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探港珠澳大橋:從防撞護欄和隧道消防兩細節看大橋安全保障

2020-12-10 澎湃新聞

被視作粵港澳大灣區「脊梁」的港珠澳大橋進入了正式通車的倒計時。

去年7月,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貫通。拉開一些距離看,巨龍已成型,橫臥海面的橋梁和穿行海底的隧道在東、西人工島無縫銜接,其技術含量、設計藝術、工程質量都令人矚目。

今年2月,已經驗收交付的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進一步具備了從細節上予以審視的條件。

4月底,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在現場看到,路面鋪裝、通信、照明、監控、交通安全設施等都已赫然待命。

4月2日,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全面啟動模擬運行工作,相關業務崗位人員全面進駐大橋管理區和東、西人工島,開展收費、票管、調度、監控、路政、拯救、土建及機電養護、綜合後勤等業務的模擬運行,以及營運設施、設備、系統的測試及完善工作。

港珠澳大橋是集橋、島、隧為一體,全長 55 公裡,設計使用壽命 120 年,總投資超過千億元人民幣的大型跨海通道。大橋建成後,可將香港到珠海的交通時間由現實水路1小時以上、陸路3小時以上,縮短至30分鐘以內,從而形成粵港澳三地「一小時經濟生活圈」。

「這55公裡連結的不僅是粵港澳三地,未來因它而形成的56000平方公裡區域,將是繼東京灣區、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之後,世界經濟版圖上又一個閃耀的經濟增長極。」央視紀錄片《輝煌中國》這樣講述。

港珠澳大橋的工程質量如何,能否保證通行的安全可靠?

對於這兩個問題,港珠澳大橋管理局的工作人員談到最多的,是去年8月,大橋在經歷強颱風「天鴿」「帕卡」的雙重考驗後,主體結構穩定,依然穩固屹立。

而澎湃新聞在港珠澳大橋探訪時,也留意到了設計施工中的兩處細節——大橋防撞護欄和海底隧道消防系統。通過這兩處細節管中窺豹,可以看出大橋建設方和管理方為兌現他們「建設世界級跨海通道、為用戶提供優質服務、成為地標性建築」的承諾,所做出的努力。

2018年3月28日,港珠澳大橋。 視覺中國 圖

防撞護欄的「匠心」

交通事故是影響大橋運營安全和運營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

建設方在初期便考慮到,相對於路基段而言,海中橋梁路段受雨、霧、風、浪潮等外界環境的不利影響更為嚴重,同時由於長距離的橋梁路段行駛,容易引起駕駛員視覺疲勞,更容易發生交通事故。如果交通事故的最後一道防線——防撞護欄的安全性能存在不足,很容易發生車輛越過護欄的情況,從而引發惡性事故。

「考慮到未來從橋上通行的雙層大巴、貨櫃車比較多,車輛重心高,一旦掉到海裡,基本上難有生還可能。這就要求我們對護欄進行特別設計。」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安全環保部副部長鄭向前告訴澎湃新聞。

經過一系列的研究和試驗後,港珠澳大橋護欄採用四橫梁結構的金屬梁柱式護欄,護欄高度1.5m,斜H型立柱,立柱間距2m。

從位於北京昌平試驗場的試驗視頻看,旅遊大巴和私家車從近百米高的山上加速俯衝至平地後猛力衝向護欄,護欄扭曲變形但未斷開。

用專業語言描述,設計方採用計算機仿真方法開發設計了一種金屬梁柱式護欄,通過實車足尺碰撞試驗驗證防護能力達到520kJ(SS 級,即國內公路橋梁防撞牆等級的最高標準),各項指標均滿足BSEN1317(關於道路防護體系的英國標準)評價標準的要求。

通俗一點講,大橋護欄可以做到車輛以15度80公裡時速撞向護欄後不會衝破護欄墜海。

長達6.7公裡的海底隧道,是中國乃至世界建設的規模最大的公路沉管隧道和世界罕見的深埋沉管隧道,也是港珠澳大橋工程中實施難度最大的部分。

海底隧道消防系統包含了消火栓、滅火器、泡沫-水噴霧聯用系統等滅火設施。

「一旦出現火情,如果不及時處理,火勢蔓延發生燃燒爆炸,對沉管隧道將造成難以估量的影響。」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安全環保部副部長鄭向前告訴澎湃新聞,因此隧道特意增加了泡沫-水噴霧聯用消防系統。火災發生時,所在區域水噴霧泵及泡沫液泵將被啟動,向隧道泡沫-水噴霧聯用系統供水、供水成膜泡沫液用於滅火。

據工作人員介紹,當火災發生時,監控大屏會第一時間自動彈出著火點、中央管廊、隧道出入口的視頻監控圖像,當監控人員在集成監控系統上確認火災事件後,消防滅火系統將按預設方案啟動聯動消防模式。

所謂聯動,也就意味著,不僅泡沫-水噴霧聯用設備、消防泵、氣體滅火裝置、防火門將被啟用,同時,防排煙風機、排煙閥、可變信息標誌、疏散標誌、聲光警報器、隧道廣播、應急照明等一系列設備都將即時發揮作用。

以制度保營運

應對工程技術和海上安全的挑戰只是港珠澳大橋面臨的初期考驗,高效專業的營運管理是大橋能夠真正成為粵港澳大灣區「脊梁」的保證。

港珠澳大橋提出的營運管理目標是「為用戶提供優質服務,運營世界級品牌,創造社會和經濟價值」。

港珠澳大橋管理局營運管理部副部長張鳴功的解釋是,在傳承港珠澳大橋優質精湛的工程實體和先進完善的硬體設施的基礎上,管理局希望進一步傳承和發揚港珠澳大橋精神,推廣和拓展大橋管理品牌,著力提升營運服務質量,使大橋成為全國乃至全世界的行業管理示範項目。

儘管目前尚未有明確的通車時間表,但通車前的模擬運行,成了營運管理人員爭分奪秒練兵的機會。

在位於西人工島的監控中心,監控人員要對車輛、人員上橋進行視頻監控,對大橋出入口隧道進行管控,對於他們的培訓也在跟進。

港珠澳大橋管理局監控中心副主任宋小東告訴澎湃新聞,模擬運行期間,監控人員能夠熟悉工作內容,發現系統的缺陷並向技術部門提出調整建議,而專業培訓也更加有的放矢。

「第一輪培訓後,我們發現部分員工還不敢操作消防聯動系統,不敢打開風機,第二輪就會要求深入培訓,上崗實操。」宋小東說。

事實上,模擬運行的內容繁複具體,涵蓋了收費業務、票管業務、調度業務;路政業務、拯救業務、監控業務;養護保潔業務、養護巡查業務、安保業務;後勤保障業務等。

經過培訓上崗的各崗位人員按各自職責開展相關營運業務工作,對各項設施、設備、系統進行測試應用,模擬各項營運業務運作,並做好相應運行記錄和提交優化建議。

這些記錄和建議,將形成每天的營運快報。更重要的是,通過模擬運行,營運管理人員要對設備、設施、系統、流程進行完善優化,並修訂管理制度。

「長期化、常態化的營運業務作業更需要以制度約束來保障管理高效率和服務高水準。」張鳴功強調,為此大橋管理局制定了一系列制度體系文件。

據其介紹,在管理層面,大橋管理局就擬定了四級管理制度文件,明晰各業務界面職責管理程序和服務標準,規範員工行為準則。

一篇總綱要,又分為「營運管理」、「養護維修」、「HSE管理」、「品牌建設」、「信息化建設」、「科技與創新」六篇管理綱要,而後是39篇辦理辦法,第四級則是各業務管理細則。

在技術層面,大橋管理局則針對項目工程特性及養護作業的複雜性,建立並逐步完善工程養護技術文件,量化作業指導標準,規範操作流程,為作業人員及養護合作單位提供維護作業及決策依據。

「這些制度文件還將結合實際運行和經驗總結,及時修訂補充,不斷持續改進以此提升團隊工作效能,為粵港澳三地司乘人員提供優質的通行服務,最大限度實現和延長橋梁實際使用壽命。」張鳴功說。

相關焦點

  • 在港珠澳大橋釣魚,12人處理結果來了
    港珠澳大橋海事局執法人員在巡航中發現,位於青州航道的54號橋墩處有異樣,該橋墩防撞鋼箱內竟然有多根魚竿伸出,而且箱內有人。 執法人員隨即對周邊橋墩展開巡查,在另外兩個橋墩處也發現了類似情況。海事與公安部門聯合執法,將非法垂釣人員全部抓獲,還收繳了26根魚竿和5箱漁獲。
  • 港珠澳大橋背後的小故事,你知道嗎?
    自順利通車以來,經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的客流量屢創新高。據港特區政府出入境和運輸部門提供的數據顯示,在剛剛過去的周末,僅周末兩天的客流量已超過18.8萬人次。以港珠澳大橋的鋼箱梁外表面以及護欄外表面所塗裝的氟碳面漆為例,該漆使用的FEVE氟碳樹脂全部採用大金氟化工生產的ZEFFLE GK-570,該款塗料原本已具備15年以上的超長耐候性以及防腐蝕性等特點,但是針對港珠澳大橋120年的設計要求,完成了「技術極限」的挑戰。
  • 港珠澳大橋竟有這麼多「世界第一」!揭秘背後的中國創新
    在安全環保管理方面,借鑑石油化工行業的經驗,建立了職業健康、安全與環境(HSE)一體化管理體系和HSE應急保障體系,組建了跨境環保聯絡小組,並與海事部門緊密協作,全面加強海上通航安全監管,為工程建設的安全推進保駕護航。
  • 港珠澳大橋總設計師孟凡超 為港珠澳大橋「痴狂」15年
    11月24日,歷時6年可行性研究、9年建設的「超級工程」港珠澳大橋終於通車。這條連接香港、澳門、珠海,全長55公裡的超大型跨海通道,集橋梁、人工島和海底隧道於一體,凝聚著中國實力與中國智慧,是中國建設史上裡程最長、投資最多、施工難度最複雜的跨海橋梁,也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工程,擁有世界上最長的沉管海底隧道,創下了多個世界第一。
  • 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如何做到「滴水不漏」的?
    全世界任何一個隧道所有者和設計師都明白,建造100%水密的隧道意味著什麼樣的挑戰。一位歐洲著名島隧專家曾說,全世界的節段式沉管漏水率平均值為10%左右,目前尚沒有沉管隧道100%不漏水的紀錄。然而,「奇蹟」在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中出現了:這條5.6公裡的海底隧道,在攻破重重技術難關之後,保證了40米水壓下的「滴水不漏」,打破了世界紀錄。
  • 港珠澳大橋鋼筋_2020年港珠澳大橋鋼筋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港珠澳大橋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西接廣東珠海和澳門,總長約55公裡,是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網站曾刊登記者莎拉·拉扎勒斯的文章,題為《造價200億美元的「臍帶」:中國公布全球最長的跨海大橋》。文章稱,港珠澳大橋是中國發展自己的粵港澳大灣區宏偉計劃的核心,它希望這一地區的技術創新和經濟發展成就可媲美舊金山、紐約和東京的灣區。
  • 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最終接頭吊裝:「深海穿針」堪比「太空對接」
    舉世矚目的超級工程港珠澳大橋,今日(5月2日)打響島隧工程收官階段的決定性一戰。 在三十多米深的伶仃洋海底,港珠澳大橋5.6公裡長的海底隧道,迎來最後12米即最終接頭的安裝對接,「深海穿針」堪比「太空對接」。它的對接成功將標誌著全長5664米的海底隧道全線合龍貫通。
  • 從谷歌衛星地圖看世界之最——港珠澳大橋
    ▲英國衛報評港珠澳大橋 港珠澳大橋分別由三座通航橋、一條海底隧道、四座人工島及連接橋隧、非通航孔連續梁式橋和港珠澳三地陸路聯絡線組成。
  • 《港珠澳大橋通行指南》發布 對大橋路線、車輛通行等方面進行詳細...
    新華社發據新華社電 港珠澳大橋通車在即,港珠澳大橋管理局發布了《港珠澳大橋通行指南》,對大橋路線、車輛通行、三地口岸通關、通行收費、安全保障、配套服務等方面進行了詳細介紹。——貨運車輛:在粵港跨境貨車方面,現時粵港跨境貨車可以免辦手續通過港珠澳大橋(但不包括往來福田保稅區的貨車)。大橋開放初期,暫不增加粵港跨境貨車指標;在港澳跨境貨車方面,現時港澳特區政府仍在就跨境貨車的細節安排進行討論。——跨境私家車:在粵港私家車方面,在大橋開通前發出的香港兩地牌私家車及內地私家車配額分別為約10000個和約1000個。
  • [分享]港珠澳大橋合同管理資料下載
    港珠澳大橋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西接廣東珠海和澳門,總長約55公裡,是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網站曾刊登記者莎拉·拉扎勒斯的文章,題為《造價200億美元的「臍帶」:中國公布全球最長的跨海大橋》。文章稱,港珠澳大橋是中國發展自己的粵港澳大灣區宏偉計劃的核心,它希望這一地區的技術創新和經濟發展成就可媲美舊金山、紐約和東京的灣區。
  • 高考地理熱點|聚焦港珠澳大橋
    1.港珠澳大橋簡介港珠澳大橋是中國境內一座連接香港、珠海和澳門的橋隧工程,位於中國廣東省伶仃洋區域內,為珠江三角洲地區環線高速公路南環段。港珠澳大橋是全球第一例集橋、島、隧道為一體的、目前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沉管隧道也是當今世界上最長、埋深最深、綜合技術難度最高的。大橋能抗16級颱風、8級地震,它的設計使用壽命長達120年。
  • 「湖南製造」撐起「鋼筋鐵骨」 看港珠澳大橋的湖南力量
    朱永靈是最早參與港珠澳大橋建設的成員之一。2004年3月,他被粵港澳三地政府聘為港珠澳大橋前期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主任。2009年12月,港珠澳大橋開工。2010年7月,港珠澳大橋管理局成立,全面負責大橋主體工程的建設、運營和維護管理工作,朱永靈擔任局長。
  • 港珠澳大橋全球最長能抗8級地震 橋下白海豚增多
    按照計劃,港珠澳大橋明年建成通車後,珠海和香港兩地的通行時間將從過去的陸路三四個小時、水路1個多小時,壓縮到30分鐘的車程。  長55公裡由三部分組成  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裡,包括海中橋隧主體工程、三地連接線及口岸。
  • 世界大橋工程事故_2020年世界大橋工程事故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橋梁遠景據了解,當天上午10時左右,一名泰國籍勞工在人工島的橋梁上工作時,圍欄疑似發生鬆脫,連帶將該勞工一起拖落海中。雖很快被工友救起,但該勞工送院後仍然不幸死亡。 港珠澳大橋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被英國媒體評為世界新七大奇蹟,工期長,難度大自然可以理解,但該橋自建設以來已經連奪9命,其中5人是落海溺亡,工地事故和死亡人數之多令人費解。
  • 為世人所不知的港珠澳大橋「密碼」
    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序曲三幕」,掀起大橋神秘的面紗一角……之一「Y」形大橋的核心密碼如果是外人看55公裡長的港珠澳大橋,可以知道幾個有意思的密碼:比如它是世界第一長跨海大橋;比如它與眾不同,我們通常看到的大橋一般都是「I」形的,而港珠澳大橋是「Y」形的,它一頭連著香港,一頭連著珠海,再一頭連著澳門。
  • [分享]港珠澳大橋非通航段資料下載
    東南沿海一些城市目前還主要靠渡輪來解決交通問題,一旦發展跨海橋梁工程,將會給這些地區帶來很大的便捷,同時能夠促進其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以港珠澳大橋為代表的跨海橋梁工程正是在此背景下應運而生的。 《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實踐與體會》的報告。
  • 從藍圖到現實,超級工程港珠澳大橋誕生記!
    >國務院批准三地政府開展港珠澳大橋前期工作2003 年 8 月 4 日,國務院批准三地政府開展港珠澳大橋前期工作,並同意粵、港、澳三地成立「港珠澳大橋前期工作協調小組」,全面開展各項前期工作。標誌著港珠澳大橋前期工作已順利完成,港珠澳大橋正式進入實施階段。2009 年 12 月 15 日,港珠澳大橋開工。
  • 【中華詩詞曲賦聯】同題//「港珠澳大橋」廣東小組出題
    …………………………………………岑曉玲(廣東)觀港珠澳大橋有感彩虹飛跨港珠澳,喜看炎黃志氣驕。海底穿花驚蟹將,島中織錦化金橋。車輪馳騁群情奮,華夏迎來經濟超。偉業千秋史冊載,名揚世界德風韶。…………………………………………趙喜國(黑龍江)禮讚港珠澳大橋(新韻)龍銜三地跨伶仃,深海沉涵曠世驚。脈動激活珠港澳,雄姿百裡化飛虹。註:大橋海底隧道全長約6.7公裡,是迄今為止世界最長、埋入海底最深、單個沉管體量最大、使用壽命最長、隧道車道最多、綜合技術難度最高的沉管隧道。
  • 港珠澳大橋紀念郵票在哪買?購買入口
    中國郵政將於10月30日正式發行《港珠澳大橋》紀念郵票一套3枚!  (3-2)J 東人工島  港珠澳大橋紀念郵票第二圖展現了島結構的代表——東人工島。東人工島是海底隧道的東出入口,位於港粵交界線內地一側,是可以駐足欣賞白海豚和遠眺美景的多功能人工島。
  • 預告|乘風破浪,港珠澳大橋是如何保護中華白海豚的?
    預告|乘風破浪,港珠澳大橋是如何保護中華白海豚的?金羊網  作者:李鋼  2020-07-11 珠江科學大講堂第73期將特邀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總工程師林鳴,來講述港珠澳大橋建設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