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不只成了精,它還曾經是圖騰、祥瑞,也曾被人們信仰

2020-12-11 浩然文史
被狐狸精附體的蘇妲己

說起狐狸,可能很多人首先聯想到的是民間「狐狸精」這個稱謂,但是,狐狸在歷史上也曾扮演了一些不一樣的角色,今天文史君想跟大家介紹,狐狸是如何從普通動物成為圖騰、祥瑞,又是如何妖化乃至最後發展成為狐仙信仰的。

01遠古——先秦:從圖騰到祥瑞

1.遠古時代:圖騰

狐狸狡猾、機智,充滿靈性,在遠古時期,狐狸擔當起了作為部落圖騰的重任。《史記·五帝本紀》中記載:「皇帝教熊、羆、貔、貅、貙、虎,以與皇帝戰於阪泉之野。」這句話中提到的六種動物,其實也就是六個以這些動物作為圖騰的部落,其中「貔」在《爾雅》中的解釋是白狐,說明了狐狸在遠古時期就是圖騰中的一員。

白狐

《吳越春秋·越王無餘外傳》中記載了這麼一個故事,說是大禹已經30歲了都還沒有娶妻,他就很擔心自己這樣會違背了當時的法度(當時制度是男子年滿三十就要娶妻)。當時大禹治水走到了塗山(今浙江紹興西北),這裡生活了一個塗山氏家族。

塗山氏雕像

大禹向天說道:「如果同意我娶妻的話,我就一定會得到上天的回應的。」話音剛落,一隻九尾白狐出現在大禹面前。大禹心想:「白色是我們部落崇尚的衣服的顏色,這九尾則是王者的象徵。」

大禹曾經聽過塗山地區的民歌,其中就有唱道:「綏綏白狐,九尾庬庬(m áng)。我家嘉夷,來賓為王。成家成室,我造彼昌。天人之際,於茲則行。」大意是說,誰娶了塗山氏家族的姑娘,誰就家道興旺。後來大禹就娶了塗山氏家族的姑娘女嬌。

在一些神話傳說當中,塗山氏就是九尾白狐,而我們剛才說的故事裡,當中的女主角塗山氏部族的部落圖騰也就是九尾狐。

九尾白狐

2.先秦時期:祥瑞

遠古時期,狐狸承擔了部分圖騰的任務,到了先秦時期,由於之前的圖騰崇拜仍然在延續,所以這一時期狐狸逐漸發展成了「祥瑞」的象徵。在古代,祥瑞是吉兆的一種表示。

現在的一些古裝劇中常常會出現祥瑞,其中既有以動物或者植物狀態出現的,也有以天象狀態出現的,比如我們所熟知的麒麟、嘉禾和景星,它們就分別是動物、植物和天象的祥瑞代表。

而狐狸這種生物,在先秦時期也是天降祥瑞的一種象徵,這在一些歷史典籍中亦有表現。比如在《穆天子傳》就有記載:「甲辰,天子獵於滲澤,於是得白狐,狢焉,以祭於河宗。

麒麟圖樣

02兩漢以後:狐的妖化

隨著歷史洪流的逐漸推動,至漢代時,狐狸開始被妖化,此時「妖狐」之說 「嶄露頭角」。有關狐狸被妖化的記載,最早見於東漢許慎所著的《說文解字》。書中這樣說道:「狐,妖獸也,鬼所乘之。」這一時期的狐狸一改先前圖騰、祥瑞的形象,變身成了所謂的「妖狐」。

影視劇中妖狐化成人的模樣

狐狸從靈獸「墮落」成妖獸,這其中既有巫術等的影響,也有如佛教、道教等宗教因素的影響。

魏晉時期,狐狸「妖化」之說愈加盛行,此時狐狸已經不是之前那樣被作為祥瑞對待了,而是被看作 「兇兆」,是一種妖邪的東西。此後也發展出了一系列有關狐魅的志怪小說。

《西京雜記》中有這麼一個故事,:西漢廣川王喜歡挖掘墳墓,他挖掘欒書的墳墓時,發現棺柩和隨葬品已經全部腐爛了,只有一隻白狐,它看到人來了一下子就逃跑了。廣川王就派人去追,但是沒有追到,只是用戟刺傷了白狐的左腳。當天晚上,廣川王夢見一個鬍子和眉毛都白了的男人對他說:「你為什麼要刺傷我的左腳?」男子說完又用手杖去敲打廣川王的左腳。廣川王醒來發現,自己的左腳腫痛生瘡,一直到他去世都沒有被治好。

03唐宋——清代:從狐神崇拜到狐仙信仰遍及北方

1.唐宋:狐神崇拜

但是,當人們逐漸把狐狸「妖化」的同時,民間卻悄然興起對狐神的崇拜。在古籍《太平廣記》中清楚地寫道:「唐初以來,百姓多事狐神。」民間亦有一句諺語——「無狐魅,不成村」,這同樣說明了這段時期狐神崇拜的普遍性。

狐神崇拜

至宋代,狐神崇拜繼續發展。《汴京遺蹟志》中載道:「宣和七年秋,有狐由艮嶽直入禁中,據御榻而坐,詔毀狐王廟。」從中可知,狐神廟已經在宋代大量出現,已經到了需要官方出面來控制的地步了。

狐仙廟

2.清代:狐仙信仰遍及北方

元明清時期對狐的崇拜仍在發展,至清代狐仙信仰臻於完備。狐仙廟也在北方地區分布甚廣,而無論是民間百姓抑或是官員,他們在信奉狐仙上都十分虔誠,這些主要體現在家庭裡給狐仙設立牌位、大小節日祭祀狐仙、日常拜狐仙以求保佑等活動中。

04文史君說

狐仙信仰曾經在中國北方地區十分興盛,在中國民間信仰中佔據著重要地位,具有一定的文化意義。狐從普通動物成為原始部落的圖騰之一,歷經被人們認定為祥瑞、妖狐,最後發展成為「狐仙信仰」,這之間還有很多民俗文化價值等著我們繼續去探尋。

05參考文獻

王偉:《中國狐精原型論略》,《蒲松齡研究》2007年第2期。

張目:《信仰與情感的錯位——狐的妖化與狐仙信仰的興起》,《文教資料》2013年第21期。

袁珂:《中國神話通論》,四川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

(作者:浩然文史·拂曉)

本文為文史科普自媒體浩然文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註明外均來自網絡搜索,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帳號!您的點讚、轉發、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持!

相關焦點

  • 狐狸為何從祥瑞的象徵,變成誘惑世人的狐妖
    他們以白狐作為他們的圖騰,而治理淮水,這不僅是大禹所在部落的心願,對塗山氏來說,也具有積極的意義。因此,他們大力配合大禹的治水行動,並互相聯姻。這代表著以龍為信仰的華夏族和以狐信仰的淮夷族的結盟。另外,這個故事還被記載在《太平御覽》之中。「禹始納塗山女,曰女媧,合婚於太桑,有白狐九尾之瑞。」總之,狐狸最早的形象,就是作為東南方淮夷族的圖騰出現。
  • 你相信狐狸能成精的傳說嗎?
    民間的傳說,狐狸能夠成精,然後去迷惑人。據《太平廣記》記載:「善蠱魅,使人迷惑失智,千歲即與天通,為天狐。」「狐五十歲,能變化為婦人,百歲為美女,為神巫,或為丈夫與女人交接,能知千裡外事。《酉陽雜俎》記載:「天狐九尾金色,役於日月宮,有符有醮日,可洞達陰陽。
  • 正名 狐狸老早可是與龍、麒麟、鳳凰並列的四大祥瑞!
    相應地,狐狸在人們心中也就成了媚惑之物。在蒲松齡《聊齋志異》中,更是記載了許多狐狸幻化成精,與許多書生才子們譜寫了一段段愛恨情仇的傳奇故事。        事實上,狐狸一開始並不是這個糟糕的形象,它是享有狐圖騰崇拜的。狐狸在先秦兩漢地位尊崇,與龍、麒麟、鳳凰並列四大祥瑞。漢代石刻畫像及磚畫中,常有九尾狐與白兔、蟾蜍、青鳥並列於西王母座旁,以示禎祥。
  • 九尾狐被人們唾棄,其實以前是祥瑞的象徵,被通俗小說害了
    這並不是傳說,而是有過記載的,比如在山海經當中,就對九尾狐有過記載,書中是這樣描述的,九尾狐出現在青丘這個地方,因為這個狐狸長了九條尾巴,所以才有了這個名字。而且郭璞在海外東經當中也對九尾狐做過備註,說它是一種祥瑞的象徵,只有在天下太平的時候才會出現。所以說在先秦的時候,九尾狐還是一種非常好的代表。為什麼說九尾狐是一種祥瑞的代表呢?
  • 狐狸曾是上古神獸,是人們崇拜的對象,後來為何成了貶義的代名詞
    動物們更是如此,這小小的狐狸也有修煉成神仙的大願望。但是狐狸成仙可不容易,首先它們得先成精,每天月上柳梢的時候就要乖乖出來打坐,吸收天地之精華,讓歲月打磨,這個時間非常漫長,一般一百年的道行才能變出一條狐狸尾巴,有些兩三百年的道行才能勉強變出個人形,但是變成什麼樣要靠運氣,所以也有狐狸精特別醜的。
  • 狐文化:穩站「妖怪圈」C位的狐妖,可知它們曾被視為祥瑞之獸?
    在中國「妖怪圈」穩站C位的狐妖,曾經被視為祥瑞之獸!然而,在那個萬物皆有靈的時代,人們在與狐接觸的過程中,漸漸賦予它超自然的形象,進而演變成一種圖騰、一種信仰,成了「靈狐」!大禹為了表達自己的心意,就唱起來了「塗山歌」,不想那隻九尾白狐竟化成一美妙女子,號塗山氏,和大禹結為夫婦。
  • 狐狸精怎就成了浪蕩女人的代名詞?它原本可是古人供奉的神獸!
    狐狸精,現在多成了勾引男人的放蕩女人的代名詞,可它原本是古人供奉的瑞獸,傳說中是和西王母一同出現的神獸,是祥瑞於子孫興旺的象徵。在魏晉之前的畫像石、畫像磚上,經常能看到九尾狐和玉兔、青鳥等,可見當時人們是將其供上神壇的。那麼古人為何會認為狐狸是祥瑞之物呢?那是因為狐狸具有戀舊不忘本的品性。
  • 從瑞獸到妖再到「狐狸精」為什麼是狐狸背上了這個鍋?
    從狐狸說起在上古時期,狐狸是一種圖騰。是作為一種具有美好象徵意義的瑞獸的形象而存在的。《白虎通義》中把九尾狐作為子孫繁衍的象徵。《藝文類聚》記載「綏綏白狐,九尾龎龎。我家之嘉夷,來賓為王。成家成室,我造彼昌。天人之際,於茲則行」。
  • 世界10大「圖騰」,英國獅子,法國大公雞,中國的最有凝聚力!
    不知道大家知道這個世界上的圖騰文化嗎?據說在我們人類的歷史上,不管是哪個國家或者是民族都是有著屬於自己的一個圖騰,而這個圖騰類似於我們現在一個國家國寶、國花等級別的一種存在,而每一個國家的圖騰都有著不同的圖案,但是所包含的寓意和意義大多都是很相似的。
  • 狐與中國的妖怪文化,從祥瑞到妖怪,狐狸那不為人知的一面
    兒時的狐狸提起狐狸,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人都不陌生,這種小型哺乳動物在鄉村很常見,甚至有人還與它們對視過,就宛如兩個陌生的熟人一樣每天打招呼。狐狸的叫聲似小兒哭喊,夜間聽聞,並不舒服。立春之後,狐狸動情,聲音變調,聽起來就十分疹人了。
  • 《詩經·有狐》:狐狸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成精的?
    在上古神話之中,狐狸便是帶有神話色彩,伴隨著青丘之國誕生的,一代聖王大禹的妻子塗山氏就是一隻九尾天狐,那個時候,狐狸是帶有婚姻的象徵的。及至後來,在《詩經》與其他文學作品中出現的狐狸,也往往與婚姻與結合相關,這個信仰一直持續到唐朝,在唐朝的前期,狐狸是被立廟祭祀的,甚至出現了「無狐魅,不成村」的諺語,可見與狐狸相關的信仰在民眾之中的鼎盛。
  • 狐與中國的妖怪文化,從祥瑞到妖怪,狐狸都經歷了什麼?
    兒時的狐狸提起狐狸,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人都不陌生,這種小型哺乳動物在鄉村很常見,甚至有人還與它們對視過,就宛如兩個陌生的熟人一樣每天打招呼。狐狸食性繁雜,通常覓食野果、昆蟲、蛇、蛙及小型哺乳動物類,還會爬樹偷食小鳥和鳥卵等,而且它們大部分時候和人類和睦相處,很少會去傷害家禽。那時候狐狸並不稀少,甚至好多人都曾經看到農村裡養的狗與狐狸像朋友一樣玩要。如今這代人都已經人到中年,轉眼間三四十年過去了,狐狸家族卻不如之前那樣繁榮了。
  • 從祥瑞之獸到妖狐惑眾,唐前瑞狐文化的興衰始末
    狐狸在我國文化中一直擁有百變的形象,大多都是以反派的形象示人,實際上在唐朝以前,狐狸作為祥瑞之獸,不僅被作為部落圖騰,還有不少人對其十分崇拜。圖騰文化往往伴隨著圖騰崇拜,白狐作為圖騰文化的一員,同樣也被大眾崇拜。 《穆天子傳》是最早明確白狐形象的史籍,它成書於春秋戰國時期,書中詳細記載了穆王獵白狐並將白狐用於祭祀的事跡。 白狐崇拜多見於先秦時期,那麼同樣作為祥瑞的九尾狐又有哪些相關的記載呢?
  • 盤點世界10大圖騰,中國的有一種特殊的象徵,第8個國家最高貴!
    小編接下來就給大家說一說世界上比較著名的圖騰吧!第一個就是我們中國的龍圖騰,它有著一種特殊的象徵,我們都說我們是龍的傳人,可見龍就是我們國人信仰的上古神物,雖然龍並不是一種實實在在的動物,但是這並不影響我們對它的崇拜,封建社會的皇帝是真龍天子,有龍的圖案的器物都是皇帝專屬的,可見龍的尊貴地位。在神話故事中,龍是祥瑞之兆,可呼風喚雨。
  • 九尾狐狸,鬼魅魅惑,狡猾三枯
    本文由漫漫N次元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關於狐狸的傳說也是各式各樣的,題材也不同,講述的實質性內容也不同,狐狸在我們國家代表的是一種非常聰明的動物,從另一方面來講,狐狸也是最好不要碰觸的生物,為什麼這麼說呢?
  • 狐狸是怎麼從祥瑞變成性幻想對象的
    成家成室,我造彼昌。天人之際,於茲則行」禹於是娶了塗山氏,謂之女嬌。塗山據考與青丘實為一塊區域,均在泗水上段,而禹所娶,大約是一位以九尾狐為圖騰的氏族之女。在極遠的古代,氏族的姑娘優秀因而求娶者眾並不是什麼新鮮事,有時互相攻伐的王們彼此也有連襟之類的關係。比如鯀、商湯、周文王、周幽王娶的就都是有莘氏女子。所以大約青丘九尾狐一族女子自帶「祥瑞」屬性有助國運也未可知。
  • 鳳鳥 寓意祥瑞的部落圖騰
    鳳鳥 寓意祥瑞的部落圖騰 2017年02月07日 10:15 來源:寶雞日報 作者:王星 字號 內容摘要:」關於鳳凰的特徵,郭璞在《爾雅·釋鳥》註:雞頭、燕頷、蛇頸、龜背、魚尾、五彩色,高六尺許。
  • 九尾狐在很久以前是祥瑞的代表,為啥現在會變成狐狸精呢?
    九尾狐在很久以前是祥瑞的代表,為啥現在會變成狐狸精呢?說起狐狸,大家的慣性印象裡那不是什麼好東西,但早在很久很久以前,九尾狐是祥瑞的化身,簡直就是人們心中的小天使,只要它出現了,皇帝和百姓們就會很高興,因為這意味著太平盛世。那麼,為啥到了後面,九尾狐就變成了人人討厭的妖精了呢,難道是電視劇看多了?
  • "五色信仰"如何成為古代佔卜中的祥瑞象徵
    導語:老子曾經說過:&34;,大概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有記載的&34;。&34;指的是青、赤、白、黑、黃五種顏色,因為其能經過混合而成各種色彩,因此也泛指所有顏色。&34;也被古人當作&34;。&34;學說是封建社會信奉的解釋王朝更替的理論,包括金、木、水、火、土五大元素,正好對應了五種顏色,成為&34;信仰的理論基礎。從這一學說引申出來,&34;不僅成為祥瑞的象徵,還可以代表個人的尊貴。古代皇帝以明黃色為御用色、皇后使用的正紅色也是對顏色的追捧,但這種&34;的信仰是&34;信仰的衍生物,地位自然不如五色信仰。
  • 或喜或惡,或褒或貶,從古至今人們為何對狐狸精如此執著?
    (一)或象徵祥瑞,或虔誠敬畏其實,在我國古老的神話傳說中,狐狸中的九尾狐是一種具備神異的祥瑞動物。我認為「祥瑞「有四方面的內涵:一是預示國家昌盛。《瑞應圖譜》中寫道:「王者不傾於色,則九尾狐至焉。」唐代以來,老百姓把狐狸當成神靈,虔誠地供奉著。當時民間則流傳著這樣的話語「無狐媚,不成村」,意思就是說村村都供奉著狐神。當時的一些文學作品中就有對狐狸精的描寫,反映了當時人們對狐狸的崇拜和敬畏之情,例如唐傳奇《任氏傳》,寫了一個由狐狸幻化成女子任氏,對愛情忠貞不渝不畏強暴的形象,周圍的人們對任氏讚美有加,心生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