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看到一篇報導,說是用保溫杯泡茶會破壞茶葉中的茶多酚、維生素以及咖啡因等「營養成分」,浸泡時間太久,茶葉可能會釋放出重金屬來破壞健康,甚至致癌。先不說這個報導屬不屬實,但是在眾多茶具中,專家首推的「泡茶神器」一定是紫砂壺。
都說,一把好壺堪稱「古董」,明末清初文學家李漁,曾評價紫砂壺「茗注莫妙於砂,壺之精者又莫過於陽羨」,紫砂壺是中國最具特色的歷史手藝品,而隨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回歸,人們對紫砂壺的熱愛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越來越多的人喜愛紫砂壺,導致市面上的紫砂壺已經魚龍混雜,或許你買到的就是那循環往復沒有絲毫韻味的假紫砂壺。
化工壺
化工壺是指添加了化學試劑的紫砂壺,長期飲用對健康有很大的危害。
它的特點是其一顏色過於鮮豔,大紅大綠,大都是劣質陶土添加氧化物潤色而成;其二,表面過於光亮,一般是加入過多的玻璃水製成或是噴漿製品,沒有真正紫砂壺的紫砂感和顆粒感;其三,無紫砂壺特有的透氣性;其四,化工壺因為原料和工藝成本低,品質也低,所以要避免廉價壺;其五,難以包漿,不管如何泡養,留在化工壺表面的最多是茶漬,難有包漿現象。
手拉胚壺
手拉壺亦是假紫砂壺的一種,它的原料是極細的紫砂泥漿加高嶺土製成,但壺嘴、壺身是灌漿而成,除此之外,手拉胚壺壺身由機械操作,手拉成型,這也是模具壺用具上的不同。手拉胚壺因經過快速轉動,加上人為助力,所以壺裡面會有條紋出現。手拉胚壺的製作從紫砂工藝專業角度並不能算的上的是真正的紫砂壺。手拉胚壺因為藉助於機器因此,生產效率也是非常高的,一天一個人拉幾百個都不足為奇。而且手拉胚壺也失去了紫砂壺特有的透氣性,以及傳統手工製作的韻味。
灌漿壺
這種壺在原料和工藝上都不屬於紫砂壺,灌漿壺因1960年,大量的紫砂壺生產所需逐漸開始研製,但是在研製過程中發現,紫砂泥料因泥粒太大而並不能用來灌漿,所以現在出現的灌漿壺都是目數極小且失去透氣性的泥料加之玻璃水製成,這樣的泥料失去了透氣性,也因為是批量成型,灌漿壺的成本做工也很粗糙。
灌漿壺是在模具中流動冷卻成型的,所以在內壁在壺把等連接處,有足底處會有凹陷,即便外部有突起的地方,內部也會有凹陷。
代工壺
所謂代工壺是指制壺人自己不做壺,而是找人代做,說白了就是制壺人自己給自己造假,最後蓋上印章,籤上自己的證書,堂而皇之的在市面上出售。
宜興紫砂壺出名,並不只是制壺人的技藝精湛,大師輩出,也是因為宜興紫砂質地優良,含鐵量高,吸水率和排氣率好,用紫砂壺來泡茶,才可以讓茶的色、香、味發揮到極致。
判斷一把壺是不是好的紫砂壺,就要看它的標準泥料是否正宗,是否為原礦紫砂。
首先從「泥」來說
泥的好壞是決定一把壺的基礎,而千百年的傳承,是對宜興紫砂最大的認可。
宜興紫砂在本地俗稱為黃龍原礦、本山料,宜茶性是浙江、安徽等地外山料不能比擬的,泥料不正就算是在宜興本地燒制的紫砂壺,也不算真正的紫砂壺。
其次是「工」
工就是我們常說的工藝,分為「成型」和「製作」兩部分,「成型」又分為最原始的「全手」,是指完全手工製作,以及藉助模具定型的半手。
各種成型工藝中,全手為最好,半手次之,因為紫砂壺雙氣孔結構的物理性是不停拍打泥片的過程中形成的, 全手工做壺在沒有定型之前都是拍拍打打,這個過程是對氣孔的重組。
最後來說「型」
說到型,不免要提起一句話:「方非一式,圓無一相」,100個人做石瓢,也會做出100個樣子,是因為紫砂壺是手工工藝,很難做出同樣的東西,就算是同一個手工,不同創作階段,對於同樣壺型也會有不同的理解。
其實光素器也好,花器也罷,能在紫砂上讀出方中帶圓,圓中帶方的氣韻來的,都是上品。
紫砂壺凝結著厚重的文化內容,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和民族藝術的精髓,折射出古典美學對自然、質樸的崇尚,它不應該成為商人們為了牟利的手段。不光是為了自身的健康,也為了歷史手工藝更好的傳承,千萬不要貪圖便宜去買造假壺。
看完點個「在看」支持下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