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黃埔軍校,徐州三王和山東三李,分別是指哪六位將領

2021-01-10 騰訊網

黃埔軍校從成立之初到轉移,在這期間,為國家培養了無數軍事人才。尤其是前六期名將輩出,這些人,後來都成為抗戰時期,解放戰爭時期的頂梁柱。然而,在這些名將中,也就是黃埔一期學員,有三位將領都是來自徐州,而且又是同一個姓,因此被世人譽為徐州三王。還有三位學員來自山東,並且都姓李,因此也被世人譽為山東三李。那麼你們知道?這分別是指哪六位將領嗎?

王仲廉

先來看看徐州三王

第一位是指王仲廉,他是畢業黃埔軍校第一期,也是一位抗日名將。在抗戰時期任85軍軍長,跟著擁有抗日鐵漢的湯恩伯南徵北戰浴血全國。先後參加了綏遠、南口、太原、徐州、武漢會戰、隨棗、棗宜、豫南、豫湘桂會戰、豫西等戰鬥,為抗戰勝利作出了應有貢獻。不過在解放戰爭時期失利,被蔣介石以延誤戰機之罪,送往軍事法庭,後來在黃埔同學的求情下免除了罪行,之後跟著蔣一起赴臺。

第二位是指王家修,他也是畢業於黃埔軍校第一期,但很可惜的是羨慕的有點早,還沒來得及建功立業。就在1925年3月12日的棉湖之役中犧牲,後葬於廣州黃埔長洲島東江陣亡烈士墓。

王敬久

第三位是指王敬久,他也是畢業於黃埔軍校,同時還是一位久經沙場的抗日名將。從黃埔軍校畢業後,他經歷了兩次東徵戰役以及北伐戰爭。在這些戰鬥中立功許多,因此他升級的速度也比較快,所以在抗戰爆發後,他被任命為國民革命軍第71軍軍長兼八十七師師長,這個87師可是擁有德式裝備,戰鬥力強,也是蔣介石的嫡系部隊。

不過之後由於他與祝紹周發生衝突,被蔣介石撤了職,閒賦在家的王敬久,還是在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顧祝同的求情下得以官復原職,但不是再擔任71軍軍長了,被調到第三戰區任國民革命軍第25軍軍長。之後因功又升任了國民革命軍第十集團軍總司令,在這期間他指揮過第七十四軍,第十八軍,第66軍、第79軍參加過浙贛線保衛戰,鄂西會戰,常德等戰鬥,為抗戰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

李仙洲

看完了徐州三王,再來看看山東三李分別是指哪三位將領。

李仙洲,他是山東河西縣人,畢業於黃埔一期,他在國軍將領中以及黃埔一期學員中,表現平平並不算太突出,也參加過先後參加南口、忻口戰役,當時他的官職是國民革命軍九十二軍中將軍長兼二十一師師長。不過在抗戰勝利後,調至濟南任第二綏靖區中將副司令長官,而他的上級就是畢業於黃埔三期的王耀武。李仙洲和這位學弟相比顯得有點弱,不過王耀武在黃埔學員中升遷的速度算是較快的一位了。等到了解放戰爭時期,李仙洲5萬大軍在萊蕪戰役中,被華東野戰軍全殲,他本人也做了俘虜。

李延年,他是山東省廣饒縣人,20歲時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可能大家對他的抗戰事跡都不是很熟悉。但是,李延年絕對算是一位出色的指揮員。1944年5月,日軍集結10萬精兵,配以10萬偽軍,由洛陽西犯,妄圖攻取潼關後,再經西安、寶雞直趨四川,而胡宗南根本擋不住日軍的進攻。蔣介石眼看日軍要挖他的心臟,於是讓李延年擔任總指揮,統轄國軍,還有川軍,西北軍共30萬人抗擊敵軍,並立下軍令狀,不贏得此戰殺頭謝罪。然而,李延年軍不負眾望,擊退日軍,從此日軍龜縮在洛陽附近,再未敢西犯。戰後,蔣賜李抗日一等勳章。在抗戰時期能指揮30萬大軍作戰,作為黃埔一期的學生恐怕也只有他一人。

李玉堂

李玉堂,他是山東省廣饒縣人,也是黃埔一期生,在抗戰時期任第十任軍長,也就是大家熟知的泰山軍,參加了兩次長沙會戰 ,成為第九戰區一員悍將,也因此升任集團軍司令。不過他的結局不怎麼好,在解放戰爭中失利,後來他的老婆勸他起義,但李玉堂猶豫不決,最後被蔣介石察覺,以通敵罪被槍殺了。

相關焦點

  • 揭秘黃埔軍校,徐州三王與山東三李,分別是指哪六位將領
    黃埔軍校從成立之初到轉移,在這期間,為國家培養了無數軍事人才。尤其是前六期名將輩出,這些人,後來都成為抗戰時期,解放戰爭時期的頂梁柱。然而,在這些名將中,也就是黃埔一期學員,有三位將領都是來自徐州,而且又是同一個姓,因此被世人譽為徐州三王。
  • 蔣家王朝中,三李一王,分別是指哪四位將領
    在蔣家王朝中,有四位將領都來自山東,而且都是國軍中的高級將領,三李是畢業於黃埔一期的學生,一王是畢業於黃埔三期的學生。 一李是指李玉堂,他是山東省廣饒縣人,1924年考入黃埔軍校,開始他的軍旅生涯,然而在他人生最輝煌,最突出的時刻,則是在八年抗戰時期。
  • 國軍將領中有「三李一王」,為什麼說這三李比不上這一王?
    國軍將領中的「三李」指的是黃埔一期生:李仙洲,李延年,李玉堂,「一王」指的是黃埔三期生:王耀武,這四個人都是來自山東,又都是黃埔軍校畢業的國軍將領
  • 黃埔三傑是指黃埔軍校中的哪三位?
    黃埔第一期學員蔣先雲、賀衷寒和陳賡並稱「黃埔三傑」,是因為他們三人均來自湖南省,並且在黃埔軍校學習期間,成績優秀,表現活躍,在國共沒有分裂前,全部深得校長蔣介石的欣賞與信任。在黃埔軍校第一期招生時,蔣先雲入校考試成績在1200餘名考生中名列第一,並且保持畢業前的全部科目第一,廖仲愷驚嘆:軍校最可造就的人才。1925年畢業後任蔣介石秘書,兩次東徵五次負傷,攻克惠州時親率敢死隊登城,名動全軍。深得蔣介石的青睞與器重,「中山艦」事件後以黃埔軍校中將教育長的職位誘使蔣先雲脫離共產黨,結果蔣先雲第一個站出來聲明脫離國民黨。
  • 蔣系著名的將領「三李一王」,他們都是誰?最後結局怎麼樣?
    抗日戰爭時期,國軍湧現出很多的抗日英雄,但是國軍部隊又是派系複雜,其中蔣系裡面有著名的將領是「三李一王」,他們都是誰?最後結局又怎麼樣?又為什麼說「三李不如一王」呢?三李一王三李,分別是李玉堂、李仙洲、李延年,一王是王耀武。他們都在抗日戰爭時期,做出過巨大貢獻的將領。碰巧的是,他們都是山東人,其中李延年和李玉堂都是山東廣饒人,還是堂兄弟。
  • 為何講,黃埔軍校前六期的學生,才算是蔣介石軍集團的頂梁柱
    雖然,黃埔軍校辦了十幾期,但是,能夠稱得上是蔣介石軍事集團的頂梁柱,只有黃埔軍校前六期的黃埔生,為何這樣講?看看前六期的學生,都在蔣介石軍事集團中擔任什麼職位,你就明白了。胡宗南黃埔軍校第一期生是蔣介石軍事集團中最倚重的將領,如胡宗南替蔣介石管理西北,手握30萬大軍,成為名震一時的西北王。
  • 抗日戰爭中國軍有「三李一王」一說,他們分別是誰?山東人驕傲!
    新中國成立之前,我國那二十多年的抗戰年代,一直存在著國民黨和共產黨兩個黨代表的政權。最終共產黨贏得了民心,獲得了勝利,但是這並不是說國民黨軍隊中就沒有英雄,有許多非常有能力的軍官,在內戰的時候與共產黨軍隊作對,但是在抗日戰爭時期也毫不含糊,英勇殺敵,保家衛國。
  • 人傑地靈的湖南,被世人歌頌的三帥六將,是指哪九位開國將領
    以至在近代歷史上湖南也是名將輩出,如蔡鍔,唐生智,程潛,廖耀湘,宋希濂,鄭洞國,陳明仁等民國時期的著名將領都是出自湖南。不僅這些,而且在新中國開國元勳中,被世人歌頌的三帥六將也都是來自湖南。看看這三帥六將是指哪些開國將領?你就知道,在近代史上湖南出了多少牛叉式的人物。
  • 國軍將領中有「三李一王」,為何說這三李比不上這一王?
    三李一王都是俺們山東老鄉。我打一個比方,王耀武是戚繼光級別,三李是俞大猷、張經、李天寵級別,四人都是抗倭(抗日)將領,但王耀武的晉升速度和能力水平明顯高出一檔,他與戚繼光有很多類似之處。國民黨軍界長期流傳「三李不如一王」之說,意思是指黃埔一期三個山東籍貫的名將李延年、李仙洲、李玉堂,加起來也不如黃埔三期的一個山東人王耀武。
  • 「寶慶名門」長鄄馬家的三位黃埔軍校教官和一位教官親戚
    其中,擔任過黃埔軍校(中央軍校)教官的就有三位,他們分別是二伯父馬非百、六伯父馬子任、堂哥馬務澄。馬非百和馬子任兩兄弟的經歷極富傳奇色彩,是電視劇《人間正道是滄桑》楊立仁和楊立青兄弟的原型。(補充:1938年秋,黃埔軍校武漢分校遷到湖南武岡,更名為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二分校,後稱為「武岡分校」;中將李明灝任主任兼特派員、少將劉公武和沈清塵任書記長兼政治部主任、少將李亞芬和周磐任教育處長;從1938年至1945年的7年間,共有23052名熱血青年陸續從這裡畢業,走向抗戰前線;在黃埔軍校系統中,武岡分校辦學時間之長和畢業學生之多,僅次於黃埔本校和西安第七分校。)
  • 這位元帥的三位兄弟,都是黃埔軍校畢業,晚年殊途同歸
    其實,陳毅還有三個兄弟,也都非常厲害。陳毅,原名世俊,字仲弘。仲字顯示了他在家中的排名。陳毅共有親兄弟三人,老大叫陳孟熙,陳毅是老二,叫陳仲弘,老三叫陳季讓。陳毅還有一個堂兄叫陳修和。兄弟四人,陳毅後來成為共和國的十大元帥之一。他的三位兄弟都很厲害。1925年,陳修和與陳孟熙一起考入黃埔軍校第五期,陳季讓則考入了黃埔軍校武漢分校第六期。
  • 山東出了三李一王,兩個逃到臺灣,兩個留在大陸,各自結局如何?
    在國民黨高級將領中,山東籍貫的將領有「三李一王」的說法,其中「三李」指的是黃埔一期的李延年、李仙洲與李玉堂。「一王」指的是黃埔三期的王耀武。雖然「三李」是黃埔一期,「一王」是黃埔三期,但是民間一直流傳著「三李不如一王」的說法。
  • 黃埔軍校舊事
    1924年,國共第一次合作,孫中山在共產黨和蘇聯的幫助下,在廣州黃埔區的長洲島創立了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即後來的黃埔軍校。 在長洲島的軍校總共只招收了七期學生,1930年9月遷往南京,後來國共兩黨著名的黃埔生將領,多出自前六期,通常說的黃埔軍校也多是指在這個時期內的黃埔軍校。
  • 都說黃埔軍校,六期之後再無名將,其實後面還出這了四位大人物
    ——雨果 可能了解民國歷史的朋友都知道黃埔軍校吧,它是由孫中山創辦的,由蔣介石擔任該校第一任校長,由何應欽擔任黃埔軍校總教官。而其他教官要麼是畢業於日本士官學校,或者保定軍校,或者雲南講武堂。雖然,黃埔軍校成立時間晚,但是論知名度,要超越保定軍校與雲南講武堂。其主要原因,黃埔軍校走出來的學生,都成為當時顯赫一時的風雲人物。
  • 中國近代史上培養出很多軍事人才的黃埔軍校,哪一期學生最厲害?
    對於國民黨來說,黃埔軍校第一期學生最厲害。對於共產黨來說,黃埔軍校第四期學生最厲害。首先為大家介紹一下黃埔軍校:中華民國10年(1921年)12月,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在廣西桂林會見孫中山。馬林向孫中山提出「創辦軍官學校,建立革命軍」的建議。
  • 從黃埔軍校走出的我們著名將領都有誰
    1927年入黨,黃埔軍校第1期畢業。是共產黨方面軍職最高的將領,很早就是四方面軍的總指揮,其人頭被蔣介石標價十萬(與朱德、毛澤東一樣)。1978年起任國務院副總理兼國防部長。1955年被授予元帥軍銜。曾任中央軍委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黃埔同學會會長,是第一、二、三屆國防委員會副主席,第三、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中共第七屆中央委員,第八屆中央政治局委員,第九、十屆中央委員,第十一、十二屆中央政治局委員。1990年9月21日在北京逝世。 林彪,1906年生,原名林育蓉,湖北黃岡人。1925年入黨,黃埔軍校第4期畢業。
  • 黃埔軍校的天時、地利、人和
    所以確切來說,真正能叫黃埔軍校的就只有前四期,勉強算上還有部分在黃埔開班的五期、六期和七期,這七期畢業的學生全部加在一起也只有12887人。在第一批9名一級上將中,何應欽是黃埔教官;在第一批20名二級上將中,劉峙、顧祝同、蔣鼎文三人是黃埔教官;在第一批89名中將中,不算陳誠等一批教官,僅黃埔學生就有胡宗南、李延年、李默庵等三人,後來還有俞濟時補敘中將,總共4個黃埔生獲得中將軍銜。在首批少將,黃埔學生就更多了,有桂永清、黃杰、李玉堂、黃維、霍揆彰、關麟徵、宋希濂、陳琪、劉戡、王敬久、孫元良等人。
  • 黃埔軍校第一期,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黃埔三傑之外,還有哪些熟知的...
    黃埔軍校是近代史上一所名校,從這裡走出來的學生都成為後來抗戰時期,解放戰爭時期的著名將領。如大家耳熟能詳的黃埔三傑,這三人就是黃埔一期的學員。能夠稱得上三傑的,肯定是黃埔一期最優秀的學員,無論是軍事理論還是戰術都是排名第一。但是,黃埔三傑最後真正在軍事上取得成就最大的是陳賡將軍。
  • 黃埔軍校著名將領有哪些?十大名將排名如何?每一位都驍勇善戰哦
    黃埔軍校是中國近代最著名的一所軍事學校,培養了許多在抗日戰爭和國共內戰中聞名的指揮官。你知道黃埔軍校著名將領有哪些嗎?本文整理了黃埔十大名將,這些著名的英雄人物在民族危亡時刻,無不拋頭顱灑熱血,在中國歷史上產生了深遠影響,一起來了解下吧。
  • 黃埔軍校名將眾多,有資格入選,抗日十大名將行列的學生都有誰
    而且黃埔軍校也為近代史上培養了許多軍事人才,無論是蔣介石陣營,還是我黨將領都有許多優秀的軍事家,都是從黃埔軍校畢業的。正因如此,黃埔軍校才名聲顯赫,成為近代史上最有名的一所學校。同時,黃埔軍校走出的學生,也成為抗戰時期的主要軍事力量,他們浴血全國,在八年抗戰時期常年累計與日寇戰鬥,為抗戰勝利作出了很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