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打破記錄!大西洋「很熱鬧」,4風暴「共舞」,下周形成颶風

2021-01-12 仰望星際

距離10號超級颱風「海神」消散已經過去了4天時間,太平洋迎來了9月的「空窗期」,而此時的大西洋卻是無比熱鬧,回想起2019年的9月份,5級颶風「多裡安」創造了多個記錄,超強颶風洛倫佐更是推波助瀾,把2019年的颶風季節推向了高潮。而再看看2020年的9月,大西洋至今未出現一個5級颶風,不過根據目前的發展來看,將會出現4風暴「共舞」的局面。

最主要的兩場風暴發展得如何?

波萊特和雷內都創下了大西洋颶風季節中最早的「P」和「R」風暴的記錄,最西端的波萊特系統預計將在周六晚些時候保持熱帶風暴強度,它現在正受到上層不利的風和乾燥的空氣的阻礙。然而,它的風切變預計將在本周末減弱,這將使它在周六晚上增強為颶風。

此外,「波萊特」預計將於下周初向北盤旋,然後向東北飛越大西洋。這種向北的旋度有多劇烈以及旋迴的時間是很重要的,因為它可能會在下周早些時候將波萊特中心帶到百慕達附近,很可能達到颶風強度。隨著影響威脅的增加,百慕達群島的人們應該密切監測預報。百慕達已經發布了熱帶風暴預警,周日晚上可以看到熱帶風暴的情況,下周一早些時候,該群島可能出現颶風。

這個周末,由波萊特產生的巨浪將從小安的列斯群島、波多黎各和伊斯帕尼奧拉島向巴哈馬群島和美國東海岸蔓延,海灘上可能會出現危險的激流和破浪。下周一至周二,最東邊的風暴「雷內」將會給維德角群島帶來局部強降雨和大風,「雷內」預計將留在遠離陸地的大西洋中部開放水域上空。

其他值得關注的大西洋風暴

美國國家颶風中心正在監測大西洋另外兩個地區的熱帶發展情況,下面的地圖中除了波萊特和勒內,還標註了這些區域。

再往東,一股熱帶波浪在卡波佛得島西南幾百公裡處,這個系統很可能在本周末或下周初向西穿過熱帶大西洋時形成一個熱帶低氣壓。目前還不確定,如果有的話,這個系統在長期的未來會影響到鄰近的陸地。另一個熱帶海浪位於非洲西海岸附近。下周初,當它在大西洋東部緩慢向西北移動時,條件可能有利於這個系統的逐漸發展。

4場風暴同時現身大西洋罕見嗎?

此前,2005年的颶風季保持了最早的P和R風暴記錄,分別是9月17日的菲利普和9月18日的麗塔。而在「雷內」之後,2020年大西洋颶風季節名單上只剩下四個名字,「威爾弗雷德」之後的其他風暴將以希臘字母「阿爾法」開頭的字母命名,這種情況以前只發生過一次,在2005年的颶風季節。所以,大西洋上同時出現4場風暴的情況真的不常見,我們也希望2020年能夠出現一次。

相關焦點

  • 大西洋第3個4級颶風已減速,「長途跋涉」直指歐洲
    大西洋颶風季節繼續帶來強大的颶風,洛倫佐是迄今為止第三個超過3級颶風的主要颶風。本周早些時候,洛倫佐被記錄為四級颶風,風速為每小時233公裡,這使得危險的氣旋成為大西洋東部有史以來最強的颶風,雖然洛倫佐已經減弱為每小時185公裡,但一旦登陸,預計它將給歐洲帶來致命的打擊。
  • 大西洋颶風窩炸鍋!美國無奈:六風暴一起對準,名字已經不夠用
    今年大西洋颶風異常活躍,截至目前已有20個命名颶風生成,已超過2005年,高居185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一,同時,2020年颶風生成時間也是同期最早的;在這種情況下,瀕臨北大西洋的美國特別受傷,已經遭遇8個颶風登陸,這也是1851年以來歷史最多。北大西洋今年的颶風不僅活躍,而且最近更是颶風「扎堆」。
  • 飄過大西洋!撒哈拉沙漠沙塵將在下周擴散到美國,將阻礙風暴發展
    我們知道,埃及的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每到夏天,這裡都會發生沙塵暴,但是如果我告訴你,撒哈拉的沙塵飄過大西洋,你會相信嗎?撒哈拉沙漠爆發的沙塵可能在本周末擴散到加勒比海,並可能在下周到達墨西哥灣和美國部分地區。
  • 2020大西洋颶風季首個颶風將形成
    中新網7月23日電 據「中央社」報導,美國國家颶風中心22日警告,一個熱帶風暴正朝加勒比海地區移動,預期將增強為今年大西洋颶風季的第一個颶風。這一名為「貢薩洛」(Gonzalo)的熱帶風暴正在向西移動,並不斷加速。
  • 尼爾尼諾現象減弱,大西洋可能出現多達4場大型颶風
    據NOAA報導,2019年大西洋颶風季將從6月1日持續到11月30日,預計將有9到15個命名風暴,這意味著它們的風速將達到每小時39英裡(62公裡/小時)或更高。其中,4到8個可能成為颶風,這意味著它們的風速達到每小時74英裡(119公裡/小時)或更高。
  • 東大西洋史上頭號颶風形成!大規模暴風雨即將來襲,原因令人唏噓
    科學的眼光觀世界 富有的思維察明理近來的哈維、艾瑪、瑪利亞等超強風暴的報導鋪天蓋地,似乎讓人們習以為常的認為颶風是美國的「特產」,這些「怪物」從西非形成,大都撞向北美洲沿岸。目前,大西洋上又一處颶風已然成型,在過去一周裡經歷了非常奇怪的發展後,打破紀錄成為東大西洋史上最強颶風…奧菲利亞(Ophelia),當它還只是一個熱帶低氣壓時,並未引起科學家的太多關注。不過,這團氣旋的發展趨勢遠遠超出了氣象學家的預測,早在上周六躍就升為3級颶風。。 其奇特之處在於,奧菲利亞將在一個不尋常的地方登陸——愛爾蘭,這也是第一個跑的這麼遠的強颶風。
  • 大西洋颶風季已走大半,氣象學家:10月迎小高潮
    儘管你不願意相信,但大西洋颶風季節已經走了一大半,雖然沒有出現一個5級颶風,但是截至9月底,大西洋已經出現了23場颶風,颶風名單裡的名字已經被用完,而且還使用了兩個阿拉伯數字。但是,你以為這就結束了嗎?
  • 美國國家颶風中心:大西洋颶風季已正式開始
    據外媒The Verge消息,大西洋的颶風季將於6月1日正式開始,這將是個大麻煩。 美國國家颶風中心在推特上稱颶風季已正式開始了,並預測本周在墨西哥灣坎佩切區域上空形成熱帶低壓的概率為80%。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上周預測,這個颶風季將比正常情況更糟糕的可能性有60%。這看起來可能會有多達19個被命名的風暴,包括多達6個大颶風。一個平均的颶風季節通常由大約12個命名的風暴組成,其中有三個大型颶風。當然,2020年的情況更加特殊。
  • 「桑迪」颶風周二凌晨登陸大西洋城
    人民網紐約10月29日電 (記者 徐澍)「桑迪」颶風逼近美國東部沿海地區,當地政府及居民嚴陣以待。   據《紐約時報》,「桑迪」颶風將在當地時間10月29日傍晚之前逐漸增強,自大西洋向美國東部正面侵襲而來。29日上午,美國國家颶風中心發布消息稱風暴正沿新澤西州海岸線一路向西北方向移動,並且風暴中心風速明顯上升。
  • 「奧費利婭」奔襲愛爾蘭、英國,系大西洋東部史上最強颶風
    「奧費利婭」奔襲愛爾蘭、英國,系大西洋東部史上最強颶風 14日給葡萄牙亞速爾群島帶去強降水後,大西洋東部海域迄今為止最強勁的颶風「奧費利婭」正奔襲愛爾蘭和英國。
  • 颶風命名即將用盡,額外風暴將使用希臘字母命名
    今年的大西洋颶風季即將用盡名單中可供使用的名稱,科學界不得不考慮啟用希臘字母命名。新華社/路透美國國家颶風研究中心15日說,颶風「薩莉」已變得更為強勁,正逐漸接近美國墨西哥灣沿岸。「薩莉」最大持續風速已從128公裡每小時上升至接近140公裡每小時。
  • 大西洋東部史上最強颶風向愛爾蘭、英國奔襲而去
    新華社北京10月16日電(記者包雪琳)14日給葡萄牙亞速爾群島帶去強降水後,大西洋東部海域迄今為止最強勁的颶風「奧費利婭」正奔襲愛爾蘭和英國。氣象學家預計,儘管「奧費利婭」登陸這兩個國家時強度會減弱,但其威力也會損壞當地建築物,並可能誘發洪災。
  • 科普:颶風命名即將用盡 熱帶風暴緣何頻發
    新華社北京9月16日電(記者彭茜)近段時間,熱帶風暴或由此升級而成的颶風頻頻擾動大西洋,給所到之處帶來強風暴雨和洪水侵害。今年的大西洋颶風季即將用盡名單中可供使用的名稱,科學界不得不考慮啟用希臘字母命名。  美國國家颶風研究中心15日說,颶風「薩莉」已變得更為強勁,正逐漸接近美國墨西哥灣沿岸。
  • 大西洋88年來第二個!11月份5級颶風「約塔」登陸尼加拉瓜
    颶風「約塔」(Iota)成為北大西洋有記錄以來首次達到第30個風暴外,強度也相當驚人,其迅速增強為5級颶風,不但是今年首個5級颶風,也是88年來第二個11月份的5級颶風、史上最晚5級颶風,其已於當地時間16日傍晚登陸尼加拉瓜,恐對當地造成嚴重威脅。
  • 美國國家颶風中心:艾爾瑪已成為大西洋史上最強颶風
    央廣網北京9月8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就在12年來的最強颶風「哈維」重創美國德克薩斯州的消息仍然佔據國際媒體的大量版面時,同處墨西哥灣沿岸的佛羅裡達州人民突然發現,當地的新聞頭條換了名字,不過仍然躲不開颶風。
  • 颶風名稱殆盡!額外風暴將使用希臘字母命名並不足奇
    ↓↓↓△命名規則成員名單(資料圖)民聲天下9月17日北京快訊 在經歷了7月「空臺」,隨後三個颱風接連襲擾我國東北地區後,海面上的平靜被打破。而近日有消息傳出,今年的大西洋颶風季(*註:我國稱颱風)即將用盡名單中可供使用的名稱;科學界不得不考慮,額外風暴將使用希臘字母命名。
  • 氣象學家稱未來幾年大西洋地區還將遭遇強風暴
    本報綜合報導 正當「弗朗西斯」颶風肆虐美國之時,氣象學家又發出警告說:「弗朗西斯」只是橫掃大西洋的颶風的頭陣,接下來的幾年中還會有一系列的強大風暴。  美國宇航局航天飛行中心的一位氣象學家指出:「在過去的幾年當中,我們監測到大西洋流域的風暴活動有所增加。這使我們相信我們接下來將遭遇更多的狂風,可能它現在正在孕育過程中。」
  • 颶風太活躍?命名即將用盡,額外風暴將用希臘字母命名
    本文轉自【新華社】;新華社北京9月16日電(記者彭茜)近段時間,熱帶風暴或由此升級而成的颶風頻頻擾動大西洋,給所到之處帶來強風暴雨和洪水侵害。今年的大西洋颶風季即將用盡名單中可供使用的名稱,科學界不得不考慮啟用希臘字母命名。
  • 颶風命名即將用盡 氣象專家:額外風暴將使用希臘字母命名
    據國內媒體報導,今年的大西洋颶風季即將用盡名單中可供使用的名稱,科學家們不得不考慮啟用希臘字母命名。據悉,世界氣象組織有一份每6年循環使用的命名表,為每個大西洋颶風季分配了21個名稱。繼「薩莉」之後,被命名的「泰迪」和「薇姬」是出現在大西洋的第19個和第20個熱帶風暴。
  • 大西洋史上首次!颶風「何塞」緊跟「艾瑪」直撲美國
    海外網9月9日電 超強颶風「艾瑪」(Hurricane Irma)正朝美國佛羅裡達州直奔而來,緊隨其後的則是8日已經升級為四級強度的颶風「何塞」(Hurricane Jose)。氣象專家指出,這是大西洋海面上,有史以來首度出現兩個風速超過每小時150海裡的颶風同時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