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要求我們黨「全面增強執政本領」,並從增強學習本領、增強政治領導本領、增強改革創新本領、增強科學發展本領、增強依法執政本領、增強群眾工作本領、增強狠抓落實本領、增強駕馭風險本領等八個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
本期關注的是,領導幹部要增強駕馭風險本領。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增強駕馭風險本領,健全各方面風險防控機制,善於處理各種複雜矛盾,勇於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艱難險阻,牢牢把握工作主動權。這就要求領導幹部必須增強憂患意識,既要有完善防控各類風險長效機制的能力,又要有勇於和善於處理各種危機的膽識和辦法,從而增強駕馭風險本領,借風揚帆、險中求勝。
增強憂患意識、防範風險挑戰要一以貫之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增強憂患意識、防範風險挑戰要一以貫之。對領導幹部來說,缺乏風險意識是最大的風險,始終增強憂患意識是提高駕馭風險能力的最重要的前提。
增強憂患意識不是杞人憂天,而是要抓住風險的本性,一以貫之地繃緊駕馭風險這根弦,始終做到居安思危,有備有患。一要抓住風險的客觀性,積極駕馭風險。風險是矛盾的一種集中體現,不以人的主觀願望而存在。風險當前,躲是躲不掉的,只有積極作為,才能使風險轉移,才能使風險得到化解。二要抓住風險的隱蔽性,主動識別風險。風險貌似從天而降,突如其來,但其實不過是一個矛盾的積累爆發過程,也有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只不過,這種轉變極其緩慢極其隱蔽,不易被察覺發現。風險面前,對於一個有準備的人來說會掌握主動,從容應對;但是對於一個沒有準備的人來說,就會覺得猝不及防,惶然失措。因此,領導幹部要見微知著,抓住苗頭,儘早介入風險治理。三要抓住風險的雙面性,趨利避害。風險來臨,如果處理得好,風險在可能變成機遇,如果處理不好,才可能變成危機。所以風險並不一定都是壞事,也可能成為好事,它不僅能夠倒逼應對者素質的提升,而且本身有可能帶來創新發展的機遇。風險的雙面性還表現在對於不同的主體來說,風險具有相對性。一個風險對一方主體來說是危險,但是對於處於對立面的主體來說就可能是機遇。這就要求領導幹部堅持辯證思維,能夠注意矛盾的對立面並創造條件促成其向好的方面轉化,轉危為安、化危為機。四要抓住風險的複合性,防範系統性風險。當前,我們面臨的風險既有國內的經濟、政治、意識形態、社會風險以及來自自然界的風險,也有國際經濟、政治、軍事等風險,而且這些風險可能複合發生,演變為系統風險。因此,習近平總書記要求,要力爭把風險化解在源頭。不讓小風險演化為大風險,不讓個別風險演化為綜合風險,不讓局部風險演化為區域性或系統性風險,不讓經濟風險演化為社會政治風險,不讓國際風險演化為國內風險。五要抓住風險的擴散性,操控風險。美國次貸危機表明,如果風險處置不當,有可能使區域性風險轉變為全國性風險,由一國風險轉變為全球性風險。因此,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面對波譎雲詭的國際形勢、複雜敏感的周邊環境、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我們既要有防範風險的先手,也要有應對和化解風險挑戰的高招;既要打好防範和抵禦風險的有準備之戰,也要打好化險為夷、轉危為機的戰略主動戰。
「徒善不足以為政」。防範風險挑戰要一以貫之,不僅要靠始終增強風險意識來內部驅動,而且要靠一種長期穩定的外部機制來確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