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草動物都怕食肉動物,河馬為什麼不怕鱷魚?

2020-12-20 大臉科學視野

食草動物作為食物鏈中較為低級的動物,大多數情況下都會淪為食肉動物的獵物。然而有些動物就比較特別,河馬就是其中的一例。一般認為,河馬是純素食主義者,但是身為食肉動物的鱷魚卻不敢輕易招惹它們。為什麼食草的河馬不怕食肉的鱷魚?我們來簡單討論一下。

首先,體型的差距為河馬贏得了絕對的優勢。河馬是陸地上體型僅次於犀牛和大象的動物了。據了解,成年河馬體長可達4米,體重能夠達到1.5噸左右,最大的河馬有2.6噸多。大體型也意味著在力量上擁有絕對的優勢,要不為什麼說恐龍能統治世界呢?

對比鱷魚,最大的尼羅鱷僅僅才1噸左右,日常鱷魚更是達不到這個標準,因此成年河馬比鱷魚體型大好幾倍,幾乎是常態。如此懸殊的差距,顯然在戰鬥中,鱷魚會感到力不從心。

此外,河馬的領地意識非常強烈。有人認為河馬屬於雜食動物,因為它們會食用一定程度的肉類。這裡我們並不討論它的歸屬問題,大多數的情況下,河馬攻擊其他動物都是由於自己的領地受到的侵犯,因此會大發雷霆。

然而,在非洲草原這塊寸土必爭的土地上,河馬和鱷魚的領地難免會有重疊的問題。因此大打出手是不可避免的。然而河馬地咬合力驚人,牙齒甚至達到了75釐米,加上皮糙肉厚,即使被鱷魚攻擊,短時間內受傷程度也不大,因此這種情況就會讓河馬選擇進攻鱷魚。

不光是鱷魚,一些在遷移過程中趟水地鹿、野牛等也會受到河馬不同程度地攻擊。鱷魚也是幼年河馬重要的捕食者之一,因此在繁殖期,母河馬為了保護自己的寶寶,也會對鱷魚進行驅趕。

最後,鱷魚對於河馬的獵殺其實是有限的。鱷魚一般通過撕咬將獵物大卸八塊,因咀嚼能力比較缺乏,對於河馬這個皮糙肉厚的大塊頭,卻是不好下口。需要多條鱷魚的配合才能吃得上這頓美餐。

對於很多動物,鱷魚一般將其拖入水中就會溺水而亡,減少了自己的能量消耗。不過這個策略貌似對河馬不太奏效。因為河馬本身就是水生生物,對於水的適應性遠比其他生物要好,這就像鱷魚的必殺技被河馬破解的一樣,完全沒有效果。

其實,河馬並非見到鱷魚就會攻擊只有當河馬在受到威脅時,才會發動自己的技能;而鱷魚攻擊河馬的成功率也非常高,但是河馬的能力也讓鱷魚不敢輕易而為之。因此,形成了一種相互制衡的局面。

你會經常發現,在同一片領地上,河馬和鱷魚一般都相安無事,這種均衡的勢力,正好維持了這兩個種群的平衡。

往期回顧:

動物從不刷牙,人類的牙齒天天刷,為什麼人類牙齒還是不如動物?

消失52年象鼩重現地球,似鼠非鼠,大象親屬,是地球環境變好了?

相關焦點

  • 河馬的天敵是什麼動物,河馬為什麼不怕鱷魚,它們的關係很微妙!
    鱷魚為什麼不咬河馬,河馬不怕鱷魚嗎?野外,和河馬最容易相遇的就是非洲尼羅鱷了,尼羅鱷的生活環境和河馬一樣,都是非洲熱帶地區有水源的河流中,最大個體身體長度可以達到6米,平均體長為3.7米,體重為225-1000千克,它是一種噸位級食肉動物。尼羅鱷的身體機構使它非常強壯,強有力的尾巴能夠推動它在水裡快速潛行,而且它是一種適應能力極強的鱷魚,可以通過挖掘洞穴來躲避乾旱季節。
  • 為什麼食肉動物選擇捕獵食草動物,而不是其他食肉動物?
    從本質上說無論是什麼食性的動物對於食肉動物來說都是肉,這並沒有什麼區別。但是,在自然界中,食肉動物通常只選擇捕殺食草動物,而不是食肉動物,儘管體型有很大優勢的食肉動物,也很少出於食物的目的去捕獵其他食肉動物。這究竟是為什麼呢?我們來探討一下原因。食肉動物為什麼選擇捕殺食草動物,而不是食肉動物?
  • 河馬本來吃草,感染炭疽病就變成喪屍般的食肉動物,為什麼?
    每當炭疽病爆發,非洲就有大群河馬死亡,還活著的河馬吞噬同類屍體,然後也死去。河馬本是食草動物,為什麼感染炭疽就變成了食肉動物呢?而且還只吃同類,吃了就死,同時表現出皮膚水腫、結痂、皮下出血等症狀,像極了傳說中的喪屍,這是怎麼回事?實際上,河馬本就吃肉,和炭疽病沒有關係。
  • 食草動物可以吃肉嗎?河馬試了一下,結果屍殍遍地
    素食動物開葷也並非只有河馬一家,羚羊、鹿和牛都有被觀察到吃肉食,包括腐肉、鳥蛋、幼鳥、小型獸類和魚類。而且,有蹄動物母獸在產後都會立即吃掉胎盤,以補充營養。如果將河馬定義為雜食動物,對牛羊該如何去定義呢?不過,河馬的食肉性和攻擊性確實都比牛羊這些典型的食草動物要強一些。
  • 為什麼自然界沒有進化出進攻性的食草動物?
    在我們的認識裡,食草動物大多比較溫順,遇到天敵時只會逃跑。但其實也有一些食草動物,雖然它們的食物是植物,但就連食肉動物都不敢招惹它們。比如:河馬,河馬長長的獠牙,以及驚人的咬合力,使得連鱷魚都不是它們的對手。而且由於鱷魚的棲息地和河馬重疊,以至於每年有許多鱷魚喪生在河馬的傾盆大口中。
  • 食肉動物可以演化成食草動物,那食草動物可以演化成食肉動物嗎?
    因此,在哺乳動物的演化史中,獸孔目下的動物有食肉動物也有食草動物,所以 ,說上面的說法有不對的地方,但是,獸孔目下的真犬齒獸類最終演化出的最早的哺乳動物,而真犬齒獸類是原始的食蟲類動物,所以,說它是食肉動物也在情理之中。為什麼原始的食肉動物可以演化成為食草動物?
  • 河馬是食草動物,為什麼連兇猛的鱷魚和獅子都不敢招惹它?
    在食物鏈中,食草動物大都處於食物鏈的底端,它們的上一級就是食肉動物,因此大多數食草動物的天敵就是食肉動物。但是,在自然界中,並不是所有的食草動物都有天敵,比如陸地上最大的動物大象就沒有天敵。除了大象外,在非洲大草原上,還有一種食草動物,它也是連獅子和鱷魚都不敢招惹的存在,它就是河馬。那麼,為什麼獅子和鱷魚都不敢輕易招惹河馬這種食草動物呢?
  • 人類為什麼以食草動物而不是食肉動物為食?
    如今人們的生活節奏變得越來越快,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我們每日三餐中飯桌上的食物種類都是什麼?通過觀察我們可以看到飯桌上的食物大多種類是雞鴨鵝豬等食草類動物,而看不到老虎和獅子等食肉類動物,這究竟是為什麼呢?接下來我們好好聊一聊。
  • 食草的河馬,為何獅子鱷魚都不敢動它?其實河馬是個「戰坦」
    這就是為什麼很少有動物敢騷擾河馬的領地,因為一隻河馬一口就會把大多數動物撕碎。看了河馬的數據相信你對河馬在心中已經有了一定的定位,它其實就是個戰坦,既有攻擊力,還有速度,血量又厚,而非洲獅的體重最大只有220公斤,咬合力又差,但速度和爆發力更高,所以獅子更像是一個偏戰士型的刺客,如果讓河馬和獅子來個單打獨鬥一隻河馬可以在幾分鐘內結束獅子的生命。
  • 為什麼老虎也會吃草?科學家:動物界中本無食草和食肉之分
    世界可真奇妙,如果你了解野生動物的世界,你就會知道,食草動物和食肉動物之間是沒有絕對的界限的。你也許不會相信,像兔子、馴鹿這樣的「人畜無害」的食草動物,有時也是會吃肉的。在很多情況下,這些食草動物只是吃一些捕食者吃剩的腐肉,把它們當作「零食」而已,比如松鼠有時會吃死掉的老鼠或小鳥,野外的鹿會啃食野兔的屍體。
  • 世界上最恐怖的動物大戰 鱷魚單挑河馬被秒殺
    【科技訊】9月6日消息,世界上最恐怖的動物大戰,鱷魚單挑河馬被秒殺!動物世界中有很多的恐怖的動物存在,近日,有攝影師在無意中拍到了令人震驚的場面,一隻鱷魚行走在眾河馬背上後,與河馬單挑最後在圍攻下被河馬秒殺的瞬間,震驚世界。
  • 為什麼人類一般只吃食草動物的肉,不吃食肉動物的肉?
    人類為什麼一般只吃食草動物而不吃食物動物呢?難道食肉動物的肉不好吃嗎?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其實這個問題也不難考慮,因為我們大家都知道肉類是屬於酸性的,食肉動物吃肉,所以食物動物的肉酸性更高,口感也不好,吸取到的能量也不多,所以食肉動物的肉普遍口感偏酸,並且容易滋生寄生蟲。
  • 為什麼人類只吃食草動物的肉,不吃食肉動物的肉?
    對於人類而言,去招惹攻擊性較強的食肉動物明顯屬於吃力不討好,一方面,食肉動物都具有較強的攻擊力,捕獵它們時,很可能會造成自己成為對方的獵物;再者,即使能夠捕獵成功,所付出的成本以及體力都遠遠高於同等體型的食草動物。所以,食肉動物不來找人類麻煩,人類已經謝天謝地了,更不用說會主動找食肉動物的麻煩。
  • 為什麼河馬總是欺負鱷魚,遇上獅子就成了「挨啃小天使」
    有時候鱷魚襲擊過河的斑馬、角馬或羚羊,眼看就要成功了,河馬卻衝上來搗亂,獵物得以趁亂逃生。還有的時候,河馬會守護著死去同類的遺體,不讓鱷魚來吃。對於河馬的英雄事跡,廣大網友紛紛點讚,說河馬有正義感,見不得鱷魚欺負食草動物,給食草動物爭了光,出了口惡氣。
  • 陸地十大食肉動物排名,陸地最大的食肉動物是北極熊嗎!
    十大陸地食肉動物有多強,哪種食肉動物最厲害,陸地上生活著許多大型食肉猛獸,由於生活環境和區域不同,導致它們演變出了各自的生存技巧,有獨行的、有群居的、有擅長偷襲的、有擅長正面進攻的,如果將所有食肉動物作比較,到底哪種動物戰鬥力更強,更兇猛呢?
  • 明明一個吃肉一個吃素,鱷魚卻害怕河馬,這是什麼原理?
    這裡的優勢不限於它是食肉動物還是食草動物,畢竟很多食草動物也沒有什麼天敵,因為它們的體格龐大,同時攻擊力也很強。今天,我們就來和大家聊一聊非洲草原的「食草界霸王」——河馬。這是因為河馬是一種領地意識非常強的動物,而且河馬還是群居生活,只要有生物踏入它們的領地範圍,無論這個生物多麼的強大,它們都會立刻為了自保而發動群體進攻,基本上沒有生物可以躲過它們的攻擊。河馬最喜歡攻擊的動物是誰?那麼,除了人類之外,河馬最喜歡攻擊的動物是誰呢?
  • 共食在食草動物中普遍存在,為什麼食肉動物的狗也出現共食行為?
    共食在食草動物中更普遍存在動物吃糞便無疑是個重口味話題,但這樣的場景的確有不少人都親眼見過,尤其是動物界的一些食草動物似乎都有這個「癖好」。那麼,那些轉身吃掉自己糞便的動物都具有怎麼的特徵?既然絕大多數習慣吃自己糞便的動物都是食草性動物,那肉食動物的狗為什麼偶爾也會有這樣的行為?難道它們吃這些食物排洩物對身體無害嗎?排洩物是否對人類有害,這個沒有實際意義的問題可能沒有人研究過,畢竟人類的食物選擇範圍很大,但在動物界,吃自己糞便卻被視為一種再平常不過的習慣,比如野兔這樣的兔形目動物、嚙齒類動物大鼠和同為靈長類的一些大猩猩,這其中還沒包括山海狸和狗。
  • 恐龍同時代的鱷魚有沒有天敵,它們最怕什麼動物?
    恐龍同時代的鱷魚有沒有天敵,它們最怕什麼動物?人類和動物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大自然中基本上任何動物都有天敵。鱷魚幾乎無物不吃,總給人一種兇殘可怖的形象,但他們也有天敵,為多能打,而是因為適應環境的能力更強,更擅於破解大自然出的難題。1、小鱷魚的天敵很多鱷魚畢竟不是生下來就有五六米長。在野生條件下,一條鱷魚從孵化活到成年的概率連1/20都不到。
  • 染上炭疽病的非洲河馬,為何會開始吃肉,變成食肉動物?
    染上炭疽病的非洲河馬,為何會開始吃肉,變成食肉動物?首先,河馬的脾氣就非常的暴躁,這是因為河馬有著比較強大的領地意識,如果有動物闖入了它們的領地,它們就會立馬發怒,在非洲地區,被河馬殺掉的動物不在少數,即使是人類,遭到河馬襲擊的事情也是屢見不鮮,河馬的嘴巴有著非常強悍的咬合力,而且別看河馬形狀似乎比較的臃腫,但是實際上它的整體速度可以達到每小時30千米。
  • 河馬大多是食草動物,為什麼它們的下頜和牙齒如此發達?
    一提到食肉動物,你可能立馬想到張著血盆大口的老虎或獅子,它們的鬍鬚都被血染成了紅色。而對於一般的食草動物,情景畫面就溫和了許多,它們慢悠悠的啃著樹葉或綠草,時不時還眯著眼睛。水中的河馬歷來被認為是食草動物,在動物園中經常會看到它們吃大西瓜的場景,看起來十分呆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