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報訊(記者陳川)12月12日下午,2019廣州文交會「灣區力量.文創未來」——粵港澳大灣區文化產業發展論壇在廣州舉行。本次論壇以「灣區力量.文創未來」為主題,來自粵港澳三地文化創意產業界的600多位專家學者、業界代表齊聚羊城創意產業園,共議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現狀與未來趨勢,為進一步推動大灣區文化產業的持續快速發展建言獻策。
22個粵港澳大灣區「風雲創意園區」發布
論壇期間,粵港大灣區「風雲創意園區」的發布引起了廣泛關注,22家來自廣州、深圳、佛山、珠海等灣區城市的創意園區榜上有名。
它們包括廣州的羊城創意產業園、廣州T.I.T創意園、羊城同創匯、廣州聯合交易園、O2PARK創客公園、海珠創意產業園、國際單位時尚科技園、海珠唯品同創匯、增城1978文化創意園;深圳的蛇口網谷、深圳2013文化創客園、深圳藝展中心文化產業示範園區、深圳啟夢智慧園、南海意庫、A963設計產業園;珠海的金嘉創意谷、珠海V12文化創意產業園;佛山的南風古灶國際創意園、佛山廣東新媒體產業園;東莞的運河創意公社、廣東三十三小鎮文化創意產業園;中山的中國(大湧)紅木文化博覽城等。其中既有年產值高達400億、就業3萬人的「巨無霸」園區,有傳媒、創投、設計、科技、藝術、電商、人工智慧、物聯網、非遺等創意文化園區,還有藝術、服裝、電影、紅木、家居等特色園區與文旅小鎮。
這22個「風雲創意園區」是孵化大灣區文化創意產業的先進平臺,它們努力培育和集聚產業主體,大力推動產業集群式發展,以業態+生態+文化,形成了文化創意產業為核心的產業鏈集群,引領大灣區文化創意產業向世界先進水平邁進。
據不完全統計,廣州的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多達220多個深圳、佛山、珠海、中山等大灣區城市的明星園區也不斷湧現。這些創意園區大多數由工業遺產改造而來,不僅有效地保留了城市的歷史文脈、塑造出獨特的城市形象,還為城市發展注入年輕的生命力,實現城市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粵港澳大灣區「風雲創意園區」發布。信息時報記者陳川攝
粵港澳專家熱議大灣區文化產業發展趨勢
主論壇期間,來自粵港澳三地文化創意產業界的多位產業領袖、權威專家發表主題演講,熱議大灣區文化產業未來發展趨勢。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所所長金元浦指出,在高新科技推動下,我國文化創意產業已悄然實現升級換代:從文創內部看,網際網路相關文化創意行業成為文化產業的高端產業、核心產業、領軍產業、先導產業,真正成為支柱產業;從經濟看,文創產業已成為我國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
「5G時代實現金融支持下的跨界協調融合的文化創意經濟,應當成為廣州未來發展的頭部經濟。」金元浦認為,5G時代的來臨給創意經濟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廣州應長期堅持文化與科技高度融合的戰略,大力培養文創獨角獸企業。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金元浦發表演講。信息時報記者陳川攝
廣東省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創意產業促進會會長張宇航表示,世界文化創意產業正處於市場增長率高、需求高速擴大的成長期,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創意產業應搭上世界發展的高速列車,充分利用國家推動灣區經濟發展的有利時機,以城市群之大構建產業鏈條之豐富,以核心城市的優勢帶動周邊城市同步發展,以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共同性打造特色產業,著力構建灣區「命運共同體」,共同推動灣區城市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探討數位音樂產業發展方向
在本次論壇活動期間,還舉行了以「數位音樂的發展趨勢」和「聽見未來——在線音頻的嬗變與發展」為主題的兩大平行論壇,分別從數位音樂和在線音頻兩個細分領域探索文化產業發展的可能性。
「音樂乃至文化,一定要和科技結合,才能有更廣闊的前景。」在平行論壇「數位音樂的發展趨勢」上,酷狗音樂副總裁趙海舟與其餘三名音樂界嘉賓共話數位音樂時代。從第一聲「HELLO~KUGOU~」開始至今,酷狗音樂已經走過了15個年頭。趙海舟認為其中訣竅在於酷狗在音樂行業內的引領性,「我們是做科技的,並且利用科技為音樂賦能。早在國人還喜歡用網站聽歌時,我們便做軟體客戶端,跑在了同行前面。後來全國做聽歌PC端時,我們便做移動端平臺。」
如今5G科技正式開啟商用,趙海舟對此信心勃勃:「5G將給音樂帶來更多想像空間。比如音樂視頻、音樂直播、關於音樂的AR、VR體驗。」在趙海舟看來,音樂產業鏈分為上、中、下遊,「上遊由唱片公司、詞曲作者、音樂人、演唱者等等組成,這裡面既有明星也有草根。下遊則是廣大用戶。我們既要向上對接,也要向下服務,就是要讓用戶聽歌爽、看直播爽,還利用音樂讓用戶社交。」處於中遊的酷狗,則不斷測試升級提供服務,努力讓下遊為音樂買單,得到的錢才能反饋給上遊,促進產業鏈良性發展,「我們才能有歌聽。」
來源: 信息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