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穀雨,是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穀雨一到,就預示著夏天的腳蹤近了,因為下一個的二十四節氣便是立夏了。
正如我們所了解的那樣,中國自古以來就是農耕型的社會。有句話怎麼說來著,叫做:「士農工商」,並且還有一句話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農」的地位僅排在「士」的後面,就可見「農」在中國古代的重要性了。
單從字面上來說,「穀雨」中的「谷」為糧食的總稱,而「雨」則代表著水,合起來的意思就是「糧食的水」了。史料《通緯·孝經援神契》中記載到:「清明後十五日,鬥指辰,為穀雨,三月中,言雨生白谷清淨明潔也」,只不過此所謂「三月中」為農曆的時節,並不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罷了,單從名字就可以知道「穀雨」對於農作物的重要性了,也足可見「穀雨」時節對於農戶來說意味著什麼。
二十四節氣:清明,今年更惹幾多愁
就以南方來舉例說明:南方主要的糧食作物是稻米,而早稻通常在每年的3月底到4月初播種,在4月下旬到五月上旬插秧,穀雨當時,稻穀初插,正是需要雨水滋潤的時候,常言有道:「春雨貴如油」,想必就是形容這個時候雨水吧。
說清明節氣有清明節,那麼穀雨節氣有穀雨節嗎?
嘿,您別說,還真有嘞!
山東榮成,在每年的穀雨這一天會舉行「祭海」活動,然後楊帆出海捕魚,不僅如此,還有著「走穀雨」和喝「穀雨茶」的風俗,所為「走穀雨」就是青年婦女的走村串親,或者到野外走走,而所謂的「穀雨茶」便是人們相信穀雨這天的茶有清火,闢邪,明目等功效,因此不管穀雨這天的天氣如何,都會採上二兩茶回家喝上一喝。
我想,二十四節氣,自有二十四種不同的文化內涵,越去了解,就越會被他所吸引。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結束了。
(以上圖片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