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翻譯出版獎10周年:「90後」譯者亮相,中國成法語圖書引進大國

2020-12-12 騰訊網

編輯:姜濟晗

10月30日,傅雷翻譯出版獎組委會主席董強在發布會現場介紹獎項評選過程。(圖片來自歐洲時報)

10月30日,「傅雷翻譯出版獎十周年」發布會在北京法國文化中心舉行。評委會公布了2018年第十屆傅雷翻譯出版獎(以下簡稱「傅雷獎」)的10部入圍作品,包括5部文學類和5部社科類作品。

5部文學類作品有《造夢人》《變革》《溫柔之歌》《陰鬱的美男子》《穿睡衣的作家》,5部社科類作品有《布汶的星期天》《小說鑑史:舊制度與大革命的百年戰爭》《與哲學家談快樂》《古希臘悲劇研究》《蜜蜂與哲人》。

這些作品將於11月24日角逐今年的傅雷翻譯出版獎。

什麼是「傅雷翻譯出版獎」?

傅雷是20世紀著名翻譯家,曾留學巴黎大學。他翻譯了大量的法語作品,其中包括巴爾扎克、羅曼·羅蘭、伏爾泰等名家著作。許多海內外讀者熟悉傅雷先生及其著作,但對「傅雷翻譯出版獎」卻未必了解。

2009年,在著名翻譯家、北京大學法語系主任董強為代表的中國法語界學者和在京法國漢學家的合作支持下,法國駐華大使館設立了「傅雷翻譯出版獎」,旨在促進法語文學在中國的翻譯和傳播。

10年來,評委會每年評選出兩部譯自法語的最佳中文譯作,其中文學類(虛構類)和社科類(非虛構類)各一部,每部獲獎譯著的譯者和出版人共享4000歐元獎金,2013年增設的「新人獎」獎金為1500歐元。著名翻譯家餘中先、馬振騁、郭宏安和袁筱一等都獲得過「傅雷獎」。

10月30日,出席傅雷翻譯出版獎新聞發布會的嘉賓一同合影。(圖片來自歐洲時報)

2018年傅雷翻譯出版獎10部入圍作品。(圖片來自歐洲時報)

今年的「傅雷獎」共收到參評作品46部,其中社科類28部,文學類18部。入圍終評的10部作品,既有歷史學術著作,也有題材不一的虛構文學作品,充分體現了中國當代法語譯界的多樣活力。

作為中法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梁,該獎也曾得到以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勒克萊齊奧、莫言為代表的多位文化界名人的支持。

年輕譯者:盼「傅雷獎」改善翻譯環境

近年來,在「傅雷獎」的評選過程中,一批年輕譯者橫空出世。以2017年的評選為例,65位譯者中,有11位70後,39位80後,還首次出現了3位90後。

「我在想,如果傅雷先生看到有這麼多年輕後輩的話,他一定會很欣慰的。」中國作家王安憶曾參與2015年文學類獎項的評選,她對有這麼多年輕譯者從事翻譯工作非常感動。

中國作家王安憶(中)在2015年「傅雷獎」頒獎典禮現場。(圖片來自網絡)

但實際上,近兩年對於中國文字翻譯工作者的翻譯和生存環境,一直存在要求提高和改善的呼聲。筆譯工作需要投入的巨大精力和時間,但是回報率卻非常低,譯者感受不到應有的行業尊重。

獲得2015年傅雷獎新人獎的王名南曾向媒體訴苦,「幾十年來,對於筆譯譯者的稿費稿酬和投入的時間對比來說,(低得)有點離譜。」王名南希望像傅雷獎這樣重要的獎項,能夠提醒大家對於筆譯工作者給予更多的關注,對於翻譯的環境能有一個促進和改變。

「大家都很習慣說,書不好就是譯者的問題,但是這裡面還是有多方面的原因。作為譯者,也不應該將所有問題要賴稿酬不夠,譯者還是要愛惜羽毛的。」對於王名南自己來說,她覺得翻譯這個職業更像修行、學習,在很長的時間裡寂寞、專注而謙卑的工作。

青年譯者、2015年「傅雷獎」新人獎獲得者王名南。(圖片來自artron)

中國成為法語圖書的引進大國

自從1899年林紓翻譯《巴黎茶花女遺事》作為第一本法文中譯著作在中國面世以來,法國文學滋養了一代代中國文學愛好者。

新中國成立後,諸如伏爾泰、盧梭、孟德斯鳩、雨果、巴爾扎克等等這些偉大的名字給當時的中國讀者帶來了精神食糧。1980年代以後,更多的法國作家的作品獲得出版:從普魯斯特到加繆、從薩特到杜拉斯,還有勒克萊齊奧、莫迪亞諾……

而在法國文學走進中國的歷程中,譯者的工作至關重要。通過他們,中國當代作家得以看到西方世界。

1977年,13歲的畢飛宇讀到了盧梭的《懺悔錄》,「即刻就迷上了這本書」。他說,那是他第一次閱讀法國,也是第一次閱讀西方。40年後,為了表彰畢飛宇的文學成就和對中法文學交流的貢獻,法國文化部授予他「法蘭西文學藝術騎士勳章」。

中國作協主席鐵凝說:「沒有翻譯家的智慧,千千萬萬像我這樣的讀者,我們就好像世界文學璀璨星空下的盲人。」

現如今,中國已成為法語圖書的最大版權引進國。

據法國駐華大使館文化教育合作參贊羅文哲介紹,法語書籍在中國的翻譯和出版已經具有了巨大和穩固的市場,中國是法語圖書的引進大國,5年來,中文一直高居法國出版界版權轉讓語種榜首。2017年,中法雙方籤訂的轉讓合同多達2366份。

入選今年「傅雷獎」終評的兩部作品《溫柔之歌》《小說鑑史:舊制度與大革命的百年戰爭》。(圖片來自網絡)

法國「龔古爾文學獎」將首次來華評選

實際上,法國駐華大使館對法語作品在中國翻譯出版的支持,並不僅限於「傅雷獎」——這只是「傅雷書院」的五大項目之一。

自1991年以來,「傅雷資助出版計劃」已面向中國出版社支持了約1000本法語文學與社科作品的出版。當中國讀者閱讀到像蒙田、伊萊娜·內米洛夫斯基、讓·雅克·桑貝、米歇爾·烏爾貝克、保羅·利科、梅洛·龐蒂等作家的作品時,可能就需要感謝下背後的「傅雷計劃」。

此外「傅雷文學講座」會邀請中國當代作家談法國文學,「傅雷譯者小站」探討翻譯問題,「傅雷翻譯培訓項目」每年兩次開展翻譯培訓。

10月30日,法國駐武漢總領事館文化專員柯迪文介紹法國龔古爾獎相關情況。(圖片來自歐洲時報)

值得一提的是,在兩天前的新聞發布會上,法國駐華大使館還宣布,為了慶祝傅雷翻譯出版獎10周年,法國龔古爾文學獎將首次在中國進行評選。

龔古爾文學獎創立於1903年,每年頒發一次,面向當年在法國出版的法語小說,是法國歷史最悠久、公認最具權威的文學獎項,也被公眾視為法語文學的最高獎。

11月24日,由中國知名高等學府的法語教授組成的評委會成員將齊聚武漢,評選出他們心中的龔古爾文學獎。中國也將成為全球第十二個,亞洲第一個評選龔古爾文學獎的國家。

參考資料:

歐洲時報,2018年10月31日,《第十屆傅雷翻譯出版獎初評結果出爐》

中國網,2017年11月3日,《2017年傅雷翻譯出版獎即將揭曉 申報首次出現九零後譯者》

澎湃新聞,2015年11月28日,《傅雷翻譯獎頒出:極端分子製造恐怖,譯者增進文明多元與理解》

相關焦點

  • @法語愛好者 這10部法國文學的中文譯作入圍傅雷翻譯出版獎
    封面新聞記者 劉秋鳳11月1日,記者從傅雷翻譯出版獎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第11屆傅雷翻譯出版獎將於本月23日在成都揭曉。《魔鬼醫生的消失》《音樂課》《教育科學與兒童心理學》《殺戮之神》等10部譯自法語的中文作品入圍終評。
  • 第九屆傅雷翻譯出版獎昨公布 參選譯者首次出現90後
    「今年的評獎,有一批年輕的翻譯工作者橫空出世。其中,80後佔39位,70後佔11位,首次出現了90後,共3位。這使我們感到很欣慰。」在昨日下午舉行的第九屆傅雷翻譯獎頒獎典禮現場,擔任本屆評委會主席的中國法國研究會會長端木美談及本屆評選中年輕譯者冒頭的趨勢。同時,這也是傅雷翻譯獎第二次走出北京,2015年曾在上海公布,今年則是來到了廣州方所書店。
  • 第10屆傅雷翻譯出版獎昨日公布,《溫柔之歌》《布汶的星期天》等獲獎
    「中國已經成為法語書籍的最大版權引進國,法國也是翻譯出版中國文學最多的西方國家,文學作品的互譯會加深中法兩國的相互理解,也會讓中法兩個大國越走越近。」在昨日舉辦的第10屆傅雷翻譯出版獎頒獎典禮上,特邀嘉賓、中國作家協會主席鐵凝表達了對傅雷獎成立十周年的祝賀。
  • 10部作品入圍第11屆傅雷翻譯出版獎終評階段
    入圍第11屆傅雷翻譯出版獎的十部譯著。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陳小茹/攝傅雷翻譯出版獎組委會主席董強介紹說,本屆傅雷獎組委會共收到參評作品44部,其中社科類29部、文學類15部。初評已於9月12日在北京完成,評委會成員從中選出了10部入圍作品,其中文學類和社科類各5部。
  • 「沒有譯者,各國文學將沒有交集」——第十二屆傅雷翻譯出版獎揭曉
    (北京法國文化中心供圖)傅雷翻譯出版獎始創於2009年,旨在促進法語文學及學術作品在中國的翻譯和傳播。法國駐華大使羅梁在本屆頒獎典禮致辭中特別強調了譯者在這方面發揮的作用。「在互相結識和發現的過程中,是他們讓我們能有機會閱讀國門之外的世界。」羅梁大使說,如果沒有譯者,一國的文學將止步於國門之內,各國之間的文學將沒有交集。
  • 請參考傅雷翻譯出版獎
    近日,第12屆傅雷翻譯出版獎新聞發布會如期舉辦,本屆獎項將於11月21、22日在北京揭曉。本著嘉獎作為文化擺渡人的譯者的目的,傅雷獎一直致力於推動中法兩國之間的文化交流。每一年,傅雷獎都將評選出兩部譯自法語的最佳中文譯作,文學類和社科類各一部。自2013年起,設立「新人獎」以鼓勵年輕譯者。
  • 傅雷翻譯出版獎揭曉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資料圖片譯者李玉民、胡小躍共獲6000歐元獎金 本報訊 (記者金煜)第二屆傅雷翻譯出版獎昨日在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上舉行頒獎典禮,和去年經典作品《蒙田隨筆全集》《面具之道》獲獎不同,今年獲獎作品十分當代,分別是法國出版的名人傳記《加斯東·伽利瑪:半個世紀的法國出版史》和關於法國教育的自傳體小說《上學的煩惱》。
  • 八旬譯者劉方獲「傅雷翻譯獎」 稱不知有這個獎
    八旬譯者劉方獲「傅雷翻譯獎」 稱不知有這個獎 2013年12月16日 15:12 來源:烏魯木齊晚報   沈堅、朱曉罕譯《兒童的世紀》  12月12日,第五屆傅雷翻譯出版獎在北京頒獎,81歲老翻譯家劉方憑藉《布羅岱克的報告》得獎,傅雷翻譯出版獎專為法語文學翻譯而設。
  • 持續鼓勵法語翻譯,2020傅雷翻譯出版獎10部入圍作品揭曉
    在昨日舉行的2020傅雷翻譯出版獎北京新聞發布會上,傅雷評委會主席傅蘭思介紹說,共有5部社科類、5部文學類譯作入圍終評。在文學方面,傅雷翻譯出版獎組委會主席董強重點介紹了雷蒙·格諾的《一百萬億首詩》。他說,這是一本文學史上著名的作品,作者使用技術手段,讓詩可以被無窮地閱讀。
  • 觀觀福利|傅雷翻譯出版獎 邀你本周末共赴10年之約
    來了,來了,備受矚目的#第十一屆傅雷翻譯出版獎#終於來啦!即將於本周日(11月24日)上午在方所成都店舉辦入圍譯者見面會!作為國內文學翻譯界最高獎項之一,傅雷翻譯出版獎將第一次落戶西南地區頒獎。四川觀察作為本次活動的官方唯一指定直播平臺,快跟隨觀觀一起走近本屆傅雷獎的入圍譯者,聆聽他們的聲音與經驗!2009年,在以董強教授為代表的中國法語界學者的合作支持下,法國駐華大使館設立了傅雷翻譯出版獎,旨在促進法語文學及學術作品在中國的翻譯和傳播。
  • 傅雷翻譯獎頒出:極端分子製造恐怖,譯者增進文明多元與理解
    澎湃新聞 評委和所有入圍者11月28日,第七屆傅雷翻譯出版獎頒獎禮在上海愛馬仕之家舉行,由周小珊翻譯的《6點27分的朗讀者》獲得了文學類最佳圖書
  • 傅雷翻譯獎花落安寧蔡鴻濱 劉震雲衝著「傅雷」當評委
    原標題:劉震雲衝著「傅雷」才當評委導讀:傅雷翻譯出版獎今年的10部入圍作品的譯者不少是年輕的譯者,提名的十本書中,有6位譯者都是70後,2位譯者是80後,最年輕的提名譯者汪玲只有28歲,而獲得文學類獎項和最佳新人獎的俞佳樂是70後。
  • 2020年傅雷翻譯出版獎揭曉
    11月21日,第十二屆傅雷翻譯出版獎頒獎典禮在北京法國駐華大使館舉辦。法國駐華大使羅梁(前左四)、傅雷翻譯出版獎評委會主席傅蘭思(前左三)、傅雷翻譯出版獎組委會主席董強(前右二)、本屆「文學類」獲獎者寧春豔(前右三)、本屆「社科類」獲獎者汪煒(前左一)儀式結束後合照。
  • 第十屆傅雷翻譯出版獎在京揭曉,《溫柔之歌》等作品獲獎
    2009年,傅雷翻譯出版獎在以北京大學法語系教授董強為代表的中國法語界學者的合作支持下,由法國駐華大使館設立,旨在促進法語文學及學術作品在中國的翻譯和傳播。評委會每年評選出虛構類和非虛構類(文學與社科類)獲獎作品各一部,新人獎於2013年設立並沿用至本次評選。
  • 《論美國的民主》獲傅雷翻譯獎「萌芽獎」
    82歲老翻譯家獲獎「沒有思想準備」  本屆傅雷獎設置與法國龔古爾文學獎相似,都在一家餐廳進行終評,隨即進行新聞發布和頒獎環節,因此也將懸念留到了最後一刻。  82歲的老翻譯家劉方此前更多的工作是把中國文學翻譯成法語,她曾將《少年天子》、《穆斯林的葬禮》等中文作品翻譯成法語,此次獲獎,劉方表示,「沒有思想準備」。
  • 2020傅雷翻譯出版獎10部入圍終評作品揭曉
    【歐洲時報特約記者萬依10月22日北京報導】2020傅雷翻譯出版獎10部入圍終評作品在10月22日於北京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揭曉,有5部社科類、5部文學類譯作入圍。2020年10月22日,2020傅雷翻譯出版獎新聞發布會現場。 當日,2020傅雷翻譯出版獎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舉行,現場揭曉10部入圍終評作品。
  • 傅雷翻譯出版獎揭曉,寧春豔、汪煒、曾昭曠獲獎
    11月21日下午,第十二屆「傅雷翻譯出版獎」在京揭曉,寧春豔、汪煒、曾昭曠分別為文學類、社科類和新人獎獲獎譯者,譯作分別為貝爾納-瑪麗·科爾泰斯創作的戲劇《孤寂在棉田》、讓·斯塔羅賓斯基的《透明與障礙:論讓-雅克·盧梭》和埃馬紐埃爾·德·瓦雷基耶爾的《審判王后:1793年10月14-16日》。
  • 第10屆傅雷翻譯出版獎項在京揭曉,《溫柔之歌》等作品獲獎
    中青在線北京11月25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陳小茹)11月24日,第10屆傅雷翻譯出版獎頒獎典禮在北京王府中環舉行。法國駐華大使黎想、中國作家協會主席鐵凝、2008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讓-馬裡·古斯塔夫·勒克萊齊奧、法國龔古爾文學獎評委皮埃爾·阿蘇裡、作家兼電影導演戴思傑、歷史學家葛兆光、傅雷獎評委會主席董強教授等中法嘉賓出席了頒獎典禮。
  • 第12屆傅雷翻譯出版獎揭曉十部入圍作品
    圖片由法國駐華大使館提供新華社北京10月23日電(記者李娜)22日,第12屆傅雷翻譯出版獎(傅雷獎)公布了本屆入圍的十部作品。據介紹,本屆傅雷獎共收到48部參評作品,其中社科類28部,文學類20部。在入圍的十部譯作中,有讓·斯塔羅賓斯基的《透明與障礙:論讓-雅克·盧梭》,貝爾納-瑪麗·科爾泰斯的《孤寂在棉田》,尼古拉斯·瓦尼耶的《生命的課堂》和埃裡克·萊因哈特的《夫妻的房間》等作品,充分體現了中國當代法語譯界的多樣活力。
  • 2020傅雷翻譯出版獎揭曉,讓「單一的美國化的人文社科領域」日益豐富
    記者 | 潘文捷編輯 | 黃月2020傅雷翻譯出版獎昨日在京揭曉,寧春豔翻譯、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孤寂在棉田》,汪煒翻譯、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的《透明與障礙:論讓傅雷翻譯出版獎組委會主席董強說,近年來他看到傅雷獎人文社科領域越來越強,「法國不僅是文學大國,也是思想大國,一些思想可以給中國提供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