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神話傳說分為:上古神話、宗教神話、民間神話、文學神話 四類。
神話傳說中的神、仙、佛、魔、鬼等不同的角色構成了傳說故事的核心,那麼他們之間的區別又是什麼呢?
1. 神:我們一般都說「神仙」,然而「神」和「仙」是不同的。
「神」是被崇拜和信仰的偶像,他們具有超凡的能力。
道教將神分為先天神,後天神。
像玉皇大帝、后土皇地祇、等在道教誕生之前都已經存在的神明就是「先天神」。
像關聖帝君、藥神孫思邈、城隍神等,他們是死後被人們祀奉成神的是「後天神」,。
2. 「仙」:古語云:「老而不死曰仙;仙,遷也;遷,入山也,故人字旁加山字,構成「仙」字。
「仙」基本上都是修煉成一定高度的高人,而「神」則不一定是人,萬物皆有靈性,都可以成神。道教根據修行高低,將仙人分為「天仙、神仙、地仙、人仙、鬼仙」五個等級。
3. 「佛」:即佛陀,是梵語的音譯,意為覺者、覺悟的人。是佛教修煉的最高位。眾生都有具有佛性,都可以成佛。但是因為被妄想執著蒙蔽,所以不能恢復佛性。
4. 「鬼」: 古人云:「人死為鬼,鬼死為聻,聻死為希,希死為夷,夷死就是真正的形魂俱滅,化為泡影不復存在。鬼懼聻猶如人懼鬼」!
此外在《禮記·祭義》也有「眾生必死,死必歸士,此之謂鬼」的相關解釋。
5. 「魔」: 《正字通》云:「魔,古從石作磨。梁武帝改從鬼。」「磨」本意有磨鍊的意思,自梁武帝改石為鬼之後,此字就多了一種「鬼神」的含義。
所謂「魔」主要是指人心中的各種欲望。
有十魔之說:即天魔、地魔、人魔、鬼魔、神魔、陽魔、陰魔、病魔、妖魔、境魔。
6. 「精」:即「物老成精」。自然萬物存在久了,就會吸收天地精華,獲得靈氣,就被認為是成精了。
葛洪在《抱樸子》裡寫道:「萬物之老者, 其精悉能假託人形, 以眩惑人目,而常試人。唯不能於鏡中易其真形耳。」成精之後,就有了變化的能力,最常見的是變成人,有的會禍害人類。
綜述:
道教典籍《崆峒問答》裡,對妖邪鬼怪作了總結:「何謂妖邪鬼怪外道邪魔?答曰:人之假造為妖,物之性靈為精,人魂不散為鬼。天地乖氣,忽有非常為怪,神靈不正為邪,人心癲迷為魔,偏向異端為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