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儲蓄向全民負債轉變,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麼?這些錢都花哪了

2020-12-17 逸雲財富

文:曇花

俗話說:手有餘糧,心中不慌。但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國人存錢的習慣漸漸消失了,透支消費卻越來越多。近年來,中國的儲蓄率一直在下降。2010年至2017年,居民儲蓄佔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由25.4%下降到12.7%。也就是說,中國人每掙100元,只能存下來12.7元。比儲蓄率下降更糟糕的是,中國的債務比率正在迅速上升。到目前為止,中國的人均債務約為133400元,總債務約為2000億元。

中國人喜歡存錢,喜歡按照規章制度處理一切事情。我們喜歡計劃錢的去向,不像是外國人民更加的隨意,覺得錢賺來就是可以肆意花掉的。此前,我國的居民存款實現連續多年增長,並且理論數據非常漂亮,居民(個人)存款總規模達到77.66萬億,按照居民4.5億計算,平均每個家庭的存款餘額達到17萬,如果按照這個理論,每個家庭平均存款17萬。

但自2010年以來,中國居民的銀行儲蓄大幅下降。中國人不喜歡省錢。他們不喜歡把它存入銀行。那麼,中國人的錢都去了哪裡呢?為什麼中國家庭的負債率越來越嚴重?

從中國社會消費總量來看,它與負債率並不成正比,社會消費只佔很小的一部分。中國的大部分貸款流向了房地產和汽車行業。也就是說,房貸和車貸佔了債務總額的絕大部分。

根據相關的數據顯示,我國的城市家庭總總產佔比最大的就是房地產,佔比高達78%,現在我國的房產總市值大概是65萬億美元,遠超了歐美等發達國家的總和,2018年我國個人住房貸款餘額是24.9億元,十年前這個數據為3.5萬億元,十年間住房貸款餘額增長21.4萬億。

車貸也是如此。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高質量的生活。私家車無疑是邁向高質量生活的第一步。雖然汽車的價格與房價相比是小巫見大巫,但大多數人仍然需要貸款來買車。同時,車貸比房貸少,但還款期也較短。短期內,人們的壓力並不比房貸低,導致負債率飆升!

負債率上升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也與人們消費觀念的改變有關。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西方文化逐漸滲透到中國人的生活中,導致人們消費觀念的改變,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接受超前消費。在當今社會,即使很多人的經濟能力不強,他們也可以通過信用卡、花唄、借唄、小額貸款等方式超前消費,提前購買商品,有錢時再償還。

確實,一些良性的超前消費確實便利了人們的生活,解決了人們的迫切需求。但是對於一些自控能力差的人來說,超前消費就像一個黑洞,把他們一步步拉入深淵,最終透支到無法償還,毀掉了他們的生活。

目前,一些平臺為了賺取更多的利潤,把貸款門檻定得很低,審核容易通過,使得一些自我控制能力差的人很容易獲得貸款,導致負債率飆升。特別是在一些網貸平臺,審核系統並不完善,只要你填寫一些基本信息,經過三到五分鐘的審核,就可以獲得貸款。然而,只有在有需求時才有市場。網貸的出現正好滿足了一些人的需求。歸根到底,這是由於人們消費觀念的改變。

此外,雖然國內通貨膨脹率不高,但與十年前相比仍有較大差距。然而,隨著物價的上漲,人們的工資並沒有以同樣的比例上漲。生活費用不斷上漲。現在,隨著儲蓄率的下降,負債率也在飆升。

幸運的是,國家現在已經開始規範這種情況。房價上漲受到政策的抑制,監管部門也在加強對網貸平臺的監管。相信經過嚴格的改革,中國的儲蓄率和負債率一定會發生變化。

本文由逸雲財富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儲蓄大國」變成「負債大國」?人們不再儲蓄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受此影響,我國的儲蓄率在全球常年都處於第一,在去年年底我國儲蓄總量已突破200萬億元,成為當之無愧的「儲蓄大國」。回顧來看,在2000年我國的儲蓄率已經達到35%,而在2008年該數據則飆升為51%。單獨來看,這數據似乎不高,但是在2005年那會兒,全球的平均儲蓄率只有19.7%左右。
  • 中國人負債總額突破200萬億,人均負債13萬,我們的錢都去哪了?
    文:百川我國的儲蓄率多年以來都處於世界領先的地位,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統計,我國是世界都公認的儲蓄大國。老一輩的中國人都有儲蓄的習慣,從明朝時就已經有「錢莊」出現,其實和銀行有相同的性質。到了清朝,就有了我國第一家銀行。我國的儲蓄觀念其實是世代傳承的,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這個傳承也被打破了。
  • 中國進入「全民負債」時代,人均13萬債務,到底把錢花到了哪裡?
    而大量居民購房是要貸款的,全民負債率一下子被推高。更關鍵的是,網上有螞蟻花唄、京東白條等借錢給你消費的渠道,好像你如果沒有一點債務,似乎就虛度人生,也不接新時代的地氣,馬上就有要落伍了的感覺。所以,2021年,中國應該是逐步將高負債率減下來,不僅是居民降債務,還要有政府和企業也要降低債務率。
  • 中國人「負債纍纍」成負債大國,200萬億的債務?錢到底去哪了?
    明明人均存款是在增加的,銀行的儲蓄率卻是在下降的,顯然,這說明現在的國人已經越來越不喜歡把錢存在銀行了。那麼既然錢不放在銀行,現在的人又喜歡把錢存在哪呢?所以問題是,錢去哪兒了?前央行行長周小川也對這一現象表示擔憂,他懷疑這種轉變是好是壞。如前所述,高儲蓄率只表明本地區居民喜歡存錢,但並不意味著本地區經濟發達或居民收入高。事實上,高儲蓄率並不是完全由經濟驅動的。如果每個人都儲蓄而不是消費,經濟增長的機會就會放緩。所以有些國家的利率往往很低甚至是負利率。簡單地說,就是說,居民在銀行存款時,不僅得不到利息,還要交銀行保管費。
  • 消費- 全民K歌3小時花3萬唱歌軟體會花這麼多錢嗎
    手機上的APP唱歌軟體很受歡迎,大家都會下載來唱歌,還可以充值錢去打賞粉絲增加人氣,近日一位12歲的女孩就在全民K歌3小時花3萬,一個手機APP上一下子花了那麼多錢究竟是怎麼回事?全民K歌3小時花3萬據了解12歲女孩萍萍在全民K歌3小時花3萬實在令人震驚,原因是她先是充值了五十多元,購買了虛擬禮物打賞粉絲,沒想到,粉絲們一起鬨,萍萍就控制不住地往裡充錢送禮,不到三小時時間,就把三萬多元全部花光。媽媽易女士自己三萬多元的透支額度已經被全部用光,而這些錢竟然都是被女兒萍萍在一個名叫「全民K歌」的手機APP唱歌遊戲裡花掉了的時候很是生氣。
  • 全民健身由政府行為轉變為個人行為的運行機制的研究
    全民健身計劃是一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與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標相配套的社會系統工程。 為了儘快使全民健身計劃順利、有效地實施,必須進行政府行為向個人行為轉變的運行機制研究。故本課題擬對全民健身運動的運行機製做必要分析,並在此基礎上,就如何實現「轉變」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研究。
  • 論廣東的全民創業
    在吸引世界500強落戶廣東的競爭中出現的南海現象,說明廣東要進一步提高外源型經濟的質量,自主創業的基礎不可缺少。自主創新同時也是一項高風險、高投入的活動,如何提高企業化解風險的能力是自主創新的重要條件,而這種能力企業只能在自主創業階段逐步積累完成。  其次,全民創業是廣東和諧社會發展的需要。
  • 全民健身日是哪一天?2018全民健身日是幾月幾日什麼時候
    2018全民健身日是哪一天 ?為了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體育需求,為了紀念北京奧運會成功舉辦,國務院日前批准,從2009年起,設立「全民健身日」。那麼,2018全民健身日是幾月幾號?全民健身日主題口號是什麼?全民健身日是怎麼來的?請隨小編詳細了解一下吧。
  • 愛儲蓄的中國人,錢都用在了哪裡?我們的錢被這三樣東西「掏空」
    來源:海外財富資訊根據Jack了解:中國一直都是世界公認的儲蓄大國,似乎從古至今的中國人,都很喜歡存錢。而世界銀行的數據,也證實了中國人愛存錢這一點。住房對於大部分的中國家庭而言,住房一直都是他們夢寐以求的商品。而隨著不斷上漲的房價,一套住房甚至需要兩三代的財富。數據顯示,中國家庭中的八成的錢都用來買房,而住房也基本上都是家庭資產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家庭的財產中,77%都是來自房地產。
  • 「全民閱讀」聶震寧:推進全民閱讀,培育民族精神
    他認為,全民閱讀不僅關係到國家的現代化進程,更重要的是,關係到民族精神的培育,關係到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偉大事業——人類社會的發展,無論是繼承還是發展,無論繼往開來還是開拓創新,都離不開閱讀。通常認為,世界現代化是16世紀從歐洲開啟。
  • 中國全民富二代是什麼梗 全民富二代網文寫了什麼
    西方這些做法是好是壞,大家心裡都有一桿秤。在這裡想說的是,「全民富二代」畢竟不是個好事,這個風氣還是得改改。  這幾天,有一個關於「全民富二代」的網文很火。  雖然這篇文章的說法有些極端、偏頗,但也折射出當今中國一個不正常的社會現象和風氣:未富先奢。
  • 英美向中國學生關閉科學之門,全民英語是否還要堅持?
    話說回來,這些專業中國不比你美英加日差,中國玩文學藝術的時候,你們還不知道在哪旮瘩鑽木取火呢,我們有什麼理由千裡迢迢、花費大把金錢跑你那學? 美國及其盟友限制中國留學生學習科學技術的無恥嘴臉,給我們敲響了警鐘,中國外語教育不能再以英語為核心了,中國外語必須走向多元化,中國留學也必須多元化!
  • 北上廣存款六位數仍拮据,不愛儲蓄的加拿大人卻「越來越有錢」
    左一個《微信年度帳單》右一個《支付寶年度帳單》不知道大家看完之後會不會和小編一樣驚嘆這一年我居然花了這麼多錢?不過,中國人歷來都有儲蓄的習慣,從農業時代存儲糧食,到工業時代存儲貨幣,據公開資料顯示,早在2013年我國就已經是全球儲蓄金額最多的國家,同時也是人均儲蓄最多的國家。
  • 讓爸媽患上網癮的「全民K歌」,都使了什麼招數?
    全民 K 歌都做了什麼呢?1)內容推薦首頁有用戶推薦,好友作品,猜你會唱等。可以說首頁上的每一個板塊,都是為了讓用戶相互之間快速建立起社交關係,並進行互動。魔性的是,他們從來都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免費領「花」的機會。因為獲得的「花」可以贈送給好友表示讚賞或者表達感謝。3)成長任務除了領花之外,他們每天都會在平臺看直播,刷小視頻,聽歌練歌……等等,這個又是什麼操作?原來,這些行為都是因為平臺的成長任務。
  • 國內居民負債超200萬億,是什麼「掏空」了錢袋子,你的錢花哪了
    雖然國人一直都有儲蓄的習慣,並且中國居民的儲蓄率一直都是比較高的,但由於消費的升級,再加上人們收入的不斷上漲,現如今不少年輕人都背負著債務,國內居民的債務總額已經突破了200萬億元。這也是當今很多人不願意存錢的原因,因為存款的利息收入難以「對抗」通脹。其次就是「房貸」,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越來越多的農民湧入城市工作、生活,由於手中的資金有限,很多人都會選擇「貸款買房」,成為「房奴」。對於這類人而言,每個月領完工資,其中有一部分是還房貸的錢,因此可消費的資金就少了,除去基本的生活開支,可能就存不下來錢了,這也是儲蓄率下滑的原因。
  • 訪河北省社科院專家王彥坤:全民守法從全民遵規做起
    王彥坤:這組有關規則的報導,我每篇都看了。我覺得這組報導抓到了點子上,具有很強的時效性、針對性和前瞻性。《「找找人吧」: 折射「熟人社會」的潛規則》,談到了當前普遍存在的拉關係、走後門等不守規則的現象。《如何破除法不責眾的「羊群效應」》,分析了「中國式過馬路」頑疾形成的社會學和心理學誘因,並探討了根治這一頑疾的長效機制問題。
  • 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是哪一天
    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是哪一天?  4月15日  2020年4月15日是第幾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  第5個  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是為了增強全民國家安全意識,維護國家安全而設立的節日。2015年7月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第十四條規定,每年4月15日為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
  • 澳門向全民派錢 永久居民可獲9000澳門元
    澳門向全民派錢 永久居民可獲9000澳門元
  • 「全民K歌」豈能涉黃變調?
    「全民K歌」可以全民K歌狂歡,但豈能涉黃變調?<br/><br/>  在全民K歌留言區及相關的歌曲選擇上,一些汙言穢語充斥其間,選擇的曲目也不乏低俗低級的曲目。在隨點隨唱、互動量極大的狀態下,這種言語表達和互動,顯然如同推倒了一張不應該出現的多米諾骨牌,形成惡劣的連帶效應。
  • 全民都在學的理財,真的有用嗎?
    嚴重缺乏理財知識,儘管每天努力賺錢,也可能不慎陷入負債不斷的死循環中,無法抽身,還可能會出現因錢財產生的矛盾和糾紛。因此,學習理財不但能減少社會矛盾,還能提升生活幸福感。但什麼是理財?在很多人的認知裡,理財無非就是儲蓄和買股票、基金、債券等,但其實理財遠不止此:理財前提。開始理財的前提,要先明白從何入手。第一步首先要對自己的資產負債狀態有清晰的認識,第二步是要對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心中有數。理財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