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名的河南墜子戲《羅成算卦》中,談到一個故事:3月3日,太白李金星參加過王母娘娘的蟠桃宴會後,受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的指派,下界將白虎星收回天庭。
戲曲中變精通,太白金星奉令出了天庭,撥開雲霧來往下觀看,往東看到東海龍王的汪洋大海,向南看到了觀音菩薩的珞珈山,向西看到了如來佛祖的雷音寺,向北看到了大禹帝的飲馬泉。向上看到了玉皇大帝的靈霄寶殿;向下看到了十殿閻君把守的鬼門三關。
太白金星為此,一聲感嘆:怨不著,天下黎民有受不盡的苦。普天下,三山六水一分田。
在自然萬物的元素組合中,巍然屹立的高山峻岭對應著的正是流動不止的汪洋大海。
中國民間神話傳說中,掌管四海水域的神仙是四海龍王,也有頭撞不周山的水神共工,還有海神媽祖,水神河伯等。
關於四海龍王等水中之神,常在名著或文學作品或影視作品中出現,幾乎人人皆知。
比如,四大名著《西遊記》、《封神演義》和《寶蓮燈》等民間喜聞樂見的文學作品中,都有這些神仙的出現。
但與此對應的名山大川的自然神——山神,人們雖為常見,卻又模糊不清。
中國的名山大川很多,有36洞天72福地之說。高山峻岭更是多得數不勝數。
「天地之東西28000裡,南北26000裡……」全書共18卷的《山海經》一書中,就記載了一百多個邦國,550座大山,300多條水道,以及許許多多的邦國山水、地理、風土和物產等信息。
其中,《山經》以山為綱,按天地五方,分為東山經、西山經、南山經、北山經和中山經等5個山系。
書中以方向與道路互為經緯,有條不紊地將500餘座山脈地理位置、高度、形狀、谷穴及面積大小,進行了記載和概括。
按照民間的說法以及中國道經等古籍的記載,大大小小的每座山上,都有自己的山神。
由於山神和土地,分別掌管著一方區域的地方神。因此,《西遊記》中,唐僧取經團隊,每到一處,首先拘傳山神和土地,詢問了解當地的情況。民間也就留下了:「神仙下凡,先問土地(山神)」的說法。
山神是民間傳說中的自然神,既然每座山上都有不同的山神,那麼最高級別的山神又是誰呢?
有讀者或許會說,這個我知道!因為中國的三山五嶽最為有名,封神榜中,寫得清楚,五嶽神分別是東嶽泰山天齊仁聖大帝——黃飛虎、南嶽衡山司天昭聖大帝——崇黑虎、中嶽嵩山中天崇聖大帝——聞聘、北嶽恆山安天玄聖大帝——崔英、西嶽華山金天順聖大帝蔣雄。
神話名著《封神演義》中,周武王和姜子牙統領的西周大軍,進入澠池縣地界。面對勢如破竹的周軍,澠池縣總兵張奎,卻沒有絲毫的膽怯和退縮之意。
姜子牙派大將勸張奎說:五關都已歸周所有,澠池彈丸之地又怎能抵擋得住西周大軍。不如早降,免得落下殺身之禍。
張奎及其部下卻不領情,在孤城之下愈戰愈勇,接連殺死了黃飛虎、聞聘、崔英、崇黑虎和蔣雄等多位名將,其中還有周文王的兩個弟弟——姬叔明和臣叔升。
黃飛虎、聞聘、崔英、崇黑虎和蔣雄5人,魂上封神臺,被姜子牙封為「五嶽神」。黃飛虎不僅名列五嶽之首,還被元始天尊另賜予一柄「尚方寶劍」,加封黃飛虎執掌幽冥地府18層地獄,總管天地人間的吉兇禍福,還掌管著人、神、仙、鬼等自然萬物的生死輪迴之道。
那麼,黃飛虎是不是最高的「山神」呢?「源易緣」查閱資料發現:並非如此!
封神神話裡,黃飛虎雖然受封的神職不低。但他的長子黃天化,最後的造化比他還要大好些。
《封神演義》裡,黃天化拜師元始天尊12金仙弟子——青峰山紫陽洞清虛道德真君為師。封神大戰開始後,黃天化下山助周,成為姜子牙帳前的「四大先鋒官」將領之一。
當西周大軍來到佳夢關時,遇到了四個強大有神通的對手——魔家四將,也就是後來受封四大天王的東方持國天王魔禮海、南方增長天王魔禮青、西方廣目天王魔禮壽、北方多聞天王魔禮紅。
魔家四將武功和法寶了得,兩軍交戰中,周營屢屢被魔家四將打敗,甚至連姜子牙親自出陣,也沒有取勝。
面對強大的敵人時,看似不起眼的黃天化,手抱兩柄銀錘,騎著怪獸玉麒麟,利用稀世奇珍的先天法寶——攢心釘,輕鬆連殺魔家四將,破解了岐山關的圍困,取得了輝煌戰績。
但在後來的三山關,遇到三山關總兵孔宣手下的五軍救應使——高繼能,高繼能用法寶蜈蜂袋將黃天化斬殺。
「爾黃天化以青年盡忠報國,下山首建大功,救父尤為孝養;未享榮封,捐軀馬革,情實痛焉……特敕封為管領三山正神炳靈公之職。」
中國的漢語中有三山五嶽的說法,往往也是先論三山,再談五嶽;
封神時,「封神榜」中姜子牙先封的是三山神——黃天化,然後再封的才是五嶽神。如果封神有先後輕重高低之別的話,那麼黃天化所封的神位,就要高於或略高於他的父親。
這也就是說,少年英雄黃天化因其忠孝品德和封神大戰中的成績,榮登「功臣榜」,成為自然神中級別最高的山神。
開卷有益,原創不易。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寫成,感謝大家訂閱專欄,閱讀完整內容。如果喜歡,歡迎轉發和評論,留言或私信互動。
參考文獻:《西遊記》、《中國民間神話傳說》、《易經》、《中國道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