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本文為心繫农業獨家原創內容,侵權必究)
「久病床前無孝子」下一句是什麼?看完後半句才知道有多現實。
國土面積遼闊,因各地的政治地理環境不同,經濟文化發展水平也極度不平衡,導致各個地方的文化差異也很大,不僅是方言,還有一些生活習慣以及風俗都各不相同。但是即使這樣,在民間依舊流傳著很多大家都十分認可的俗語,這些話雖然通俗易懂,但是卻蘊涵了大智慧。比如大家都十分熟悉的那句「久病床前無孝子」。
中國一向注重孝道,父母付出畢生的心血養育兒女,到老了也希望兒女能夠常在身邊陪伴,盡子女的義務,孝敬父母。但是如今社會生活節奏這麼快,年輕人忙著工作談戀愛結婚生子,回家陪父母的時間越來越少。
父母身體健康的時候還好,能夠自己照顧自己,孩子們只需要經常回家看看就行。但是一旦家中有老人生病,時間長了就會變成累贅,尤其是現在很多的90後都是獨生子女,父母生病後身邊也沒有個可以互相頂替的人,全部的責任都落在一個人頭上。即使孩子再孝順,時間長了,也難免會有抱怨情緒。這就是「久病床前無孝子」的意思。
這句俗語除了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前半部分,其實還有下半句,是說夫妻關係的,叫做「久貧家中無賢妻」。從字面意思也可以理解,這句話是說,如果一個家庭長期處於貧困當中,無論當初的那個女主人多麼善良賢惠,時間久了也會不滿意。同樣的意思還有一句叫「貧賤夫妻百事哀」,說的也是這個意思。很多看到後半句的網友都表示「過於現實」!
真的是一句話道出了中國式父母夫妻關係,太精闢了!雖然說中國作為一個傳統文化比較深厚的國家,很多傳統文化比如說「孝敬父母」「相夫教子」在古代的時候是人們的行為準則,但是如今很多年輕人的觀念都變得十分開放,尤其是感情婚姻等,都能想得開。父母們為了不給孩子們添麻煩,也儘量選擇自己養老。
不過如果家中有老人的,一定要經常回家看看,不要因為「子欲養而親不待」而後悔。
(以上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