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8日至20日,第十三屆海峽兩岸外國語言文學論壇在廣州中山大學成功舉辦。海峽兩岸外國語言文學論壇由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臺灣淡江大學外國語文學院於2006年共同發起,旨在加強兩岸外國語言文學學術研究及教學交流,每年一屆,至今已是第13年。今年,來自北京大學、臺灣淡江大學、中山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北京物資學院、內蒙古大學、青島大學、泰州學院、西安交通大學、西安外國語大學、四川外國語大學、四川師範大學、湖南師範大學、湖南文理學院、上海交通大學、上海大學、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廣州大學、香港理工大學、蘭卡斯特大學等二十餘所高校80多位學者參加了論壇。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由院長寧琦、黨委書記李淑靜和副院長張冬梅帶隊,來自英語系、德語系、法語系、俄語系、西亞系、亞非系、南亞系、世界文學研究所等近20位師生與會。
論壇開幕式於5月19日在中山大學學人館隆重舉行,由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黨委書記李淑靜主持。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寧琦教授和淡江大學副校長林志鴻教授分别致辭。寧琦院長回顧了海峽兩岸外國語言文學論壇對促進中國的外國語言文學學科發展的作用和貢獻,指出每一個外語人對外國語言文學學科的發展負有責任。林志鴻副校長在致辭中高度評價海峽兩岸外國語言文學論壇產出的創新性成果,指出兩岸學者在學術領域的探討與分享對學科發展有重要意義。在其後的主旨報告環節,兩位分別以《對優化外語專業本科人才培養的思考與探索》和《三全特色下的全英語教育——淡江大學的蘭陽經驗》為題做主旨報告。中山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王東風教授做了題為《五四前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翻譯與傳播》的主旨報告。
寧琦院長致辭並做主旨報告
林志鴻教授致辭並做主旨報告
王東風教授做主旨報告
開幕式後,中山大學丁建新教授、淡江大學陳小雀教授、北京大學李昌珂教授等13位學者作了大會發言。我院德語系李昌珂教授以《無言的「道」——黑塞小說<悉達多>》、西亞系李政教授以《古代文學成就的評價體系何以構建——西臺人的文學成就的反思》、法語系孫凱副教授以《法國文學中「鳥」的形象》、英語系馬乃強副教授以《電影改編的時間線重置——以<大紅燈籠高高掛>和<了不起的蓋茨比>為例》、德語系馬劍副教授以《赫爾曼•黑塞筆下的諾瓦利斯》為題,分別進行匯報,展現了我院學者在外國語言文學研究領域的深入思考和階段性成果。
李昌珂教授
李政教授
5月20日的分論壇圍繞五個分題展開:西方文學與文化批評理論的新趨勢、兩岸外國語言文學學科的交流與建設、世界文學與比較文學、二十一世紀語言研究的新理論與新方法、文化研究與比較文化,會上近80位師生學者分別發言。來自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的7位青年學者在分論壇上宣讀論文,包括助理教授、博士後和博士研究生。
為期兩天的論壇上,老中青三代師生集中呈現了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在外國語言文學文化研究及教學領域的思考和探索。來自海峽兩岸其他高校的學者們也就論壇主題展開分享和探討,相互借鑑,話題跨越外語學科領域多個語種及研究方向,成為與會師生拓展視野、增進交流的良好平臺。
與會人員合影
同時,中山大學南方學院的同學於5月19日晚展演「仰望星空——永遠的王爾德」綜藝晚會,為與會師生帶來一場文化盛宴。
海峽兩岸外國語言文學論壇自2006年起,已先後在北京大學、臺灣淡江大學、石河子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延邊大學、太原理工大學、廈門大學和中山大學成功舉辦,通過北大、淡大及多所兄弟院校不斷努力,規模和影響力逐漸提升,成為促進兩岸高校外國語言文學文化教學和研究領域學術溝通的良好平臺以及推進兩岸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