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保衛戰圓滿收官

2021-01-08 中國環境

  歲末年初,生態環境部傳來好消息:2020年1-11月,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品質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87.9%,同比上升5.4個百分點;重度及以上汙染天數比率為1.1%,同比下降0.5個百分點; PM2.5平均濃度為3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8%;O3平均濃度為14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7%。其中, PM2.5平均濃度已達到世衛組織第一階段35微克/立方米的目標值。

  「達到這一目標是非常不容易的。」生態環境部綜合司司長徐必久說。2020年,一直作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重中之重的藍天保衛戰,可以用有計劃、有重點、有實招、有成效來總結。

  有計劃:三年之約,圓滿履行

  2018年6月,《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設定了2020年的目標:明顯改善環境空氣品質。

  將這一目標進行拆解,可以看到一系列細化指標:到2020年,PM2.5未達標地級及以上城市濃度比2015年下降18%以上;重點區域鐵路運輸比例達到50%以上;全國基本完成「散亂汙」企業綜合整治;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的平原地區基本完成生活和冬季取暖散煤替代……

  3年後的「十三五」收官之年,藍天保衛戰交出了一份「PM2.5和優良天數均提前超額完成『十三五』目標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生態環境目標如期高質量實現,人民群眾生態環境獲得感顯著增強」的答卷。

  回望一年來,這份答卷是如何寫就的?

  連續四年不間斷,持續開展秋冬季大氣汙染治理攻堅行動。三大重點區域攻堅措施各有側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和汾渭平原將推進清潔取暖散煤替代工程作為首要任務,長三角地區則嚴防「散亂汙」企業反彈和大力推進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以時間、區域、對象、問題、措施五個精準,實現對症下藥、靶向治療。

  堅持績效分級,有效應對重汙染天氣。在2019年《重汙染天氣重點行業應急減排措施制定技術指南》的基礎上,發布2020年修訂版指南,將實施績效分級的行業從15個擴展到39個,並追加針對移動源和績效分級的兩份細化文件,細化移動源管理要求,規範績效分級流程,讓重汙染天氣應對更加有的放矢。

  開展科技攻關,明晰區域秋冬季大氣重汙染成因。2020年9月,集合了295家科研單位、2900多名科研人員的大氣重汙染成因與治理攻關項目圓滿完成各項研究任務,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秋冬季大氣重汙染成因、重點行業和汙染物排放管控技術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成為推動「2+26」城市空氣品質持續改善的有力支撐。

  磨礪始得玉成。在統籌兼顧、精準施策下,在進入「十四五」、開啟美麗中國建設新徵程的重要時間節點,藍天白雲、清新空氣在全國各地已越來越常見。

  有重點:秋冬季重點治理PM2.5,夏季重點治理臭氧

  「夏季臭氧汙染,已成為我們打贏藍天保衛戰的重要『攔路虎』,與秋冬季PM2.5汙染一起成為擋在我們面前的『兩座大山』。」 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監測司司長柏仇勇曾如此描述藍天保衛戰的兩項難點工作。

  而解決這兩個難點的利劍,就是以重點區域、重點汙染物、重點時段和重點領域為抓手,以強化區域聯防聯控為手段,完善重點區域協作機制。

  重點區域在重點時段加緊部署。2020年6月,長三角區域大氣汙染防治協作小組第九次工作會議下決心加大對長三角地區石化、印染、工業塗裝等行業的整治力度。2020年9月,汾渭平原大氣汙染防治協作小組聯絡員會議總結研討汾渭平原協作機制相關工作開展情況。2020年10月,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和汾渭平原秋冬季大氣汙染防治工作座談會明確,要對標對表,全面梳理藍天保衛戰各項任務落實情況,對未完成的任務拉條掛帳、倒排工期,確保年底前全面完成。

  重點汙染物聚焦重點領域逐個擊破。針對2020年6月-9月的夏季臭氧汙染,VOCs治理攻堅行動正式打響。5輪次監督幫扶工作統籌相關專家、執法和技術骨幹3172人(次),編成168個工作組,深入11省(市),對涉VOCs排放的石化、塗裝等主要行業、工業園區、企業集群進行指導幫扶。三個月時間,共檢查企業11.7萬家,累計發現各類揮發性有機物問題10.5萬個。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聯防聯控重點區域有了新變化。起步較晚、基礎薄弱的蘇皖魯豫交界地區被加入重點管控名單,四省相關城市將統一環境標準、統一執法檢查、統一重汙染天氣應急聯動,以推動這一地區強弱項,補短板,提升治理水平,加大治理力度,實現整個區域空氣品質的加速改善。

  有實招:一組組沉甸甸的數字凝結汗水與付出

  計劃是前提,重點明確方向,而成效的取得需要靠實打實的招數。

  我們來看一組數據。

  6.9個優良天。夏季臭氧汙染攻堅結束後,82城平均每個城市增加6.9個優良天,重點區域2020年6月-9月VOCs和NOx排放量雙下降,O3汙染天數同比減少39%;優良天數比率達到76.7%,同比提高14.1個百分點,為全年優良天數目標超額完成奠定了基礎。

  9億千瓦。截至目前,已經實施超低排放改造的煤電機組約9億千瓦,全國約6.2億噸粗鋼產能正在進行超低排放改造,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減排量分別為24萬噸、42萬噸、5萬噸,佔鋼鐵行業排放量的30%、30%、4%。

  2500萬戶。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清潔取暖改造已經完成約2500萬戶,基本完成了平原地區散煤替代任務目標,清潔取暖對區域冬季空氣品質改善的貢獻率達1/3以上。

  188萬臺。截至2020年12月,31個省(區、市)完成編碼登記非道路移動機械188萬臺,設備老舊、油品低劣,排放量巨大的非道路移動機械從此能夠做到精準監管。

  一組組沉甸甸的數字凝結了各方艱辛的汗水與付出,在四川省,「四川大氣汙染防治」微信群在臭氧汙染區域預警啟動以來,每日24小時不間斷密切配合,加強防控;

  在山西省,太鋼不鏽鋼股份有限公司不惜成本,投入4億多元實施超低排放改造,汙染物減排量達50%以上,成為太原市目前唯一一家重點行業績效分級A級企業;

  在山東省,聊城新奧燃氣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馬鈞寧帶領他的煤改氣團隊從2020年6月開始便進入「5+2」「白加黑」工作模式,只為在採暖季來臨之前,讓每一家煤改氣用戶都能溫暖過冬。

  有成效:北京持續優良天數已經超過40天

  2020年秋冬季以來,截至2020年12月27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長三角區域三大重點區域80個地級及以上城市重度及以上汙染天數共計100天,比2019年同期減少95天,減少幅度達47.8%。北京市2020年進入秋冬季以來還未發生過重汙染過程,持續優良天數已經超過40天,「這在北京有PM2.5記錄以來是第一次,充分體現了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成效。」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表示。

  但他同時指出,我國生態環境保護仍然任重道遠,生態環境質量從量變到質變的拐點還沒有到來。

  「十四五」時期,汙染防治攻堅戰由「堅決打好」向「深入打好」轉變,所面臨的矛盾和問題層次更深、領域更寬、要求更高。大氣汙染治理也將創新打法,在總體思路中,列出「提氣、降碳」兩項,統籌推進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和二氧化碳排放達峰行動。

  那麼,在「降碳」的新目標下,「十四五」時期藍天保衛戰將如何開展?

  由於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與大氣汙染物排放具有同根、同源、同過程的特點,降碳與減汙之間可以產生很好的協同效應。「加快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嚴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項目建設。建設清潔低碳能源體系,把發展非化石能源、削減化石能源消費量作為治本之策。加大交通運輸結構優化調整力度,推動公轉鐵、公轉水和多式聯運。選擇典型地區和城市,開展環境質量達標與碳排放達峰『雙達』試點示範。」黃潤秋說。

  此外,要強化工作統籌,統一政策規劃標準制定、統一監測評估、統一監督執法、統一督察問責,為實現減汙降碳協同效應提供支撐保障。

相關焦點

  • 藍天保衛戰收官在即 東海航空持續在行動
    民航資源網2020年9月28日消息:為全面貫徹落實民航局打贏藍天保衛戰的戰略部署,正確認識打贏藍天保衛戰的重大意義,東海航空全面部署安排,加強綠色管理理念,全力持續推進完成藍天保衛戰重點任務和專項工作。
  • 南昌機場打贏藍天保衛戰專項督查圓滿結束
    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鄧譽雯 報導:根據民航局《關於統籌做好2019 年民航打贏藍天保衛戰專項督查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和計劃司召開的「打贏藍天保衛戰專項督查工作啟動會」統一安排部署,5月13日至14日,由民航新疆管理局計劃統計處處長楊格帶隊的第七督查組對南昌機場打贏藍天保衛戰的組織領導、管理機制、項目實施等方面進行了檢查。
  • 清風漫捲白雲飄——朔州市打贏藍天保衛收官戰綜述
    2020年的歲尾,也是藍天保衛戰收官之年的最後衝刺階段,這座城市的空氣指數變成了跳動的心聲,時時刻刻牽動著為打贏藍天保衛戰而奮戰在一線的工作人員神經。12月31日24時,我市市區空氣品質指數AQI定格在4.78,收穫了最後一天的「藍天」。當看到這個數據,我們的工作人員臉上露出欣慰而疲憊的笑容。
  • 2019「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解讀
    北極星大氣網訊:2019年的藍天保衛戰將強化區域聯防聯控,繼續實施重點區域秋冬季攻堅行動。積極穩妥推進散煤治理,深入推進鋼鐵等行業超低排放改造、「散亂汙」企業及集群綜合整治、工業爐窯綜合整治、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汙染治理。實施《柴油貨車汙染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有效應對重汙染天氣。做好消耗臭氧層物質淘汰管理。
  • 七絕•贊藍天保衛戰
    步韻奉酬文之苑29先生《大霧》詩一首【贊藍天保衛戰】煙霾裹霧蔽長空,寂寞嫦娥宅月宮。忽報人間齊奮戰,藍天攜日破朦朧。附文之苑29先生原玉七 絕 《大霧》 茫茫大霧滿天空, 縹渺如煙上九宮。 城鎮難分樓閣影, 鄉村山水盡朦朧。
  • 助力藍天保衛戰,亳州打造機動車「天地人車油」綜合監管體系
    亳州市2020年度 PM2.5均值為47微克每立方米,同比2015年下降18.8%,圓滿收官「十三五」,完成藍天保衛戰任務。【來源:市生態環境局】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 賀州市全力打好藍天碧水保衛戰
    隨著藍天、碧水保衛戰的不斷深入,賀州漸漸展露出眉清目秀的嬌美容顏。2020年,賀州市生態環境治理的步伐更加堅定,並始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方向不變、力度不減,汙染防治攻堅戰取得良好成績,壽城賀州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生態環境更優美了。
  • 藍天白雲不是「喊」出來的(河洛觀潮)
    「藍天白雲不是『喊』出來的,而是『幹』出來的。」近日,市委書記李亞在全市秋冬季大氣汙染防治攻堅推進會上強調,各級各部門要立足於實、致力於做,提升站位、從嚴治標、持續治本,堅決打贏大氣汙染防治收官戰決勝戰。這就是在提醒我們,打贏藍天保衛戰,既要有「錨定目標」的決心,更要有「真抓實幹」的韌勁。
  • 冷鋼怎樣打好藍天保衛戰
    企業所屬的鋼鐵行業屬高能耗、高汙染、去產能的行業,國家推出的「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標準」以及企業目前的裝備水平和現狀,為打好藍天保衛戰增加了艱巨性。同時,國家對鋼鐵行業要求要以環保工作為引領,因此在「差異化」環保政策導向下,停產、限產都將與環保水平掛鈎,這對公司生存增加了極大的不確定性。環保任務重,冷鋼怎麼辦?唯一出路是按中央要求,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
  • 各地頭條 | 邯鄲市委、市政府召開2020年全市打贏藍天保衛戰電視...
    高宏志指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是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決勝之年。抓好大氣汙染防治,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任務目標能否順利完成,事關中央和省決策部署能否落地落實,事關邯鄲的對外形象和全局工作,意義重大、責任重大。今年以來,邯鄲市開局總體不錯,為打贏藍天保衛戰奠定了良好基礎,但接下來的任務還很重,切不可掉以輕心。
  • 社企共建一片綠 助力藍天保衛戰
    為了積極響應「藍天保衛戰」,讓轄區企業和居民樹立植綠、護綠、愛綠的生態文明意識,3月20日上午,長沙市開福區青竹湖街道霞凝港社區攜手湖南建工混凝土有限公司在小沙河畔開展「社企共建一片綠 助力藍天保衛戰」植樹公益活動,以實際行動,打好「藍天保衛戰」。.
  • 中國工程院正在評估「藍天保衛戰」實施效果
    本報記者 李豔潔 北京報導今年是三年「藍天保衛戰」的收官之年。「中國工程院正在就『藍天保衛戰』行動計劃實施效果進行評估,預計1月中旬出結果。」12月8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賀克斌在「一帶一路」綠色創新大會暨創新與可持續發展論壇開幕式上介紹。
  • 圖說「十三五」丨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
    「十三五」時期,各地區各部門打響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推動我國生態環境保護髮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緊緊盯住重點區域、重點汙染物、重點時段、重點領域,持續實施秋冬季攻堅行動。深化重點區域大氣汙染聯防聯控,老百姓明顯感覺藍天白雲更多了。著力打好碧水保衛戰。持續開展飲用水水源地生態環境問題排查整治,7.7億居民的飲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有力提升。長江經濟帶95%的省級及以上工業園區建成汙水集中處理設施。
  • 長沙:全民參與「藍天保衛戰」 交出驕傲文明答卷
    (一幅幅五顏六色的彩筆畫,描繪出小朋友們心中的藍天綠水。)(在小朋友們的畫筆下,到處是藍天白雲、青山綠水、柳綠花紅。)(全國文明家庭獲得者羅華發起藍天保衛倡議。社區三點半課堂的小朋友們帶來的合唱《低碳貝貝》,用輕巧簡單的音樂來講述環保知識,號召大家從自身做起,參與到低碳生活和「藍天保衛戰」中來。擺放在現場的一幅幅五顏六色的彩筆畫,描繪出小朋友們心裡的藍天綠水。12月初,跳馬鎮斑竹塘社區在轄區內徵集「天天天藍 生命燦爛」環保主題繪畫作品,共徵集畫作60幅,評選出6幅優秀作品,現場對獲獎代表頒發證書和獎品。  藍天保衛戰,我是踐行者。
  • 石獅精準剖析臭氧源 打好藍天保衛戰
    作為全國較早開展大氣臭氧源解析的縣級市之一,石獅2019年立項開展大氣臭氧源解析工作,首次精準剖析臭氧汙染源,通過採購項目公開招投標,依託專業技術團隊開展大氣臭氧源解析項目研究,探明影響石獅空氣品質的臭氧汙染來源,並以技術數據為管理服務,對本地空氣汙染源實施精準防控,打好「藍天保衛戰」。
  • 旌德縣: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
    近年來,為了守護這片綠水藍天,旌德縣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著力打造生態文明建設示範樣板,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制度體系、生活方式,確保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讓這裡的碧水藍天招引八方人氣。汙水變清泉,淨水甜心尖日前,記者來到旌德縣域鄉鎮汙水處理設施及配套汙水管網PPP項目,全縣鎮級汙水處理監控中心正有條不紊地運行。
  • 從高空延伸到大地 東航打響「全域藍天保衛戰」
    《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錢擘 通訊員郭萍  報導:1000多臺燃油車輛正在被新能源車所取代,通過這些車「油改電」,全年可節約燃油200萬升,削減油耗成本約1000萬元,更有效減少了碳排放……這是東航落實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針對地面車輛節能減排採取的措施。
  • 常務會日曆 | 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
    常務會日曆 | 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 2018-06-13
  • 我市堅決打好青山 藍天 碧水 淨土四場保衛戰
    (記者張伯陽)記者從日前召開的全市生態環境保護暨秦嶺北麓專項整治推進會上獲悉,我市將堅持問題導向,聚焦重點難點,用足精力、下足功夫,著力解決突出問題,堅決打好青山、藍天、碧水、淨土四場保衛戰。
  • 華州區:任武志檢查藍天保衛戰決戰決勝攻堅行動
    12月22日上午,華州區副區長任武志對全區藍天保衛戰決戰決勝攻堅行動開展情況進行檢查。任武志首先檢查了機動車禁限行措施落實情況,並對在嚴寒中堅守工作崗位的交警同志表示親切慰問。任武志要求,全區各鎮(辦)、各相關部門必須要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切實加強工作力度,全面巡查、全面監管、全面執法,以嚴厲查處曝光一批露天焚燒及煙花爆竹燃放行為等環境違法典型案件為切入口,全力衝刺藍天保衛戰決戰決勝攻堅行動。(通訊員:劉瑞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