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傳奇」二字來概括高曉松的人生,是最合適不過的,從高知識分子到音樂人、詞曲創作者,再到導演、製作人、脫口秀主持人,他用經歷和實踐證明:眼前無「苟且」,心中有「詩和遠方」!
光看照片,誰也未曾沒想到,這個手拿搖扇,一臉鬍渣的大叔,不論是家世背景,還是人生閱歷,竟然有著很多人無法達到且不可複製的輝煌人生。
他出生在一個知識分子家庭中,在上海生長,在北京讀書,外婆是著名的教育家,外公是中科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時也是深圳大學的創始人,母親、父親皆是清華大學的教授,在家人的耳濡目染之下,高曉松也慢慢成為了一個很厲害的學霸。
並且她的母親還是一個注重修養的人,從高曉松小時候便開始培養他「琴棋書畫」的能力,希望他成為一個「腹有詩書氣之華」的人,而不是只知道學習的書呆子,然而這也為高曉松不願與父輩走高知識分子道路埋下了伏筆。
19歲時便考入了清華大學的他,開始了求學的經歷,也正是從那個時候開始,高曉松才慢慢明白心中「所想所要」,因為特殊的家庭組成成員,高曉松的人生過得太順利,但也過於呆板,像是冥冥之中被安排好的一樣,上學、讀書、考大學,成為偉大的科學家。
不甘於現狀的高曉松,不顧家人們的反對,毅然決然選擇了「音樂人」的道路,21歲時,懷著滿腔熱血,與其它高校的老狼、趙偉等人組建了「青銅樂隊」,便開始了新的職業生涯規劃,即便途中四處碰壁,他也堅持下來。
從清華退學,是他做過做最勇敢而決絕的事,他意識到科學家的道路並不適合自己,人這一生短暫,總要為喜歡的事情做到毫不猶豫。在九十年代,音樂人很簡單,身上沒有太多錢,一把吉他就可以走天下,憑藉著一腔熱血,高曉松闖出了一點名堂。
高曉松的民謠是足夠打動人心的,所以一時之間他所創作的《同桌的你》、《青春無悔》等校園民謠問世,火遍了大江南北,後來在搖滾流行的時候,他又看準時機,發展搖滾音樂,不得不說,高曉松是一個敢想敢做的人,一旦決定,便直接行動。
在高知識分子家庭長大,曾經能夠有機會成為科學家的人,註定是不平凡,也很有商業頭腦,他創辦了「麥田音樂」獨立品牌,逐漸把公司做大做強,為自己積攢了一筆財富。
高曉松在一心做音樂的時候,有過身無分文、居無定所時無助的時候,通常來說,應該更能懂得「苦盡甘來」的暢意,但是在擁有財富以後,他沒有為自己買下住所,正如他自己所說:
誰要覺得你眼前這點苟且就是你的人生,那你這一生就完了。生活就是詩和遠方,能走多遠走多遠。行萬裡路,才能回到內心深處。
做藝術的人,或多或少不喜歡被條條框框的東西所束縛,便對「自由」有著強烈的嚮往。對於高曉松而言,定居的生活並不適合自己,應該不斷地去追尋,發現更多美好的事物,才能充實心中的「詩和遠方」。
遊歷四方,創造更多有價值的東西,他寫了小說《寫在牆上的臉》和劇本《那時花開》,自導自演了《我心飛翔》,他的許多作品都得到了不錯的獎項,然而,在通往遠方的路上,也會碰壁,他曾因醉酒駕駛而造成交通事故,從而被拘留,獲釋後,他又再一次整裝待發,參加拍攝了禁止酒駕的廣告宣傳片。
後又做出了《曉松傳奇》和《曉說》脫口秀,將自己的才華和人生一一道出,使得更多人加深了對他的了解,從意氣風發、少年得志到創造傳奇、鋃鐺入獄,再到重獲新生,高曉松從未鬆懈。
他說道:單槍匹馬與世界對飲,歷經磨難以不忘初心。
這便是高曉松對待生活的態度,初心不改,勇往直前,堅持著心中的「詩和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