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到底有多醜惡,恐怕我們永遠無法想像。
「喜歡就下藥,得不到就毀掉。」
這句話幾乎已成了網絡紅語,真相卻讓人心寒到骨子裡。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有的人卻一直在地獄中駐足預謀,可怕的是,惡魔已化成人形,讓人無從辯別。
自己以為只有在電影中惡劣卑鄙之人,實質上離我們並不遠,甚至就潛伏在身旁。
1.魔鬼在身邊而不知曉
廣東深圳,一篇女孩在餐廳吃飯差點被男同伴下藥的網帖引發關注。據當事女生描述,店員發現男同伴下藥並及時告知自己。
餐廳店員說,發現女生水杯被下藥後,一直站在女生身邊,隨後以添水為由把水換掉了。女生已報警。
這女孩是幸運的,她遇到的三觀正並超有正義感的店家,在目睹男子下藥後,機智地以續水為由換掉了藥水,並悄悄提醒女孩,最終,女孩躲過了一劫。
但男子的惡劣行徑是不能忽視,更加不能容忍。主觀上嫌疑人是抱有強姦的目的「看海綿寶寶好看,想跟其發生親密關係」
實質上,他已經著手實行犯罪,但由於嫌疑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
法律會伸張正義,但已造成的傷害卻無法被彌補。
有一個很恐怖的點是:如果趙南溪下藥後,女生喝下了那杯水,那個女生或許不會報警,甚至這件事不會出現在大眾視野中。
沒有哪個女生被侵犯了還願意說出來的。
現在我們看到這件事,恰恰是因為趙南溪沒成功,作案中途被人發現並揭穿。
就憑現在大家的關注度,女生沒被侵犯,精神上承受的壓力也不可小覷。
而一個女子就沒有這麼好運了,她專心致志的玩手機,對杯中有料毫不知情,她一口喝掉後,藥效發作,兇手便攙扶神志不清的姑娘去了賓館,隨後實施了性侵
人性的險惡,道德的淪喪,都不過是家庭教育的缺失。
在深圳女孩揭發之後,該男子的母親馬上聯繫了女孩,這明顯是對兒子的包庇與縱容的一貫作風。
內心陰暗,壞是體現在骨子裡的,與從小的家庭教育關係非常大,犯大錯是必然。
2.精心布局殺妻的兒子,母親說是一時糊塗。
去年6月,王女士和丈夫去泰國旅遊,懷孕3個多月的的她被丈夫推下懸崖。
王女士和丈夫是一見鍾情,她本身做生意有些積蓄,並不在意財產,以為自己遇到了對的人,便進入婚姻的殿堂。
很快兩人有了孩子,丈夫勸說她去旅遊,散心,這樣對寶寶好。
到了山頂,丈夫吻了吻她,然後一把把懷孕的她推了下去。
因為有樹枝的緩衝,孕婦僥倖撿回一條命,但也終身殘廢。
從ICU醒來,她選擇報警。婆婆馬上趕過來勸她,在明知自己的兒子有賭博惡習、因為搶劫坐過牢的情況下,為他辯駁說兒子一時糊塗,求她看在孩子的份兒上放他一馬,去做假證說不是他推下去的。
這也太辣眼睛了吧,兒子千萬百計謀財害命,還要剛從鬼門關撿回來一條命的人,做假證來保兇手,保他回來再殺自己一次嗎?
更何況大難不死,不是因為兇手心慈手軟放過她,而是因為其他外部因素而有幸躲過一劫。
憑什麼要原諒加害自己的人,對兇手仁慈,就是對自己殘忍。在他做一切準備謀害的動作上,他為何就沒有半點人性良知!
從這個婆婆的言行中就可以得知,能殺妻殺子的人與他的家庭教育有關係。
魔鬼,也曾是一張白紙,父母和環境,就是那隻筆。
3、處心殺人都只是個孩子
2016上海冰櫃殺妻藏屍105天,兇手母親對著記者哭訴:「我兒子是小孩,只怪兒媳固執不聽勸」
當記者問:
「為什麼不去給受害人家屬賠禮道歉?」
朱曉東母親一臉委屈:
「我們去道歉有用嗎?他們不願意接受和解,一定要槍斃。」
當談到兒子時,她不停辯解:
「我就這一個兒子,他是無意的……他只是失手,他也是個小孩……」
說到被害人楊儷萍時,她卻說:
「說我兒子騙她辭職,她也不是小孩子了,周圍那麼多朋友和同事,難道沒人勸她嗎?這說明她的脾氣也很固執。」「說我兒子用她的錢,他們已經結婚了,楊儷萍也不是小孩子,這也是她自己認可的,是他們兩個人的事情……」「還說我兒子把楊儷萍藏在冰櫃裡,是有預謀的,這能預謀什麼, 他是害怕了啊!」
這個母親的雙標是滲進了骨子裡自私與無情。
兒子處心積慮,步步奪命,十惡不赦,在她眼裡居然成了衝動失手,三十多了還是個孩子,而兒媳,就成了要背負一切責任的成年人。
如此雙標,說是縱子其實是在殺子。
白巖松:家庭教育決定孩子的一生。
孩子是社會的重要因子,他們的一念之間,便是地獄與天堂。
與其一味教育女性注意安全,還不如指出動機的卑鄙與行為的惡劣。
4、一種狡猾的聰明和不知悔改的悔恨。
前幾天,成都一個8歲的男孩,在電梯裡被一個17歲的少年暴打到體無完膚。
施暴男孩兒的媽媽知道了兒子的行徑後,打電話給被打男孩兒的父母說希望能私了,不管提什麼要求,都儘量滿足,事情已經出了,希望他們能給她,也給她的孩子一個重新做人的機會。
但8歲男孩父母不肯私了,打人者的奶奶上門一跪不起,求他們對自己的孫子網開一面。
多麼恐怖的動力,老人家的跪誰受得起,可她就用道德來綁架受害者,逼迫別人饒恕,真是無比的自私。
可氣的是,他們根本沒有意識到孩子造成的嚴重後果,只是一再為孩子開脫。
父母愛孩子沒錯,但社會不會寵著你的孩子。父母可以輕易原諒,社會只會零容忍。
一種狡猾的聰明和不知悔改的悔恨。
事實證明,無恥總是與不要臉深深綁在一起的。
魯迅先生說過:道德常常能彌補智慧的缺陷,然而,智慧卻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空白。
人生自古誰無錯,但是我們不能容忍一個靠著道德綁架,鑽法律漏洞、惡意傷害別人卻什麼責任都不用承擔的人。
(我是想想,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