 宜爾子孫,繩繩兮⑥。螽斯羽,揖揖兮⑦。 宜爾子孫,蟄蟄兮⑧。蝗蟲拍打著翅膀, 成群飛來亂紛紛。 你的子孫多又多, 多得興旺又繁盛。
  • 「原創」我對《詩經》螽斯的理解
    《詩經》當中有篇文章叫螽斯 螽斯羽①,詵詵兮②。 宜爾子孫③,振振兮④。螽斯羽,薨薨兮⑤。 宜爾子孫,繩繩兮⑥。螽斯羽,揖揖兮⑦。 宜爾子孫,蟄蟄兮⑧。蝗蟲拍打著翅膀, 成群飛來亂紛紛。 你的子孫多又多, 多得興旺又繁盛。 蝗蟲拍打著翅膀, 成群飛來鬧哄哄。 你的子孫多又多, 多得興旺又繁盛。 蝗蟲拍打著翅膀, 成群飛來聚成團。 你的子孫多又多, 多得成片數不清。
  • 祝福他人多子多福的詩《詩經·螽斯》賞析
    詩經中就有一首詩是祝福他人多子多福的,我們來一起欣賞一下吧!螽斯煽動者翅膀,在空中嗡嗡作響。你的子孫那麼眾多,你的後代綿延不絕,世代昌盛!螽斯羽,揖揖yī 兮。螽斯煽動者翅膀,在空中成群的飛翔。你的子孫那麼眾多,家族一定和諧歡唱,安居樂業!
  • 人文課堂|《詩經》民俗故事(三):《螽斯》祝願多子多福
    《詩經》裡寫婚禮的詩,都寫到了對子孫滿堂的祝福。《大雅·假樂》有「千祿百福,子孫千億」的句子,典型地反映了「多子多福」的家庭倫理觀。《詩經》裡的許多美女,都是高大健壯的,被贊為「碩人」。「碩」就是大,「碩人」的高大豐美,在《詩經》裡屢屢成為被歌頌讚嘆的對象,這是由古人對生命、力量和生殖崇拜所決定的。不是壯碩的女子,很難滿足那樣熱烈的生育期望。《詩經》裡還有一首婚禮祝福曲,也是祝人多子多孫的,更是耐人尋味:螽斯羽,詵詵兮。宜爾子孫,振振兮。螽斯羽,薨薨兮。宜爾子孫,繩繩兮。
  • 《詩經·螽斯》由生殖崇拜到美食上桌的樂觀情懷
    這是一首奇特的詩,詩中所描述和讚美的是蝗蟲。螽斯就是蝗蟲又稱螞蚱,繁殖能力極強,破壞力也極強,一旦爆發蝗災,可以說所過之境遮天蔽日,寸草不生,完全破壞農作物,顆粒無收,餓殍遍地。 據《貞觀政要》的記載:貞觀二年,京師旱,蝗蟲大起。太宗入苑視禾,見蝗蟲,掇(duō)數枚而咒曰:"人以谷為命,而汝食之,是害於百姓。百姓有過,在予一人,爾其有靈,但當蝕我心,無害百姓。"將吞之,左右遽諫曰:"恐成疾,不可。"
  • 讀書筆記之《詩經》| 螽斯
    螽斯:詞條解釋為綠色或褐色的昆蟲,譯文多譯作蝗蟲。」,詵詵兮,同莘莘兮,眾多的樣子;宜:常譯作「多」;振振兮:形容繁盛的樣子;薨:hong,音同「轟」,薨薨兮,形容群蟲飛舞的聲音;繩繩兮:延綿不絕的樣子;揖:yi,蟄:zhe,揖揖兮,蟄蟄兮:表示眾多螽斯會聚匯集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