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唐五代詩》代表中國唐詩研究最高水平
■本報駐陝記者 韓宏 《全唐五代詩》全面吸收了學術界關於唐代文學和歷史研究的成果,並對四部典籍、佛道二藏、方志稗乘、石刻碑帖、敦煌遺書和域外漢籍進行了大規模的文獻普查,製作了10萬多張卡片。 新近出版的《全唐五代詩》初盛唐部分,由南京大學文學院古典文獻研究所周勳初教授擔任主編,文學院古代文學、古典文獻學學科眾多教師參與編纂。 重編《全唐詩》成學界共識 唐五代是中國古典詩歌的極盛時期,《全唐詩》記載的詩人就有2200多名,其中既有漢人,也有少數民族,還有來自高麗、日本的域外人士。
-
《全唐五代詩》代表中國唐詩研究最高水平(圖)
全唐詩(圖片來源於網絡)《全唐五代詩》全面吸收了學術界關於唐代文學和歷史研究的成果,並對四部典籍、佛道二藏、方志稗乘、石刻碑帖、敦煌遺書和域外漢籍進行了大規模的文獻普查,製作了10萬多張卡片新近出版的《全唐五代詩》初盛唐部分,由南京大學文學院古典文獻研究所周勳初教授擔任主編,文學院古代文學、古典文獻學學科眾多教師參與編纂。重編《全唐詩》成學界共識唐五代是中國古典詩歌的極盛時期,《全唐詩》記載的詩人就有2200多名,其中既有漢人,也有少數民族,還有來自高麗、日本的域外人士。唐代詩作不勝枚舉,宋、元、明、清各代,唐詩總集更是層出不窮。
-
三百年等一回:從《全唐詩》到《全唐五代詩》
事實上,此書編成未久,著名學者朱彝尊便開列出《全唐詩未備書目》計149種之多,後世總結出其中各種偽舛疏漏之處更是難以計數,歷代中外學者對《全唐詩》所作的補遺、甄辨和研究的文章、著作蔚為大觀。自上個世紀30年代聞一多先生提出最初的學術構想,編修一部新的《全唐詩》已成學界眾望。現在,經過眾多學者幾十年的努力,新編《全唐五代詩》終於即將面世。
-
中華版《全唐詩》《全宋詞》,五萬首唐詩、兩萬首宋詞一覽無餘
康熙四十六年(1707)於揚州詩局刊印。唐人的詩,除各個作家的專集以外,在唐宋已有人彙輯編集,但都不夠全備,至明胡震亨《唐音統籤》和清初季振宜《唐詩》,遂有網羅面較廣的唐詩總集。《全唐詩》的纂修即以此二書為基礎,並用內府所藏唐人詩集參校,又旁採殘碑、斷碣、稗史、雜書之所載,拾遺補缺。全書網羅賅備,義例謹嚴,校注周密。
-
全唐詩僅有她一首詩,寫出了少婦深深地哀怨
全唐詩是清康熙四十四年,彭定求主編的唐詩總集,一共收集來了四萬八千九百餘首詩,詩人二千二百餘人。雖然這個總集名字叫全唐詩,但是也收集了五代時期的詩人與作品,基本上是唐五代詩歌的總集。今天說的這個人,在全唐詩中就存詩一首。她的名字叫薛媛。薛媛,今安徽鳳陽人,五代時期的女詩人。她的丈夫叫南楚材。南楚材離家遠遊,為自己的仕途尋找門路。等到南楚材遊歷到潁地的時候,潁地太守看中了南楚材的才幹,主動要將女兒許配於他。
-
古人今人接力整理「全唐詩」
《全唐詩》是康熙的「大手筆」,為了編校、刊刻《全唐詩》而臨時設立了揚州詩局,編校人員由皇帝欽定,康熙命江寧織造曹寅刊刻《全唐詩》,分校者主要是江南地區的在籍翰林,包括侍講彭定求、編修沈三曾、楊中訥、汪士鋐、潘從律等10人——被稱為「揚州詩局十編臣」。按照曹寅奏章的說法,此乃「皇上聖心獨運,定為必傳之書」。
-
誕生於揚州天寧寺的詩歌寶藏 《全唐詩》:集詩歌雕版之大成
《全唐詩》最早就是誕生在揚州的,這是揚州奉獻給世界的一份詩歌寶藏。 1 康熙親自作序 下令「十翰林」重新編校唐詩 《全唐詩》是部什麼樣的詩集呢?這是一部清初官修的唐五代詩歌總集,九百卷,共收詩四萬八千九百餘首,作者兩千二百餘人,每一位作者都附有小傳。
-
書城大家 | 陳尚君:《全唐詩》中的偽詩與偽好詩
我想借這個意思講一些偽詩中的好詩。在此之前,先和大家講《全唐詩》是怎麼成書的,為什麼《全唐詩》裡有大量的偽詩。「《全唐詩》中的偽詩與偽好詩」,這個題目涉及學術研究和文學品鑑根本的不同。研究學問要求實辨偽,而文學品鑑講究藝術精湛。這兩者看似理所當然,其實是各行其是,各有道理。如果一位學術名家講解唐詩,所欣賞的恰是一首偽詩,不免留下笑柄。
-
陳尚君 《全唐詩》49403首,偽詩很多
陳尚君舉例,唐詩中最有名的偽詩是傳為杜牧所作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他認為此詩寫於宋代,並非出自杜牧。原因有二:第一,杜牧文集及《全唐詩》中均沒有收入此詩;第二,唐人重視寒食節而宋人更重視清明節。
-
《全唐詩》最毛骨悚然的一首詩
《全唐詩》是中國文學最重要的文學瑰寶,裡面一共收錄了近四萬多首唐詩,而且大部分都是出自名家之手,其中有很多的詩作更是精品,裡面一些經典的詩句,那也是耳熟能詳
-
古人今人接力整理「全唐詩」:需做「加減法」
古人今人接力整理「全唐詩」 沈傑群 歷經千年歲月積澱,唐詩之美仍在一代代延續與傳承,感動後人。存世唐詩的體量究竟有多大?人們通常都認為,涵容了唐朝五代十國所有詩作、「得詩四萬八千九百餘首」的清編《全唐詩》,當是唐詩的全部體量。
-
全唐閒話:《全唐詩》目錄解密
《全唐詩》成書於清朝康熙年間,由彭定求、沈三曾等一批翰林院學者編纂,據可信統計,存詩49403首,收羅作者2873人,共計900卷,光是羅列詩題的目錄就多達12卷。全書卷帙浩繁,旨在集成唐人一代之詩,與專注藝術價值的通俗選本《唐詩三百首》不同,這一差異從目錄的編排上就能看出端倪。《唐詩三百首》按照詩歌的體裁分類,依次是古詩、樂府、律詩、絕句。而《全唐詩》的目錄,即所謂的「秘密」,就是有意模仿了官方修史,參照了二十四史通用的「紀傳體」編排法。
-
這位「懶到家」的詩人,聽說他的詩在《全唐詩》中只有兩首,卻非常...
「唐詩宋詞」是唐詩與宋詞的並稱,唐詩與宋詞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兩顆明珠,唐代被稱為詩的時代,宋代被稱為詞的時代,那麼唐代有哪些著名的詩人呢? 首先被稱為初唐四傑的就有:王勃,駱賓王,盧照鄰,楊炯。盛唐時期就更不用說了,有「詩佛」之稱的王維,有」詩仙」李白,與杜甫合稱「李杜」。
-
《全唐詩》遇到大數據
唐詩、宋詞、元曲又有哪些區別呢?今天,帶著這些問題,通過基於人工智慧的語義分析技術,對《全唐詩》進行深度的文本數據分析,發現了一些有趣的秘密。《全唐詩》是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彭定求等10人奉敕編校,「得詩四萬八千九百餘首,凡二千二百餘人」, 共計900卷,編成之後,康熙親自作序,由曹寅奉旨刊刻。後來又經過歷代學者的增補、校正,目前比較通行的版本是「中華書局」《全唐詩(增訂本)》,一共十五冊,收錄了《全唐詩補編》等研究成果,可以說是「最全的一部《全唐詩》」。
-
唐珙:流傳下來僅有一首詩,卻在《全唐詩》裡家喻戶曉
說到《全唐詩》裡的孤篇詩人,一定要提到的詩人就是唐珙。唐珙,字溫如,會稽人。提到這個名字可能沒有多少人知道,但一念起他那僅存於《全唐詩》裡的那首詩,一定有很多人聽說過:《題龍陽縣青草湖》西風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髮多。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
-
據說是《全唐詩》中被錯錄得一首詩,但好像考據值得商榷!
全唐詩說起唐詩,大家都極為熟悉,當然更加熟悉地肯定是煌煌巨著《全唐詩》,先拜讀一下《全唐詩》地淵源。《全唐詩》是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彭定求、在所有被《全唐詩》收錄的詩作中,據考證有一首詩作應該是元末明初的詩人所作,而不是唐朝詩人的作品,因此成為《全唐詩》中唯一被錯錄得一首詩,這首詩的作者是唐溫如,這首詩的題目是《題龍陽縣青草湖》,全文如下:西風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髮多。
-
解析唐詩選本優劣:《唐詩三百首》全面但保守
◎趙之藺 《全唐詩》現存詩48000多首,作家2200餘人,一般讀者只能看選本。作詩難,選詩亦不易。自唐以來,選本達數十種,但能通行者不多。原因如紀曉嵐所說:「求詩於唐,如求材於山場,各肖其人之學識。自明以來,詩派屢變,論唐詩者亦屢變,各持偏見,未協中聲。」即是說選者偏狹,各持己見,不夠全面。
-
《全唐詩》光碟隆重面世
《全唐詩》光碟隆重面世 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最近推出《全唐詩》電子版光碟。唐詩的藝術成就達到了古典詩歌創作的頂峰,在中國詩壇獨領風騷一千多年,在世界詩壇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全唐詩》是清代康熙年間修纂的一部唐人詩歌總集,收錄了唐代流傳後世的詩歌5萬多首,計900卷。它對於研究我國唐代的歷史、文學等具有極高的參考和使用價值。 由於卷帙浩繁,《全唐詩》歷來在檢索和使用上有相當的難度。
-
親身經歷唐詩研究的黃金時期
就唐詩研究來說,可以負責任地說,總體成就遠遠超越了前此千年,有許多新的變化與建樹。所謂「學術獨立,思想自由」(據劉大白作詞之復旦校歌),就唐代文學研究來說,就是每一位學者按照自己的師承、稟賦與興趣,經營自己的研究,靈心獨運,見解傑出,遵循規範,即足名家。無論宏觀微觀,欣賞評論,商榷字詞,雌黃人物,都有各自成就,我難以作全面概括。
-
《全唐詩》第一首詩竟然不是李白的詩,這首詩有何特別?
大家好,這裡是「與詩為伴」,歡迎來到我的詩詞世界,希望我的陪伴,能帶給你一絲詩意和溫暖。唐朝是詩歌的時代,而提到唐詩,必然就會提到李白。我們從小熟知的《唐詩三百首》中收錄了一些比較經典的唐詩,而《全唐詩》一書則可謂是比較完備地收錄了大部分唐詩。大約有四萬八千九百多首唐詩,這麼多首唐詩,排在第一位的可不是李白的詩,這第一首詩,是李世民的。原詩如下:秦川雄帝宅,函谷壯皇居。綺殿千尋起,離宮百雉餘。連甍遙接漢,飛觀迥凌虛。