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5日,由西北民族大學教授嘎藏陀美先生擔任首席專家的2012年度第三批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藏傳佛教大辭典」開題報告會在西北民族大學舉行。
蘭州大學洲塔教授、甘肅省藏學研究所所長丹曲研究員、中國藏學研究中心陳立健副研究員、甘肅省民族師範學院科研處處長貢巴扎西教授等4名專家應邀擔任開題評議專家。西北民族大學常務副校長馬景泉研究員、西北民族大學科技處處長何燁教授、西北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院長尹偉先教授等共計50餘人參與了本次開題報告會。報告會由國家民委重點人文社科研究基地西北民族文獻研究基地主任才讓教授主持。
會上,首席專家嘎藏陀美教授就本課題的研究狀況及選題價值,主要內容、子課題的設置和預期目標,具體的編纂方法、手段和技術路線,重點難點以及前期的準備工作等做了詳實的匯報。嘎藏陀美教授介紹說,藏文辭典的編纂已進入新的時期,辭書的編纂出版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但是,直到目前,已有的辭典大都規模較小,不能反映當代藏傳佛教文化的全貌。藏傳佛教辭書的編纂在已有成果的基礎上仍有很大的空間和可突破之處,在收詞範圍、注釋內容、體例架構上都有待補充和完善。
為解決這一問題,有關單位在在全國範圍內選拔的僧俗專家、漢藏專家相結合的優秀團隊,以國內外先進的學術理念與方法為指導,突破傳統辭書編纂模式,擬編纂一部兼具知識性、科學性、穩定性、簡明性、思想性等特徵的辭書,以期達到國際相關領域的先進水平,填補藏傳佛教大型辭書編纂領域的空白。
本項目共設置四個子課題,即藏傳佛教顯宗、藏傳佛教密宗、藏傳佛教歷史人物和藏傳佛教名勝古蹟辭典。這種子課題設置,既考慮到宗教的共時性重要要素,又體現宗教文化的內在核心理論與外在實體文化的動態歷史聯繫,從而達到共時性的要素構成與歷史性的文化表現的統一。嘎藏陀美教授在提到本項目在實際應用方面的突破和創新時介紹了《藏傳佛教大辭典》收詞全面,實用性強;釋義完整,參考性強;藏漢雙解,應用性強等三大特點。
子課題負責人中國藏學研究中心陳慶英研究員和西北民族大學教授扎西當知博士分別介紹了子課題的編纂方案和實施進展情況。
與會專家對課題的意義、實施方案和前期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的同時,就課題的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第一,顯宗收詞要廣泛,釋義要準確。本課題應充分運用宗教學、歷史學、詞典學、文獻學等多學科的理論知識和研究方法,力求全面展示藏傳佛教博大精深的顯宗理論體系。
第二,密宗詞目的釋義要力求通俗易懂。以《大藏經》以及藏傳佛教密宗範疇之內的經典著述、傳承儀軌、神靈體系、修習法則、法物法器以及秘傳精要均成為本子課題的研究對象,通讀浩瀚經典著作來掌握密法傳承儀軌,搜集密宗相關的所有詞彙,並將篩選立目,力求做全面、準確、通俗、詳實的解釋。
第三,科研團隊要進一步擴充、加強。科研團隊應當應邀海峽兩岸的專家參與,共同完成這部具有主要現實意義和應用價值的藏傳佛教大型工具辭書。
第四,建議要確定歷史人物的選詞條件和事件下限。評議專家提出:如「涼州會盟」的組織者和扶持藏傳佛教薩迦派的主要歷史人物元太宗窩闊臺之子闊端、迎請宗喀巴大弟子釋迦耶協並扶持藏傳佛教格魯派的明成祖永樂皇帝、修習藏傳佛教寧瑪派儀軌的清王室成員果親王允禮等等,在藏傳佛教界頗有影響的王室貴族和皇親國戚「大施主」應列入選詞立目的範疇。專家還指出,歷史人物的時間下限應以1949年為宜。
課題組認真聽取了評議專家的意見和建議,並與評審專家進行了熱烈的討論交流。嘎藏陀美教授代表課題組全體成員向評議專家致謝的同時,表示課題組虛心接受各位專家的意見和建議,今後的工作中以客觀、理性、中立、尊重等原則,力求將《藏傳佛教大辭典》編纂成集聚完整性、可靠性、易讀性和學術性的服務於大眾的藏傳佛教工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