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經典·致電未來」
保時捷主題影展亮相
作為亞太地區的頂級影像盛事
第六屆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
(PHOTOFAIRS | Shanghai)
於 2019. 9. 20~ 22
再度回歸上海展覽中心
保時捷作為「影像上海」的聯合呈現夥伴,主題影展「致敬經典·致電未來」(Dream·Vision)於9月19日在博覽會上正式拉開帷幕。通過「傳奇人物」、「不朽設計」、「摯愛激情」、「未來願景」四個模塊立體詮釋保時捷歷久恆新的品牌魅力。
繼 2017 年初次攜手「影像上海」,保時捷已連續三年在博覽會上呈現精彩紛呈的影像之旅。
今年,保時捷攜手艾琳·孔 (Irene Kung) 、安東·寇班 (Anton Corbijn) 及馬克西姆·谷揚 (Maxime Guyon) 等多位蜚聲全球的攝影大師,透過他們獨特的藝術視角與保時捷一起講述對經典的致敬和未來的展望。
「從視界到世界」
永續未來生活圖景論壇
作為此次影展的特別環節,
保時捷首次在影展上舉辦了
「從視界到世界」——永續未來生活圖景論壇。
保時捷邀請多位來自不同領域、兼具可持續發展創新理念與實踐的嘉賓:藝術家薛松、攝影家馬嶺、衡山 和集創意總監令狐磊、家居及配飾設計師周圓、有機生活推廣者Sherry Poon、人像攝影師馮昱等共聚一堂。
嘉賓們分別從藝術、商業、文化、設計、環保等角度,共同探討可持續的生活方式,構建能夠調和過去與現在、城市與自然、自我與外界的和諧生活圖景。
「在過去兩年中,我們在』影像上海』上展出了諸多呈現了保時捷品牌魅力的經典影像。今年,我們希望能為大家帶來更多未來生活圖景及可持續發展相關的話題。」
保時捷中國總裁及執行長嚴博禹博士(Dr.-Ing Jens Puttfarcken)表示:「我們希望藉此論壇展開關於可持續發展的多維度對話和思考,並攜手更多夥伴,共同助力建設具有可持續性和韌性的未來。」
嘉賓分享
描繪可持續未來生活圖景
中國當代波普藝術家薛松
攜其為Taycan 原型車設計的
「和」字塗裝亮相,
並為來賓闡述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可持續發展理念。
在嘉賓分享環節,可持續的未來生活圖景變得更為清晰:馬嶺以中國茶文化為切入點,展開人與自然、人與自我相處哲學的審視;令狐磊則由可持續的廣義角度出發,分享如何通過文化力去重塑可持續的城市文化生活社區構想;帶著對生活美學的敏銳感知,周圓闡述了其在配飾設計、家居設計及運動中所蘊含的可持續創新理念和實踐。
以「循環之理」為題,Sherry Poon闡述了消費者對循環可持續生活方式的內在需求如何改變市場格局,並講述當眾多可持續品牌聚集在一起時,如何推動大眾可持續理念及生活方式的革新;作為人像攝影師,馮昱通過鏡頭捕捉現代人內心深處的情緒與渴望,分享人像攝影背後的故事,與來賓探討可持續的內在本真需求。
踐行承諾
可持續發展貫穿全價值鏈
可持續發展
是保時捷2025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也是保時捷企業責任的關鍵領域。
保時捷的目標很明確:
成為豪華汽車領域最具可持續性的跑車品牌。
在可持續發展方面,保時捷在多個方面積極開展舉措並取得良好進展。可持續理念也體現在保時捷每一臺跑車的整個產品周期中,從原材料採購、生產、運輸、使用,再到回收。例如,「可持續性」是保時捷在供應鏈採購中的評選標準之一;在生產環節,保時捷追求「零影響工廠」目標,即生產對環境不產生任何負面影響;在物流階段採取「綠色物流」策略,啟用綠色鐵路運輸方案,並越來越多地使用電動物流車輛。
此外,保時捷還推出了「Porsche Impact」碳排放計算器試點項目,讓客戶了解到其車輛在行駛過程中產生的碳足跡,並且做出相應碳補償,最終實現碳中和的目的。隨著全新保時捷純電動跑車Taycan的面世,保時捷已邁入電氣化的新紀元,並開啟可持續發展的下一個篇章。
持續創新
讓傳統與未來在此邂逅
作為享譽全球 70 餘載的跑車品牌,
保時捷有著深厚的歷史積澱。
保時捷中國總裁及執行長嚴博禹博士(Dr.-Ing Jens Puttfarcken)表示,「在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這個極具影響力的展示平臺上,我們希望通過影像藝術的形式,將保時捷的傳統與未來呈現給觀眾。我們將繼續以創新為動力,不斷續寫保時捷的跑車傳奇。」
你還可以在這些平臺
找到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