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率先退還庚子賠款,建立清華、教會學校、協和醫院、派飛虎隊

2020-12-10 蘇浙那點事兒

晚晴重臣曾國藩這樣評論美國:「米人秉性醇厚,與中國常思效順之心。」李鴻章在向朝鮮王妃閔妃交流外交經驗時曾說:「要多依靠美國,美國這個國家與其它洋人國家不同,它講道理,重信義。」天津眾多租界中,也沒有美國租界。

率先退回庚子賠款

清政府慈禧太后無視近代文明國際規則,清軍和義和團違反國際公約,圍攻外國使館,焚燒教堂,捕殺援華的教士,包括婦女兒童,圍攻駐京外國使館,引起國際公憤,八國派出聯軍為使館解圍。聯軍攻下北京之後,籤訂了最為屈辱的《辛丑條約》,在庚子賠款4.5億兩紋銀的分配比例中,俄國所獲最多,達2.84億盧布,佔庚子賠款總數的28.97%;其次為德意志帝國,佔總數的20.02%;其他各國的分配比例為法國15.75%,英國11.25%,日本7.73%,美國7.32%,義大利5.91%,比利時1.89%,奧匈帝國0.89%,荷蘭0.17%,西班牙、葡萄牙、瑞典和挪威四國各佔0.025%。

赴美學生

1908年6月23日美國國會終於通過退還庚子賠款案,同年7月11日,美國駐華公使柔克義向中國政府正式聲明,將美國所得「庚子賠款」的半數退還給中國,作為資助留美學生之用。留下的那部分「實應賠償」,用於包括美國出兵中國的軍費賠償及美在華商人與傳教士的損失賠償。經羅斯福總統決定,從1909年1月1日開始實行「退款」。這筆錢被用於設立「助學基金」,由美國政府監督使用,專用中國留學事宜,而當時其他七國都拒絕退還賠款

1909年清政府以美國人退款建立了清華學堂,即後來的清華大學,並派出了上千名留學生。中國當時的中央研究院,科學院學部委員近半數都是庚款留學生,如胡適、梅貽琦、竺可楨、趙元任、姜立夫等。該退款基金的首任管理人梅貽琦,就是第一批庚子賠款赴美留學生。直到現在退款基金其利息仍每年由銀行撥付給在臺灣的清華大學。也就說,整整100多年來,庚子賠款還在用於中國教育事業。

後來,其他列強國家如英、法等國,都陸續學習美國處理方式,退回部分賠款用於中國文化教育。

幫助中國教育

1908年美國國會同意資助中國學生赴美留學,培養了胡適、梅貽琦、竺可楨、趙元任、姜立夫等大量人才。另外,1911年在美國庚子退款的資助下,中國建立了留學美國的預備學校——清華學堂(1928年更名為國立清華大學,棣屬於教育部),直到現在,臺灣新竹的清華大學每年還能收到來自美國的庚子賠款支票。

除此之外,美國教會通過募款的方式,在中國建立了十幾所大學,其中包括上海聖約翰大學(後併入華東師範大學、復旦大學等)、北京的燕京大學(後併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輔仁大學(在臺灣復校)、南京的金陵大學(後併入南京大學)、蘇州的東吳大學(在臺灣復校)等,還興辦大量的中學和女子學校,這些學校都併入現在中國最好的學校,為中國教育事業的打下了堅實基礎。

美國提供的教育援助成效卓然。考取庚子賠款而留美的中國學生,在後來的幾十年間成了中國學術大師,而他們的言傳身教,又深深地影響了他們的學生後輩。到了1930s,美國已超過日本,成為中國留學生最多的國家。與此同時美國人在中國建立了12所教會大學,這其中包括赫赫有名的燕京大學。

司徒老校長和學生們

司徒雷登秉承「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務」的校訓,他說:「保持中國的民族自由及其優秀的民族文化與實現太平洋的和平及全人類的進步事業是絕對分不開的。」在他的努力之下,燕京大學成了近代中國規模最大、教育質量最高、環境最優美的一所高等學府。司徒雷登任燕京大學校長的27年裡,他十數次往返美國,為燕京大學籌集到大約250萬美元。

燕大作為那個時代中國高等教育的重要代表,一開始便與學生愛國民主運動結下不解之緣。沒有哪所大學能像燕京大學一樣,對中國的政治介入如此之深,以至於研究中國近現代政治史都無法繞開燕京大學。五四運動、西安事變、國共內戰等近現代中國的許多重大事件,都和燕京大學有關。燕京大學存在的33年間,在教育方法、課程設置、規章制度諸多方面,對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抗戰勝利後,在投降書籤字儀式上,有8名是燕京大學學生,後來的黃華、冰心也是燕京校友。

幫助中國醫療

近代中國醫療水平落後,美國企業家和宣教士本著博愛的精神,在中國投資設立了很多醫院,救助了千萬中國人。

北京協和醫學院由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於1917年捐資創辦,採用八年制醫學本科,是我國最早設有八年制臨床醫學專業和護理本科教育的醫學院校,被譽為中國醫學殿堂。協和醫學院培養出林巧稚、吳階平、諸福堂等一批醫學泰鬥,在中國建立起了培養現代醫學人才的體系。而這些中國現代醫學精英,為日後中國現代醫學發展打下了基礎。

協和醫院

美國時代周刊記載:從1913年5月開始的十年內,洛克菲勒基金會花費了將近8000萬美元,其中最大一筆便是給了北京協和醫學院。據1956年統計最終基金會為打造北京協和醫學院及協和醫院的共計投入超過了4800萬美元。

除了著名的協和醫院,其他美國宣教士在中國建立了800多所醫院。建立的較為著名的醫院有:成都華西醫院、濟南齊魯醫院、上海仁濟醫院、上海同濟醫院、上海同仁醫院、上海廣慈醫院(現為瑞金醫院)、上海普仁醫院、青州廣德醫院、蘇州博習醫院、長沙雅禮醫院、杭州廣濟醫院(現為浙江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天津馬根濟醫院、福建永春醫館、廣州博濟醫院、臺灣馬偕醫院。美國投資建立的醫院綿延百年,在繼續惠及中國的普通百姓。

幫助中國對日作戰

1938年-1941年中國抗日戰爭已經到了最艱苦的階段,一半多國土淪喪,出海口全被日軍佔領,海空軍也幾乎全部拼光,陸軍損失慘重。真正轉折是1941年的12月8日美對日宣戰,隨後美國的援助從印度源源不斷而來,美日在太平洋戰場上作戰使日軍對中國戰場的壓力減輕。抗日戰爭如果沒有美國的援助和參戰,中國肯定將打的更加艱苦,犧牲將更加巨大,勝利的時間將更加漫長。

宋美齡訪問美國,爭取美援

1938年至1941年,美國向中國提供了大約1.25億美元的貸款,這些貸款是中國通過出售錫礦、鎢砂、桐油等物資換來的。這些美國的貸款對中國抗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抗戰最艱難的1942到1943年,財政一直處於赤字狀態,靠發行公債、美國援助以及華僑捐助度日。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美國又向中國提供了5.5億美元的財政援助,幫助中國穩定金融形勢,這些貸款基本沒有償還。

開羅會議上的蔣介石、羅斯福、邱吉爾

美國對中國的物資援助在當時來講數量是非常龐大的。根據租賃法案,美國參戰後向中國提供了15.48億美元的租借物資,其中有一部分物資是抗戰後才送達的,主要用於中國的抗戰後重建。抗戰中,中國得到的美國物資大約為8.25億美元,其中大部分為軍事裝備。這些物資多是無償贈送或者以優惠價格給予中國的。需要進一步指出的是,美國承擔了大部分物資的運輸工作,特別是在危險的駝峰航線運輸中。

駝峰航線有多慘烈悲壯?曾1天就損失飛機15架,但美國軍人義無反顧,總共3000美國空軍飛行人員犧牲在喜馬拉雅。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前,美國事實上已經介入戰爭了,美國以志願人員名義和軍事裝備不斷援助中國打擊日本軍國主義。最為著名的是由陳納德將軍領導的飛虎隊,扭轉了國民政府在空中力量中不利的局面,美國「飛虎隊」 32名飛行員,佔飛行員數量的1/3,成為王牌飛行員;與日軍作戰出動的戰機的平均比例是1:14,在出戰50多次戰役中,沒有一次戰敗;空戰中,擊斃1500名以上日軍飛行員及座機內人員(國民政府確認有299架日軍飛機和1000名日本飛行員在與飛虎隊交手時遭到擊落或在地面上被擊毀)。「飛虎隊」共26人在中國陣亡、被俘。

儘管「飛虎隊」這支部隊只存在不足一年,但是這些「飛虎隊」的隊員在中國空軍外無援助、內無補充的最為危急時刻來到中國,幫助中國抗擊日本侵略,其歷史功績中國人民是永遠不會忘記的。1942年7月美國援華志願航空隊改編歸入美國陸軍第10航空隊駐華特遣隊(C.A.T.F),之後併入美國第14航空隊,美國空軍第14航空隊可以說是美援華志願航空隊的延伸。第14航空隊從1943年3月至1945年8月共擊落敵機1281架,擊傷655架,炸毀地面敵機1057架,炸傷618架,共擊沉敵艦船110萬噸,擊毀機車1079臺、橋梁580座。

如果沒有美國的援助,中國的處境會更為艱難。當然同盟必然是互利的,美國援助中國也是希望想依靠中國拖住日本,減輕美國在太平洋戰場的壓力。在亡國的危難關頭,美國龐大的、及時的援助畢竟有力地支援了中國抗戰,幫助中國最終贏得了抗戰的勝利。

美國的「辛德勒」們在南京大屠殺中

日軍南京大屠殺期間,美國基督會在中國的女傳教士明妮·魏特琳,利用金陵女子文理學院,保護了上萬名中國難民。從而受到中國民眾特別是南京人的廣泛讚譽,1938年被國民政府授予採玉勳章。魏特琳墓碑上刻有「永生金陵」的文字,南京市至今仍有其塑像。

美國人喬治·費奇,出生於中國,除了回美國接受高等教育和養老,他的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中國度過。身為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的總幹事,南京大屠殺發生時54歲的他,選擇留下。他在那場浩劫中救助了許許多多中國難民。當摯友約翰·馬吉牧師將偷偷拍攝的記錄南京大屠殺影像的膠片交到他手中時,他不顧生命危險、毅然將膠片偷運出日軍層層封鎖的南京城,使日本在國際輿論中備受譴責。

威爾遜醫生出生在南京的美國傳教士家庭,為此他一直把南京當作自己的家鄉。長大後,威爾遜到美國接受教育,從哈佛醫學院畢業後又帶著新婚妻子返回南京,在鼓樓醫院做外科醫師,被稱為「藍眼睛的南京人」。1937年,當侵華日軍攻佔南京時,威爾遜並未跟隨美國使領館撤僑,而是冒著生命危險留守南京,保護救助了無數南京市民。羅伯特·威爾遜的工作很是繁重,他為了堅持做手術,甚至給自己身體打激素。他在1937年至1938年寫下的日記及信件中,詳盡描述了日軍南京大屠殺暴行,成為向世界展示南京大屠殺真相的見證史料。

圖片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美國前總統西奧多·羅斯福與清華大學和協和醫院的關係
    用從晚清所得的庚子賠款建了清華大學 - 清華大學成立於1911年,當初是清政府建立的留美預備學校。1912 年更名為清華學校,為嘗試人才的本地培養,1925 年設立大學部,同年開辦研究院(國學門),1928年更名為「國立清華大學」,並於1929年秋開辦研究院,各系設研究所。
  • 庚子賠款賠到哪一年?39年的分期為何沒能實現?清華大學因此而來
    賠了5年以後,清朝駐美國公使梁誠實向美國人提出,清朝的百姓因為這筆錢,每天都處於水深火熱之中,他們因此恨透了白種人。美國國務卿海約翰氏似乎也認為賠款負擔過重,所以在梁誠查閱資料證明賠款數額過多的情況下,美國國務卿海約翰氏答應了退還部分庚子賠款。
  • 當年以美國為首的列強,為什麼又將「庚子賠款」退了回來?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就先了解一下什麼是「庚子賠款」?1900年是庚子年,這一年義和團鬧得正兇,大清朝既要消滅義和團,又和國際列強開戰。結果是顯而易見的,對於腐朽不堪,搖搖欲墜的清帝國來說,這無異於是以卵擊石。
  • 庚子國難時,美國用賠款做了這樣一件事,中國到現在仍在受益
    庚子事變是中國歷史上最嚴重的外地侵略,義和團打著扶清滅洋的口號,殺洋人,燒教堂,而這些事情的背後則是慈禧的暗中支持,外國人為出兵找到了一個好理由,相比較於法國人和英國人肆意殺戮,美國人軍紀還是值得肯定的,後來賠款則是四億五千萬兩,每個清朝人一人一兩,用以羞辱慈禧。
  • 庚子賠款分39年還清,10年後清朝滅亡,剩餘的賠款哪去了?
    1901年9月7日,清朝與英國、美國、法國、德國、俄國、日本、義大利、奧匈帝國等11個國家在北京籤署了恥辱的《辛丑條約》。恥辱的庚子賠款《辛丑條約》除了限制中國人的反洋的條例和外國人在華享有的種種特權之外,最為沉重的就是那數額龐大的賠款。
  • 八一三淞滬會戰,蔣介石為何仍向日本支付「庚子賠款」
    大清滅亡後,民國政府繼續進行賠償,但由於形勢的發展,經過延付、停付及退還,實際賠款並沒有達到這個數目。據歷史資料統計,至1939年1月15日國民政府財政部發出通告宣稱停止支付庚子賠款為止,1902-1938年間,庚子賠款總計實付之數為6.64億海關兩,扣除部分國家退款,中國實際支付給的賠款數額共五億七千六百多萬兩,約佔總數的58%。
  • 清華大學的「清華」是怎麼來的?與一座皇家園林有關
    哈佛大學的名字是為了紀念學校的捐助人約翰·哈佛牧師,劍橋大學的名字來源於學校所在城市劍橋,清華大學的「清華」是怎麼來的呢?這得從清華大學的成立說起。清華大學的成立,與八國聯軍侵華有關。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後,清朝被迫於1901年籤訂了著名的《辛丑條約》。
  • 美國庚款也是退給那個「清華」!
    美國庚款也是退給那個「清華」!提起清華大學,許多人的第一反應是北京的清華大學,其實除了北京清華大學外,臺灣也有一個清華大學。清華大學發展的來龍去脈,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時期:清華學堂、北京清華大學(1911-至今)、西南聯大(1938-1946)、臺灣國立清華(1956-至今)。 美國的庚款返還運動後來也是把錢給的臺灣的清華大學。
  • 老北京的「洋診所」:同仁醫院開在教堂旁,普仁醫院給英國人看病
    需要提及的是,和這所醫院同時興建的,還有以冦慕貞女士名字命名的慕貞女子中學,這所學校當年和育英、貝滿、匯文並稱為京城的四大教會名校。後來慕貞女中更名為125中學,如今這裡是匯文實驗中學。1885年秋,蘭華德(Walter R. Lambuth,出生於上海,熟悉中國情形,又曾在美國攻讀過醫學)來到北京,將這座已經停辦的診所進行了整修,並於1886年重張營業。
  • 中國醫療界「四大天團」之前身:教會醫院與福音精神
    回顧歷史,最早到北京行醫的是倫敦會宣教會傳教士雒魏林,於1862年在北京建立了倫敦宣教會北京醫院,這是北京第一家西醫院。1900年,該醫院在義和團運動中被毀。隨後,倫敦會與美國長老會等五個教會聯合會成立了華北教育聯合會,派當時在中國傳教的英國倫敦會的一位醫生科克倫在北京醫院舊址上創辦醫院。在北京的時候,科克倫通過給李總太監李蓮英治病,認識並得到了慈禧太后的賞識。
  • 北京這些著名三甲醫院 100多年前都是外國人開的洋診所
    需要提及的是,和這所醫院同時興建的,還有以冦慕貞女士名字命名的慕貞女子中學,這所學校當年和育英、貝滿、匯文並稱為京城的四大教會名校。後來慕貞女中更名為125中學,如今這裡是匯文實驗中學。1885年秋,蘭華德(Walter R. Lambuth,出生於上海,熟悉中國情形,又曾在美國攻讀過醫學)來到北京,將這座已經停辦的診所進行了整修,並於1886年重張營業。
  • 重提庚子賠款是歷史的無知還是倒退?這樣的政治生態有正義嗎
    世上之事真是難說難料,近一段時間早已塵埃落定已有公認的"庚子賠款"竟然上了熱搜,辛丑條約而更讓國人乃至世界有識之士嘡目結舌的是起因是在西方一些國家還包括有印度,出現了一種奇談怪論,叫囂要因新冠肺炎病毒在全球的泛濫,由中國承擔賠償責任,要再來一次庚子賠款!
  • 清華大學的特殊歷史:百年多之前利用庚子賠款的退回款建立
    曾經4月22日,利用庚子賠款的退回的錢,中國在北京建立清華大學。在幾年之前的2016年的4月22日 ,清華大學也進行建校105周年的校慶。清華大學已經成為了中國首屈一指的大學,它的建立確實非常有波折——利用了庚子賠款的退回資金。清華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副部級建制的全國重點大學,中國的大學的體系中,清華大學是「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211工程」、「985工程」的大學。
  • 唐師曾:五四梁效,北大清華,蒯大富聶元梓
    視頻:老蒯看老聶 參加清華唐師曾攝 「五四」是北大120年校慶,參加清華107年校慶的蒯大富看望北大校友聶元梓。 清華校慶是每年4月最後一個禮拜日,北大校慶是「五四」青年節。兩校一街之隔。蒯大富清華工程化學62級,蒯大富媳婦北大無線電79級,比蒯小17歲。
  • 對華最友好的叔侄總統,叔叔減免庚子賠款,侄子幫中國抵禦日軍
    在美國歷史上,曾經有一對兒對中國最友好的叔侄總統,叔叔幫助中國減免了一部分庚子賠款,侄子幫中國抵禦日軍。其中,叔叔名叫西奧多·羅斯福,他是美國歷史上第26任總統,早年曾在海軍裡擔任副部長,後來通過選舉當上了美國總統任職期間。
  • 對中國來說美國和俄羅斯是「一丘之貉」?其實對中國大不一樣
    美國和俄羅斯那個更正義一點?正義的標準是什麼?國家行為沒有正義和不正義之分。俄羅斯的崛起史和美國的發家史。都充滿著貪婪血腥與殘暴。美國對印第安人的大屠殺,敲骨吸髓的掠奪。老毛子嗜土成性,對其他民族的壓榨和屠殺,都是罄竹難書。特別是侵吞中國100多萬平方公裡的領土。
  • 辛丑條約籤訂10年後清朝就滅亡,9.8億兩賠款怎麼辦?民國:繼續賠
    因八國聯軍侵華發生於1900年,農曆庚子年,該賠款也被稱之為庚子賠款。《辛丑條約》籤定10年後,辛亥革命爆發,清廷覆滅,民國政府取而代之。改朝換代了,民國全盤繼承了清朝的一切,包括領土,當然也包括了那些不平等條約。
  • 這裡沒老蔣嘛事,是美國「施捨」的
    在對近代史了解不多的讀者來說,普遍(或一般)會認為,當年蔣介石在敗退臺灣的時候,「綁架」了許多著名的學者、教育家,不就是為了辦教育、辦學校嗎?因為清華大學太有名氣了,照建一個清華大學唄!其實,這裡面壓根就沒有老蔣什麼事,他哪裡來的這種眼光。要說明白這個事,我們在這裡就必須說一個人,還有一段往事——國恥。
  • 庚子賠款為什麼要39年還清,難道列強有信心大清還會繼續存在?
    辛丑條約的內容很多,但少不了賠款。列強根據當時中國4.5億國民,要求清政府賠款4.5億兩,也就是說每個人拿出一兩銀子出來。不過這筆錢並不是一次付清,而是分了39年,要是算上本息一共要賠償9.8億兩。那麼,庚子賠款為什麼要39年還清,難道列強有信心大清還會繼續存在?
  • 趙玉沛卸任,北京協和醫院迎來新任院長
    免去趙玉沛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院長、黨委常委職務; 免去李冬晶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副院長、黨委常委職務。2020屆畢業生可自主選擇在今後任意一年返回學校參加一次學位授予儀式,並且醫學院將在每年的畢業典禮上為2020屆畢業生留有專門的席位,為他們撥穗正冠。 新任院長曾榮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 履新北京協和醫院院長的張抒揚出生於1963年,吉林省吉林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