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六標準本應在一年以後才會實施,但是為了打贏「藍天保衛戰」,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汾渭平原、珠三角地區、成渝地區等重點區域,紛紛將在今年的7月1日提前實施國六標準,導致引發了一系列動蕩——國五車賣不出去、銷量下滑,庫存不斷攀升。而隨著日期的臨近,這些國五車再賣不出去很有可能會砸手裡,你猜這時候誰最著急?
其實最著急的就是各地的汽車經銷商。
庫存積壓嚴重 都砸在經銷商手裡
按照大部分人的理解,國五車沒人買,不應該是處於銷售鏈上遊的各大品牌汽車廠家著急嗎?為什麼處於銷售鏈條下遊的經銷商最著急呢?
這是因為自古以來,下遊都是沒有話語權的,在汽車市場也是如此。經銷商只能聽命於各大品牌汽車廠家,成為了國六浪潮下最無力、最痛苦的一員。
根據汽車流通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5月份汽車經銷商綜合庫存係數為1.65,同比上升4%,環比下降18%,庫存水平位於警戒線以上。中國汽車流通協會表示,受國五國六切換政策影響,經銷商清庫壓力增大,進車更加謹慎。6月汽車市場進入淡季,經銷商的壓力進一步加大。
為什麼庫存積壓在經銷商手裡呢?
這是因為經銷商缺乏話語權,在汽車市場是實實在在的弱勢群體。
經銷商為什麼最著急?
其實在汽車市場,汽車廠家向來佔據絕對壟斷地位,經銷商是明顯的弱勢群體。能不能拿車、以什麼價拿車、每次拿多少車,都是汽車廠家規定,經銷商只有聽命的份,少有能討價還價的餘地。而為了能拿到車,經銷商只能將新車的合格證抵押在銀行,從而換到現金從汽車廠家購車。這樣一來,經銷商拿到了車,汽車廠家沒有了庫存壓力,本來也能相安無事。
但是國六標準提前到來,引發國五滯銷,經銷商手裡大量的新車變成了庫存車。而與此同時,廠家為了消耗掉自身的國五車庫存,還在源源不斷向各地經銷商攤派國五新車,導致經銷商處境更是雪上加霜。
此前,江浙滬等三地汽車銷售行業協會就發文呼籲,希望汽車廠家立即停止向經銷商撥發國五標準車輛,取消因停發國五車造成經銷商商務計劃中銷量、完成率及相關內容的扣項返利考核,避免因國五升級國六這種不可抗力,導致經銷航沒有完成任務而被懲罰。
在國六浪潮下,經銷商的日子不好過,其實汽車廠家的日子也未必能好過。其實大家都明白,汽車廠家將庫存壓力轉移至經銷商,不過是飲鴆止渴,延緩走向滅亡的步伐罷了。
如果不能真正用大幅降價刺激消費,並承諾國五車不會因國六的上市而在未來禁止上路,讓消費者真正心甘情願「接盤」。未來,經銷商與汽車廠家走向滅亡只不過是誰先誰後的問題而已。
你說對嗎?
歡迎留言討論。
本文由車314汽車網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