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文化產業投資基金廣州落地

2020-12-04 騰訊網

大洋網訊 昨日下午,2020廣州文交會在廣州越秀國際會議中心開幕。專家學者、產業大咖齊聚一堂,齊商文化大計,共同「問道」廣州如何綻放千年商都的現代新活力。開幕式現場,「2020廣州文化企業30強」及「2020廣州最具成長性文化企業20佳」榜單正式發布。同時,11個重大文化產業項目、粵港澳大灣區文化產業投資基金及6位文化大師的工作室也現場籤約落戶廣州。

11個重大文化產業項目現場籤約

昨天的開幕式現場,「聽見花開」文化惠民共享平臺項目、「大灣區華誼兄弟文旅中心」合作項目、廣州文投控股與建設銀行廣州分行戰略合作協議等11個重大文化產業項目進行現場籤約,為廣州文化產業發展提供新動能。

近年來,廣州文化企業和園區的發展壯大,成為推動廣州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中堅力量。現場,2020廣州文化產業30強榜單新鮮出爐,長隆、網易、三七文娛、虎牙、酷狗、廣州日報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知名企業位列其中。開幕式現場還發布了「2020廣州最具成長性文化企業20佳」榜單。廣州卓遠虛擬實境科技有限公司、廣州市朗聲圖書有限公司、廣州詩悅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上榜。

粵港澳大灣區文化產業投資基金啟動

當天開幕式還發布另一個重磅消息——粵港澳大灣區文化產業投資基金在現場正式啟動。

據悉,今年11月18日,中國文化產業投資母基金在北京正式成立,首期已募集資金317億元。隨著粵港澳大灣區文化產業投資基金在廣州落地,標誌著中國文化產業投資母基金將會同廣州市委宣傳部、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廣州城投集團和廣州文投公司,全力支持粵港澳大灣區文化產業投資基金做大做強,服務好人文灣區建設,支持區域文化產業協同發展,促進文化資源整合和產業結構調整,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廣州文化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趙元正認為,該基金落戶廣州將有效推動當地文化產業的發展,並將引入更多優質文化項目,在大灣區形成槓桿效應。通過整合粵港澳大灣區各地文化企業資源,以多元創新的形式,有針對性地為優質文化產品提供充足的經濟支撐,助推大灣區內文化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6位文化大師的工作室落戶廣州

活動現場,中國作協副主席、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長、茅盾文學院院長何建明,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文聯主席許欽松,著名詞曲作家、指揮家、音樂人李海鷹,廣州美術學院視覺藝術設計學院院長曹雪,暨南大學文化遺產創意產業研究院副院長曾振偉,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藝術委員會執行理事、中國十佳服裝設計師屈汀南六位文化大師的工作室正式宣布落戶廣州,一起為廣州城市文化綜合實力出新出彩貢獻人才力量。

接下來,主會場越秀國際會議中心後續有13場論壇活動,廣州大劇院、廣州圖書館、星海音樂廳、廣州國際會議中心、保利世貿博覽館等地將輪番上演國際紀錄片節、國際兒童電影展、國際演交會、國際藝博會、大灣區電影之夜等24場系列活動,為提升城市文化綜合實力增添色彩。

大咖有話說

在本屆文交會的開幕式之後,多位與會重量級嘉賓接受了媒體的專訪。他們從多角度闡釋了自己對廣州文化、中國文化發展的看法,也對文旅產業的未來前景和創新變革提出了很多有見地的觀點。

文化創新的本質是開放

鄭永年: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全球與當代中國高等研究院院長

鄭永年表示,文化的創新本質是開放,開放亦需要文化作為指導方向。在他看來,廣州在面臨第三次開放的機遇期。他表示,老城市新活力,新活力從哪裡來?就是開放、開放、再開放。在這方面,廣州有很好的條件。廣州蘊含著極為豐富的文化資源,且嶺南文化本身就具有開放的特質。

鄭永年提議,政府應加大文化產業基礎設施平臺,同時出臺針對藝術家、作家、畫家競爭機制,在市場的檢驗下方能打造符合大眾審美的優秀作品。

發展電影 灣區有優勢

王中軍: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

王中軍表示,目前影視行業的頭部公司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電影產業具有自己的優勢。首先,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最發達的地區之一,將成為文化產業發展的強大支柱。其次,廣東的氣候比北方好,這對於電影創作是一大優勢。廣州文交會加快粵港澳大灣區文化產業協同發展,對於電影行業發展也將起到積極作用。

王中軍表示,電影行業要發展,必須解決人才問題。他相信,隨著更多電影行業頭部企業落戶廣州,這裡的電影氛圍會越來越濃厚,對於集聚國內外電影領域優秀的專業人才是一大利好。

大灣區文化建設將迎來全新發展機遇期

於冬:中國影協副主席、博納影業董事長

於冬表示,廣州文交會在今年新冠疫情的影響下如期舉行,展現出廣州市政府對文化產業的高度重視,也是粵港澳大灣區文化產業凝聚力的具體體現。

於冬表示:「廣東,尤其是藉助這次大灣區文化建設、人文建設的契機,將會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期。希望廣東凝聚更多粵港澳大灣區的人才優勢,發揮它的票倉優勢,打造嶺南文化的文化優勢。我相信,隨著一大批文化企業的落戶,會給廣東電影文化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Logo就是本屆文交會百花齊放特點的體現

曹雪:廣州美術學院視覺藝術設計學院院長

曹雪認為,本屆文交會的logo像是綻放的一朵花,又像是飛起來的一隻蝴蝶,在上面能看到廣州塔,能看到珠江的倒影,可以說從各個角度來體現出本屆文交會百花齊放的特點,也體現出文交會鼓勵大家來做文化產業、創意產業的態勢和格局。

去年,曹雪帶領團隊創作的「冰墩墩」被選為冬奧會吉祥物。他表示,作為廣州文化建設的成員,廣州美院包括他的團隊會繼續用專業和設計來講好中國故事,與同行們一起,振興廣州的文化產業。

建一座大學裡的服飾博物館

屈汀南: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藝術委員會執行理事,廣東省服裝設計師協會副主席

屈汀南希望把廣東值得傳承的遺產好好地發掘出來,包括香雲紗和粵繡。

目前,屈汀南正投入大量精力去研究時尚和文創。他發現90後的消費者喜歡穿漢服以及玩Cosplay,這是對傳統文化的一種喜愛,所以提出「博物館回歸學術」,希望以其20多年來從歐洲等地搜集起來的和嶺南有關的服飾藝術藏品為基礎,在大學裡面建一座博物館。希望未來這裡能夠成為年輕人喜愛的地方,讓年輕人能夠在更有內涵的情況下發揮創意,而不是只有表面的模仿。

重視塑造文化的「一方水土」

曾振偉:暨南大學文化遺產創意產業研究院副院長

曾振偉表示,現在的城市越來越開闊,如果新城區僅僅是靠建築來填充,那建築只是一個載體。如何讓城市充滿文化,有能力再造一方水土呢?除了山清水秀,還需人文精神、哲學思想、美育水平等。就好像巴黎,它並不是歐洲最古老的城市,但卻成為世界文化藝術的中心。這是因為巴黎有羅浮宮、塞尚美術館、蓬皮杜,有很多非常精彩的建築和世界大師雲集的公共藝術。

公共藝術要從自己的歷史,從本土的民俗、本土的產業、本土的文化構造以及現代的產業,和未來的走向等來考慮,是一個綜合體。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黃岸、卜松竹、李巧蓉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莊小龍、王維宣

相關焦點

  • 落地大灣區戰略 越秀產業基金總裁帶隊拜訪鯤鵬資本與深創投
    為加速公司「大灣區戰略」落地,9月26日,公司盧榮總裁帶領團隊,陪同越秀金控王恕慧董事長前往深圳,先後拜訪了鯤鵬資本彭鴻林董事長與深創投倪澤望董事長,並與被投企業柔宇科技、百果園、兔展智能和創客工場等管理團隊做了深入交流,就大灣區產業資源互動、業務發展需求、投融資合作等進行了洽談。
  • 越秀產業基金吳煜:推動創投資本嫁接大灣區科技產業
    「從廣州南出發,乘坐高鐵一小時即可抵達香港西九龍。我們當天往返,非常方便。」最近一段時間,廣州越秀產業投資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越秀產業基金」)新製造投資部總經理吳煜和他的同事頻繁往返穗港兩地。「前幾天,我們剛去了香港應用科學院調研,主要探討5G通信、人工智慧、高性能集成電路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的前瞻項目。」
  • 粵港澳大灣區創投聯合產業基金100億啟動
    備受關注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將於近期公布,2018全球總裁創新峰會年會上,總裁網董事長CEO沈洋峰會致辭演講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必然成為世界級頂級灣區,未來將聚集全球創新資源人才、資本、產業資源等重要要素,是國家建設世界級城市群和參與全球競爭的重要空間載體。
  • ​11個重大文化產業項目籤約,2020廣州文交會開幕
    其中,「廣州未來音樂城」項目投資額預計30億元,「番禺區大嶺村嶺南特色美麗鄉村精品示範村」項目籤約金額達21.6億元,無不顯示出廣州文化產業投資的「大手筆」。廣州是國家中心城市之一,是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引擎,這裡文化創新活躍,合作空間巨大,發展前景廣闊。而廣州作為全省文化產業主力軍之一,文化產業發展勢頭強勁,產業規模佔到全省總量的1/4。
  • 項目落地、大咖論道,2020廣州文交會開幕!
    「2020廣州文化企業30強」及「2020廣州最具成長性文化企業20佳」榜單正式發布,同時,11個重大文化產業項目現場籤約落戶廣州。粵港澳大灣區文化產業投資基金及6位文化大師工作室在開幕式現場正式發布。
  • 三犇國際拍賣行落地廣州為粵港澳大灣區商業賦能
    記者獲悉,三犇國際拍賣股份公司正式落戶粵港澳大灣區中心城市廣州,據粵港澳大灣區網站介紹,三犇國際拍賣股份公司是在國家發改委、商務部、粵港澳大灣區領導小組支持下,為貫徹 國家「粵港澳大灣區」戰略,由粵港澳大灣區信息有限公司和虎門電影集團有限公司牽頭組建,並經國家相關部委批准,落地廣州的的全國性
  • TGN產業加速中國行|出席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產業峰會
    隨著國家各項支持數字經濟發展政策的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的政策創新將激活灣區數字經濟產業的內生動力不斷匯聚,加速人才、信息、資金等各項資源要素向灣區集聚。在此背景下,「潤物有光·智聯未來」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產業峰會近日在廣州潤慧科技園舉辦。
  • 鳳凰衛視進駐廣州南沙!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媒體文創產業中心
    據悉,該地塊將引進鳳凰衛視的粵港澳大灣區媒體文創產業中心。控規明確,總建設規模為680.7公頃的亭角地區規劃形成「一軸一帶、一山多廊、三核四區」總體結構,以「城市門戶 藝創南灣」為功能定位,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頂級的魅力藝創門戶,綠色創意休閒及科技文化產業綜合發展區。
  • 東莞產業項目加速落地 支撐粵港澳大灣區先進位造業中心建設
    9月12日,東莞濱海灣新區交椅灣地塊接連密集出讓,紫光集團、歐菲光集團、正中集團成功摘得四塊建設用地,用於紫光芯雲產業城、歐菲光電影像、正中創新綜合體等三大產業項目建設,顯示東莞產業項目落地進入加速通道。
  • 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周系列活動在廣州舉行
    這個中心希望整合大灣區的創新力量,集聚灣區創新人才,吸引全球創新項目和團隊在灣區實現產業落地,打破國外企業對我國高性能醫療器械的市場壟斷,打造高端醫療器械產業集群。香港:霍啟山談助力香港青年跨境創業作為香港青年代表,霍英東集團副總裁、廣東省政協常委、省政協港澳臺委員會副主任霍啟山,是香港商界的新銳才俊,同時也是「廣州市榮譽市民」。
  • 盧榮:粵港澳大灣區從經濟總量看與世界三大灣區相差不大
    我想今年在投資主題裡面,粵港澳大灣區實際上是我們一個很好的主題。我的演講主題分成四個部分,我想給大家介紹一下,可能大家聽了很多關於粵港澳大灣區的概念,到底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背景,重點的產業基礎是什麼樣的?對於我們投資來說會有什麼樣的機會?第三個向各位介紹一下目前越秀集團作為廣州市政府在參與大灣區的重要平臺公司,我們在大灣區的發展戰略是什麼樣的。
  • 廣州舉辦粵港澳大灣區書畫名家作品邀請展暨藝術與數字經濟產業...
    10月26日上午9:00,在廣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的指導下,由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廣東省書法家協會、粵港澳大灣區美術家聯盟、廣東省關愛藝術家公益促進會主辦,數字時代區塊鏈科技(廣州)有限公司承辦的粵港澳大灣區書畫名家作品邀請展在廣州黃埔圖書館盛大開幕
  • 三山新城保利夢工場·粵港澳大灣區電競文創產業中心正式開放
    12月13日,保利夢工場·粵港澳大灣區電競文創產業中心啟幕儀式在佛山市南海區三山新城正式舉行,本次儀式由佛山浩鵬置業有限公司主辦,保利華南、信保基金、南方光原文化及興鵬地產共同承辦。啟幕儀式正式展示了保利夢工場首期豐富的業態產品,展示了三龍灣三山新城電競產業的新面貌。
  • 2020「文化界廣交會」來了 11個重大文化產業項目籤約
    隨後,發布了粵港澳大灣區文化產業投資基金相關情況,為屈汀南等6位文化大師   產業投資基金助推高質量發展   當天開幕式還發布了另一個重磅消息——粵港澳大灣區文化產業投資基金正式啟動,   中國文化產業投資母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煒介紹,今年11月18日,中國文化產業投資母基金在北京正式成立,首期已募集資金317億元。
  • 解碼廣州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區域發展核心引擎六大關鍵詞
    站在「十四五」的新起點上,廣州正揚帆起航,朝著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示範區、共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目標不斷邁進,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 從去年年初,廣東省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以2020年1號文出臺《廣州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到8月《中新廣州知識城總體發展規劃》獲國務院批覆,並由省政府印發實施,再到9月廣州出臺貫徹落實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行動方案66條措施……在加強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政策頂層設計方面,廣州可謂大動作連連。
  • 廣州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區域發展核心引擎,六大關鍵詞來了
    項目指揮部裡,幾名港澳青年身影在忙碌著,他們是廣州公職機構首批招聘的港澳人才。「我們肩負著一種責任,就是成為促進粵港交流的橋梁。」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校園建設指揮部工作人員、香港青年洪逸曦說。在這個項目中,他主要負責與港方對接協調投資、合同等工作。他們的到來,不僅為粵港澳青年人才交流融合起到良好示範作用,更反哺粵港澳不斷深化合作。
  • 廣州日報科技文化中心正式開工 粵港澳大灣區再添一文化傳媒創新載體
    據了解,廣州日報科技文化中心位於廣州第二中央商務區核心區,緊臨珠江、位置優越。項目總投資約13億元,總建築面積約7.5萬平方米,將建設文化科技融合的新媒體中心、文化金融中心和文化創意中心,也將成為廣州日報區域融媒體中心。項目計劃建設完成時間為2022年。
  • 《粵港澳大灣區專題——2021佛山產業園投資前景研究報告》發布
    原標題:中商產業研究院:《粵港澳大灣區專題——2021佛山產業園投資前景研究報告》發布   粵港澳大灣區作為與美國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和日本東京灣區比肩的世界四大灣區之一
  • 粵港澳三地專家熱議大灣區文化產業共融發展
    信息時報訊(記者陳川)12月12日下午,2019廣州文交會「灣區力量.文創未來」——粵港澳大灣區文化產業發展論壇在廣州舉行。本次論壇以「灣區力量.文創未來」為主題,來自粵港澳三地文化創意產業界的600多位專家學者、業界代表齊聚羊城創意產業園,共議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現狀與未來趨勢,為進一步推動大灣區文化產業的持續快速發展建言獻策。
  • 地處粵港澳大灣區地理幾何中心——廣州南沙喊你來創業
    「我們想要回來」「我們會認真研究把公司落在南沙」,在2018(第十八屆)中國企業未來之星年會暨粵港澳大灣區南沙論壇上,不少企業家考察了廣州南沙的環境後這樣表示。  蔚來汽車與廣汽合作的公司總部就在南沙;陽光印網創始人、董事長張紅梅有意願回到自己第一站創業地廣東,並在南沙建起雙總部;均瑤集團創始人之一、副董事長王均豪從廣州地圖上得到靈感,覺得南沙就像廣州的「舌尖」一樣深入大灣區,區位優勢極其明顯……  「南沙位於粵港澳大灣區的地理幾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