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預報將更準!我國天氣預報實現全面「中國芯」

2020-12-21 騰訊公益

近日,美國對我國企業中興展開一系列制裁行動,限制美國多種晶片科技產品的使用,為自主研發敲響了警鐘。事實上,在與社會生活息息相關的天氣預報領域上,我國也曾一度受制於外國。

在上個世紀,我國一度還需要使用美國、日本等多國衛星提供的各類監測數據,而來自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的數值預報模式還一度是我國預報員進行天氣預報的主要依據。在如今,數值預報已經成為了天氣預報的核心之一。而經過多年艱苦卓絕的奮鬥和攻堅,如今,我國已經擁有了全面自主的天氣預報系統。

除了日漸完善的衛星監測系統,從2001年開始,中國氣象局開始自主研發數值天氣預報系統GRAPES並在區域模式取得成功,到2016年,經過十多年的攻堅克難,GRAPES全球預報系統正式業務化運行並面向全國發布產品,被認為是我國天氣數值預報技術中的裡程碑大作,自此,我國終於實現了從區域到全球的數值預報核心技術。

為什麼我國花費了這麼久的時間來攻克數值預報難題?數值預報被稱為當代天氣預報的核心,它是一套複雜而完善的天氣模型,它能夠基於當前的天氣形勢,計算出未來幾天的大致天氣情況,而預報員們通過計算機計算出的結果,再予以人工修正和校準,這就得到了我們能夠看到的天氣預報。數值預報模型建立得越完善,它的準確率就越高,得到的天氣預報也就越精確。所以說,數值預報是現代天氣預報的核心之一。此前,高可信度的數值預報一直是由國外天氣機構運算得到,而現在,我國也能通過計算機數值運算得到準確度較高的數值預報,這是重大突破,也是自主創新的碩果。

2017年5月,中國氣象局被正式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認定為世界氣象中心,這毫無疑問標誌著我國氣象業務服務的整體水平邁入世界先進行列!要獲此殊榮可不容易,這對天氣預報的能力有著相當高的要求,同時對於全球數值預報系統有著很高要求。在全球僅有8個世界氣象中心,而中國就佔了其中一席,這體現了我國氣象事業通過自主創新已走上了世界前列。

當然,創新仍在繼續,GRAPES數值預報系統還將繼續完善,數值預報模式的計算精度將在我國相關人員的努力下再上一個臺階。

相關焦點

  • 氣象觀測全面自動化,分析:數據更多,你的天氣預報會更準
    古人說「天有不測風雲」,就是用天氣變化的無常來形容世間很多事情的變化毫無規律,但到了21世紀,現在已經是「天有可測風雲」——在科技水平不斷進步的今天,天氣預報水平也迅速發展,大家可以輕鬆的獲取天氣預報,來規劃穿衣、出行,各種生產工作也可以靠天氣預報來規避風險和尋找機會。
  • 風雲「中國星」已交付!從此你的天氣預報會更準
    據中國氣象局消息稱,2018年11月30日,我國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正式交付了風雲三號D星及風雲二號H星兩顆衛星給中國氣象局,至此,我國監測天氣又多了一雙「神眼」。這次交付的風雲二號H星也是一顆同步衛星,定點於東經79度赤道上空,這樣一來,能夠更好的全面覆蓋我國西部地區的天氣情況,不間斷的提供衛星雲圖和其他氣象數據。而另一顆衛星風雲三號D星則是極軌衛星,於2017年11月15日成功發射。
  • 央視天氣預報新版出爐 預報準確率全面提高(圖)
    -時效延至「大後天」、  -顯示時間延長四倍  -主持人還是老面孔  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後的天氣預報將全面改版,記者昨天從國家氣象局獲悉,新的預報方式已經出爐,節目將在近日正式改版。  重大警報提前發布秦祥士主任介紹說,新的天氣預報前20秒是包括沙塵暴、寒潮、颱風、暴雨等近期重大天氣情況的介紹。它們途經我國的路線、地區和此種天氣狀況對當地的影響都會告知觀眾。必要時還將發布一些災害性天氣的預警。就拿現在社會普遍關心的沙塵暴來說,它的預警就包括消息、預報、警報、緊急警報這4個級別。我們會將國家氣象局對災害、重大和轉折性的天氣發布的預警最快報知給觀眾。
  • 中國氣象局:我國天氣預報晴雨預報準確率達88%
    人民網北京7月15日電(丁亦鑫)15日上午,中國氣象局召開2020年汛期專題新聞發布會。中央氣象臺臺長王建捷表示,氣象預測預警對我國防災減災和公眾的知情權提供氣象保障和支持,我國天氣預報的晴雨預報準確率達到88%,2004年準確率接近80%。
  • 預報天氣就像解數學題,來看中國的「答題」法
    郭靜原攝近日,記者從中國氣象局了解到,我國數值預報發展到2018年,國家級數值預報業務體系將全部被自主研發的技術所替代。從「零」到「一」,再從「一」到「全部」,核心技術的自主創新正在推動中國數值預報系統邁向國際舞臺。
  • 中央氣象臺將釣魚島天氣預報納入國內城市預報
    新華社北京9月11日電(記者 齊中熙、於文靜)依據9月10日中國政府宣布的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領海基線,自9月11日起,中央氣象臺把釣魚島及周邊海域的天氣預報納入到國內城市預報中,並將在新聞聯播《天氣預報》節目裡播出。    釣魚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固有領土,釣魚島附近海域也是中國的傳統海疆,中國對此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
  • 我國最新的量子衛星定位系統播報的天氣預報
    網友來信:我國最新的量子衛星定位系統播報的天氣預報  前段時間微信都在轉發我國最新的量子衛星定位系統播報天氣預報相關內容。大意是無論你在國內的任何地方,它會為你準確播報當時、當地的天氣以及當天逐小時和以後幾天的天氣預報,而且精確到什麼區,什麼街,什麼路,多少號。我想這是真的麼?  回覆:您好,量子衛星播報天氣預報目前還在研發過程中。中國氣象局目前已經開展基於位置的精細化天氣預報,實現對所在位置逐小時到和以後幾天的天氣預報。
  • 天氣預報背後的高科技
    下面,就來聽聽專家介紹那些助力天氣預報準確率提升的「高科技」吧,正是它們在極端天氣到來前,為公眾通風報信,保駕護航。颱風是夏季影響我國的主要天氣現象,它雖能緩解高溫伏旱,補充淡水資源,但與之相伴的巨大風力、猛烈暴雨以及風暴潮,也給沿海地區帶來巨大災難。近幾年,藉助集合天氣預報模式及衛星觀測等技術的進步,我國颱風預測路徑誤差正在不斷縮小。
  • 天氣預報傳播質量評比中國天氣網最佳
    通報顯示,在全部16家網站和手機天氣客戶端評價對象中,中國天氣網在氣象預報內容一致性、氣象預報和氣象災害預警信號傳播及時性等方面均排名第一。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氣象預報通過網際網路和移動終端廣泛傳播,在給公眾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存在信息來源不明、預報內容不一致、更新不及時的問題。
  • 天氣預報背後的誤讀 客觀預報不準還是主觀感受差異
    本文轉自【中國青年報】;我國24小時暴雨預警準確率可達89%,但預報仍是世界級難題天氣預報背後的誤讀有人說,沒有比夏天更讓人關注天氣預報的季節,雷電、暴雨、高溫、颱風,以及相應的城市高溫、內澇,山區泥石流、洪澇等災害,都曾無數次地在這個季節一一上演。
  • ——《新聞聯播天氣預報》四十年曆程回顧及展望
    1980年7月7日,中國氣象局與中央電視臺合作,《新聞聯播天氣預報》節目正式開播,自此開啟了我國電視氣象服務的先河。40年來,《新聞聯播天氣預報》節目始終堅持「第一時間 權威發布」的平臺定位,始終堅持做老百姓看得懂、喜歡看的天氣預報節目,做具有鮮明時代特點的天氣預報節目,做引領公共氣象服務發展的天氣預報節目。
  • 江蘇天氣預報
    城市預報列表 (2020-12-14 11:30發布)2020年12月14日 09時 發布全國的天氣形勢: 今天冷空氣將重點影響江南、華南等地。受此影響,我國各地的氣溫將大面積的刷新立冬以來的新低。
  • 四問天氣預報準確率(系列報導)
    但在運算中,一些類似於地形等的信息依然難以充分表達,大氣運動的物理過程細節不能很好表現,必須依靠天氣預報員再次訂正。所以說數值預報並不是萬能的。  「數值預報的應用與發展帶動了天氣預報準確率的大幅提升,然而我國數值預報產品對國外依賴性大。所以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我國天氣預報準確率還是有差距的。」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趙平說。  降水預報一直是預報技術的薄弱項目。
  • 01月14日:未來三天全國天氣預報 - 天氣預報 中國水產頻道 | 網聚...
    中國水產頻道報導,  新一輪冷空氣將影響我國大部地區  西北地區東部華北等地有沙塵天氣  一、新疆北部出現明顯降雪西北地區東部至華北出現沙塵  昨日08時至今日06時,新疆北部、內蒙古東北部、黑龍江、吉林東部、遼寧東北部等地出現小到中雪,新疆伊犁、塔城和阿勒泰部分地區大雪或暴雪
  • 盤點各具特色的天氣預報節目
    美國電視新聞每十分鐘插播一次天氣預報,電視新聞節目和天氣預報連在一起,中間沒有廣告,也沒有天氣預報節目的前奏片頭或標誌,顯得簡潔而緊湊。由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直接經營的氣象廣播電臺,也是24小時連續播出,用戶可以通過專用接收機隨時隨地收聽。預報產品中使用大量的專業圖像。當突發性天氣出現時,美國的電視臺會中斷正常播出,插入天氣信息。
  • 「天氣預報」的前世今生
    天氣預報天氣預報常用天氣符號天氣預報是根據對衛星雲圖和天氣圖的分析,結合有關氣象資料、地形和季節特點、群眾經驗等綜合研究後作出的。如中國中央氣象臺的衛星雲圖,就是中國製造的「風雲一號」氣象衛星攝取的。利用衛星雲圖照片進行分析,能提高天氣預報的準確率。  天氣預報常用符號從史前人類就已經開始對天氣進行預測來相應地安排其工作與生活(比如農業生產、軍事行動等等)。
  • 預報準確率提高40%,百度智能雲加持的重慶天氣預報來了
    重慶複雜多變的天氣狀況給重慶市氣象局的氣象工作帶來不小挑戰,也帶來迎難而上創新突破的機會。  在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中,民事實上,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國家級氣象機構——中華民國中央氣象局——就是在重慶成立的。重慶這一片山水之地孕育了很多氣象大師:前身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的所長竺可楨、中國首任國家氣象局局長涂長望等。
  • 今天新聞聯播天氣預報視頻
    當前位置: 天氣網 > 天氣預報 > 中央天氣預報視頻 今天新聞聯播天氣預報視頻 中央電視臺天氣預報介紹 中央電視臺天氣預報於
  • 中央氣象臺如何預報海洋天氣?
    在中央氣象臺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裡,氣象人員正用自己的方法揣摩海洋的脾氣,用海洋天氣預報和各種海洋氣象產品服務守護航海船隻和人員的平安。  預報海域範圍廣袤  自2011年起,我國海洋氣象負責預報的海區分為遠海、近海和沿岸海域三類。
  • 科學網—天氣預報:從佔卜到經驗分析
    早期天氣預報的發展 商代後期(公元前13世紀~前11世紀),人們用佔卜預測氣象、天象、疾病、生育和戰爭等。帝王常用甲骨佔卜吉兇,佔卜過後將所問之事或所得結果刻在龜甲或獸骨上。這些商代甲骨文大量出土於河南安陽殷墟。佔卜中關於風、雨、水等方面的卜辭可以看作最原始也是已知的世界上最早的天氣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