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迪」颶風周二凌晨登陸大西洋城

2020-12-17 人民網國際

  人民網紐約10月29日電 (記者 徐澍)「桑迪」颶風逼近美國東部沿海地區,當地政府及居民嚴陣以待。

  據《紐約時報》,「桑迪」颶風將在當地時間10月29日傍晚之前逐漸增強,自大西洋向美國東部正面侵襲而來。29日上午,美國國家颶風中心發布消息稱風暴正沿新澤西州海岸線一路向西北方向移動,並且風暴中心風速明顯上升。《華爾街日報》消息稱29日早晨8時,颶風已到達位於新澤西州大西洋城東南方向約265英裡的洋面,距離紐約市為310英裡。氣象學家預計將會給紐約等地帶來大規模降水。此外,颶風還有可能給美東馬裡蘭、維吉尼亞等地高海拔地區帶來暴風雪天氣。專家預測周一晚間正值滿月,潮汐的影響與颶風結合將可能帶來更大規模的洪水。包括康乃狄克、德拉瓦、紐約、新澤西、馬裡蘭、維吉尼亞等地區的政府已經要求較低地勢及沿海區域居民撤退。據《赫芬頓郵報》消息,新澤西州的海濱賭城大西洋城已經見識到「桑迪」颶風的威力,截至29日中午,該地區很多城市道路已被潮水淹沒,而根據目前的最新預測,颶風最有可能在周二凌晨在此區域附近登陸。

  美國總統歐巴馬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桑迪」颶風是一場「大規模並且嚴重的風暴」,他表示政府將全力應對這次災害,並希望當地民眾對這次颶風充分重視起來。專家預計颶風將會給美國東北部各地帶來持續數日的惡劣氣候,降水量預計可達12英寸,驟然降水將成為引發洪水的主要原因。颶風還將給當地居民生活帶來極大不便,尤其是在紐約、華盛頓等人口稠密地區,市民已經做好準備迎接連續數日的斷電。新澤西州一家電力公司早在上周五就表示此次斷電有可能會持續一周,乃至十天以上。此外,儘管此類極端氣候之中停水的情況並不多見,但颶風可能會對生活用水的質量產生影響。受此影響,在剛剛過去的周末,美東沿海各地出現搶購囤積物資的熱潮,居民紛紛將超市的飲用水、麵包、罐頭食品等貨架一掃而空,此外電池、手電、蠟燭、瓦斯爐乃至發電機等應急物品也出現熱銷。

  紐約市市長布隆伯格已經下令,對超過三十七萬市民進行大規模疏散,還宣布全市公立學校、政府非應急部門本周一放假一天,並且已經開放了76所學校作為臨時庇護場所。自28日晚間七點起,紐約市公交系統就已經全部關停,紐約大都會運輸署(MTA)表示紐約地鐵關停有可能會持續一周時間。國家颶風中心最新預測顯示,颶風到來將使得紐約港、長島海灣等地出現大規模潮湧,水位上升至11英尺,遠遠高出去年「艾琳」熱帶風暴侵襲時的水平。紐約市長布隆伯格在聲明中特別告誡熱愛極限運動的紐約人不要趁此機會去海裡進行衝浪等危險活動,因為這種舉動不僅是置自己的生命安全於不顧,一旦發生意外,更會威脅到救援人員的生命安全。

相關焦點

  • 大逃亡大西洋城「淪陷」 紐約變「死城」
    大逃亡大西洋城「淪陷」 紐約變「死城」 2012年10月31日 08:54 來源:廣州日報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大西洋颶風季已走大半,氣象學家:10月迎小高潮
    儘管你不願意相信,但大西洋颶風季節已經走了一大半,雖然沒有出現一個5級颶風,但是截至9月底,大西洋已經出現了23場颶風,颶風名單裡的名字已經被用完,而且還使用了兩個阿拉伯數字。但是,你以為這就結束了嗎?
  • 三大颶風以最危險方式在大西洋上排開 或同時登陸
    —分享—   央視網消息:禍不單行,除「厄瑪」外,目前在大西洋上還有兩個颶風
  • 颶風「桑迪」席捲美國 洪水泛濫時耶和華仍坐著為王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報導,桑迪風暴在美國已經導致3人死亡,超過300萬人遭遇停電,紐約巴特裡公園積水深度創下紀錄,最深處達4米,紐約市約35萬人遭遇停電,紐約的所有機場已經關閉。 針對颶風「桑迪」29號迫近美國東海岸,美國總統歐巴馬當天發表講話,他暫停競選忙救災,敦促公眾為應對桑迪颶風做好準備,並預測可能將有數百萬人口受災。
  • 「奧費利婭」奔襲愛爾蘭、英國,系大西洋東部史上最強颶風
    「奧費利婭」奔襲愛爾蘭、英國,系大西洋東部史上最強颶風 14日給葡萄牙亞速爾群島帶去強降水後,大西洋東部海域迄今為止最強勁的颶風「奧費利婭」正奔襲愛爾蘭和英國。
  • 大西洋東部史上最強颶風向愛爾蘭、英國奔襲而去
    新華社北京10月16日電(記者包雪琳)14日給葡萄牙亞速爾群島帶去強降水後,大西洋東部海域迄今為止最強勁的颶風「奧費利婭」正奔襲愛爾蘭和英國。氣象學家預計,儘管「奧費利婭」登陸這兩個國家時強度會減弱,但其威力也會損壞當地建築物,並可能誘發洪災。
  • 大西洋「很熱鬧」,4風暴「共舞」,下周形成颶風
    距離10號超級颱風「海神」消散已經過去了4天時間,太平洋迎來了9月的「空窗期」,而此時的大西洋卻是無比熱鬧,回想起2019年的9月份,5級颶風「多裡安」創造了多個記錄,超強颶風洛倫佐更是推波助瀾,把2019年的颶風季節推向了高潮。
  • 大西洋史上首次!颶風「何塞」緊跟「艾瑪」直撲美國
    海外網9月9日電 超強颶風「艾瑪」(Hurricane Irma)正朝美國佛羅裡達州直奔而來,緊隨其後的則是8日已經升級為四級強度的颶風「何塞」(Hurricane Jose)。氣象專家指出,這是大西洋海面上,有史以來首度出現兩個風速超過每小時150海裡的颶風同時存在。
  • 尼爾尼諾現象減弱,大西洋可能出現多達4場大型颶風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5月23日宣布,科學家預測今年的大西洋颶風季將接近正常,兩到四個主要颶風將達到至少3級,風速將達到每小時111英裡(178公裡/小時)或更高。
  • ...熱帶風暴「費伊」在新澤西州大西洋城東北偏北登陸。-FX168財經網
    2020-07-11 04:48:21來源:FX168 美國國家颶風中心:強降雨和大風將進入新澤西北部、紐約東南部和長島,因熱帶風暴「費伊」在新澤西州大西洋城東北偏北登陸。
  • 「伊爾瑪」成大西洋史上最強颶風 美國佛州發撤離令
    (原標題:「伊爾瑪」成大西洋史上最強颶風佛州向南部群島發撤離令)中新社休斯敦9月6日電美國國家颶風中心最新信息指出,颶風「伊爾瑪」於6日已升級為大西洋史上最強熱帶氣旋。當地時間2017年9月4日,波多黎各聖胡安,工人將船安放至幹船塢,準備迎接「艾瑪」颶風。
  • 大西洋第3個4級颶風已減速,「長途跋涉」直指歐洲
    大西洋颶風季節繼續帶來強大的颶風,洛倫佐是迄今為止第三個超過3級颶風的主要颶風。本周早些時候,洛倫佐被記錄為四級颶風,風速為每小時233公裡,這使得危險的氣旋成為大西洋東部有史以來最強的颶風,雖然洛倫佐已經減弱為每小時185公裡,但一旦登陸,預計它將給歐洲帶來致命的打擊。
  • 颶風麥可已經對準,登陸時比山竹還強!
    北京時間10月9日午後,西半球北大西洋墨西哥灣上的颶風麥可讓美國國家颶風中心格外擔憂——它的核心雲系在紅外雲圖上濃密白亮,顯示出正在快速發展,通過飛機進入颶風核心進行探測,發現其內部風力已有12級以上,相當於我國的颱風級。
  • 大西洋颶風窩炸鍋!美國無奈:六風暴一起對準,名字已經不夠用
    今年大西洋颶風異常活躍,截至目前已有20個命名颶風生成,已超過2005年,高居185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一,同時,2020年颶風生成時間也是同期最早的;在這種情況下,瀕臨北大西洋的美國特別受傷,已經遭遇8個颶風登陸,這也是1851年以來歷史最多。北大西洋今年的颶風不僅活躍,而且最近更是颶風「扎堆」。
  • 2020大西洋颶風季首個颶風將形成
    中新網7月23日電 據「中央社」報導,美國國家颶風中心22日警告,一個熱帶風暴正朝加勒比海地區移動,預期將增強為今年大西洋颶風季的第一個颶風。這一名為「貢薩洛」(Gonzalo)的熱帶風暴正在向西移動,並不斷加速。
  • 兩場颶風肆虐 美國一年GDP的1.5%恐怕沒了
    颶風「哈維(Harvey)」在德克薩斯州造成的餘波還未完全消退,颶風「艾爾瑪(Irma)」又肆虐美國南部佛羅裡達州,造成大面積斷電。強颶風「艾爾瑪」衝擊美國佛州 超700萬人撤離▲當地時間2017年9月11日,美國佛羅裡達州阿爾塔蒙特斯普林斯,颶風「艾爾瑪」登陸佛州。「艾爾瑪」給佛羅裡達州帶來巨大損失。
  • 「弗羅倫斯」升級為4級颶風 預計13日登陸美東南沿海地區
    「弗羅倫斯」升級為4級颶風 預計13日登陸美東南沿海地區 2018(NHC)10日報告稱,大西洋颶風「弗羅倫斯」(Florence)已於當日升級為四級颶風,並預計於本周四(13日)以該強度襲擊美國東南沿海及內陸地區。
  • 美國國家颶風中心:大西洋颶風季已正式開始
    據外媒The Verge消息,大西洋的颶風季將於6月1日正式開始,這將是個大麻煩。 美國國家颶風中心在推特上稱颶風季已正式開始了,並預測本周在墨西哥灣坎佩切區域上空形成熱帶低壓的概率為80%。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上周預測,這個颶風季將比正常情況更糟糕的可能性有60%。這看起來可能會有多達19個被命名的風暴,包括多達6個大颶風。一個平均的颶風季節通常由大約12個命名的風暴組成,其中有三個大型颶風。當然,2020年的情況更加特殊。
  • 颶風「艾爾瑪」登陸佛羅裡達 或造成美國史上最嚴重經濟損害
    央廣網北京9月11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導,席捲多個加勒比海島、有史以來最猛的大西洋颶風「艾爾瑪」持續肆虐,當地時間昨天(10日),「艾爾瑪」登陸美國佛羅裡達州,出現強風暴雨天氣。
  • 美國國家颶風中心:艾爾瑪已成為大西洋史上最強颶風
    央廣網北京9月8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就在12年來的最強颶風「哈維」重創美國德克薩斯州的消息仍然佔據國際媒體的大量版面時,同處墨西哥灣沿岸的佛羅裡達州人民突然發現,當地的新聞頭條換了名字,不過仍然躲不開颶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